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滾蛋吧!圍產期抑鬱君

滾蛋吧!圍產期抑鬱君

滾蛋吧!圍產期抑鬱君

文/韓婧

滾蛋吧!圍產期抑鬱君

從獲知孕育了新生命的那一天起,相伴隨的往往是希望和美好的未來,然而,圍產期抑鬱卻如夢魘般侵襲著准媽媽或新媽媽們的幸福生活,放輕鬆,找回自己,和抑鬱說再見。

因為職業的原因,我接觸過很多圍產期(懷孕滿28周到產後一周)女性,陪伴她們從准媽媽到新手媽媽,一起面對生理和心理變化。然而,更多女性正經歷的那些卻可能根本無法言語。初為人母,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疲憊,茫然,她們獨自承受,不敢哭泣,她們失眠,自責,不知所措。走出來的那些人回憶起那些事,想要擁抱曾經的自己;有些人有氣無力地說「我覺得再也好不了了。」或許,從圍產期和產後抑鬱的案例中,你會從找到那束衝破陰霾的陽光。


圍產期和產後女性會出現哪些變化?

滾蛋吧!圍產期抑鬱君

A是一位大齡產婦,有一個十歲的兒子,如今二胎懷孕七個月。因為意外懷孕,所以到現在她都沒有做好第二次當媽媽的準備,狀態一直不穩定,時而抑鬱擔心自己的寶寶不能健康出生,擔心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這個小人,時而很狂躁,會產生過激的念頭,食慾也隨之產生了變化。

這些變化,是圍產期常有癥狀,主要表現為:進食減少,情緒控制不佳,臨床主要表現為抑鬱和躁狂兩種心境,而國內流行病學所報道的產前抑鬱症發病率在12%左右。

研究表明,產前抑鬱的相關危險因素為高齡、低收入、家庭關係緊張、缺乏社會支持。產後抑鬱的相關危險因素為產前抑鬱、嬰兒性別、不良坐月子方式、家庭與婚姻關係緊張等。需要指出的是嬰兒性別這一因素,在大城市影響有限;但在農村地區,這一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

另外一位媽媽Y,產後五個月找到我,她坦言:「自己有幸福的家庭,一直以來家庭、工作、感情都非常順利,可是生完寶寶後,一切都不同了:每天,都感覺很低落,沒有緣由就大哭一場。害怕靠近窗戶,一旦靠近窗戶會有可怕的想法——想把寶寶丟下去。當覺察到這樣的想法時,我會很自責。我是一個媽媽啊,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可是當我抱著寶寶的時候,甚至當餵奶的時候,我感受不到任何聯結,我好擔心有一天我的想法會付諸行動。」

Y的變化正是產後抑鬱的種種表現:感到沒有希望和價值感,心境低落,無理由的大哭,喪失對寶寶的興趣,有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想法,進食/睡眠過多或過少……


為什麼會陷入產前/產後抑鬱?

滾蛋吧!圍產期抑鬱君

首先,新的身份導致從生理到心理發生變化。

很多媽媽表示,她無法接受從懷孕前體重不過百到懷孕後成為約150斤的大胖子,腿上、肚皮上越來越多的妊娠紋讓她們對未來充滿了恐懼,看不到希望,產後大多數媽媽面臨身材走樣的苦惱。同時,個人時間被壓榨的所剩無幾。每晚一到兩個小時就要起來餵奶或照顧寶寶,白天有的全職在家,有的還要在家和單位兩頭跑。和閨蜜喝個下午茶、看場電影早就成為了奢望,現在的願望也只想睡個好覺。後果就是,除去做媽媽這件事,個人價值感日漸降低,更別提什麼追求與夢想。

其次,是自我的缺失。

媽媽這個身份似乎成了自己的代名詞,很多母親甚至不再有自己的名字,而是變成了「xx的媽媽」。她們似乎不再是獨立的個體,更像是與寶寶作為一種共生關係而存在。

吃飯前要先查「哺乳期能吃xx嗎?」 吃進去的都為了寶寶,穿衣服為了帶寶寶更方便,包是為了能裝更多寶寶的東西,一切都是為了寶寶。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缺乏社會的支持。

寶寶降生後,很多家庭注意力會全都放在寶寶身上,寶寶就是中心,卻忽略了這時最該被關心的媽媽們,她們可能還沒有適應母親的角色,還對能不能成為好母親充滿了擔憂,分娩後的傷口還清晰可見。

而且人們有刻板印象——女人天生就會帶寶寶。怎麼可能!寶寶的成長難免跌跌撞撞,當寶寶稍微感冒發燒或不小心摔跤時,母親常被責怪「怎麼連寶寶都帶不好」,甚至有些母親聽著生病寶寶的哭聲,都會覺得那是來自寶寶的「控訴和責備」。


如何應對產前/產後抑鬱

滾蛋吧!圍產期抑鬱君

首先,請取得家人特別是伴侶的支持

我有一個朋友,她孕期到生產,都是和老公的「二人世界」,老公忙得團團轉:送她上班,帶她去產檢,接她下班後一起吃飯,自己還要上班、健身、跟進項目……現在寶寶兩歲多,參加早教班,爸爸全程陪讀。外教都忍不住誇他:這是我見過的唯一享受的家長。然而大多數孕婦待產期間卻是另外一種場景:家裡人照顧孕婦卻忽視孕婦的心理感受,老公以忙事業為由參與感很少,好像是她們在給老公減輕壓力讓他在外安心工作,實際情況是男人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參與感,心態上也是局外人。取得伴侶支持,夫妻兩人一起陪伴寶寶,分享育兒感受,哪怕是負面的,自己的壓力相對也會少很多。

其次,儘可能保證充足睡眠。

生理狀態對心理狀態有著直接影響,和家人協調夜間看護寶寶的時間,盡量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

最重要的是,請記住,你的身份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是媽媽。

我見過把寶寶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的媽媽,自己卻有些「灰頭土臉」,也見過每年在寶寶身上「投巨資」的媽媽,卻捨不得為自己買一支口紅。當我問她們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時,換來的多是沉默。

其實,你是可以暫時抽離母親的身份,給自己幾個小時的時間做個頭髮、逛個街、看會書,或者和老公約會。這時,請放下你的擔心和自責,寶寶不會因此和你變生疏,反而,在他長大後可能會更加欣賞這樣的媽媽。

我相信,成為自己的你,會帶著那束光,照亮你的寶寶,照亮你的家庭。


作者簡介

韓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欄作者。一直在遇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願意透過你的眼睛,去看你的世界。公眾號:韓婧心理工作室(ID:hanjingloveu),諮詢微信:42115964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因他死亡 每人每天都在做的事
想做雙眼皮手術的你 困擾的是這些么?
進口牛奶真的比國產的好?
愛看「恐怖作品」是怎樣的心理?
看美國媽媽如何輕鬆帶三娃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滾蛋吧!贅肉君!
滾蛋吧!曖昧君!
滾蛋吧,脂肪君!
滾蛋吧,腫瘤君!
滾蛋吧,腫瘤君
滾蛋吧,甲醛君!
滾蛋吧,流感君!
滾蛋吧,「流感君」!
滾蛋吧,感冒君
滾蛋吧,焦慮君
滾蛋吧!濕疹君
滾蛋吧!手機君
滾蛋吧,智齒君!
滾蛋吧!拖延症
滾蛋吧,口臭君
滾蛋吧,滴滴君!
滾蛋吧,皺紋!
滾蛋吧,牙結石君
長期喝蜂蜜水抑制幽門螺桿菌,滾蛋吧胃癌君!
滾蛋吧!痘痘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