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將你撰抄的作品拍照,發送給詩詞文學
有機會入選下期『筆墨詩抄』
『 筆墨詩抄 | 第209期 』
撰抄人:近影
撰抄作品:楊萬里《初夏睡起》
/文/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楊萬里
其一
梅子留酸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其二
松陰一架半弓苔,
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
兒童誤認雨聲來。
注釋
梅子:一種味道極酸的果實。軟齒牙:一作濺齒牙,指梅子的酸味滲透牙齒。
芭蕉分綠:芭蕉的綠色映照在紗窗上。與窗紗:《四部備要》本《誠齋集》作「上窗紗」,此據《楊萬里選集》。與,給予的意思。
無情思:沒有情緒,指無所適從,不知做什麼好。思,意,情緒。
捉柳花:戲捉空中飛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積極小。弓,古時丈量地畝的器具,後為丈量地畝的計算單位。一弓等於1.6米。
掬:兩手相合捧物。
/賞/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組詩作品。
第一首詩寫芭蕉分綠,柳花戲舞,詩人情懷也同有景物一樣清新閑適,童趣橫生。兒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無限童心,在風中與孩童們捉迷藏。不時有笑聲漾起,詩人該是從睡夢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點明初夏季節,後二句表明夏日晝長,百無聊賴之意。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
詩人閑居鄉村,初夏午睡後,悠閑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詩中用「軟」字,表現出他的閑散的意態;「分」字也很傳神,意蘊深厚而不粘滯;尤其是「閑」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第二首詩寫作者閑適、慵倦的情緒。他想看書,可是剛剛翻開又興緻索然,百無聊賴中掬起泉水去澆芭蕉。那淅瀝水聲驚動了正在玩耍的兒童,他們還以為驟然下起雨來。
這兒以詩人的閑散無聊與兒童的天真爛漫相比較,一個「戲」字,一個「誤」字起到相互映襯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無窮樂趣,寫出了詩人的恬靜閑適,抒發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詩人善於捕捉生活中瞬間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觸發的興會,在這兩句中也得到生動的顯示。
初夏時節,閑居無事,此時奔競之心盡消,與自然貼近,與兒童貼近,情緒得到交流,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這兩首詩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微妙的情境,第一首寫午睡初起,沒精打采,當看到追捉柳絮的兒童時,童心復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第二首寫他從書齋來到庭院里,百無聊賴,便捧起水來灑在芭蕉葉上,使兒童誤以為下雨。全詩充滿生活情趣,鍊字也精。
點擊展開全文


TAG:詩詞文學 |
※梁洛施姐姐曝光!同一天生日長得不像混血兒,仨兒子圍成一桌祝福
※大暑觀荷聽蟬,人倦日長閑夢好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今日小暑:願你學會從炎炎夏日長,偷得半日涼
※一改往日長發裝扮,剪了短髮後,人都顯得陽光些
※大曾畫畫:高溫酷暑夏日長,坦胸露懷圖清涼,美女撞見休要怪,老夫豈敢耍流氓
※泳池,我愛夏日長
※記住這三點,夏日長褲也能很清涼?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還在穿輕飄飄的仙女裙嗎,夏日長裙別忽略分量感的重要
※烈日炎天夏日長,惟有綠竹送清涼
※日長唯鳥雀,春遠獨柴荊
※影像集 ▏泳池,我愛夏日長
※縱是來年還聚首,日長何以慰相思-菊花賦
※今日春分|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但惜夏日長,最是祛濕好時光
※一景一詩: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
※散文:夏日長,我只關心那些讓自己歡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