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那些回國的留學生們日子過得怎麼樣?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權威發布

那些回國的留學生們日子過得怎麼樣?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權威發布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人,相比2016年(765萬)增加30萬人。另一方面,據2017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公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以下簡稱「海歸」)總數達265.11萬人,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生畢業回國,新增海歸人數已經超過高校畢業生增量。

全球化智庫CCG近期與國內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發布了《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重點反映了以80後、90後為主的新生代海歸的留學前後情況的變化、回國發展的現狀、就業創業面臨的問題,以及對於當前留學生回國發展的看法。共收到調查問卷3032份,有效問卷為1821份,其中92.1%的狀態是在國內就業,在國內創業的僅佔7.9%。

調查主要發現如下:

過半海歸回國後未發生城市間遷移,16.5%的海歸向一線城市遷移

海歸融入國內情況較2015年明顯好轉

IT/通信/電子/互聯網和金融業更受海歸青睞,近半數海歸初次就業稅後月收入低於6000元

專業不對口現象,在海歸群體中同樣明顯

北京仍是海歸創業首選城市,成都、武漢等城市吸引力漸顯

創業艱難,過半海歸有創業失敗的經歷,近六成海歸創業仍未盈利

海歸基本情況分析

男性樣本比例略高於女性,99%以上為中國籍,90後比例過半數,獨生子女比例、未婚比例均超七成

本次調研共收集1821份有效問卷,其中男性佔比略高於女性,其中男性佔51.7%,女性佔48.3%。國籍方面,99.3%的被調查者為中國國籍,0.7%被調查者已獲得其他國籍。

年齡方面,以80後和90後海歸為主,其中,80後海歸佔比42.3%,90後海歸佔比為53.3%,經過細分發現,90-95年之間的海歸佔比為50.0%,95後僅佔3.3%。70後、60後海歸佔比較少,分別為3.5%、0.9%。

此外,調查結果顯示,海歸中獨生子女佔比七成,為70.8%,非獨生子女的佔比僅為29.2%。獨生子女比例偏高。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照顧父母、家庭團聚等因素將成為留學人員中的獨生子女歸國發展的重要原因。

留學前所在城市分布情況:北京為出國前主要所在地

從海歸出生地來看,北京穩居首位,且比例遠遠超過其它地方。上海、鄭州、廣州、西安、成都居前六位。其它各城市佔比依次遞減,但差距微小,且地域涵蓋我國東、中、西各地區。

從海歸出國前所處的教育階段分布來看,本科學歷出國者比例最高,佔比為56.2%,其次是高中和碩士研究生階段,佔比分別為21.4%和19.5%,博士研究生和小學佔比較少,分別為1.3%和0.7%。處於其它教育階段佔比0.1%。

主修專業以商科居首,留學國家以英美為主

在最近一次的留學國家分布比例來看,英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位列前五名,佔比分別為24.9%、17.9%、10.9%。8.8%、6.3%,以上國家是我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地國,擁有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法國和加拿大的佔比也均超過4%。其他國家佔比均低於3%。

在國外獲得最高學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居首位,佔比近學科半數,為47.3%,應用科學佔比為16.2%,居第二位。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佔比非常接近,均為10%左右。自然科學佔比最低,僅為7.4%。

近半數海歸有明確的職業規劃

在職業規劃方面,46.3%的海歸有非常明確的職業目標,45.9%的海歸尚未無清晰規劃。7.8%的海歸選擇「任其發展,不做規劃」。

海歸的最大優勢體現在國際視野,但卻不了解國內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

在海歸就業劣勢方面,調查結果顯示主要在於不了解國內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回國錯過校招季;不適應國內人情社會,難以獲得發展機會;海投效率低下;不熟悉國內市場環境。

回國前最需就業信息諮詢服務,呼籲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

就業信息諮詢、海歸政策解讀、職業規劃、就業推薦是海歸人員在回國之前最渴望獲得的四項服務,分別佔比19.8%、19.8%、19%和18.7%。定向招聘渠道次之,佔比15.1%。海歸回國前對創業輔導、社會融入支持服務的意願相對較少。

海歸就業狀況分析

超七成海歸可在3個月內找到工作

在獲得國內第一份工作耗時方面,花費1-3個月的佔比最高,為38.6%,花費1個月以內的佔32.1%,相較2015年的40.3%有所下降。此外,花費3-6個月的佔18.5%,花費6-12個月的佔7%,花費1年及以上的佔3.8%。

IT/通信/電子/互聯網、金融業受海歸青睞

在就職行業方面,位居前五名的依次為IT/通信/電子/互聯網、金融業、文體教育/工藝美術、貿易/批發/零售/租賃業/快速消費品/耐用消費品、汽車/生產/加工/製造,佔比分別為15.5%、14.6%、9.9%、9.4%、9%。此外,能源/礦產/環保、政府/非盈利機構、交通/運輸/物流/倉儲、農林牧漁四個行業,佔比均在5%以下。

一方面,IT/通信/電子/互聯網以及金融行業的人才缺口大,行業發展前景較好。此外,行業內高薪職位較多,自然會吸引海歸的目光。但與此同時,這兩個行業的競爭指數高,工作壓力大也是不爭的事實。議廣大海歸能夠根據自身專業及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避免一窩蜂扎堆到熱門行業中。

在對目前單位所在行業未來十年發展前景的看法上,海歸群體整理持樂觀態度,認為非常有前景的佔27.1%,發展平穩的佔32.4%,將會轉型升級或洗牌的佔19.1%,認為會進一步萎縮的佔11.3%,另有10.1%認為說不清。

專業不對口現象在海歸群體中同樣明顯

海歸就業的工作崗位類型分布中,排名前五分別是銷售、技術、市場/公關/廣告、運營、行政/後勤,佔比依次為13.5%、12.3%、10.3%、9.4%、8.4%。其次是財務、人力資源和研發,佔比分別為5.9%、5.7%和4.7%。設計、產品等崗位佔比均低於4%。

進一步調查發現,海歸群體對當前工作崗位與其海外所學專業的匹配度偏低,認為非常匹配的僅為16.9%,認為匹配程度一般的為54.5%,認為完全不匹配的佔28.6%。根據智聯招聘此前發布的《2017年大學生求職指南》數據來看,有38.5%的國內大學生存在與專業不對口的情況。看來,不論是國內的大學生,還是海歸群體,均存在專業不對口的情況。

近半數海歸初次就業稅後月收入低於6000元,近7成認為月工資遠低於期望

本次調研中發現,海歸初次就業的工資分布中,6000元及以下的佔比最大,為44.8%,6001-8000元的佔比22.7%,8000-10000元、10001-20000元的分別佔比13.0%和13.7%。20001元及以上的佔比僅為5.8%。

當被問及實際工作收入與個人期望是否一致時,認為高於期望的僅為1%,認為基本符合的佔比30.1%,認為遠低於期望工資的佔比68.9%。

超過半數海歸認為留學經歷有利於個人職務晉陞

從留學經歷對個人國內職務變化的作用來看,50.1%海歸認為留學經歷有利於個人職務提升,44.8%的認為基本沒有影響,剩餘5.1%的海歸人員認為留學背景不利於個人職務晉陞。

海歸創業情況分析

海歸開始創業的時間集中在2015年至今,創業領域集中於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

從初始創業時間上來分析,選擇2015年至今的比例最高,達76.4%。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創業支持政策落地實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海歸選擇歸國創業。

在行業分布上,海歸們偏好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領域。主要集中在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佔比為19.8%。

緊隨其後的是服務和和文體教育/工藝美術,佔比分別為14.7%和11.8%,選擇金融業的佔10.3%。

貿易/批發/零售/租賃業/快速消費品/耐用消費品、房地產/建築業、商業服務(諮詢/財會/法律/廣告/公關/認證/外包),佔比均在10%以下。

汽車/生產/加工/製造、文化/傳媒/娛樂/體育、能源/礦產/環保佔比均為5%。

政府/非盈利機構、交通/運輸/物流/倉儲的佔比均低於1%。

北京仍是海歸創業首選城市,成都、武漢等城市吸引力漸顯

海歸創業選擇的城市中位居前五位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武漢,佔比分別為24.3%、8.1%、6.6%、5.9%、4.4%,這五所城市幾乎吸引了半數創業海歸。創業所在地域呈現「一線城市為主導,二線特色城市快速崛起」基本特徵。

其中,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尤其是以中關村為代表的創新創業集聚,對海歸的吸引力較大。

選擇創業城市的理由呈多樣化特徵。其中經濟發展、人脈關係、環境舒適、文化多元包容性強、公共資源集中五類原因排名靠前、。可以看到,城市發展的軟實力更受海歸創業者關注。

創業艱難,近6成企業尚未開始盈利

受企業所在的行業、企業規模、經營管理水平等多重因素影響,海歸創業企業的盈利周期差異較大。1-3年內盈利的佔比27.9%,3-5年盈利的佔比5.2%,5-10年盈利的佔比4.4%,10年以上盈利的佔比2.9%。目前尚未開始盈利的企業佔比59.6%,相比2015年42%的比例有所上升。此外,根據盈利周期比例來看,於2015年開始創業的企業基本尚未發展到盈利的階段。

過半創業者有創業失敗的經歷,經驗匱乏是導致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有52.9%的海歸創業者有創業失敗的經歷。囿於樣本數量,預測有過創業失敗經歷的實際比例還可能更高。

對創業失敗原因進行調查後發現,經驗匱乏和資金不足為主要原因,佔比分別為40.4%和29.4%,市場定位偏差的比例高達27.2%。此外,合伙人之間出現矛盾、技術不夠先進分別佔比16.2%、8.8%。

經營運行成本高是當前海歸創業面臨的最大困難

結合創業失敗案例的情況,我們對當前海歸創業項目的挑戰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海歸創業者在回國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別是經營運行成本高(56.6%)、融資困難(44.1%)、對國內市場缺乏了解(42.6%)、相關創業服務不到位(39.7%)。此外,政府相關政策配套不齊、難以引進和留住適用人才、技術成果產業化困難也是困擾海歸創業的因素,佔比分別為33.1%、29.4%、22.8%。

僅27.2%的海歸認為創新基地和平台發揮出了較大的作用

當被問及創業園區、孵化器等創新基地和平台對創業企業的幫助程度時,被調查者認為對於其創業發展的幫助並不明顯。其中,認為幫助非常大的僅佔比11.8%,認為幫助較大的佔比15.4%。綜合來看,一方面,海歸對國內的支持政策了解程度不深,導致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認為平台的支持作用較少。另一方面,各地的支持政策千差萬別,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能否持續的對海歸群體提供創業幫助,也有待時間的考驗。

海歸生活狀態

與家人團聚是回國的主要原因,超九成的海歸能融入國內社會

回國發展原因調查顯示,「方便與家人團聚」和「情感與文化因素的影響」是兩大主因,分別佔比70.6%和63%。這與調查樣本中70.8%的海歸是獨生子女這一事實不無關係。

國內經濟增長,政治穩定;飲食文化、國外經濟形勢不利於外國學生髮展、國內休閑娛樂更為豐富等方面因素比例均超過25%。

另外,國內社會網路關係、所學專業在國內發展前景、奉獻精神等亦是重要原因,分別佔22%、16.2%、15.8%。因國家相關優惠政策而歸國的人員僅佔8.8%。

海歸回國之後,50.5%的海歸能順利融入國內生活與工作,認為雖有困難,但能逐漸克服佔比44.7%。此外,4.8%的海歸表示回國後始終無法完全融入。與2015年的調查結果(一直很難融入的佔12.9%)相比,海歸融入國內環境的情況明顯好轉。

過半海歸回國後未發生國內城市間遷移,16.5%的海歸向一線城市遷移

回國後,50.9%海歸未發生城市間的遷移,發生遷移部分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線城市之間遷移佔比16.9%,從一線城市遷向其它城市佔比8.4%,從其它城市向一線城市遷移佔比16.5%,在非一線城市之間遷移的佔比7.3%。

海歸目前所在的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依然以較大比例優勢領先其他城市,佔比分別為24.7%、13.8%,深圳和廣州位居其後,分別佔4.9%、4.6%。相對於2015年數據,在北京和廣州的海歸比例有所下降,分別下降2%和1.2%。

超三分之一的海歸認為留學收益大於成本

調查發現,海歸群體對留學效益價值持肯定態度。認為收益大於成本的佔36.3%,認為收益成本相當的佔18.1%,認為收益小於成本的佔27.3%,說不清的佔18.3%。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申請 的精彩文章:

豆瓣評分9.6,《權力的遊戲》精彩的不只是劇情,還有4000件會開口說話的精美服飾!
以為永遠找不到的東西,卻在不可思議的地方失而復得,別攔我,我要去買彩票
為了剝狐皮……這群人硬生生把狐狸喂撐成了沙皮狐……
黃燜雞米飯攻入美國市場!網友:全世界的吃貨都要被中華美食征服了
口語分數難提高?你的發音沒問題么?托福口音訓練你值得擁有

TAG:美國留學申請 |

您可能感興趣

16歲英國女孩來中國旅遊深受啟發,回國創業專賺中國人的錢
創業生態報告:中國崛起美國衰退
2018中國海歸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27歲賺到130億,事業巔峰之時卻患上腦瘤,現娶了韓國姑娘再創業
YC中國 2019秋季創業營正式開始招生
英國16歲少女來到中國旅遊發現商機,回家創業已賺五百多萬
一個汕頭人在 1999 年的北京,嚮往自由的互聯網創業者們都在那裡|1999 回憶錄②
創業5年成中國首富,買10輛豪車請6個保鏢,今信用破產已銷聲匿跡
2019年創業能成功的幾大生肖
2018年大學生公益創業行動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辦
2017-2018國際創新創業大賽開始報名,百億元資金池等你來
白手起家,她留學蘇聯21歲賺百萬美元,回國創業後成該國女首富
2019年最適合創業的人
創業故事:他曾懷揣10元度日,現在是年銷2億的男裝行業大鱷!
2018年中創業投資必成功的三大生肖
2019(第五屆)中國海歸創業大賽啟動
日本出台新政策,將放寬外國留學生畢業後在日創業條件!
看手握百億資本的大咖與 4000+創業者「激辯」|2018 創新中國春季峰會
2018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2019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