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實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人拒載法國人,留他們與德軍死磕

真實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人拒載法國人,留他們與德軍死磕

歷史有時候很容易被人以「貼標籤」的方式概括,但這些「標籤」很難說能概括完整鮮活的歷史。比如我們現在說起二戰中的法國軍隊,很多讀者朋友可能會給他們貼上一個「不堪一擊」的標籤。沒錯,在二戰中這個當時號稱「陸上第一軍事強國」的國家在短短六周內就淪為了傀儡政權。但是二戰中的法軍真的就如此不堪一擊嗎?不!說實話,要是沒有他們,英國人早就在二戰之初就玩完了。而二戰歷史也可能會被改寫。

1940年5月25日,納粹德軍面對英法聯軍,可以用勢不可當來形容。很快,潰敗的大批英法聯軍被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圍困在一個叫敦克爾克的小港口。大家都知道,此後在這個邊境的小港口上演了二戰中也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大撤軍行動——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聯軍在德國的圍追堵截下成功撤出了33.8萬人,為之後的反攻歐洲保留了有生力量和希望。

今年上映的大片《敦刻爾克》就是以此背景講述了三個感人的故事。但是據說電影在法國公映後受到了法國媒體的一致批評,原來電影中表現法軍的鏡頭只有區區數十秒。法國《世界報》就發表文章批評說,「12萬一同撤退的法兵在哪裡?4萬法軍拚命防守,因抵抗軍備更精良、人數更多的敵人而犧牲,他們又在哪裡?」法國歷史學者也表達了對《敦刻爾克》的不滿,說「英國人對待歷史有個壞習慣,就是大肆吹噓自身軍功,對法軍貢獻視而不見」。

既然法國人如此憤怒,認為電影里英國人對法國人的犧牲不屑一顧,那麼在歷史上,法軍對敦刻爾克大撤退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坦白講,若沒有法國軍隊的誓死抵抗,敦刻爾克的大撤退不會如此成功。

當時法軍第一集團軍司令布爾夏爾拒絕後撤,其部下5個師在里爾英勇抵抗,保障了敦刻爾克的安全。這些法軍後來全部被德軍俘虜。而在敦刻爾克西部和西南部地區,由法加爾德率領的法軍第16軍團負責防守。大撤退結束後,法加爾德及其部下4萬餘人全部被俘。就連丘吉爾事後都說:「請讓我們銘記:如果沒有敦刻爾克法軍後衛部隊堅持戰鬥。我們在英國重建一支保衛本土和爭取最後勝利軍隊的工作,就會大受挫折」。

雖然丘吉爾也站出來為法軍發聲,但在敦刻爾克大撤退真實的歷史中,英國人卻不是那麼地道。首先法國軍隊是在「發電機」行動已經將要開始時,才被英國人告知撤退計劃。接著在實際行動中,被優先撤退的無一例外都是英國士兵,法軍士兵往往被拒載。據史料記載,從5月25號行動開始,到當月30號,撤往英國的十二萬軍隊中,僅僅只有六千名法軍。

後來英國人調整了策略,因為當時他們已經受到了美國等國的壓力和批評,丘吉爾下令「要撤退更多的法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對我們和盟國的關係產生無法彌補的損害。」此後從6月1日到4日,有約9.8萬名法軍,被撤往英國。這為二戰中法國軍隊的繼續抵抗保存了有生力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 的精彩文章:

你不知道的二戰史:卡廷慘案有多慘?波蘭精英被蒙著雙眼槍決
二戰法國軍隊真奇怪:不抵抗德軍,戰後卻拿法國婦女出氣
二戰中的卡廷慘案到底有多慘?兩萬名波蘭軍官被蒙著眼睛擊斃
大家來討論:跪在岳飛墓前的秦檜人像該不該拆?秦檜後人有話說
二戰中很多德軍將領是無辜的?呵呵,助紂為虐者在劫難逃!

TAG:歷史大爆炸 |

您可能感興趣

敦刻爾克撤退之後,英國人幹什麼去了?
德國為什麼在敦刻爾克放走了英國?
英國留學,你真的了解英國和英國人嗎?
英帕爾戰役的史實是什麼,英國人撤離,反倒使得日軍損失五萬
拒絕親人探望!英國擬將斯克里帕爾父女轉至美國 以新身份生活
把中國人當傻子宰的英國希斯羅機場道歉了!
英國華裔志願者:庫爾德人勝算不大,但會與土耳其戰鬥到底
至今成謎,希特勒為何在敦刻爾克放走英國人?帝國之鷹後悔沒有動手
英國民眾認為:政府當年跟隨美國入侵伊拉克是被美國坑了
為了向中國效力,捨棄英國貴族的身份,加入中國國籍,讓國人敬佩不已
在坦克里內急了怎麼處理?英國人紳士,俄國人霸氣,日本人就像是來大姨媽
俄駐英大使:英國人正在銷毀對他們不利的證據,請還俄羅斯一個公道!
因為二戰英國幹了這件事,導致北非登陸時法國人與美國英國死磕
二戰中國和義大利誰厲害?讓英國人和日本人告訴你真實答案
英國外交大臣:政府不允許任何人阻礙英國脫歐
英國人對澳大利亞土著的屠殺真是慘絕人寰!
二戰中英國有多坑?德國允許法國投降後保留海軍,英國竟將其消滅
此人在二戰初期多次違抗命令,卻讓德國擊滅法國打垮英國
當年逃到英國的俄羅斯寡頭,現在又求普京讓他們回國
為什麼中國,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在聯合國有一票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