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叔說菜之「七夕.巧果」

大叔說菜之「七夕.巧果」

搜索公眾號關注「大叔的煮夫生活」

七 夕

唐 羅 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今天下雨也不知道牛郎織女能不能見面,兒時對於七夕的記憶一個是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另一個就是巧果了。

最早的古代的文獻中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是這樣的: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kūn),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

而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最廣的應該是這個版本的: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河邊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划,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中國著名的工筆重彩人物畫家墨浪先生曾在20 世紀50 年代根據傳說畫作一套工筆畫,你看過了嗎。

1.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就廣為流傳。據說很久以前,天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深深地相愛著。王母娘娘堅決反對這門婚事,硬要將他們拆散。

2.牽牛星為了追求幸福美滿的婚姻,據理力爭。王母娘娘大怒,當即將他逐出天界。

3.牽牛星來到人間,每天給哥哥放牛,所以被人們稱為牛郎。刁鑽的嫂子嫌牛郎拖累了他們,硬逼著丈夫與牛郎分家。老實的哥哥懼怕妻子的淫威,只得依從,分給牛郎三畝靠山地和一頭老牛。

4.牛郎每日辛勤勞動,雖不愁衣食,但每當想起心愛的織女,總是唉聲嘆氣。一天,老牛忽然開口說了話:「明日眾仙女要去瑤池洗浴,你只要得到織女的紅衣白素裙,她必來人間與你成婚。」牛郎聞聽大喜。

5.次日,牛郎來到瑤池,果見眾仙女在水中嬉戲。其中一個姑娘愁眉緊鎖,正是他日思夜想的織女。

6.牛郎又驚又喜,忙上前將織女的紅衣白素裙緊緊抱在懷裡。眾仙女嚇得忙跳上岸,穿衣飛升而去。織女無衣裙,羞得立在荷花間,答應了牛郎到人間成婚的請求。

7.織女跟隨牛郎來到人間,由老牛做媒證,終於與牛郎結為夫妻。

8.從此,牛郎在田間耕種,織女在家中織布。他們恩恩愛愛,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

9.天上才一日,人間已數年。牛郎織女先後生育了一男一女。勞動間隙,他們攜兒帶女在樹下玩耍,共享天倫之樂。

10.忽一日,王母娘娘聞得織女已到下界與牛郎成婚,心中大怒,即刻派金甲二神到人間將她捉拿歸天。此時牛郎正好不在家,這可急壞了織女。

11.金甲二神道:「大膽織女星,你違犯了天規,王母命你速回天庭。」「我與牛郎已結為夫妻,我不能跟你們回去。」「你竟敢抗拒王母娘娘的命令,走……」金甲二神不顧兩個孩兒的啼哭,硬是拉走了織女。

12.牛郎回家得知妻子已被金甲二神捉去,怒不可遏,忙用擔子挑上兒女追趕。他一邊追,一邊喊:「織女,織女,我來救你!」

13.牛郎一直追到南天門,眼看就要追上了。這時,王母從發上拔下神簪,揮手一划,只見一條天河橫在牛郎織女之間。

14.從此,滔滔的天河將一家骨肉分在兩邊,使他們始終不能相聚。

15.牛郎織女的愛情感動了世間萬物,為使牛郎與織女能再次相會,七夕之夜,成千上萬隻喜鵲飛來,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鵲橋」。

16.牛郎與織女通過「鵲橋」才得以再次相會。從此,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天晚上,便是牛郎織女全家團聚的時候。

兒童時代聽過這個故事以後,曾經童稚的認為故事是真實的,每到七夕的時候就站在院子里「夜觀天象」,看看牽牛星和織女星是否真的走到了一起,也曾在困意中恍惚的看到兩顆星星走到了一起,趕緊大聲喊叫父母一起觀看,現在想想也禁不住想笑。如果兩顆星星真的走到一起,那可是要發生大事情了,哈哈。

七夕作為一個傳統的重要民間節日,也演化出了眾多的民俗文化,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晒衣、賀牛生日等等,近幾年國內商業人士又開發出了七夕情人節的活動,估計百年以後的人們也會把這個作為「古人」的一個民俗活動吧。

GIF/204K

等等,這麼多民俗似乎缺了點什麼......?

中國人過節怎麼能沒有吃的呢!

七夕的應節食品就是「巧果」,又稱「乞巧果子」,古代的巧果是用糖、面、芝麻等原料經過加工作成薄片,再扭成彎曲的形狀,以「七曲八彎」寓意「巧」,目前國內南方一些地區還有類似的做法傳承,北方民俗過年前「走油"的「炸面」也幾乎一樣。

還有另外一種做法,流傳的更為廣泛,原料也是麵粉,利用模具「卡子」進行製作,也是今天要介紹的製作方法。

這幾個巧果卡子也頗有年代了,有記憶的歷史是從我姥姥的婆婆傳下來的,經過我媽,最後到了我的手裡,我姥姥今年已經高壽98歲,身體還特別健康,可見這幾個卡子至少有200年左右的歷史,表面深褐色,隱隱泛著油光。

七夕巧果是不是超級可愛呢

(詳細做法參見今日其他圖文菜譜)

各位關注公眾號「大叔的煮夫生活"的朋友,歡迎大家把信息分享出去,讓更多喜歡美食的朋友加入我們

請搜索關注公眾號「大叔的煮夫生活」了解更多內容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叔的煮夫生活 的精彩文章:

大叔說菜之「蘑菇,蘑菇」

TAG:大叔的煮夫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食·俗│七夕,巧果
七夕美食:七巧果子,您吃了嗎?
青翠保健康,小巧果味情!
蔡依林解鎖技巧果然高明!示範之後,很多粉絲都學會了!
AJ成班級bug,楊桐在線教學,身材小巧果然是有優勢
魅族之前的成功是巧合?看看前員工的評價,投機取巧果然不行!
Apple Store大更新,你不去看看嗎?App Store這幾大技巧果粉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