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清華做的這件值得稱讚的事情,其實已經堅持20年了,希望全社會都充滿這樣的人文關懷!

清華做的這件值得稱讚的事情,其實已經堅持20年了,希望全社會都充滿這樣的人文關懷!

(一)


 


8月23日,

近3800名新生來到清華大學報到,


在這裡他們將開啟一段嶄新的人生。


據統計,


新生中1999年出生的同學佔比最多,


這是清華最後一批以「90後」為主的新生,


有428名「00後」已經率先登場。

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4年5月,


剛滿13周歲。




清華大學2017年新生年齡分布







明年開始,


2000年出生的正好成年,


大學就逐漸是00後的天下了!


 

他們中還有一位新生,


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他就是「想帶媽媽上清華」的學生魏祥。








這位自強不息的孩子,


來自「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


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內囊腫疾病,


需要長期依靠輪椅生活。


禍不單行,就在2005年,


下崗多年的爸爸因身患不治之症,


醫治無效去世。


 

即便如此,


魏媽媽沒有放棄兒子,


竭盡全力付出,


一個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從小學中學到高中,


12年如一日,


背著兒子求學,


表現出了鋼鐵般的堅強。


魏祥也格外爭氣,


在高考中取得了648分的好成績,


位列甘肅省排名第86名,


最終他通過「國家貧困專項計劃」圓夢清華。

 


 


(二)


 


因為身體原因,


他離不開媽媽的照顧。


兩個月前,


一封公開信——


《一位甘肅高分(648分)考生的請求》,


這份請求,


只是希望清華能給他們母子倆幫助提供一間陋宿,


供娘兒倆濟身而已。


 


「今有幸遇見舉世聞名的清華大學老師,且有意備錄我圓大學之夢,得此喜訊,我母子倆狂喜之餘,又新添愁雲,由於我的身體原因,無論我走到哪裡,這輩子都離不開親人的隨身陪護,以照顧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媽媽為了陪我上學無奈放棄工作,僅有的經濟來源將要斬斷……在此,我懇切希望貴校在接納我的同時,能夠給我母子倆幫助解決一間陋宿,僅供我娘兒倆濟身而已,學生我將萬分萬分感謝!!」


 


第二天,


清華大學就專門給魏祥回了一封信——


《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


兩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兩個月後,


魏祥如願來到了清華園,







清華大學也兌現了承諾,


為魏祥母子提供了一套AB間宿舍,


雖然一共只有20平,


但包括兩間卧室、一間衛生間,


房間乾淨而溫馨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


房間經過了無障礙化改造:


床邊、衛生間有扶手,


擱板、掛鉤位置都比較低。


 






有網友評價:


「清華做了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


越來越充滿人文關懷,


體現了時代的進步。」








 


然而,


這樣的套間並不是專門為魏祥母子改造完成的,


幾年前,


清華就改造了這樣的套間。


「沒有特殊待遇,


都是已有慣例,


滿滿人文關懷」


清華大學老師賈曦用簡短的話語


概括了魏祥住宿的安排。


除了魏祥,


這裡還住著已經讀到碩士的矣曉沅母子,







已經讀到博士的朱曉鵬母子。


 



 




(三)


 


其實,和魏祥一樣,


很多「寒門學子」能夠圓夢清華,


除了自身奮鬥外,


還有清華大學招生制度和資助政策的堅實保障。


 


從2011年開始,


清華大學通過組織「自強計劃」、


國家專項計劃


以及合理調整分省招生計劃等多項措施,


逐年向高等教育欠發達


且生源數量相對較多、


升學壓力較大的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




2017年,


清華大學通過上述計劃錄取了考生352名,


佔總招生規模的10.5%,


創下了「自強計劃」和


國家專項計劃實施以來的新高。


 


看這張清華大學2017年新生地域分布圖,







來自西部地區的小夥伴近20%,


清華招生進一步向中西部傾斜!


(清華真的不是北京人的清華。)


 


 「寒門學子」經濟有困難怎麼辦?


走「綠色通道」!


新生如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湊足學費,


可以直接辦理臨時借款,


用於繳納學費和住宿費,


完成註冊手續。




今年有92名2017級清華學生通過


「綠色通道」,


辦理了臨時借款,


借款金額達54.87萬元。


而這一條領國內高校之先、


惠及數萬名學生的「綠色通道」,


已經走過了20年,


幫助5380名清華學生借款3380多萬元。


 


1998年,


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


為確保因災受困學生順利入學,


清華大學率先開啟「綠色通道」。


 





2006年,


清華髮起「校友勵學金」工程,


鼓勵畢業生通過捐贈勵學金的方式


與在校困難生結對幫扶。


10年間校友共有2.7萬人參與,


捐出自己部分日常工資與收入,


捐贈總額佔全校資助總額的三分之一。





 


2008年,


汶川地震,


清華大學又設立「特別綠色通道」,


新生除能快速辦理入學手續外,


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1000元的現金補助和一個背包,


是災區學生收到的一份禮物。





 


2017年,


清華大學進一步升級資助政策,


推出學生資助「陽光工程」。


「陽光工程」具體包含


「紅橙黃綠青藍紫」


七個維度的工作,


讓在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七類環境


(教室、校園、國內、國際、網路空間、成長社區、家庭)


中多元成長。


 


 


(四)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我們為那些和魏祥一樣的自強學子點贊!







我們也呼籲全社會多一些這樣的人文關懷,


創造好環境,進行鼓勵,提供支撐,


願世界有愛,願你一直相信!




—THE END—


?圖片分別來自:公眾號「七字班」和「小五爺園」,圖表製作:張含憶  毛俊松;公眾號:教育圓桌,北青報記者 郝羿;清華大學新聞網等

MORE

延伸閱讀 


??甘肅高分考生(648分)網上發文請求解決一間「陋宿」,招辦主任留言回復!


??他坐著輪椅上清華還拿了特獎!他的堅強打動了現場所有觀眾

??他初中時父親去世,考進清華又身患重病,他說只要活著就要追尋!

??曾國藩家族為何200年出名望子孫240餘,綿延十代未出一個"敗家子"?

??這大概是中國最精英的家庭,一門三院士還有民國女神林徽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從日常的「洒掃、事長」做起,清華老師在開學典禮上的一席話,句句說到了心坎上!
你有一些「不合群」的經歷嗎?
年輕人成長中的四個關鍵詞(深度好文)
一個人閱讀什麼,可以看出他的品味
是什麼「搶」走了你的好朋友?

TAG:灼見 |

您可能感興趣

正是因為有這些善良的人們,世界才充滿了溫情!
在那個沒有美顏瘦臉的年代裡,這些又酷又美的人,現在看還是充滿味道啊
我喜歡並習慣了對變化的東西保持著距離,這樣才會知道什麼是最不會被時間拋棄的準則。比如愛一個人,充滿變數,我於是後退一步,靜靜的看著,直到看見真誠的感情。
中年女人的婚姻充滿了謊言:看著都挺好,其實大多都是在「湊合」
「老公去世後,你都是怎麼過的」,這些女人的回答,充滿了正能量
一個充滿白痴的世界:虛構還是未來的現實?
非洲最富有的地方,曾是有錢人的天堂,現卻充滿我國人只是因為這個!
那一年,我們曾經形影不離,到處都充滿了我們的笑容
愛上一個人,有時也充滿了無望和委屈 但心理上又很依賴上這感覺
愛情中,男人對你充滿了深情,才會和你聊這四件「心事」
孔融的這句話充滿爭議,即使是現在,理解的人也沒多少
在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清晨,告訴自己:努力,就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來看看這組充滿想像力的插畫,現在的你還有最初的天真嗎?
你的人生充滿了各種破事,但你說得最多的是沒事
喜歡你的時候感覺每天都充滿了希望,不喜歡你了,就沒有了期盼!
戒色一年,現在的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死刑犯的最後一晚,他們都會幹什麼?有人充滿悔恨,有人留下不舍
吳亦凡和她只是牽了手指頭,而對她卻是一個很實在的擁抱,眼裡充滿著愛
開創了禪宗的達摩,何時來中國,是哪裡人,都是充滿了爭議的問題
這是一種充滿神秘而又迷人的花卉,人人見了都依依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