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上最霸氣」辭職信是對改革的吶喊

「史上最霸氣」辭職信是對改革的吶喊

8月24日晚,一張圖為無錫中醫院某員工浦某某的一封辭職信刷爆朋友圈。與曬情懷、示可憐的風格迥然不同,這封辭職信堪稱「史上最霸氣」,這緣於信中她說自己閑暇之餘,2年就能賺到180萬。(8月26日中國網)

如今,奇葩的辭職理由層出不窮,從前兩年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到今天的「上班30年180萬,我閑暇時兩年就能掙到」。辭職也成了大眾關注的熱點。有網友說,這又是一場炒作。筆者卻不這麼認為,不管是實情也好,炒作也罷,這封「霸氣辭職信」其實是對改革的吶喊。

縱觀這封辭職信,其中有兩個核心句最引人思考。一是「抱怨付出回報不成正比」。二是「上班30年180萬,閑暇時兩年就能掙到」。其實這兩點不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而且也具有相當的社會現實性,可以說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困惑。

無需質疑,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可以說在不同的行業都有所存在,只不過在行政事業單位表現得更為突出而已。最為典型的就是行政事業單位的「編製內」與「編製外」,在同樣的崗位,干同樣的工作,可僅僅因為一字之差,不僅收入待遇截然不同,甚至是一些基本福利,如一年一體檢、住房公積金、節日慰問、車補、目標獎等等,只有編製內的人才能享受,而編製外的人只能是望塵莫及。更不要說日後的退休養老金更是千差萬別。這或許就是「霸氣辭職信」能刷爆朋友圈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今社會編製外人員並不在少數,而他們主要在如城管、交通、公安、政法、衛生、文化等政府部門和媒體、學校等事業單位。 「體制外」的身份,給他們帶來了難言的尷尬。事實上,這種同工不同酬與法治精神是相違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既然有法律規定,為何這種現象仍然肆無忌憚?

再說,上班30年不入閑暇之餘干2年,這其實反映的是一個社會分配製度的問題,最大的根源在於分配過程的機會不平等,這已經不是「付出」與「能力」所能解釋的,其中還有一個社會分工和社會價值的因素在裡面。試想,如果因為護士、工人收入不高,經商收入高,那大家都去經商,誰來為病人服務。青年技工早日成為「全民偶像」又如何實現?

因此,筆者認為,解決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僅有勞動法對「同工同酬」的規定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通過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事體制機制、人力資源配置機制,動態化調節機制,逐步取消編製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養事」不「養人」的財政供養制度。而這一改革還能很大程度地解決「人浮於事」、「懶為」、「不為」的問題。

而要改變上班30年不如閑暇之餘干2年的這一想像,關鍵還需通過社會分配的變化來引領社會觀念的轉變。當然社會分配的變化需要深化社會分配製度改革來得以實現。這一改革的前提是既要處理好國家與企事業、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分配關係,也要處理好國家與個人、企事業單位與個人之間的分配關係,通過改革,在強國與富民上做文章,構建社會分配調節槓桿,規範社會分配秩序,縮小社會分配差距,讓改革帶來的紅利不斷增強人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作者:隔山

編輯:宗夏

責編:漢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網 的精彩文章:

曲征:讓領導「特權」成過街老鼠
網約車已經out了?看看聖保羅推出的網約直升機
處理「領導就是有特權」豈能「掐藤保瓜」
鄉村旅遊理應差異化發展
產業集群是企業和市場之外的另一種分工模式

TAG:漢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詞,都不相信是女子所寫,最後一句狂出新高度
中國歷史上最自信的朝代:唐朝人的自信是怎麼來的?
顛覆你三觀的歷史照片,你絕對難以相信是真的
最可笑的迷信是什麼?竟然還有寶媽相信「采生」的說法!
要記住:誠信是你最硬的底牌
火星疑似發現「苦行僧」,背著包提把刀,專家:不相信是石頭!
新兵入伍對比照,簡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人,「男神」蛻變的節奏啊!
張幼儀想再婚,寫信問兒子的意見,這封回信是對徐志摩最好的諷刺
電擊,磕頭,下跪,楊永信是如何變成「神」的?
韓信是如何忍下胯下之辱並成為軍事奇才的?
絕地求生:網友說這是吃雞涼涼的真正原因,我不願意相信是真的
丈夫英勇就義,她決心殉夫未成,丈夫給她寫的信是不是催命符?
五位職業選手的成名英雄,夢淚的韓信是信仰,一諾的關羽則是夢想
與網友互罵不停的足記趙震,這財大氣粗的自信是吃白斬雞滋補的嗎
流落到美國的明朝聖旨:內容勵志向上,專家卻不敢相信是他寫的
誠信是最聰明的交際術,更是一個人無價的財富銀行!
堅定文化自信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蕭何不懂軍事,為何知道韓信是帥才?原因很簡單,有一人告訴他
中國閱兵式有多震撼?整齊劃一霸氣側漏,老外甚至不敢相信是真的
我們滿族的文化自信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