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日記:聊聊犯罪心理:人為什麼會殺人

豆瓣日記:聊聊犯罪心理:人為什麼會殺人

首發於 knowyourself 微信公眾號

去年有部電影叫《追兇者也》,事件的原型是貴州「吊水岩殺人事件」,一個環環相扣的謀殺案。

影片中,在命案發生後,先後出現了兩個犯罪嫌疑人。一個是修車工宋老二,因為前幾天和受害者發生過口角,引起了警察的懷疑,雖然他看起來傻乎乎的,連警察都覺得他不是兇手;第二個是偷車賊王友全,一個小混混,因為不小心偷了兇手的摩托車,被宋老二發現,指認為兇手而逃走。之後,他們兩個在輿論的壓力下聯手,開始尋找真正的兇手。

這篇關於謀殺的文章,將借電影給大家介紹一下哪些人有更高的風險殺人,為什麼人要在謀殺後自殺,以及真實的FBI是怎麼破案的。

(文中配圖來自電影《追兇者也》)

這是兩個嫌疑人的樣子,你們覺得哪個看起來更像兇手?

哪些人有更高的風險會殺人?

1. 生物學因素

有一些人天生就比別人容易犯罪。因為他們的基因里有一些「危險的種子」。在對美國18周歲前因殺人被判處死刑的14名男孩進行精神評估的過程中發現,57%的研究對象有過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損傷;64%有嚴重的精神系統異常;50%被或曾被診斷出患精神病 (Ming, 1988)。

這些精神損傷有一些是由於遺傳學因素,譬如精神疾病;也有一些是由於後天生理傷害造成的神經損傷。這些生理上較為異常的個體精神上較為異常,因此也就很容易在受到外界環境催化的情況下產生嚴重的犯罪行為。

2. 性別因素

影片里的3個嫌疑人都是男性,而在現實中,殺人也的確是一個更男性化的犯罪。在美國,女性殺人犯僅佔到14.7%。且男女的作案對象也有很大的不同。80%的男性殺人犯將自己不熟悉的對象(例如陌生人或社會關係疏遠的人)選為犯罪對象。而60%的女性殺人犯則會選擇幹掉自己的配偶、家人或者其他社會關係緊密的人 (Kellermann & Mercy, 1992)。

3. 早期創傷經驗

Garbarino在他持續20年對於殺人犯的心理研究過程中發現,在回應童年經歷量表的過程中,沒有殺人犯的童年是健康幸福的。他們的早期童年經歷只能用地獄來形容。他們大都經歷過虐待(包括性虐待)、暴力等一系列慘痛的遭遇。這讓他們的心靈支離破碎,因此也就不奇怪他們不具備健全的心理功能和親社會人格了。

除了心靈創傷之外,早期的孤獨感、缺乏存在感和連接感會導致邊緣型人格障礙和抑鬱(Frederic Declercq, 2011)。長大後,他們會覺得自己是這個殘酷世界的無助的受害者。因此,他們總感到憤怒,總忍不住想要報復這個世界。從而,就有了掠奪性暴力(Predatory Violence)的發生,其中最嚴重的情況也就是去掠奪他人的生命。

在Katie的研究中,青少年時期有過虐待動物或者校園欺凌行為的個體長大後更可能成為殺人犯(Krueger, 2009)。他們從虐待他人或動物中獲得快感與控制欲的滿足。這同時也削弱了他們共情他人傷痛的能力。也就使他們更加冷漠,更看低人生命的價值。

4. 貧窮與教育

通過跨國研究調查,貧窮與謀殺之間的相關性已經在全世界得到了應證(Pridemore, 2011)。此外,在各項犯罪中,與學歷聯繫最為緊密的就是謀殺、襲擊與偷車(Lochner & Moretti, 2001)。

(所以,《追兇》還是選擇了一個非常典型的殺人案原型的:發生在貴州六盤水的大山裡,受害者是一個農民,在騎摩托時遭到劫殺,偷車賊被捲入其中……)

據說是還原了真實的警方偵查現場

一種特殊的謀殺形式:

謀殺式自殺(Murder-Suicide)

在這裡,我們也想談一談一種特殊的謀殺形式。

我們常會在一些社會新聞中見到「謀殺式自殺」的案例,例如去年報道過,殺死了一家人,然後自殺的女子。這樣的事件並不僅僅發生在中國:2015年,德國之翼航空公司的副機師Andreas Lubitz蓄意墜機,致使機上150名人員遇難;美國俄亥俄州一名18歲男子在殺死自己的祖父母、母親以及女友後,開槍自殺等等(Roberts, 2003;Violence Policy Center, 2006)。

根據美國暴力政策中心(Violence Policy Center, 2012)的定義,謀殺式自殺指的是施暴者在謀殺了一人或多人之後又自殺的一種難以預料的、帶有戲劇性的悲慘暴力事件。大規模的集體屠殺,以及由種族狂熱分子或恐怖組織所發起的自殺式襲擊(suicidebombing by cults or terrorist organization)並不屬於謀殺式自殺(Roberts,2003)。

* 通常,謀殺式自殺有以下幾個特點:

1.調查顯示,74%的謀殺式自殺發生於親密關係的伴侶之間,這其中有96%的受害者都是女性。

2. Wormer 與Odian(1999)的研究發現,當女性是謀殺式自殺的施暴者時,受害者通常是她的孩子以及她自己;而當男性是施暴者時,受害人通常是他的配偶或伴侶。

3. 在謀殺式自殺的案件中,有一種施暴者被稱為家族滅門者(family annihilator)。

施暴者會在自殺前,殺害所有家庭成員,並且通常這類施暴者都遭受抑鬱的困擾且家庭經濟困難。他們選擇殺害所有家庭成員的原因是,施暴者認為,與其將家人留在世上獨自面對這些困難與痛苦,讓他們與自己一同死去是最好的解決辦法(Violence Policy Center, 2006)。

4. 謀殺式自殺的地點,大都發生在家中(77%)。

5. 在美國等可以合法使用槍支的國家或地區,槍擊是最常見的行兇方式,其後依次是刺殺(stabbing)、勒殺(strangulation)、以及毒殺(poisoning)。

* 謀殺式自殺的動機與影響因素

在謀殺式自殺中,與其說自殺是一種行為結果,不如說自殺是他們謀殺行為的原因。換句話說,施暴者行為的最主要動機是自殺,而殺害他人只是次要的動機(Wormer & Odiah, 1999; Dahl, 2015)。例如,前文提到的俄亥俄州的男子,便是因為家中負債纍纍而做出殺害全家人後自殺的舉動。

有研究發現,謀殺式自殺的施暴者大多數都受到了抑鬱症、雙相障礙,或偏執、反社會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困擾(Violence Policy Center, 2006)。而這些困擾可能帶來的無望感(hopeless)、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怒等)、認知偏差(執意認為他人試圖危害自己)等都會讓人產生傷/殺害他人或自己的想法(suicidal and/or homicidalideation)。

而一些外在客觀因素的誘導,如經濟困難、伴侶出軌等,就會使一些人將這些想法付出行動。

另外,「恐怖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中提到,當人們意識到人都有一死時,就會產生一種存在的無意義感。有些人便會希望通過一些自我犧牲的行為來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被眾人所認識和記住(Routledge, 2011)。因此,有些人就會以一種極端的死亡(謀殺式自殺)方式尋求社會的關注。而現在很多媒體在做此類報道時對於謀殺者生命故事的渲染和刻畫正好滿足了一些人對於這種存在意義感的追求,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在變相滿足這類殘忍殺戮行為所要達到的極端目的。

心理學在犯罪領域的應用:

罪犯側寫(criminal profiling)

在影片中,警方在現場取證後修車工宋老二傳召到警局,對他進行盤問,理由是此前他和死者有過恩怨。然而警方在整個辦案過程中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反而是宋老二自己決定去找出真正的兇手,為自己洗清冤屈,從而慢慢發現了蛛絲馬跡:由死者死亡的地點,確定殺手可能的村寨;通過摩托車特殊的後視鏡,找到死者的摩托車;根據殺手留下的西服中的照片,最終找到殺手。

宋老二所做的,是一種樸素的推理。但,在真實的破案過程中,還有一種更加酷炫的技術,叫做「犯罪心理側寫」。

根據兇手在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經過重重分析刻畫出兇手的樣子——看過《犯罪心理》的同學應該都很熟悉「罪犯側寫」這種技術,它是指根據罪犯在犯罪中留下的痕迹來推斷犯人的行為模式,進一步推斷出心理特徵,再推斷出罪犯可能的行為特徵,幫助鎖定嫌疑人,並在審訊過程中提供建議和談話策略(Douglas, 1986)。

謀殺可以說是個體犯罪中最嚴重的一種,殺人犯也往往有著極端而複雜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需求。而從犯罪現場的蛛絲馬跡中,往往可以看出他們的人格特徵、心理需求和幻想(Kauflin, 2011)。

上世紀70年代供職於FBI行為科學科的John Douglas是罪犯側寫的開創者。他在FBI利用罪犯的資料存檔進行分析,破了一些非常有名的案子,比如通過側寫,成功抓獲了殺害48個人的「綠河連環殺手」Gary Leon Ridgway。《犯罪心理》的很多案例都是參考自他在退休後寫作的Mindhunter(心理神探)一書。

一般來說,針對法醫、警方提供的證據和材料,犯罪側寫師會先進行輸入側寫(profiling inputs),即針對現場痕迹,進行收集和分析。然後,犯罪側寫師會基於收集整理的資料,並根據受害者數量、案件數量、案發地數量、是否存在情緒冷卻期等,對具體的罪案類型、風格進行定義。從而描述出罪犯的人格特點、外形特點、乃至家庭成長環境。

Douglas提出,罪案可以分為有組織和無組織的兩種(Douglas, 1986)。

無組織的犯罪指的是罪犯事先沒有計劃犯罪,作案只是臨時起意,時間、地點、對象都沒有經過事先安排,但更可能針對熟人及熟悉的地點進行犯罪。他們往往存在幻想和衝動控制的問題,很多人有偏執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以多人受害案為例,「經典屠殺」和「瘋狂殺戮」往往都屬於無組織犯罪。

經典屠殺(classic mass murder)是一個人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發動了對多人的攻擊(比如火車站、地鐵襲擊),這樣的罪犯往往是有精神障礙的,而到了某個時間,他們的精神障礙出現了極端的發作。瘋狂殺戮(kill spree)指的是殺手連續犯案,期間沒有情緒冷卻期,往往是由某個事件觸發,殺手存在情緒控制問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忍耐後爆發。

無組織謀殺的對象是隨機的,殺手並不在意對象是誰。與有組織謀殺相比,殺手相對比較容易被識別和逮捕。

有組織的犯罪指,罪犯對犯罪行為有著周密的計劃安排和控制,挑選了受害者(往往是陌生人),這樣的人可能外表看上去和正常人無異,甚至可能家庭背景、個人履歷較好,很有可能是高功能的心理變態者。

多人受害案中的連環殺人(serial murdering)就屬於有組織犯罪的典型。它是經過殺手精心預謀的,在每次殺人之間都存在情緒冷卻期,他們在頭腦中早已將殺人的實施過程幻想和計划了多遍。當Ta從上一樁謀殺中冷靜下來,覺得時機成熟時,就會開始選擇下一個獵物。他們往往會精心挑選某一個特定類型的對象(比如年輕女性,喜歡穿某一類衣服,有特定髮型等)。他們是最難被抓獲的對象(白銀案的殺手就很典型)。

在進行罪案類型分析後,側寫師會對殺人犯進行動機分析。一般來說,有組織的罪犯雖然不容易被找到,但他們的動機更容易被識別,因為他們的犯案總是在某種模式里,殺人過程是邏輯完備和嚴密的;而無組織的罪犯的動機更不容易被識別,他們更有可能是被壓力、驚恐、精神障礙、(由幻想、幻覺導致的)歪曲的認知、毒品/酒精等驅動犯案。

心理學家Deborah Schurman-Kauflin(2011)有過對25個殺人犯進行心理側寫的經驗,在她看來,「大多數罪犯都不是被金錢驅動而殺人,而是被他們的大腦驅動而犯罪。」

當對犯罪類型的側寫完成後,會進行犯罪評估(crime assessment),即利用對模型的分析,還原事實的細節和案件的本來面目,梳理出殺手是如何一步步完成殺人的全過程;然後進行罪犯的側寫(criminal profile),即對罪犯的身體特徵、習慣、信仰、價值觀、人格特質進行描繪。比如,根據犯罪時間和地點,推算出殺手的行為習慣、居住地;根據作案風格和行為習慣,判斷犯罪者的特徵,是否患有心理疾病,從而得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罪犯畫像。

如果對罪犯的側寫仍然無法得出結果,將會重新評估;而如果對罪犯的側寫導致了目標的鎖定,就會實施逮捕。隨著訪問和審訊的進行,會將新的信息和側寫的畫像作比較,進行進一步識別和罪犯確認。

現在在海外,有越來越多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走上犯罪心理學學習的道路;或者是學習犯罪、監獄社工專業,在和犯罪有關的場所(監獄等)就業。(KY主創其實未來也有這個想法哦……)但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協助破案這麼簡單。他們的工作也包括幫助那些施害者;以及及時發現可能施害的人、及時作出干預。

學界早就已經不把殺人者看作單純的惡魔了。殺人者當然應該接受應有的處罰,但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一整個社會犯罪率的下降。這其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預防、及時的篩查出高危人群、為他們提供更及時有效的干預,允許他們求助、提供幫助的資源、避免殺人案件的發生——這些是和合理處罰殺人者同樣重要的問題。

身邊有正在從事相關工作的小夥伴說,這個工作當然艱難,但卻有一種特別的價值感,特別能夠確認自身存在的意義。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對於謀殺的小科普了,今天換了個口味,希望你們喜歡~

如果你喜歡怪人,歡迎關注@ky主創們。關於愛、關於自我、關於人性和世界,我們陪你一起了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相冊:我和大腮的每一天
豆瓣日記:寫作的女人在想什麼?
豆瓣相冊:沒有名字的河流
豆瓣日記:不過七夕?來看電影:電影里的沉默,無聲的愛
豆瓣日記:存字再見,再次相見——也及《小森林》、《入殮師》與川端康成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判斷女人的人品如何,和她聊聊天就知道!
每日漫畫故事《陌生人》我可以和你聊聊嗎?
靈異事件:聊聊撈屍人的那些事
《閑聊史冊》#聊聊你的亂世故事#之你心裡最特別的一個人
我的世界:草方塊也會死亡?聊聊讓你懷疑人生的11個冷知識!
聊聊那些虐死人不償命的虐心神作!
今夜,以書法的名義,聊聊女人
聊聊詩人的理想職業
異性之間,男人多聊聊這幾類話題,女人會主動來找你
魯小姐理財:聊聊這些年理財的一點感悟心得,或許對你會有啟發!
三月八日,聊聊女人
聊聊北京人自己的事兒!
想知道女人經歷過幾個男人?跟她聊聊,知道這3點,你就有答案了
愚人節到啦,聊聊你都用過哪些整人的招數呢?
情人節我們聊聊愛情
想要判斷女人的人品如何,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她聊聊天!
真實的印度人啥樣?聊聊我認識的印度人,可能會顛覆中國人的認知
馬思純:來,我們聊聊「人間」
世界盃冠軍法國隊中的黑人球員都找白人做女友,來聊聊!
做事要找靠譜的人,聰明人只能聊聊天(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