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嶗山太清宮舉行道教全真派傳戒活動,你知道什麼是道教的傳戒嗎?

嶗山太清宮舉行道教全真派傳戒活動,你知道什麼是道教的傳戒嗎?

經國家宗教局批准,中國道教協會定於2017年8月21日至9月18日(農曆閏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廿八日)在山東青島嶗山太清宮舉辦十方叢林方丈升座暨丁酉(2017)年全真派道士傳戒活動。

傳戒與授籙區別

在道教文化中常常可以聽到「傳戒」與「授籙」之說。傳戒與授籙是成為正式道士必須經歷的過程。道教徒只有得授法籙或獲授戒牒才能「名籙天曹,乃有道位」。

目前,我國道教教內主要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傳戒,而正一授籙。

全真派是金代道士王重陽糅合道教各宗派教義、吸收儒家和佛教思想而創立的宗教形式,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內丹修鍊,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蓄妻子,持齋茹素,並制定了嚴格的清規戒律。正一派是南宋以後道教各符籙派合流形成的道派。正一道士可不住宮觀,可蓄妻子,在修持的基礎上,多從事符籙齋醮、祈福禳災等活動。

全真派道士修持日深,必須經過受戒儀式的過程。出家初入道為道童,拜師學經,蓄髮誦習各種經典,學習道場科儀,等到叢林開壇傳戒時赴壇受戒。至於戒期,過去長者有三年,或者一百天,短者則有一月,時間不等。

在此期間有諸多壇場,誦習諸多道經,時有方丈傳戒律師率證盟師、監戒師、保舉師、演禮師、糾儀師、提科師、登籙師、引請師、糾察師、道值師等為宣說《初真》、《中級》、《天仙》全真三壇大戒要義,舉辦戒壇中種種之活動。道子受戒後便名入「登真籙」,取得戒衣、戒牒,成為正式道士。

新中國成立後,1989年10月、1995年11月、2002年10月,2016年十一月中國道教協會已分別在北京白雲觀、四川青城山、千山五龍宮、武漢長春觀,舉辦過四次傳戒活動。

授籙傳度源遠流長,天師道早期信徒入道採取交米登籙以扶助貧困,所以有「五斗米道」之稱。北魏寇謙之改革道教儀式後,接受入道登籙儀式才在道場中進行,是開授籙法會的先河。唐宋以降道教逐漸形成正一派規範的有:江西龍虎山、江蘇茅山、江西閣皂山,形成「三山符籙」制度。「籙」是記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的文字,其中又有符咒錯雜其間,文字神異奧妙,世所難識。授籙的程序古代是,受者必先齋戒,然後持金環以見師,師以籙授之,剖金環,各持一半,以為信約。現在舉辦法會進行集體授籙,頒給籙生證書《籙牒》為憑證。授籙活動參照古制,有初授、升授、加授、加升、晉陞、五個階次。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道教正一派已於1995年在江西龍虎山,給內地道教正一派舉辦首次初授籙活動,2006年舉辦了首次升授籙活動。而對海外道教界的授籙活動,江西龍虎山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幾乎每年舉辦。

傳戒和授籙制度,不僅使道教的正常傳承有了保障,也在純正道風、提高道教徒宗教素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道教三壇大戒具體內容

戒者,禁止之義,乃歸真之要,修行之務。天真皇人云:既稱道士,非道士之模範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規不習。即入戒壇,秉誠受戒,務要舉行安靜,動合威儀,遠蹤五祖,高蹈七真,立品成人,庶稱全真榜樣。

中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各門各派、各宗各教都有自己的規矩,對道教而言,這個規矩就是戒律了。所謂戒,是解、界、止的意思。《洞玄靈寶玄門大義》說: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防止諸惡。其實戒就是禁止的意思,它是道士歸真的首要。天真皇人說:既稱道士,非道士之模範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規不習。所以戒就是道教約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噁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條規。道教三壇大戒風別由初真、中極、天仙三戒組成。

1、初真戒

初真戒是道教入道者必須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門戶,是修道的起點。

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戒等。

《初真戒說》里就制定初真的意義說得很詳細,目的就是樹立道心,弘道立德。

初真戒要求十惡不生,無思無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為師。

清代王常月祖師著的《初真戒律》中,讓入道者先受三皈依戒:

第一皈身,太上無極大道。永脫輪迴,故曰道寶。

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經。得聞正法,故曰經寶。

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師,不落邪見,故曰師寶。

2、中極戒

持初真戒時能毫無過犯,方許授中極戒。中極戒全稱《中級上清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又稱「智慧觀身戒」、「保仙靈文」等。中極戒是元始天王授給太上高聖道君,以傳太微天帝及太極高仙。此戒共三百條,稱「中極三百大戒」。中極戒的內容非常詳細,從言行舉止到傳授戒篆,無所不包,可謂道教最為詳細的戒律之一。

原繫上清派遵守的戒律,金元後全真派沿用。此戒分上、中、下三品,即上元84條、中元36條、下元180條,三品大戒總計三百條。全真教規定,不受此戒者,不得做證盟、監戒二師。受中級戒者稱妙德師。「中級大戒」為道教全真三壇大戒之一,「該科儀」是大律師說戒時舉行的威儀科。

3、天仙戒

天仙大戒:天仙大戒是三壇圓滿的最後一個大戒。三壇圓滿即為全真傳戒時以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三戒為主的三壇傳授方式。持三百中極大戒毫無過犯者,方授天仙大戒。

天仙大戒本清柳守元所撰《三壇圓滿大戒略說》。道教認為,仙有九品:一曰混元無始金仙,一曰洞天太初金仙,一曰靈元造化金仙,人世修證,則有天仙、地仙、水仙、神仙、人仙、鬼仙。凡有性靈,莫不成真。而要成真,當遵初真、中極戒律,謹慎修行,至天仙大戒,則心地光明,德充道極,無戒可說,無律可持。如是「戒無不戒,不戒乃戒,戒無所戒,乃為真戒」。又認為,三界諸法,皆從道生,若欲求道,當修觀慧諸法。如運身行法、離口過法、除惡想法、拔逮根法、絕聲色法、儉愛欲法、放玩習法、洗垢穢法、無昏惑法、不淫想法、不追懷法、無猶豫法、忍不可忍法等共二十七法。每法又分智慧、慈悲、含辱、行功、修心、善業、精進、飾身、遣情、普心十類,合計二百七十法。受持此法,即「得生無量智慧,增無量善因,滅無量業障,消無量煩惱,延無量壽算,長無量福田,」位證天仙。是為「不戒乃戒」之「天仙」大戒。得受天仙戒者稱妙道師、傳教本師乃太上繼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師。不受天仙戒者不得傳戒。

傳戒必須需有「法統」,什麼是法統呢?

法統,即《太上律脈源流宗譜》,即全真律宗傳承宗譜,可類比「家譜」。教內則尊稱為「法統」,記載了歷代傳戒律師的歷履、籍貫、傳戒的次數及地點等。在古代「法統」有很多支脈,並且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如白雲觀稱為「白雲堂」、二仙庵稱為「碧洞堂」、長春觀稱為「來成堂」、八仙宮稱為「終南堂」等。

凡全真傳戒必請「法統」,並且設有供奉「法統」的祖堂,設香案正位供奉,以備啟請。這是全真派開壇傳戒時,請到歷代「大律師」臨壇的象徵,更是本壇戒子接法續派的依據,具有無上師寶的神聖性。如此,方能純正本壇戒子的虔誠信仰,才能起到開壇傳戒之本意。如果沒有請到「法統」臨壇的宮觀,按道教儀軌,則不能開壇「傳戒」。

南宗道源

微信號:zhenrengong

紫陽縣真人宮位於陝西南部的安康市,因全真南宗創始人紫陽真人張伯端在這裡悟道參玄,著書立說,寫下了《悟真篇》而名聞遐邇,被譽為道教「南宗之魂」。這裡南依巴山,北望秦嶺,悠悠漢水,川流東去,有詩曰「千里漢江文筆山,一城雲霧半城仙。得此人間真福地,何須身外求金丹。」古往今來,在此參玄悟真,修道成仙者難以盡述。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寫的七絕《陝西紫陽真人宮》云:「先生力撰悟真篇,從此南宗別有天。丹藥效微宜少用,不如重返自然間。」

紫陽縣山清水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自然與人文水乳交融。境內開放的道觀有真人宮、悟真觀、紫雲宮、擂鼓台、顯月觀等。名山古觀,星羅棋布,仙蹤道侶,四海雲集。法國道教協會會長景秀,英國道教協會會長世靜,都是在這裡拜師學道,而後回國傳道的。前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大師、任法融大師先後多次蒞臨。這裡是中國道教之重鎮,也是近代西方道教的發源地。

GIF/26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女生都嚮往的海島,現在出發正當好
美麗的大西北 風光在路上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瑤壇肇啟闡宗風:帶你認識道教傳戒的「真·大師」
傳戒與受籙,對一名道人意味著什麼?
南嶽衡山道院:瀟湘之地神仙府,全真傳戒有仙源
傳戒活動拉開序幕,說說全真傳戒的前世今生
弘道院 傳戒和授祿
網路是你宣傳戒色的最好工具,讓你戒色事半功倍!
戊戌年秋南嶽衡山道院傳戒活動
度應璣衡,接續法統:南嶽衡山道院戊戌年全真傳戒記
湖北當陽玉泉禪寺《觀經》共修暨傳戒法會進行時
當陽玉泉禪寺《觀經》共修暨傳戒法會紀實
湖北當陽玉泉禪寺隆重舉行「六重二十八輕菩薩戒」傳戒法會
千山五龍宮:當年傳戒處,道脈日興隆
傳戒頒籙名登天曹,上表祈福禮謝諸聖
DNF一年一度傳戒春節禮包 意想不到的收穫
外國女子在陌生人手中,發現自己尋找11年的祖傳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