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自杀掀起一桩贪污大案,满朝文武牵连其中,无奈之下高人出招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七月,宫中有一名太监畏罪自杀了,本来这在视生命如草芥的帝王眼中并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名太监却大有来头,他不仅在生前被孝宗奉为教主真人,而且死后还引来了一起行贿大案,此人便是李广。
孝宗皇帝虽被称为“中兴之主”,但他自幼身体虚弱,因而也酷信佛、道两教,而身边的太监李广为了迎合孝宗的这种意向,把一些僧道之人和神仙方术之人引进宫内,让他们用一些符箓之类的事情迷惑孝宗。
作为封建帝王,孝宗非常相信这一套,符箓之事本是方术之士所为,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监李广整日在孝宗的身边,在就把皇帝的心思摸透了,他便是以善于烧炼符箓而得到宠信的。
不仅如此,李广还让那些由他招进宫来的僧道之徒,奉他为教主真人,在他的迷惑下,孝宗对李广变得很信奉,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因此,李广也愈加肆无忌惮起来,他肆意索取贿赂,还强占京师附近的许多民田,更把持盐利一项收入。
慑于孝宗对他的宠信,皇亲贵戚对他也非常恭顺,总兵镇守以及封疆大吏这样的高官也尊称他为“公”。有了财势的李广又大修府第,新府修成之后,壮丽逾制,他竟然将玉泉山水引下来,像护城河一样,在他家的围墙外绕了一圈。
朝廷之中毕竟也有正直之士,他们纷纷弹劾李广的种种不法,但孝宗对此置之不理,没有一点要处置李广的意思。事情到了弘治十一年,发生了大逆转。
这一年,孝宗的太康公主患了天花,百般治疗无效,李广便给他烧了一道符水喝了下去,结果小公主没过多久便死了,太康公主是孝宗唯一的女儿,皇上、皇后及孝宗的祖母太皇太后都非常伤心,而这笔账也被记在了李广的头上。
谁知,祸不单行,当大家还沉浸在公主夭折的悲痛之中时,太皇太后居住的清宁宫又发生了火灾,这位太皇太后也相信佛老之说,觉得宫中连续发生这些事情,肯定是什么地方得罪了上天,于是就招人占卜。而占卜的这个人大概和李广有过节,便对太皇太后说是李广为非作歹犯了禁忌,所以连遭变故。太皇太后一听,顿时大发雷霆,怒道:“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闹出事情来了,李广不死,恐怕祸患难息啊!”
李广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知道这次即使孝宗能饶了他,太皇太后那一关是绝对过不去的了,于是回到家中,想起自己人头难保,万般无奈之下,便一了百了,喝下一杯毒酒,服毒自杀了。
李广死后,孝宗还有些不舍,下旨厚葬并予以赐祭,原本事情到了这里算是了解了。可是,刑科给事中张朝用和御史丘天佑等上疏要求严惩那些私下结交李广并给他行贿的众多官员,并提出要籍没李广的家财。孝宗一开始还不同意,后来孝宗派人去李广家搜寻“奇方秘术”,却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内外官员行贿李广的账册。
这一下,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到底该如何处置李广两孝宗本人也犯了难,公开行贿记录,籍没他的家产,这无疑是自己否定自己。而且一旦公开行贿名册,把行贿官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都给予处分的话,那么朝堂岂不为之一空。
更何况,这些官员一旦公布,又怎能继续留任呢?但如果置之不理,丝毫不做处理的话,那也太过于宽大了,这不是鼓励贪官横行吗?这以后的吏治官风,可就不知会败坏到什么地步了。
孝宗正拿不准主意的时候,一个叫罗玘的七品小官提出了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他认为这些行贿的官员不少是朝廷中的重臣,如果一旦暴露,朝廷威信便会受到影响。另外,如果逼得太急,他们又将去贵戚家,竭力钻营,谋求脱免,这是“闭一门又开一门,塞一穴又开一穴,死一李广又生数李广”。
因此,罗玘建议委曲求全,不是指名揭发,而是暗中降旨,让他们自动称疾引退,或者是借着考察京官的机会,罢免其中劣迹最甚者数人。
孝宗最终采取了这个建议,借机罢免了徐礼、白昂等最为甚者,一桩数额巨大、涉及朝中人员巨多的行贿大案,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此文物讓專家最頭疼,不僅難鑒定,而且假的也非常有價值
※魯迅的遺囑,簡單明了只有七點,但被認為是最難解讀的文字
※大明名將被冤殺,臨砍頭前一番話,盡顯英雄氣概,不服不行
※太監的叫法有很多,尊稱很高雅、鄙稱太刻薄、自稱太露骨
※順治帝臨死前,做了三件出格的事,其中一件最重要,但被孝庄篡改
TAG:左都御史 |
※一場夫死婦隨的悲劇,引皇帝莫名震怒,牽出舉國大案,株連數萬人
※清朝唯一生下天子的原配皇后,卻是奴才出身,死後還引發一樁大案
※希臘古墓曾牽出美國文物販賣大案,如今重新發掘,能否再破案?
※五名女子一同進宮,她是身份最低的,三年卻惹出驚天大案
※凌晨,台州一夜宵攤慘被衝撞,卻牽出更大更離奇的大案……
※朱元璋搞出『三大案』,不是他太殘暴,而是有著深層目的
※民間詭事:一把寶劍牽扯出一樁深藏十年的大案!
※就在巢湖,查「牛皮癬」查出了一起大案
※銀行再爆驚天大案,國家重拳出擊!
※不按套路出牌的兇手:美一男子鬧自殺牽出恐怖大案,死者與老布希有關
※小燕子事未了!黃曉明又爆出大案,震撼國人!
※明末三大案之紅丸案,黨爭面前,皇帝的性命也變得不重要了
※明末三大案餘波不減,兩次翻案掀起腥風血雨,最終成為黨爭工具
※此劫匪犯下一大案,魯迅先生卻說他是英雄,他是誰?
※明朝末年三大案之「移宮案」,東林黨贏在先下手為強
※建立南明的朱由菘,是如何當一個「敗家」皇帝的,3大案可以看出
※弘曆繼位後辦的第一件大案,讓世人看出了他的心狠手辣
※趙薇事未了!黃曉明又爆出大案,震撼國人!
※明朝第一大案,過程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結局引人深思
※明朝第二大案:朱元璋痛下殺手,找開國功高的殺,連坐被殺三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