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那條打不倒的紅色巨龍又回來了! AMD從成立至今近50餘載,一直在與老冤家Intel鬥爭,在2006年收購ATi後,AMD又開始了與NVIDIA的漫長鬥爭,其不得不在CPU和GPU兩條線上分別與不同的強敵競爭,並且這無形中拉近了Intel和NVIDIA的關係,AMD卻不得不在兩條線上疲於奔命。其結果就是對研發資源和市場資源都不佔優的AMD來說,CPU在今年之前一敗塗地,GPU也是被NVIDIA壓著打。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AMD現任掌門人Dr. Lisa Su於2015年出任AMD CEO,AMD重構了產品策略,其不再把PC當成唯一的出入,嵌入式、半定製業務成了AMD最成功也是最賺錢的業務,彌補了CPU和GPU業務上的虧損。2015年9月,AMD新成立的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著手開發更有競爭力的GPU產品,這就是去年大火的Polaris家族GPU,這個能耗比優秀的14nm新產品成功幫助AMD的獨顯市場份額從20%提至30%,AMD的股價也隨之大漲。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爆發的基礎——Zen架構

轉眼到了2017年,AMD終於在上半年放出了籌備多年,採用Zen架構的全新Ryzen系列CPU讓AMD重拾業界領導者的風範,在性能不輸甚至勝過Intel同級別酷睿的同時,價格低至腰斬,這讓Intel徹底亂了陣腳,以至於Intel剛剛發布的八代酷睿處理器全部在價格未大漲的基礎上多加兩個核,通過「越級」的方式來提升產品競爭力。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YZEN、EPYC及VEGA構成AMD最強陣容

此後,AMD又相繼發布了VEGA、EPYC、ThreadRipper等極具競爭力的產品,真可謂是遍地開花。對AMD來說,2017年是一個產品大年,他們想通過發布不同的產品去佔領不同價位的終端市場,因為AMD深知,沒有時間再拖延了,十年偃旗息鼓只為今天的一步登天,這種志向可以從其CPU產品以龍命名,GPU產品以星系命名看出。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AMD Zen架構處理器路線圖

為了讓公司的投資者對AMD持續抱有信心,Dr. Lisa Su一改AMD以前的拖延問題,將研發團隊整合,按計劃接二連三地發布CPU和GPU新品。此外,AMD還發布了覆蓋2017到2020的長期產品路線圖,以CPU為例,其計劃在2017年到2020年間發布三代Zen架構處理器,這就意味著每一代處理器的研發上市周期僅為15個月。

就目前來看,AMD的前景非常可觀,但仍有許多人持否定和觀望的態度,那麼AMD到底能否憑藉這些新品重回巔峰?吉吉我從其GPU產品和市場現狀入手,去探討一下,現在是否是AMD逆襲的最好時機。

Instinct:全面進軍深度學習領域

去年年末,AMD發布了採用VEGA架構的首款GPU,它不是專業卡也不是遊戲卡,而是主打深度學習的加速卡,其名為Radeon Instinct MI25,這也是AMD頭一次為加速卡單獨開闢一個系列。Radeon Instinct其實準確說來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底層基於新的硬體加速卡,結合ROCm開源軟體平台(支持x86/ARM/Power平台並可導入CUDA應用),再輔以優化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框架、應用,可廣泛服務於雲、大規模數據中心、金融服務、能源、自動駕駛等領域。Radeon Instinct系列的誕生表明AMD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全面進軍機器智能和人工智慧的市場。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adeon Instict加速卡

Radeon Instinct MI25作為Instinct家族的最強音,其性能也是對得起頭牌之名。在百度開源深度學習硬體基準DeepBench GEMM對比圖上我們可以看到,Radeon Instinct MI25的性能高出NVIDIA TITAN X Pascal約46%,由於當時NVIDIA TITAN Xp還沒有發布,根據性能推測,MI25還是要超過後者約10%的。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領先優勢,主要原因是AMD的VEGA架構加入了快速堆疊運算(Rapid Packed Math/RPM),其可以在單個FP32 ALU內處理一對FP16浮點操作,如果兩個FP16操作彼此兼容的話,就可以打包到一起作為FP32進行處理,由此帶動峰值吞吐能力的翻倍。因此我們看到,MI25的FP16高達25 TFLOPS,達到了FP32的兩倍。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DeepBench GEMM測試成績對比

AMD本以為勝券在握,可沒想到NVIDIA在今年5月便放出了更新更快的加速卡——Tesla V100,這款加速卡不僅有著高達15 TFLOPS的史上最高單精度性能,還有著專為深度學習打造的Tensor Core,其可提供120 TFLOPS 的浮點張量運算性能,具體來說,在深度學習的推斷方面,相比於Tesla P100上的FP16操作,其可以實現最高6倍速的峰值TFLOPS,這也就是說在深度學習能力上,V100是有著壓倒性的優勢的。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NVIDIA Tesla V100

此外,這兩個GPU都支持16GB HBM2,但是V100能夠支持900Gbps的存儲帶寬,這幾乎是MI25的484Gbps存儲帶寬的2倍,更不用說NVLink帶來的性能加成了,而MI25同V100相比唯一的優勢就剩價格了。綜上所述,Instinct的確為AMD開闢了一條順應時代的新出路,但同深耕AI和深度學習多年的NVIDIA相比,這隻能算是起步。

Pro:攀登專業卡的巔峰

Radeon Pro顯卡系列的前身是FirePro系列,主要面向專業圖形工作站領域和加速計算領域,隨著VEGA架構的引入,AMD將FirePro一分為二,加速計算由全新的Instinct負責,而專業圖形則更命名為Radeon Pro,並將配色從標誌性的紅色改為藍色。隨著Polaris系列核心的引入,性價比頗高的Radeon Pro讓AMD扳回了一些專業卡領域的市場份額。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

今年6月,AMD正式發布了採用VEGA架構的首款專業卡——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這款卡瞄準的用戶是科學家,內容創造者和開發者,專門為那些先進設計、遊戲開發和深度學習演算法而設計。 我們可以將該卡理解為VEGA的集大成者,其有著超越MI25的浮點運算性能,在Gaming模式下也兼具旗艦級顯卡的遊戲性能,在Radeon Pro模式下也有著超越WX 9100的專業圖形性能。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對比NVIDIA TITAN Xp

經過測試,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在Maya 2014測試中甚至可以領先NVIDIA TITAN Xp約172%;在百度DeepBench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性能中,該卡相比於NVIDIA Tesla P100快最多33%;其SteamVR跑分相比於上代雙芯Radeon Pro Duo也能高出21%,因此其性能之強是毋庸置疑的。性能趕超對手頂級專業卡,價格卻便宜許多,這就給那些經費相對緊張的工作室和小型公司一個更經濟實惠的選擇。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adeon Pro SSG是AMD史上最貴的圖形產品

除了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這樣有著絕對性能的產品,Radeon Pro SSG也是AMD一款不得不說的創意新品:Radeon Pro SSG具有與Radeon Pro WX 9100相同的性能和特性,但它還能提供2TB顯存,讓用戶可以實時平滑地編輯原生8K視頻。Radeon Pro SSG顯卡可以讓編輯們輕鬆播放、操作、拼接和後處理原始8K視頻內容,就像現今4K工作流程一樣,這代表了處理大數據集硬體上的基礎性變化。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廠商的支持是收復失地的必要條件

總的來說,AMD專業卡新品同對手相比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但我們要清楚的是,在目前的專業圖形領域,NVIDIA已經拿走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形勢遠比遊戲卡嚴峻,AMD的高端專業卡究竟會為奪回多少市場份額,還要看用戶和廠商的認可程度。目前,AMD在專業領域和戴爾、蘋果、Adobe以及歐特克等行業領先者有著深度合作,所以在廠商認可方面是沒什麼問題的,就看市場部門如何推銷這些優秀的產品了,因此短期來看,AMD在專業領域的前景還是相當光明的。

RX Vega:犧牲功耗換取勝利

本月中旬,AMD正式發布了玩家期待已久的發燒級新卡——Radeon RX Vega 64/56,至此,AMD終於有了可以叫板NVIDIA的旗艦級產品。通過此前的首測我們可知,Radeon RX Vega 64/56在性能方面是要勝過GTX 1080/1070的,但遺憾的是,這個勝利的代價是以犧牲功耗為前提取得的,尤其是RX Vega 64,為了勝過GTX 1080,TDP創下了AMD單芯顯卡的歷史新高,水冷版竟然達到了345W!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adeon RX Vega 64系列

在這裡我就不說那些大家都清楚的信息,我來從個人角度分析一下RX Vega 64的TDP為什麼這麼高。首先我們要清楚RX Vega 64必須完成的使命:後發制人,戰勝對手GTX 1080。因為RX Vega 64本來就比對手晚了一年上市,性能上要勝過對手才能給業界一份滿意的答卷,可事實是憑藉超高的頻率和boost 3.0的加成,GTX 1080儼然是一座難以翻越的大山,而RX Vega 64想要贏就只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頻,然而GTX 1080隻是一個中等核心,RX Vega 64卻是一個完整大核心,還有HBM2與核心緊貼在一起,高頻帶來的TDP激增效應後者遠比前者要嚴重,這就是為什麼後者的TDP達到了前者的1.8倍的原因。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最極致的Radeon RX系列顯卡

那麼如果頻率不設定的這麼高呢?我曾經試過將頻率降低至RX 580水平,這時的實際滿載功耗會下降100W,但同時性能也會下降10%,這樣算去RX Vega 64和GTX 1080也就沒什麼區別了。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AMD這麼做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在我看來,功耗問題的確是一個致命傷,但影響應該不會特別大,因為RX Vega 64根本就不是一款消費級產品,而是一款戰略級產品。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X Vega 64出貨量稀少

不知各位有沒有注意到,RX Vega 64開售當天就被秒搶光,現在淘寶上各種加價出售,而截止到發稿時才又有了一定量的供貨。在京東商城,各品牌RX Vega 64的評論加起來才百餘條,這也就印證了了RX Vega 64出貨量極少的傳言,至於原因,就是大家都知道的HBM2產能不足。因此,RX Vega 64誕生的意義就是證明AMD的旗艦卡有著勝過NVIDIA旗艦卡的性能,而限量、高售價、信仰等因素更是加重了其「稀有」屬性,因此對於那些購買RX Vega 64的人來說,功耗真就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Radeon RX Vega 56

相比於RX Vega 64,有著更優秀能耗比的RX Vega 56才是AMD銷售的重心,畢竟次旗艦的銷量一向要好於旗艦。雖然RX Vega 56的TDP依舊遠超對手GTX 1070,但其性能也勝過GTX 1070許多,在未來可以預見的「雞血驅動」帶來性能提升後,該卡應該可以實現真正意義的完勝GTX 1070。但是你肯定會說,其價格比GTX 1070高30%呢,競爭力依舊不大啊。我個人覺得,從AMD對待Ryzen的策略看,不出多久其一定會為RX Vega 56降價,到時候價格上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差距。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難以翻越的高山

要說RX Vega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出現的太晚了,從去年年末一直拖到了現在才露面,如果去年亦或者今年年初發布的話,其尚有機會跟GTX 1080/1070競爭高端市場,相比於功耗,性能顯然更重要,但是加快腳步的NVIDIA已經把GTX 1080 Ti都搬了出來,即便是RX Vega 64贏了GTX 1080,還有GTX 1080 Ti穩坐性能巔峰。就目前來看,AMD根本沒有實力去翻越這座大山,因此對於玩家來說,高端市場雖然有了新選擇,但頂級旗艦還是只能選擇NVIDIA的產品。

高端產品是今年的重心

到目前為止,AMD已經發布了九款採用Vega架構的GPU產品,這還不包括蘋果使用的Radeon Pro Vega 64/56,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有著頂尖的性能。AMD希望藉助這些橫跨三大領域的旗艦產品與老對手NVIDIA抗爭,讓客戶和行業意識到想要擁有強大的性能,還有性價比更高的選擇可以去考慮。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Vega讓AMD重拾王者姿態

去年AMD在GPU方向上的戰略是搶佔最有利可圖的主流及入門級圖形遊戲市場,並且獲得了不錯的成效,但由於旗艦產品的缺席,AMD給人一種「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的錯覺,而今年連同CPU的大爆發,GPU也開始了改變去年人們固有印象的工作,所以高端產品接二連三的出現是理所應當的。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一年來AMD股價大漲

虛擬貨幣得重新火熱是整個行業的一個意外驚喜,憑藉GCN架構天生的優勢,AMD的遊戲級顯卡產品非常受礦工們歡迎,也一度出現了A卡被瘋狂哄搶,乃至全球性缺貨的現象,即使到了現在,A卡也依舊是市場上的緊俏貨,每次有貨都會在短時間內被迅速買空,亦或是被店家瘋狂加價。就剛剛上架的RX Vega 64而言,相信有一大部分是被礦工買走的,畢竟其有著遠超GTX 1080 Ti的算力,用作挖礦還是非常有性價比的。

能否成功逆襲?AMD GPU戰略及市場剖析

Dr. Lisa Su是AMD今天成功的關鍵

從多個層面看,AMD似乎都在一點點挽回失地,Polaris和Vega的出現讓AMD重獲生機,可見Raja領導下的RTG的確碩果頗豐。然而,NVIDIA以絕對的技術實力和強有力的市場資源依舊保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AMD想要翻越橫亘在他前面的NVIDIA這座大山無疑是非常有難度的,至於實現逆襲,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任重而道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AMD要跟NVIDIA搶AI市場了,有全面的AI戰略
AMD向三星授權Radeon GPU IP:在圖形技術領域展開戰略合作
揭秘Arm人工智慧戰略:不僅CPU/GPU會支持,還有獨立的AI產品線!
讓HIFI更靠近大眾,享聲SOUNDAWARE發布戰略產品A1全能網播
三星與AMD簽署GPU領域戰略合作協議 減少對ARM依賴
Made in USA:怎麼就成了戰略技術的「落伍者」
小米入股TCL,雙方達成戰略合作,能否拯救TCL傳統市場?
GCS遊戲鏈宣布與BIT.GAME達成戰略合作
HTC VIVE與IMGA中國達成戰略合作,VIVE FOCUS成官方唯
小米成立AIoT戰略委員會,加速落地All in AIoT戰略
VMware CEO:收購戰略是公司成功的關鍵因素
華為ALL in Al:全面公布AI戰略及全棧全場景解決方案,AI晶元將不單獨對外銷售
5G+XR戰略先鋒合作啟動儀式:nreal將未來科技帶向市場
在這次 AWE 上,華為升級了自己的 IoT 戰略
EOS超級節點Dmitri:構建DAPP戰略服務生態
重磅︱ATLAS 寰圖宣布成功引入 PAG 太盟及 Goldman Sachs 高盛成為戰略投資夥伴
正式出任ADI中國區總裁,Jerry Fan將如何加碼ADI中國戰略?
熱雲USERDESK與秒針達成戰略合作 探索泛娛樂大數據價值
迎接智能家居市場爆發 RESIDEO與國美通訊達成戰略合作
小米的「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已確定,5G戰役即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