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從無字書開始升華
我們大多數父母,都會從心理上反對和孩子成為朋友。
因為我們總認為自己比孩子高明、比他們經驗豐富,總結用一句俗語可以概括:我吃的飯比你吃的米還多……
所以在親子閱讀時,我們總會在思想和行動上對孩子進行教導,而不是分享。
在接觸過無數位父母、並了解無數家庭的親子共讀環境後,我總結出一條親子閱讀的原則:一定要和孩子做朋友,一定要用分享的心理進行親子共讀!
因為,家長和孩子各有所長。我們必須要承認,在很多方面,我們比孩子差太多,太多。
我們總認為沒一件事情都沒有那麼簡單,習慣性的把所有事情複雜化,而孩子則恰恰相反……
正因為我們走過的路比孩子走過的橋都多,所以我們不會去在意那橋上的美景;
正因為我們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米都多,所以我們對味道已經不再那麼敏感……
正因為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總是把焦點放在文字上,所以我們在圖像的理解上就會不如孩子;
正因為我們總感覺自己的觀念、邏輯、思考、分析等理性認知都強過孩子,所以在感性認知上,我們也遠不如孩子。
正因為孩子對於社會和世界的認知相對薄弱,所以便沒那麼多「條條框框」的思維限制,孩子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如果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孩子的覺悟遠比我們要高出很多,孩子的很多思維邏輯和創意點子,可能是我們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
但孩子對於人生觀、價值觀等「頭等大事」方面的見解,畢竟不夠成熟,也需要我們的幫助。所以,和孩子成為朋友,彼此取長補短,尤為必要。
有些時候,絕對的優勢有可能變成絕對的劣勢。這一點,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經常會被孩子的一句話震驚到啞口無言,甚至不敢相信這話是從孩子的口中說出的,我們經常口口聲聲標榜自己「活了大半輩子」,到頭來竟不如一個孩子有覺悟。
我們有時候需要放低身段去「巴結」這位朋友,真正從他們的視角去閱讀、去看世界。這不僅能幫助我們最大限度的了解和理解孩子,也是增進親子關係的不二法則。
說到無字書,顧名思義便是只有圖片沒有文字的書籍,這無形中限制了我們通過文字理解內容的能力。
然而對於孩子來說恰恰相反,正因為他們認識的文字不夠多,所以只能通過圖片理解內容,這正好也能開發孩子的更多想像空間。
我們更提倡把無字書中的故事朗讀出來,你肯定會問:沒有文字,怎麼朗讀啊?
我會告訴你:靜靜的在旁邊聽著,讓孩子朗讀,當你被驚訝到的時候千萬不要隱藏情感,把它充分表現出來,請相信,你會越來越驚訝的……
當孩子充分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時,他們才會慢慢愛上閱讀,以及把閱讀當成習慣。
但是在孩子剛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從書中獲取的樂趣十分有限,更多的樂趣,是「連爸爸媽媽都沒有想到」的優越感。
從現在開始,從一本無字書開始,來升華我們的親子閱讀吧!
點擊展開全文


※爸爸:別讓陪伴成為媽媽一個人的事情
※說這麼多,到底如何為孩子選擇朗讀教材?
※做到以下這幾點,養成孩子的朗讀能力
※沒有人天生就會朗讀,但每個人天生都會學習
※親子閱讀: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TAG:大聖悅讀 |
※救贖,從閱讀開始
※閱讀分享 從看見開始
※幼兒啟蒙,從誦讀開始
※草書學習當從《十七帖》開始!
※大年初四,我已開始讀書!
※喜歡明清書畫是從藍瑛開始的
※可以從抄寫一本經書開始
※書法創作:從「讀」開始
※瑾言書語沒有開始,何來結束
※教寶寶閱讀,從0歲開始
※書法的回歸還是從讀帖開始
※從心開始的解讀
※提升寫作能力,從寫好影評、書評開始
※學習語言,先從了解文化開始
※從今天開始寫小說
※贈書《從零開始學水彩》
※從這份精選書單開始,走進中國原創圖畫書世界!
※寫在最初的開始
※畢飛宇:我的閱讀從仰望星空開始
※漫畫:今天開始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