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清朝光緒帝究竟有幾個妻子,他們怎麼死去的哪?你們猜猜看!
清朝皇帝: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 (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載湉親政後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台,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帝)
清代官方文獻和宮廷檔案記載光緒帝為病死。但光緒帝在慈禧死前一日晏駕,時間過於巧合,外界對其死因歷來有諸多揣測。許多野史、宮廷回憶錄包括溥儀均指出光緒帝是被人下毒所害,但對兇手的推測各不相同。民國之後,據光緒帝的御醫透露,皇帝生前的確身體並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見天日、身體欠運動、心情不佳導致飲食不正常,卻也無病重之跡象。1980年,整理崇陵光緒帝遺骨時「未發現外傷及中毒跡象」,結合官方檔案上的說法,認為光緒帝在生前染病已經相當嚴重,不但陽痿而且早泄,遺精史長達二十年,中年之後已到病入膏肓之步,自然病死一說在當時一度成為學術界主流觀點。直到2008年中國官方以現代法醫手法檢驗後才證實死於砒霜中毒。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廟號德宗,謚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葬於清西陵之崇陵。
下面小編為您講述一下他究竟有幾個妻子哪,都是誰,如何死去的哪?NO1: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名靜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並在婚期過後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
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與光緒帝成婚,大婚慶典定於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正當後宮上下為皇帝的大婚忙碌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深夜,這是一個雪花紛飛數九寒冬之夜,紫禁城突起大火,燒毀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門。
大火過後,太和門化為廢墟。慈禧斷然做出決定:婚禮如期舉行,並且皇后必須經過太和門再入後宮。如何解決皇后入二道朝門成為問題問題,慈禧再次做出令所有人意外的決定:她居然責令扎彩工匠日夜趕工,在火場搭蓋太和門彩棚!最終也搭起一座足可以假亂真的太和門,使長期在內廷行走的人,一下子也難辨真偽。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是欽天監選定的皇后入宮吉日。午正三刻,是奉迎皇后的吉日,光緒帝頭戴珠冠身著龍袍,升坐太和殿,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禮部官員宣讀冊封皇后的詔書。奉迎正使和副使待光緒帝回宮之後,率領著奉迎大臣們前往後邸迎接皇后入宮。與此同時,瑾、珍兩嬪也由神武門被迎入後宮。
在婚期過後,隆裕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只寵幸珍妃,和隆裕之間感情很不好。而慈禧太后之所以會挑選她為光緒帝之皇后,也是希望由自己的親侄女來監視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因此光緒帝對她多有所防備。她姿色並不出眾,且性格柔懦,身為皇后既不得寵,在宮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歡心,平日與諸命婦王妃見面時也不太有威信。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在聯軍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隨著慈禧太后、光緒帝和其餘宮眷一同逃往西安。
(隆裕)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駕崩,依慈禧太后遺命由宣統帝即位。依宣統帝之命被尊為隆裕皇太后,被稱為「兼祧母后」,上徽號「隆裕」,史稱隆裕皇太后。宣統帝登位時年僅三歲,因此由太后撫養宣統帝。同時隆裕太后也實行垂簾聽政,和攝政王載灃(宣統帝生父,光緒帝之胞弟) 共同主掌風雨飄搖的清王朝。
隆裕不善於巴結於人,所以親信不多,自當了太后,時有秉裁軍國大政,她才知道要守住太后的寶座,必須要保住溥儀的帝位,這就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勢力,尤其是與那些手握實權的親貴與外臣聯合。因此,當載灃樹威立信,籌建統治班底之際,隆裕也不得不想方設法籠絡一些大臣,以防止載灃權力過大,而危及到自己的位置。隆裕拉攏的對象是慶親王奕劻,奕劻因得慈禧太后的恩寵,受封清王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爺,在朝中權力很大,與練兵起家的袁世凱互灃決定進行有限的抵制,有一次載灃擬提名那桐為軍機大臣,請示隆裕,不想隆裕卻推薦袁世凱的拜把兄弟徐世昌當軍機大臣。這一下,載灃被惹火,雖然他也答應讓兩人同時當軍機大臣,但不無警告地提醒隆裕說,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議,這些具體政務,不必煩勞大駕。載灃雖沒明說,但隆裕心知肚明,是讓她不要越位。經此一遭,本來就沒什麼實權的隆裕,從此就很少直接出面干涉載灃,對於幼帝只能盡母親的責任,而對這個國家她已是有心無力。
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宮之一的長春宮病逝,享年46歲。上謚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喪規格處理喪事,與光緒帝合葬崇陵(河北易縣清西陵)。
NO2:端康皇貴妃 (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光緒帝妃嬪。為禮部侍郎長敘之女,瑾妃有一妹,同為光緒帝妃,即珍妃。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光緒帝的選後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時入選,成為光緒帝的妃子,並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禮,之後個別以瑾嬪和珍嬪的身分入宮,後成妻子。
光緒十五年(1889年)與妹妹(珍妃)被入選宮中,封為瑾嬪,後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得晉妃,光緒二十年因珍妃忤太后而受株連,降為貴人;次年復升為妃。
(瑾妃)
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後,尊其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宣統帝遜位後,小朝廷為之上徽號"端康皇貴太妃"。
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光緒帝的選後大典 上,15歲的瑾瑾妃妃和13歲的妹妹珍妃同時入選,同選為嬪,由於慈禧太后怕光緒皇帝妃子多了,影響侄女受寵,成為光緒皇帝的僅有的兩個妃嬪之一,並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禮,之後分別以瑾嬪和珍嬪的身份入宮。
在入宮之後,瑾嬪住在東六宮之一的永和宮,妹妹也同樣的住在同為東六宮之一的景仁宮。瑾嬪在宮中並未如妹妹珍嬪一般,獲得光緒帝之寵幸,相反的,她和隆裕皇后一般受到冷落,但瑾嬪並不以為意。六年之後,兩人被晉陞為瑾妃和珍妃。光緒二十年(1894年),珍妃因故得罪慈禧太后,姊姊瑾妃也受到牽連而一同被降為貴人,但在隔年兩人又恢復了原本的妃位號。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國聯軍攻入京師,慈禧太后攜宮眷出逃紫禁城,瑾妃便是其中一員。
在宣統皇帝溥儀登基之後,瑾妃繼續住在永和宮,並被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在宣統遜位後,上徽號為端康皇太妃,她和溥儀的關係似乎不壞,溥儀稱他為皇額娘,每遇年節還會請她一同歡慶。溥儀退位後的次年,隆裕太后崩逝,瑾妃在四大太妃的地位中有所提高,她在四大太妃中年齡最輕,思想也較開通。
民國十一年,在遜清朝廷為溥儀議婚時,瑾妃支持以婉容為皇后。瑾妃在永和宮過著很有品味的生活,時常以丹青書法自娛。在永和宮的擺設中,有著數樣的瓶盤盆景、上頭都鑲嵌著精緻出色的鐘錶和花鳥人物,同時她也是一位美食家,經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號買醬肘子供她吃早餐,由於瑾妃喜愛美食,因此永和宮裡的小膳房,烹飪相當地出色,遜清的王公舊臣都愛吃她賞的飯。民國十三年(1924年),在和溥儀及其餘遜清皇室成員歡度中秋佳節後,瑾妃受了風寒一病不起,五天後因情況惡化而死在永和宮,享年五十一歲,並以端康皇貴妃的身分,下葬於光緒帝的崇陵妃園寢,謚為溫靖皇貴妃。
NO3:恪順皇貴妃(1876年—1900年),即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光緒帝妃嬪,也是最為受寵的妃子,後成妻子。
光緒十五年(1889年)與姐姐(瑾妃)被入選宮中,封為珍嬪,後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得晉珍妃,光緒二十年因賣官鬻爵、忤太后,降為珍貴人;次年復升為珍妃。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慈禧太后出逃不想帶著珍妃而被投井殺害,享年二十四歲,被慈禧太后表面上追封為珍貴妃,草草下葬在別處,後來她姐姐瑾妃做了太妃,統領後宮,才把她葬回她原本就該葬的地方——崇陵妃園寢。 她容貌出眾,性格中有那麼些傲氣,即使是在自己被慈禧推下的那一刻。這一切,不過是封建王朝那悲情故夢罷了,她死後文面上殊榮再大,這女子終究是將魂送給了已經冰冷的紫禁城。
珍妃生於光緒二年二月初三,為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長敘有三子、五女。長子、次子、長女、次女、三女均為原配妻子所生;三子、四女、五女皆為妾生。四女就是後來的瑾妃,五女就是珍妃。
珍妃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獵奇心強。她對皇宮中的繁文縟節、呆板的生活方式十分厭惡,尤其對宮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極為反感。她喜歡新生事物,喜歡過無拘無束的瀟洒生活。珍妃的性格,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也與她的成長環境有關。
(珍妃)
珍妃與其姐瑾妃自幼隨伯父長善在廣州長大。廣州將軍長善雖為武將,卻喜攬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習兩位侄女讀書。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後連榜高中得為榜眼。廣州是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開放最早,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接觸最早最多,受影響也最大,思想較內地開放許多。加之長善本人廣交名人雅士,其中多具有先進思想的著名人物,這些都對珍妃的思想和個性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再者,他的兩位長兄志銳、志鈞也都是思想比較開明的人物,她的母親也很開通,整個家庭對她的熏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珍妃十歲那年,長善卸任廣州將軍,她與姊姊隨同北返北京。
珍妃白皙無瑕,五官清秀俊美,而且聰明伶俐,性格開朗。瑾妃稍遜於其妹,但也稱得上美人。光緒十四年(1889年)十月初五,珍妃兩姊妹被入選宮中,慈禧太后選定其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為光緒帝之後,同時封13歲的她為珍嬪,15歲的姐姐封為瑾嬪(嬪為八等后妃中的第五等,次於皇后、皇貴妃、貴妃、妃)。
直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得晉嬪為妃(前面還有皇后、皇貴妃、貴妃三個等級)。敦宜皇貴妃著封為敦宜榮慶皇貴妃,瑜妃著晉封瑜貴妃,珣妃著晉封珣貴妃,瑨嬪著晉封瑨妃,瑾嬪著晉封瑾妃,珍嬪著晉封珍妃。
據說在降珍、瑾二妃為貴人的前一天,光緒帝在給慈禧請安時,慈禧鐵青著臉,不理睬他,光緒帝竟在地上跪了兩個多小時。最後慈禧惡狠狠地說:「瑾妃、珍妃的事,你不管,我來管。不能讓她們破壞家法,干預朝政。下去吧!」根據清宮檔案記載,證實珍妃在十月二十八日這天遭到了「褫衣廷杖」,即扒去衣服打。皇妃遭此懲處,這在有清一代是極為罕見的。翁同龢曾在慈禧面前為珍、瑾二妃求情,建議緩辦,但遭到拒絕。結果,不僅珍妃受到懲處,連瑾妃也受到妹妹的牽連。
被牽連的不止瑾妃一人。十一月初二日,慈禧再降懿旨,將珍妃手下的太監高萬枝處死。在這樁事件中,先後受到株連的珍妃手下的太監還有永祿、宣五、王長泰、聶德平等數十人,有的被發配充軍,有的被秘密處死,有的被立斃杖下。就連伺候珍妃的白姓宮女也被驅逐出宮。
(歷史悠久的)


※家藏陰陽二宅秘訣線法 上下卷全 清鈔秘本 光緒二十四年春月精
※她是光緒帝最愛的寵妃,敢與慈禧對罵,最後竟被投井
※慈禧和光緒輕鬆浪費兩千萬,為何不肯給北洋一分錢
※故宮專家錯把醇親王畫像當光緒帝
※清朝皇宮一個雞蛋竟要30兩白銀
TAG:光緒 |
※生孩子痛得死去活來的那一刻,你都在想什麼?寶媽:我想打死那個播種的
※細思極恐!死去的妻子只有他才能看到……
※武庚紀:阿嵐一定很愛她死去的丈夫,怪不得她看起來總是那麼憂鬱
※死去的人們最終會去到哪裡?那個世界是否真的沒有苦難
※終於知道結婚前愛的死去活來!婚後卻每天想著離婚,別不信!你一定是說了這幾句話
※哪朵小花最先死去?測你們的感情是不是說散就散!
※周公解夢:你夢到過死去的親人嗎?他們的託夢是為了提醒你什麼?
※我們該如何看待你我終將一天會死去這個事實?
※如果明天就要死去,你想為你的生命再畫些什麼?
※如果我們死去,愛人會忘了我們嗎?
※搞笑漫畫:已經死去的男友重回人家,你猜他來找我是為了什麼?
※說說你最糟糕的時候吧!誰不是一邊想死去,一邊又在努力的活著
※霍去病患瘟毒去世,誰也想不到,害他的兇手竟是一個死去的太監!
※為什麼兔子一喝水,就會死去呢?聽聽養兔老農怎麼說的
※皇帝一旦死去,年輕漂亮的妃嬪們下場如何?你絕對想不到
※火影中死去的這些人,你是否覺得惋惜?一
※我們一旦死去,什麼都不知道了,難道我們的大腦是被虛構的?
※每賣掉一雙椰子鞋,就有一個「滅霸」死去?網友:別說還挺像的
※「祭奠我們死去的愛情」,那些年用闞清子紀凌塵做頭像,扎心了!
※「我恨你一輩子!」產婦痛得死去活來,丈夫卻拒簽無痛分娩!醫生都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