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王傑雄:詩說七夕

王傑雄:詩說七夕

作者介紹:

詩說七夕

文/王傑雄

七夕歌

歲月莫蹉跎,人生能幾何

牛郎應果敢,搖櫓渡銀河

織女如無懶,霞衣可載波

鵲橋終有會,今古便長歌

金風吹玉露,歲歲有相逢

天上星河望,人間乞巧縫

雙星河漢隔天遙,一歲秋期萬古謠

幸喜鵲群知別恨,年年飛架與郎嬌

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紡織、針綉是古代女子的一門必修技藝,反映著個人勤勞和聰慧的程度,其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響到她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甚至人生前景。浩淼銀河邊的織女不僅美麗多情,而且智慧勤勞,居然能夠「織成雲錦天衣」,那紡織水平簡直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極。因此,織女便成了古代婦女心目中的偶像和學習的榜樣。於是,便有了七夕「乞巧」的活動。乞巧的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上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唐代林傑《乞巧》詩「七夕今宵看碧宵,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大宋詞人秦觀的《鵲橋仙》敘寫了牛郎、織女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那些飛馳長空的星星彷彿都傳遞著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海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了。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聖潔而永恆的愛情。「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相會的情意,就像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一夕佳期竟然像夢幻一般倏然而逝,剛剛藉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恨惜別之意,含有無限辛酸的眼淚。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待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為愛情頌歌中的千古絕唱。

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時刻,也是天下有情人發出海誓山盟的時刻。也就在這一天,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長生殿盟誓。它作為七夕的一個別具一格的愛情故事,在七夕詩詞中也經常用到。白居易《長恨歌》寫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柳永《二郎神》中說「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歐陽修的七夕詞《漁家傲》說「有人在長生殿,暗付金釵清夜半。千秋願,年年此會長相見。」唐、宋時男女選擇七夕定情,交換信物,夜半私語,從這些民俗中,七夕也可以說是中國的情人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散文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七夕,讓我陪你說一世情話!
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蝴蝶:七夕,人間最美的時節
唯美,淋漓在千年前的那場秋雨
一人一句經典語錄——婚姻與愛情

TAG:詩詞散文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王傑雄:詩詠除夕
王傑雄 詩說寒食
王傑雄:詩詠清明
王傑雄 桃花詩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