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孔子率弟子遊學:周遊列國

孔子率弟子遊學:周遊列國

《孔子學說的網路世界》(連載之十九)

七、孔子率弟子遊學:周遊列國

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其魅力四射的人格魅力,無論走到哪裡,都吸引著一大批義無反顧的追隨者。課堂也就從學校搬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甚至田間地頭。

本來由於時運不濟,仕途多舛,孔子不得已才離開魯國。離開魯國的初衷是孔子倡導的儒家思想得不到重視,於是他的許多弟子追隨他從55歲到68歲,周遊列國,希望施展人生的抱負,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孔子周遊列國是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他們一邊遊歷,一邊講學,雖歷盡艱辛,也收穫多多。他們遊學途中一個個鮮活的教學故事,在中國教育史上熠熠生輝。

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最驚險的莫過於在陳國絕糧與在匡地被圍困。

《論語.子罕》記載: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圍困在匡地時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公元前496年,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經過匡地。匡人曾受到魯國陽虎的掠奪和殘殺。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相像,匡人誤以為孔子就是陽虎,所以將他圍困,誤會解除後,孔門弟子們繼續前行。即使在被圍困的情況下,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孔子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偉大使命,對未來充滿信心,給弟子們極大的勇氣與力量,也為他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孔子在周遊列國的過程中,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他總是善於抓住機會,對弟子們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我們來看看《論語.微子》的一段故事: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有兩位隱士——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尋問渡口在哪裡。長沮問子路:「那個拿著韁繩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那個無所不知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整個社會昏暗、動蕩像洪水那樣滔滔不絕,泛濫成災,你們又可以與誰一起去改造它呢?而且你與其跟著孔丘迴避那些昏君,還不如跟著我們這些避開整個社會的人呢?」說完,仍舊不停地做田裡的農活。子路回來後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悵然若失地說:「我們不可能與鳥獸同群,如果不同天下老百姓同甘共苦,還能和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會與你們一道來改變這個世道了。」

這充分反映了孔子的責任與擔當,他告訴弟子們,我們不做與鳥獸同群的逃避者,要做天下太平的奮鬥者。

我們再來說說孔子在陳國絕糧的故事。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這段文字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意思是:孔子帶著他的學生在蔡國已經呆了很長時間了,而蔡國仍然沒有起用孔子他們的意思,這時吳國攻打陳國,楚國來救助陳國,軍隊駐紮在城父。聽說孔子正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上,楚國於是派人來聘請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見接受聘禮,陳國和蔡國的大夫們商議說:「孔子是個很賢能的人,他提出的很多見解都擊中了各諸侯國的要害。如今長期停留在我們陳國和蔡國之間,大夫們的施政措施、所做所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現在,強大的楚國來聘請孔子,如果被楚國起用的話,那我們陳國和蔡國掌權的大夫就遭殃了。」於是他們共同商定發動私家兵員,在荒郊野外把孔子他們團團圍住。孔子師徒被圍困住,不得前行,所帶乾糧已經吃完,孔子的好幾位學生被餓得一病不起,孔子卻依然繼續講課,朗誦詩歌、歌唱、彈琴。子路很生氣地來見孔子,抱怨說:「君子也有走投無路的時候嗎?」孔子回答說:「君子走投無路的時候,仍能堅守自己的志向和節操;小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胡作非為。」這時,子貢的臉色也很不好看,孔子就對他說:「賜啊,你以為我只是博學而見多識廣的人嗎?」子貢回答說:「對呀。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孔子說:「不是這樣的,我是堅守聖賢之道並始終如一的人。」

《史記.孔子世家》繼續寫道: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知道弟子們心中不高興。便叫來子路問道:「《詩經》上說"既非犀牛又非虎,奔命曠野受勞苦",難道是我們學說有什麼不對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呢?「子路說:「大概是我們的德行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們;想必是我們的智慧還不夠吧?不能使人家接受我們的主張。。「孔子說:「是這樣嗎?仲由啊,假使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裡還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呢?假使有智慧的人就能暢行無阻,哪裡還會有王子比干被挖心呢?

《史記.孔子世家》繼續寫道: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爾志不遠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路退出,子貢進來見孔子。孔子對子貢說:「賜啊,《詩經》上說"既非犀牛又非虎,奔命曠野受勞苦"。難道是我們的學說有什麼不對嗎?我們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呢?「子貢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了,所以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老師。老師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孔子說:「賜啊,好的農夫雖然善於耕種,但他卻不一定有好的收穫;好的工匠雖然有精巧的手藝,但他的作品卻未必能使人們都稱心如意。有修養的人能研修自己的學說,就像結網先有綱,然後依序梳理結紮,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現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學說,反而想降低標準求人容納。賜啊,你的志向不太遠大啊。

《史記.孔子世家》接著寫道: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最後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貢出去之後,顏回進來見孔子。孔子說:「回啊,《詩經》說"既非犀牛又非虎,奔命曠野受勞苦"。難道是我們的說學有什麼不對嗎?我們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呢?「顏回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了,所以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老師。雖然是這樣,老師還是要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麼關係呢?不被接受,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一個人不研修自己的學說,那是自己的恥辱;至於已用大力氣研修的學說不被人所用,那是當權者的恥辱。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麼關係呢?不被接受,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孔子聽了欣慰地笑著說:「有道理啊姓顏的小夥子!假使你有很多錢財,我願意給你做管家。「

於是派子貢到楚國去。楚昭王調動軍隊來迎接孔子,這樣才解除了這場災禍。

從孔子在陳國絕糧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子路的惱怒與迷惑,子貢的彷徨與妥協,顏回的執著與追求,但孔子都能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消除弟子們的糊塗認識,堅定大家的理想信念。由此可見,烈火見真金,越是艱苦卓絕,越能鑒別出君子與小人。一個胸懷遠大,意志堅強的偉大導師,面臨絕境,臨危不亂,給大家以智慧和力量,最終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孔子和弟子們在陳國絕糧,《孔子家語.在厄》中,還有一個小插曲,非常有趣,很能反映出孔子情景教學法的智慧和魅力。

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齎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於坏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義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雲,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這個插曲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跟隨的人七天吃不上飯。子貢拿著攜帶的貨物,偷偷突出包圍,請求村民跟他換些米,得到一石米。顏回、仲由在一間破敗的土屋下煮飯,有塊熏黑的灰土掉到飯中,顏回把沾著灰土的飯取出來吃了。子貢在井邊望見了,很不高興,以為顏回在偷吃。他進屋問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窮時也會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改變節操還稱得上仁人廉士嗎?」子貢問:「像顏回這樣的人,他不會改變節操吧?」孔子說:「是的。」子貢把顏回一個人偷偷吃飯的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仁德之人已經很久了,雖然你這樣說,我還是不懷疑他,那樣做或者一定有原因吧。你待在這裡,我來問問他。」孔子把顏回叫進來說:「前幾天我夢見了祖先,這難道是祖先在啟發、保佑我們嗎?你做好飯趕快端上來,我要進獻給祖先。」顏回說:「剛才有灰土掉入飯中,如果留在飯中則不幹凈;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沾著灰土的飯吃了,這飯不能用來祭祖了。」孔子說:「這樣的話,我也會吃掉。」顏回出去後,孔子看著弟子們說:「我相信顏回,不是在今天啊!」弟子們由此十分嘆服。

今天的我們也不得不嘆服!首先嘆服孔子知人之深。讀《論語》我們都知道,孔子對他的弟子們大都了如指掌。

《論語.先進》:子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孔子評價他的幾位弟子說: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子路)魯莽。顏回的學問道德接近於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貧困。端本賜(子貢)不聽命運的安排,去做買賣,預測行情,往往屢測屢中。

正是基於他對顏回的深刻了解,所以他絲毫不懷疑顏回的節操。

其次嘆服孔子體察人心的藝術。他聽了子貢的報告,沒有直接問顏回有沒有偷吃,而是說快把飯上來祭祀祖宗。祭祖的飯當然是第一個獻上來,沒有人吃過的。孔子非常巧妙的引出了顏回的回答。既弄清了情況,又顧及了顏回的尊嚴。你看孔老夫子調查研究的藝術是多麼的高超啊,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絕!這個故事同時還令我們感嘆:有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啊!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又到七夕佳節時,最美七夕詩詞全
古詩中疊字的妙用
【板浦故事】武狀元卞賡
出自《水滸傳》的名言好句
世界十大著名悖論,你聽說過幾個?

TAG:中華詩文學習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遊學 漫步倫敦
英國遊學第一站
遊學之餘,玩轉曼谷遊樂園
紐西蘭學子遊學上海
北歐三國遊學營
泰國遊學記#我為什麼要帶孩子在泰國上學
蒙古國背包遊學!
博洛尼亞陶瓷衛浴展·訪名企遊學之旅
遊學攻略:菲律賓遊學安全嗎?
蒙古國背包遊學第二集
櫻花季遊學指南,帶你領略日本的住居文化
蒙古國背包遊學第三集
暑期想送孩子去海外遊學?先看看這篇來自美國遊學團資深領隊的良心乾貨
劉艷峰 歐洲遊學記
我的遊學之路
睿丁英語美國遊學之——插班生活,踏上夢想的征程
日本遊學小貼士
酣客海外遊學攻略:太陽宮殿
出沒在韓國遊學的漂亮小姐姐
旅遊學:女孩旅遊去哪裡安全!5個安全的旅遊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