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驅動人類不斷探索的,竟是這個3000年都改不了的臭毛病

驅動人類不斷探索的,竟是這個3000年都改不了的臭毛病

GIF/2.0M

人類有個臭毛病,就是不知足。陸地上玩厭了,就要去海上。地球上玩厭了,又要去太空…

眾所周知,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3成左右的面積是陸地,其餘7成的面積,被茫茫大洋覆蓋。但是,在進(yu)取(wang)心的驅動下,人類在生存空間上的拓展,一直沒有止步。

於是,漂浮於海上的畫舫應運而生。但與其說是「住」,其實還是為了玩樂。因為只有玩樂,才是超越「居住」這種樸素的底層需求,又能彰顯自身實力和格調的得瑟方式。

譬如埃及的托勒密四世,弒母殺妻後,陸地上的任何事已提不起他的興趣,得,我造個大船帶著我的王后(也是他親妹妹)阿爾西諾伊三世去河上浪,豈不美哉?

根據1671年Nicolaes Witsen畫作

彩色化的Thalamegos想像圖

於是,他真就下旨,造了一艘(棟)巨艦,取名Thalamegos號,也就是浮動的宮殿。為了彰顯托勒密王朝的無窮人力,這艘船居然全靠人力在尼羅河兩岸拉動。艦上各種享受型設施極盡奢華,在上面浪一天,怕是能爽得扶牆。

當然了,這種君主,東方也少不了。隋煬帝就是一例。但說到這裡,你會說:小編,君王們富有四海,可以盡情的作。你這例子不具有普遍性。

秦淮河畔的風月體驗

有錢你就是隋煬帝

其實,對生存空間的拓展需求,是根植在每個人心中的,是與生俱來的。在明代煙花繁盛的秦淮河沿岸,常年浪跡於此的老狼們,都對一個高端項目趨之若鶩。那就是各家媽咪推薦給頂級玩家的「陸海空」。「陸」很好理解,就是尋常的地面上的項目;「海」則是乘船泛舟,歌伎作陪,過一把帝王的癮。雖然咱船的噸位小,但好歹下水了不是?順便開個選修課,讓大家漲一波姿勢:「空」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飛到空中尋歡作樂。而指的是「遁入空門的女子」,也就是跟尼姑一起學外語。

再往後,人類學會了藉助熱氣球升空。1783年10月5日,一對來自法國的蒙戈費耶爾兄弟,完成了人類的首次載人熱氣球飛行。由此開始,人類的空間拓展之路,從二維平面,躍升到三維空間。到了20世紀30年代,熱氣球的終極形態——興登堡號飛艇,將人類的空間開拓之旅,帶上了一個頂點。

興登堡號飛艇上的餐廳

簡約中的奢華完美詮釋了包豪斯獨有的格調

由此,除了冰雪覆蓋的南極洲外,地球上已經找不到一塊無主之地了。但是在拓展生存空間方面,人類總是慾壑難填的,地球上的陸地和大洋還有所有空域都不再是人類的禁區後,進軍太空,理所當然地成為人類的下一個目標。

這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人類其實早已邁出過第一步。早在1971年,蘇聯便發射了人類第一個太空站——禮炮1號。這個太空站結構簡單,就是一個大圓桶,它長20米,最大直徑4米,內部空間99立方米,凈質量18噸。蘇聯宇航員在這個太空站上成功停留了23天。

禮炮1號上的三位航天員

之後美國緊跟腳步,發射了自己的太空站——天空實驗室。蘇聯也繼續發射後續「禮炮」。這時的空間站多為單模塊,結構簡單。

緊接的第二代空間站以蘇聯的「禮炮6號」和「禮炮7號」為代表。它們具有兩個對接窗口,將人貨入口分開。

而著名的前蘇聯「和平」號屬於第三代空間站,它於1986年2月20日開始在太空建造,前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接管。它採用積木式或叫艙體式構型,運行了15年,所以也叫長久性空間站。

聯盟號TMA-3發射

「和平」號最大特點是率先升空的核心艙不僅能用於航天員生活居住,控制整個空間站正常運行,其上還有6個對介面,它先後像搭積木一樣對接了5個專用實驗艙:量子1號艙、量子2號艙、「晶體」艙、「光譜」艙和「自然」艙、及「聯盟」系列載人飛船、「進步」系列貨運飛船,形成龐大的空間複合體,總質量達100多噸。其中的「晶體」艙還對接過美國的太空梭,使其總質量達到200多噸。

第四代空間站國際空間站,是迄今為止人類設計建造的最複雜最龐大的在軌航天器,長51米,寬109米,總質量370噸。它的基本設想仍然繼承和平號的積木式結構,只不過組成和搭建是由美、俄、日本和歐洲等多個國家共同完成的。

從1998年11月上天的第一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到2011年12月最後一個組件發射上天,並完成組裝,國際空間站的太空建設與擴展過程歷時13年。

從太空看地球

儘管國際空間站在體積上已比最初的空間站有長足進步,但彷彿離大家想像中的太空家園還相距甚遠。首先,在這種還是簡單的桶狀空間站中,人還只能失重飄著,這樣既不方便,長此以往,對健康也不利,最重要的是,這種情況下,很多事情是不方便做的。

眼前的技術進步似乎總是比人類的想想慢很多拍,所以,在電影中先憧憬一下美好未來,成為人類的另一種手段。在很多電影中,例如《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穿越》里,環形艙室反應了人們對下一代空間站的構想,它們可以利用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來模擬重力。如果按這種思路做大,就像《極樂世界》中那樣,人類在太空的生活,似乎與地球上就沒什麼差別了。

《星際穿越》中宇航員在太空的情形

那相比這些謹慎保守的近未來硬科幻,作為「太空歌劇」的《千星之城》其設定則更加龐大——將近3000萬人口,3236個物種帶著他們的知識與文化從宇宙各地紛紛登陸了太空站。

GIF/2.0M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場景設定是十分浩大的

這個叫「千星之城」的太空站南面是水下世界,800個物種生活在各種液體之中。北面是氣態區域,有神經科領域及分子元件方面創造出各種細胞的產業。在東面,則是負責控制信息科技、金融、銀行領域。最後是西面,在一個密封的大氣層里,住著900萬人類及一些可共融的物種。

GIF/2.0M

千星之城中

各物種和文明共融共存

當然啦,現代人類的文明發展程度離「太空歌劇」科幻作品所描述的時代還很遙遠,但至少我們可以去電影院里感受一下腦洞大開的幻想家們為咱描述的美好未來。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票票 的精彩文章:

暗黑七夕:性侵 小三 暗殺 郭敬明和黛安娜皆可悲
《海邊的曼徹斯特》上映首日零差評 去年奧斯卡獲獎影片獲贊無數
阿里影業與北京文化戰略合作 共同打造電影產業新基礎設施
《神奇女俠》導演「回懟」卡梅隆:「他畢竟不是女人」
《十萬個冷笑話2》官方實力護粉 嚴厲發文反擊「盜版」

TAG:淘票票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次真的可能是不慎負優化了:用戶反映更新436.02版本驅動後部分遊戲性能下降
這個驅動1.5萬病例的禍首,終於被廣東醫生把住命門了!
這塊驅動了2D遊戲黃金時代的晶元,今年40歲了
2018年即將走向終點,AMD已經在準備年底的雞血驅動
劉昌用:95%的區塊鏈項目沒前途,1%會是未來驅動力,一刀切只是暫時措施
小米機型更新GPU驅動,跑分超越30萬,但並不是小米8!
18歲之前你有資格感謝貧窮,18歲之後你有時間自我驅動
整裝、口碑、數據驅動,哪個才是2019破局之道?
兩百多年前的汽車長啥樣:來見識一下1807年發明的由氫氣驅動的「高級敞篷汽車」
又到了年底「打雞血」環節 AMD新版顯卡驅動帶來了10+個重要更新
AMD:一年過去,腎上腺素2.0 版本究竟憑什麼叫雞血驅動!
耗資300億元研發,加水就能夠驅動的汽車,被他研發出來了?
32位系統被徹底拋棄 連個顯卡驅動都沒有
三菱這款新車要火了,全時四驅+純電驅動,僅10萬漢蘭達要哭了
三菱終於發飆了!新車比路虎還漂亮,四輪驅動油耗1.9,不足20萬
A卡打雞血了!驅動性能猛增近40%
被國產車逼急了,這車降至12萬,比寶馬還漂亮,配四驅動力
買不起普拉多就買它!非承載式純硬派SUV,四輪驅動配2.0T,僅9萬
全球僅一艘,排水4萬噸核動力驅動!20萬美元毀了50億美元戰艦!
起飛重量500噸,8台發動機驅動,美國航母見了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