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典範選舉」已有不合時宜之處

「典範選舉」已有不合時宜之處

9月24日,德國將迎來第19屆聯邦議會大選,產生新一屆議會、政府及政府領導人。根據德國聯邦選舉法規定,年滿18歲的德國籍公民擁有選舉權;居住在外國的德國籍公民,包括擁有雙重國籍身份的公民,可以通過郵寄信件的方式參加選舉。全德共設299個選區。選票由兩部分組成,選民需投兩票:第一票選直接候選人,各選區獲得相對多數的候選人直接進入聯邦議會;第二票選黨派。各黨派在全德境內獲得的票數比例決定該黨派在議會的席位名額。聯邦議會由598個議員席位組成,其中299個由第一票直接選舉產生,剩下的299個則通過第二票的黨派選舉產生。因此,聯邦議會的組建取決於第二票的選舉結果。如果某黨派直接議員席位比例高於第二票黨派選舉比例,而直接議員席位是無法取消的,議會將增加懸掛議席。

這樣的選舉制度似乎既重視議員與選民之間緊密而直接的聯繫,又充分考慮到各黨派在議會中的利益平衡。然而,實踐層面看,德國現行選舉制度並不能真正兼顧所有選民的利益和訴求,部分規定已不合時宜,甚至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5%的門檻」阻攔民意

一方面,聯邦議會依然設有「5%的門檻」。全德範圍內,只有獲得5%及以上選票的黨派才有資格進入議會。初衷是不希望過多小党進入議會,增加組建政府難度。這聽起來似乎有道理,然而,這些被議會拒之門外的小黨選票相加後所達到的比例較高,直接影響到部分選民的利益訴求被忽視。

本屆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准參選的黨派有48個,最終確認參選的黨派42個,上聯邦州名單的黨派有34個,其中包括六個主流政黨,它們是基督教聯盟黨、社民黨、左翼黨、另擇黨、自民黨和綠黨。此外,自由選民黨、政黨黨(全稱「勞工、法制國家、動物保護、精英扶持和基層民主倡議黨」)、德國馬列黨和基本收入黨這四支小黨在全德16個聯邦州的選舉名單中都有,表明其有一定的民意基礎。儘管如此,它們很可能因為5%的議會門檻而最終無法進入議會。

以2013年聯邦議會選舉為例,投票率為71.5%,被5%議會門檻卡住的選票比例約為16%,其中包括自民黨(4.8% )、另擇黨 (4.7% )、海盜黨(2.2%)。假設今年這一比例和投票率不變,以6150萬選民為基數計算,實際投票選民人數僅為4397.25萬,其中703.56萬選票被議會拒之門外,只有3693.69萬選票對議會組建產生直接影響,僅佔總居民人口數(約8300萬)的44.5%。因此,德國議會到底能多大程度地代表民意還有待商榷。

年輕一代利益不易受重視

另一方面,德國選舉法規定,只有年滿18歲的德國公民才擁有選舉權。而部分聯邦州議會選舉已經把年齡要求降低到16歲,近年來針對聯邦議會是否也應該將年齡下限調整為16歲的討論非常熱烈。德國社會老齡化問題導致年輕選民佔比較低,年輕人投票率也普遍低於年長者。因此,年輕人參與政治的意願和力量均比較弱,政壇依然是老一代的舞台,這導致年輕人關心的議題不易受決策者的重視。

從2013年聯邦議會選舉來看,年齡在21歲至25歲間的選民中,只有60%的人參加了投票,低於平均投票率,而60歲至70歲間選民投票率高達80%,40歲至50歲之間的選民投票率與平均投票率持平。本屆選舉的6150萬選民中約有940萬選民年齡在18歲至30歲之間,而60歲以上的選民人數約2230萬人。年長選民人數多,投票率高,與之相反的是年輕選民人數少,投票率低。那麼,年長選民所掌握的話語權要遠多於年輕選民,年長選民關心的議題也更易得到貫徹。

以養老政策為例,「母親養老金」計劃和「63歲提前退休」這兩個大選關鍵議題在這一屆政府都得以實現,而年輕人關心的教育、互聯網等和他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領域問題還沒有徹底落實。年輕一代的利益受損,代際公平欠缺。

選舉制度偏離最初的意圖

再看今年的大選,借用德國電視二台主持人瓦爾德的話,「基民盟認為,德國一切良好,要感謝默克爾,一切照常」。

而默克爾的挑戰者舒爾茨將社民黨的核心議題設為「社會公正」,擬修改《2010議程》,主要受惠的是失業人群,以此促進社會公正。舒爾茨民調支持率短暫高歌猛進後一路下滑,顯然選民對他的執政理念不滿意。儘管社民黨著手調整策略,拋出「教育全程免費」「取消轎車高速公路過路費」等新話題,但也僅是拉票策略而已,其可行性並未經過嚴密論證,可信度低,絕不是對年輕人利益訴求的真實回應。

德國聯邦選舉制度已有60餘年歷史,且形式基本保持不變,甚至被一些國家視為典範。表面看,該選舉制度確是成功的。而這一點恰恰導致德國人不再追問一個好的選舉制度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要求。無論是選舉制度本身的合法性,還是通過選舉產生的政治決策者行為的合法性,都取決於選舉制度是否還能按最初的意圖發揮作用。面對社會的多元和民意的分散,德國人應該追問和反思現行的選舉制度,探討如何最大程度地兼顧民意代表性和政治穩定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德國社會與政治的穩定。(毛小紅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有情況?鄭爽提前收到七夕禮物 意外發現玫瑰
七夕節商家盯上單身狗 外媒:中國近2億人還沒結婚
索馬利亞極端武裝證實其一高級領導人被打死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選舉案」二審朴槿惠不出庭是必然, 但是卻有「另類」的焦點
選舉「舌戰」火藥味十足 對手鞠躬安倍卻置之不理
台灣年底「九合一」選舉 或有公投案合併舉行投票
蔡英文誣衊大陸干預選舉 國台辦:無稽之談,別有用心
台灣「九合一」選舉還沒開始 相關賄選案已超千件
中期選舉是總統大選的複賽;不幸的是,民主黨將重蹈希拉里覆轍
曼城新隊長呼之欲出,這位中場大將最合適,但要選舉!
決定美國未來走向的中期選舉,是社交媒體不能承受之重
美國中期選舉女性當選創紀錄 性別差距仍然很大
中期選舉關鍵時刻,特朗普連犯2個大錯
內定的選秀:秦漢時國家選舉有用人才的辦法,確實選不到幾個人才
換屆選舉時的「秘密寫票處」
「胳膊」真長!美國突然譴責此國選舉總統不合法
美國中期選舉結束一段時間了,特朗普會不會遭到彈劾?
兩名「重要身邊人」認罪,中期選舉後特朗普遭彈劾是大概率事件
特朗普可能要「政權」不保,美國中期選舉在即,其「醜聞」被曝現
中期選舉選情跟蹤
為了選舉的特朗普,不可信
普京不參加總統選舉辯論,為何不怕違規被取消資格?
選舉結束前,任何報道都不具備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