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勇與阿里新零售

張勇與阿里新零售

張勇 圖 / 受訪者提供

新的商業秩序在建立。新舊更迭於互聯網和傳統零售融合催生的新零售。線上線下的邊界已經模糊,新零售將重塑30萬億市場規模的社會零售格局。在這場革命式的零售變革中,新物種將大量產生,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新零售世界將在初見端倪的細縫中打開大門。

走向未來

苟日新,日日新。世界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任何靜止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我們也永遠不能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發展變化中的事物。

求新求變是電商和傳統零售面臨的共同問題。

當理論與實踐不再匹配時,我們首先不能削足適履。波瀾壯闊的實踐創新要求與之適應的理論創新。在電商與傳統零售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新零售」概念應運而生。兩者相輔相成。而建立在實踐台基上的理論是具備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

慎子說「龍乘雲、蛇騰霧」,任何公司如果無視「大勢」的變化,因循守舊,必然要被時代所淘汰,進入前行慢車道和歷史盲區。擁抱「新零售」大勢是一個企業家和一家企業擁抱未來的通行證。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創造者和實踐者。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走訪了阿里巴巴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多地布局的智慧門店。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機制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里巴巴的偉大在於其宏大的戰略格局、精準的大勢洞察力以及強大的執行力和放下自我的決斷力。

2015年,傳統商業在「O2O」洗禮下開始擁抱電商,而促進電商和實體商業融合的技術和硬體產品也越來越豐富。移動POS機、自主收銀、零售大數據、門店智能陳列顯示屏、電子價簽等技術產品日趨成熟。新業態在2016年出現,也促進了購物中心和便利店的高速增長。

風起於青萍之微末。

早在2016年1月,阿里巴巴CEO張勇就已經開始琢磨打造電商與傳統零售相融的新業態,於是上海盒馬鮮生(金橋店)誕生了。這被稱為「中國新零售的第一家店」。9個月後,馬雲與逍遙子在一次頭腦風暴中提出「新零售」這三個字。可以說,這個概念是從實踐的基石中生長出來的。

在新零售面前,一個30萬億的社會零售市場就此豁然開朗。回望前程,電商這個龐大的市場在更為龐大的社會零售市場里,不過是一方小天地。阿里的格局也陡然開闊,迎來了電商轉型的合乎商業規律的必然結果。

但理論的創新從來不是空洞的,它必然需要從思想層面進入戰略、戰術和實操層面。這就需要兼通「勢道術」的人來推動從理論到實踐的落地。

如果說馬雲第一個提出了「新零售」概念,那麼逍遙子就是第一個對「新零售」概念進行闡釋和實踐的人,並且,還是從實踐層面對這個概念進行催生的助產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擇與逍遙子聊一聊這場深刻的零售變革。

逍遙子認為,新零售就是用大數據和互聯網重構「人、貨、場」等現代商業要素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商業業態。

今年7月,阿里集全集團最強大的資源力量成立了「五新執行委員會」,統籌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菜鳥網路等阿里生態體系內的所有力量,全力投入建設「五新」。而在此前,阿里已經通過資本紐帶,在外部為新零售構築了強大的生態圈。

圍繞新零售轉型,阿里正在重塑自我,馬雲和逍遙子也在顛覆過去。這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我們正迎來一個怎樣的新世界?

插圖 / Nath

新的商業秩序在建立。新舊更迭於互聯網和傳統零售融合催生的新零售。線上線下的邊界已經模糊,新零售將重塑30萬億市場規模的社會零售格局。在這場革命式的零售變革中,新物種將大量產生,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新零售世界將在初見端倪的細縫中打開大門。

馬雲看到了門縫裡透出來的那束光,他帶著阿里巴巴追著光跑,讓2017年成為阿里巴巴啟動新零售的元年。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馬雲的態度是決絕的,奮力推動阿里投入到未來的夢幻中。雲遮霧障的未來,有一塊蜜之地,那裡會是阿里的新世界,「我們在創造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誕生過的,跨邊界、跨時空、跨國界的經濟體。」馬雲的宏偉構想始於此,就像當初從無到有創辦阿里一樣,誰也沒有懷疑這個男人描繪的未來世界。事實上,他們深信不疑。

關於過去,馬雲認為,「純電商會越來越艱難,純線下零售會越來越艱難,零售線上線下互補,必須結合起來」;關於未來,在去年10月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了「五新」戰略,五新指的是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他認為,未來三十年,整個世界的變化會超過所有人想像;而現在,阿里正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力度空前,超乎想像。

我們在阿里西溪園區九號館摩天崖見到了阿里巴巴CEO張勇(花名「逍遙子」)。如果說馬雲是「五新」戰略思想的始創者,那麼張勇則是闡述者和實踐者。

張勇低調務實,他為新事物感到振奮,也為當下的阿里找準定位,「阿里在戰略思想上一直非常清楚,從最早的使命願景,到去年的『五新』。」可是,「思想是沒法執行的,思想是要轉化成戰略布局,演進成一個戰略路徑圖——用什麼人做什麼事,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事情的效果。」

事實上,馬雲指明了未來,解決了去哪裡的方向問題;張勇則需要兼顧過去和當下,再思考「阿里是誰」的問題。他要為阿里和這場新零售革命提供可在世界範圍內參考的實踐路徑。

阿里是誰?這看似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卻讓馬雲和張勇一度認真揣摩。過去,阿里從電商平台發展成數據平台,那麼未來呢?這是張勇目前思考最多的問題,「我都不知道未來我會變成什麼,所以這個很難定義。」

張勇知道創造一個新事物需要不破不立的果敢和持續創新的能力。他在此基礎上提出「再定義」,「我在阿里集團用的一個詞,中文叫重新定義,英文叫redefined。我們要有平台思想,平台思想的核心是什麼?是包容、是合作。」在重構平台思想的秩序原則里,張勇沒有放入「開放」兩個字,「我不願意用開放,大家講平台都講開放。我認為所有的商業場景,最終是一種在互利下的合作,各自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並為對方提供服務,不存在一種單方面的開放。如果只是說我為你,你不為我,這個我覺得很是虛偽的。」

從CFO到CEO

今年是阿里巴巴18周歲,也是張勇到阿里工作的第十年。45歲的張勇處在人生最好的階段,阿里巴巴已經進入4000億美金俱樂部,躋身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等組成的全球第一陣營企業隊列。

張勇在阿里系是從淘寶網的CFO(首席財務官)崗位起步的。從CFO到CEO,僅一個字母之差,但其中要跨越的障礙是艱難的,特別是在一個創始人對CFO抱有「偏見」的公司里。馬雲曾有一個著名玩笑,「說來慚愧,我以前經常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而張勇是CFO出身。」

張勇說,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會成為阿里CEO,「從來沒有想過,更多的是一個責任和一個歷史的機遇,過去的十年是阿里整個快速發展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對我個人是非常幸運的十年」,「我一直開玩笑說,我最大的幸運就是阿里沒有定義CFO該幹嘛不該幹嘛,如果定義好CFO只能幹嘛,基本上很多機會你也沒法嘗試。當然也非常幸運,馬老師對我這個CFO給了一些特殊的容忍,儘管他對CFO有根深蒂固的觀點」,「我覺得也有很多人比更我聰明,比我更勤奮,也做了很大的付出,但是未必有這樣的機遇,所以我覺得感恩是第一位的,是發自內心的。」

張勇想起了十年前,2007年8月29日,他從陳天橋的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下稱「盛大」)CFO崗位上發完最後一份季報,8月30日,他就趕到杭州阿里報到入職,擔任淘寶網CFO。

2016年,張勇回母校上海財經大學(下稱「上海財大」)做了一次特別演講,他說上海人一般不太願意離開上海,但他還是選擇去了杭州。那時他看到的新世界是電子商務, 「那時候電子商務剛剛開始,我覺得電子商務每個人都需要。」

張勇乍看是文弱書生,但骨子裡有韌勁和野性。作為上海籍的上海財大畢業生,原本可以在上海灘謀求一份體面的金融工作,但是1995年大學畢業時,他去應聘銀行工作,看到銀行職員朝九晚五的工作節奏,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後來,他進入了全球五大會計事務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安達信」)。當時,安達信剛進入中國市場,張勇覺得進入這樣一家處於市場開拓期的機構會比較有機會。

35歲時,張勇在安達信即將成為合伙人,但他選擇了辭職。他似乎看到了成為合伙人未來的生活狀態,可以清晰地算出每年能賺多少錢,做多少事,基本都是確定的,「人生二十年都可以預料到,其實這挺無聊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很確定,但是要什麼卻不是計划得來的,「我的人生不是規划出來的,後面也很偶然,偶然也很必然。」

2008年,張勇一肩挑起了淘寶網CFO和淘寶商城總經理兩個職務。當時,淘寶商城是一個新業務,開始的時候,業務發展不是很順利,負責人也走了,張勇向當時淘寶網CEO、江湖人稱「鐵木真」的陸兆禧主動請纓,要求幫忙做淘寶商城。「我2007年來阿里,2008年接手當時的淘寶商城。我帶一個二十來人的團隊,當時我在阿里已經是VP,M6,然後一看,下面最高的M2。就是一個師長帶著一幫排長幹活。」

張勇在淘寶網CFO和淘寶商城總經理兩個職位上都體現了強大的領導能力。在他的推動下,淘寶網於2009年8月首次實現了當月收支平衡,當年11月11日,他又為淘寶商城策划了第一個「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並將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網購狂歡節。「當時就是要想辦法,怎麼才能讓這個業務活下來,就莫名其妙想出了雙十一光棍節。」

參加首屆光棍節促銷的大品牌只有李寧、聯想等少數幾家,其他都不是大牌。張勇的方法論是具有落地效應的,「一家一家去跟人家佈道,討論問題,理解人家為什麼來為什麼不來。然後內部要建團隊,要做很多事情,最終你還是要給人家創造價值,這樣消費者才會來。所以就是不斷地去探索一些未知的東西。」

2011年6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三分淘寶為淘寶、淘寶商城、一淘網,張勇擔任淘寶商城總裁,「因為我是CFO,背景一直是這條線。馬雲跟我說你必須選一個,因為業務越來越大了,你既是CFO又是業務總經理。我毫無疑問說做業務有意思多了,我就不回財務了。」

2012年1月11日,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當年7月,阿里將旗下主要公司歸類為七個事業群,馬雲稱之為「七劍」。新的七大事業群為:淘寶、一淘、天貓、聚划算、阿里雲、阿里國際業務以及阿里小企業業務,張勇為天貓總裁。

張勇常說「偶然中的必然」,他之所以成為張勇有時代的偶然性,也有個人素養的必然性,他和天貓實則是互相成就了彼此。隨後,他在阿里系進入快速升職通道。

2013年9月,張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全面負責阿里巴巴集團國內和國際業務的運營;2014年3月,阿里業務架構調整,張勇接替陸兆禧全面接管阿里無線;4月,張勇接替沈國軍兼任菜鳥網路CEO;2015年5月7日晚,馬雲宣布張勇取代陸兆禧成為阿里第三任CEO。馬雲稱讚張勇是「傑出的領軍人物」。

接任阿里CEO後,張勇開始了戰略層面的清晰布局。張勇擅長在具體業務中抓住戰略要點,阿里集團也明確全球化、農村和雲計算大數據是阿里的三大戰略方向,在電商、金融之外,打造物流、進出口和營銷等更多新經濟服務平台。

此時,阿里也開始了對「我是誰」的追問。張勇對阿里的定位是將其「升級為面向未來商業的基礎服務設施,推動更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這樣的構想得到了馬雲的認可。2015年10月8日,阿里發布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報時,馬雲在致股東公開信中表示,阿里提供的服務會是企業繼水、電、土地以外的第四種不可缺失的商務基礎設施資源。

早在那時,張勇對於阿里現在提出並踐行的新零售概念就已經有比較清晰的思路,只是這個概念還沒被提煉出來。從阿里後面幾年發展的路徑看,基本上是按照新零售概念提前操作了。

張勇認為,在「電」和「商」兩個字之間,他更關注商業的本質,「我最重視兩方面變革:消費者的連接方式和供應鏈升級」,「所有商業的升級,從本質上講是消費者連接的方式。」但他並不可認可「O2O」概念下的線上線下鏈接,「這是一個偽命題」,「商業模式並不一樣。」

在「消費者的連接方式和供應鏈升級」的理念下,張勇推動阿里從服務消費者轉變為服務商家,通過提升商家的能力服務好消費者,幫助商家利用互聯網進行全渠道管理,基於大數據構建以菜鳥為載體的供應鏈協同平台。後來的新零售基本上圍繞這個路徑進行和延展。

2016年,阿里的戰略更加清晰,打響三場戰役:全球化、農村和一線城市;主攻四個方向:聚焦消費者體驗、繁榮生態、賦能商家和消費升級。

在張勇的推動下,阿里經過兩年的發展,已經從一家電商公司徹底蛻變為以大數據為驅動,以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文娛為場景,產生數據並且用數據來反哺行業的一家數據公司。張勇一再強調,「我們其實是一個用技術來創新服務的服務公司,技術是基礎。」

新零售到底是什麼?

在張勇的戰略布局下,阿里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是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轉化的過程。張勇推動阿里從電商向服務商轉型,帶動了這兩年阿里的爆炸式增長,市值超過4000億美金,反過來,阿里在向服務商轉型過程中的經驗積累又促使馬雲在理論概念層面提出了新零售,反過來更好地促進實踐。

2015年起,在「O2O」概念下,電商與實體商業之間的融合加速。美團、餓了么等O2O平台對實體商業進行了電商洗禮。同時,促進電商和實體商業融合的技術和硬體產品也越來越豐富,移動POS機、自主收銀、零售大數據、門店智能陳列顯示屏、電子價簽等技術產品日趨成熟。到2016年,實體商業和電商融合出現新業態,購物中心和便利店高速增長。

據公開資料,僅2016年一季度,全國二三線購物中心開業3547家。而電商可以收穫的互聯網紅利也逐漸見頂,2016年電商在社會總零售的佔比僅為15%,其餘85%規模達30萬億的市場份額仍是實體商業的天下。電商和實體商業互相認可對方的價值,這為雙方融合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氛圍。早在2016年年中,「新零售」概念在零售行業內已經呼之欲出。

去年10月13日,馬雲在杭州西溪濕地雲棲小鎮召開的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並發布了「五新」戰略。去年「雙十一」時,張勇首次系統地對新零售進行了闡釋:新零售就是用大數據和互聯網重構「人、貨、場」等現代商業要素形成的一種新的商業業態。

6月17日,消費者在杭州嘉里中心體驗「未來試妝鏡」

馬雲是第一個提出「新零售」概念的人,張勇是第一個系統闡釋「新零售」概念的人。張勇說,「商業的最本源是人、貨、場,讓人(消費者)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合適的商品。阿里巴巴推動的新零售,就是用好『五新』,完成人、貨、場的重構。」

「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應該講張勇功不可沒,沒有他在實踐層面的創新,馬雲可能不會這麼容易觸摸到「新零售」的核心要義。張勇在其中起了「絕對的推動作用」。

在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前,阿里就一直在做這些方面的工作。「我們很多的嘗試並不是提出什麼以後再去做,而是說我們一直在做,但是通過一種方式總結了一下,把它提煉了一下,變成了一個戰略思想。比如說零售通這樣的業務,盒馬這樣的業務,我們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了,背後那個思想是一直有的。」張勇說,在提出新零售概念前,阿里已經想了很久,做了很久。

阿里巴巴集團CEO特別助理顏喬說,在具體的業務實踐層面,「有一些部門也陸陸續續,包括我們做三通(商品通、會員通、服務通),就是天貓幫所有的品牌企業把貨、用戶數據、服務全部數據化,然後通起來,線上線下融合的紐帶就是數據。三通在前面已經做了好幾年。」

張勇在與馬雲的一次頭腦風暴聊天中不經意間找到了新零售概念的靈感,「大家都知道馬老師對未來有很多暢想,我們聊著聊著就聊出這個新零售了。一開始也不怎麼在意,沒想到這三個字這麼火。這個是馬老師提出來的,他特擅長總結,然後總結到這三個字上。其實我們對線上線下融合有很多說法,但是他最終把它變成一個符號化,確實是一種妙手偶得。」

去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和「五新」戰略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也成為這個概念最熱心的佈道者。阿里在管理架構和研究兩個方面都開始向新零售進行快速布局。

索菲亞獨家推出3 D 模擬家居設計,實現了線上線下數據的完全打通 圖 / 宋金峪

今年3月9日,阿里研究院發布了新零售研究報告。他們給新零售的定義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有以心為本、二重性、物種大爆發三大特徵,其本質是無時無刻地始終為消費者提供超出期望的「內容」。

天貓服飾的新零售負責人周文芳認為,「阿里提了很長時間的新零售,新零售是基於大數據驅動,形成人貨場的重構。」第一個是「人的數字化」,「我們現在有技術通過有感的方式,可以讓顧客進門之後,通過手機號碼或掃會員碼、入會員,你的數據是能夠被沉澱的。你進了店之後,你在線上買了什麼,甚至你從哪裡來?這些數據都可以變成點。」這些數據被提取後可以與「貨的數據」形成互通,「無論是線上線下,都是購買這個品牌,這個品牌給你同樣的體驗。所以人貨場的數據是全線能夠沉澱的,而且沉澱下來就可以被運營。」阿里的優勢在於有許許多多場景,阿里生態系統可以識別顧客對貨品偏好的數據,進而通過每個人的圈層生活生成人群的偏好數據,「(這個)偏好是可以從品牌去看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讓前端的開發進入,通過Wifi收集人群在商場不同地點的停留時間等數據,提前進行運營,因為你知道可以從那裡找到人,比如說他在通道上面,跟你發生很多的觸點,這些地方都是可以應用的。」

7月11日,馬雲以發內部信的形式宣布成立「五新執行委員會」,由張勇擔任委員會主席,統籌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菜鳥網路等阿里生態體系內的所有力量,全力投入建設「五新」。螞蟻金服CEO井賢棟為副主席,童文紅、邵曉鋒(郭靖)、王帥(奔雷手)、張建鋒(行癲)、趙穎(芷雪)、倪行軍(苗人鳳)、吳澤明(范禹)、蔣凡、萬霖和靖捷等人是執委會成員。馬雲如此高規格地進行人事布局被認為意在打造五新「正規軍」。

「五新不是讓每個人都去搞五新,而是說五新是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構成,」顏喬說,「講五新、講新零售、講數據化運營,阿里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場景和落地的工具、能力。在大趨勢下,作為商家,你要去看哪些是最適合你的目前發展階段和狀況,最適合他的才是最好的。但是,這個方向其實是大家的共識,你願意不願意,它都真正來了。」

阿里布局新零售

「新零售」概念定義雖然仍有爭論,但實現新零售的路徑,阿里很清楚。2017年6月13日,張勇在與54位全球領導品牌CEO開閉門會時透露了「新零售」重構的「五個支柱」,重構的前提是完成基本商業元素的數字化,在這背後是客流、商品、訂單、支付和會員五個核心商業要素的數據化。

阿里將在四個方向幫助品牌乃至整個商業實現重構,包括在供應鏈、銷售全通路、品牌營銷和用戶連接、全渠道融合上完成人、貨、場的重構。阿里重構的工具是Unimarketing、零售通和村淘、物流、商業形態。

通過Unimarketing這樣全景、全域、多維的系統,把碎片的東西連接起來,向阿里平台四億多活躍用戶進行深度營銷挖掘,在營銷鏈路上做深、打透。

零售通是一個面向中國二線到四線城市的平台,主要是把鎮和三四線城市的副食店店主全部串聯起來。中國消費市場分層非常嚴重,從一線到六線到村,這個渠道非常深,如果要去布置這個渠道,其實是做得非常非常艱難的。

做了27年寶潔大中華區銷售總裁的林小海是零售通負責人,對於在中國市場做渠道之難深有體會,「通過零售通,一下子可以接到三四線、四五線、五六線地區去。這個對品牌商來講是一個銷售通路的重構。」

在零售通的銷售通路重構中,中間商存在的價值將發生變化。零售通不會幹掉中間商,但中間商要生存必須改變原來低買高賣的模式,轉型為服務體系,比如中間的物流流轉商。

盒馬鮮生為北京消費者帶來最快30分鐘送達的消費體驗和熱騰騰的大餐

2016年1月,張勇已開始布局新零售創新業態。侯毅在滬創辦盒馬鮮生,採用「線上電商+線下門店」經營模式,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於一體。盒馬鮮生通過數據驅動,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技術完全融合,從而為消費者創造出30分鐘極速送達的智能購物體驗,阿里對盒馬鮮生進行了高額投資。生鮮品類的零售是一個非常有難度的生意,張勇希望通過對生鮮品類的探索,為新零售尋找到未來。

這個投資項目從概念到落地,張勇親手參與打造。「兩年前我設計盒馬,跟老蔡(侯毅)喝了無數杯咖啡,然後唾沫飛濺,碰撞出大概的原形,我定了很多剛性的標準,要做到這樣必須要實現這幾個東西。」這套剛性標準也被應用於新零售新業態創新實踐中,「今天我們有一些已經實現了,有一些馬上要實現。」

2016年1月,盒馬鮮生首店開業。2017年7月14日,盒馬鮮生整體品牌正式對外發布,馬雲和張勇參加了盒馬鮮生的開店儀式,在上飛機前,馬雲還打包了小龍蝦和盒馬鮮生自製的米醋。

張勇喜歡親力親為,「我覺得創新不能說CEO只管戰略方向,而團隊去創新,這肯定不行,還是要自己想很多事情,進行所謂的頂層設計,包括五萬平米的購物中心怎麼弄,假設數字化完成了,怎樣做得更好,這都是設計的。」

盒馬鮮生探索的新零售模式得到地方政府認可。7月18日,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公開表示期待把盒馬鮮生引進西安,「帶動就業,促進發展。」侯毅認為阿里巴巴、盒馬鮮生、更多傳統零售企業之間有相互賦能的擴大化作用,「從盒馬鮮生來講,阿里巴巴的理念,我覺得應該賦能我們的企業,同樣今天我們的職責是賦能這些傳統的零售企業,賦能他們整個信息吸收能力、大數據能力,幫助他們提升經營能力和效率。這也是商務部提出的,希望互聯網一些核心企業把能力輸出,跟具備經營的企業優勢互補,大家共同合作,我們會走得更快。不久這些都能看見。」

目前,盒馬鮮生已經與寧波三江購物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波三江」)進行深度合作。預計2017年底,將有20%以上的門店實現聯營合作,對外賦能。盒馬鮮生與寧波三江合作,在寧波開出第一家店,整個浙江省由寧波三江做盒馬鮮生品牌,獨立管理,但統一使用盒馬鮮生的系統。侯毅看到可期的未來和可觀的勢能,「現在很多企業說願意跟盒馬鮮生合作,我們也在看,在各個省份建立合作,輸出我們的技術和模式來賦能零售合作夥伴。」

2017年7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無人零售店「淘咖啡」體驗互動項目

阿里的新零售業態合作夥伴除了盒馬鮮生,還有蘇寧、銀泰、百聯和三江購物。阿里通過與強勢實體商業夥伴的合作,基本上確立了在長三角地區無可撼動的新零售地位。顏喬說,「銀泰是百貨公司和Shoppingmall,蘇寧是專業賣場和強供應鏈,百聯包含了各種豐富的業態,盒馬其實是對超市形態的重構。我們想做的事情,是以天貓為基座的整個阿里的能力,包括數據能力,包括基礎能力,去幫助這些線下商業業態,讓他的商業業態與互聯網發生融合和重構,產生面向未來的全新的商業業態。」

重構銀泰、百聯這樣的百貨公司相對於超市業態更加困難。張勇設想的理想狀態是重構一個五萬平米甚至10萬平米的購物中心,「最終帶來差異化的用戶體驗。」他希望快一點,但是也知道未來的路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其實說白了,新零售是什麼?世上本沒有路,是靠人走出來的。當然我們願意在前面去探索,不斷地探索。我們也會走很多的彎路,但是我想這個是方向。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這個話題變得那麼熱,成了所有零售業從業者和其他人士都關心的共識,但是具體是什麼?無非就是你要把它做出來。」

目前阿里巴巴的全球競爭對手美國亞馬遜公司也開始向新零售領域進軍,亞馬遜以137億美元併購連鎖超市WholeFoods,進軍線下實體零售市場。顏喬心想,「這不就是新零售的思路嗎? 一模一樣的。」但是,「我們早做了兩年多,這點還是很自豪。」

對於張勇而言,目前新零售最讓他焦慮的是「我們的動作還不夠快」,「儘管別人看我們已經有些領域走出去了,但有些領域還沒有本質的變化」,「我們對技術和商業的結合的洞察還不夠深」,「當然,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核心還是要讓自己平靜,再焦慮還是要讓自己平靜下來,你老是焦慮更想不出東西來。」

新零售賦能實體經濟

馬雲提出「五新」戰略後也受到實業界的一些議論。馬雲說,「全世界只有中國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完全對立起來。我經常聽網上有一句話叫實業報國,我總覺得這句話非常彆扭,實體和虛擬不該對立起來,兩者完美結合才是未來真正的經濟。」

事實上,新零售的發展可以通過賦能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全球大牌將天貓寫入財報,包括歐舒丹、耐克、格力、美的、海爾、安踏等,都在財報中披露了電商業績,並頻頻提及在天貓的增長亮點。

阿里巴巴與美的、億滋、科沃斯等進行的C2B(即Customer to Business消費者對企業)定製合作,從消費者定製角度出發逆向啟動工廠生產,扭轉了傳統的生產流程。

受惠於天貓海量的消費數據,美的、海爾等大牌已成功孵化出百億級的洗碗機等新興品類。今年7月,美的在天貓平台銷售突破百億元,雙方將攜手衝擊年度200億的家電行業新紀錄。

今年上半年,天貓相繼推出無人零售店、無人口紅售賣機、汽車自動販賣機等無人零售業態。天貓聯合瑪麗黛佳共同打造的無人口紅售賣機先後在杭州、成都等地亮相併引發轟動,一天賣出相當於線下專櫃一周的口紅銷量,成功推動國貨品牌銷量創新高。而上海家化、嬌蘭等化妝品品牌採用阿里的大數據幫助進行產品研發。

天貓與彩妝品牌瑪麗黛佳聯手打造的無人彩妝販賣機,一天賣出相當於線下專櫃一周的口紅銷量

但,「阿里不是零售公司,是幫助商家做零售的公司。新零售的目標不是幹掉誰,而是促使各種業態的融合最終創造出新機會和新業態。技術、數據和行業生態的結合,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線上線下的融合只是其中的一種」,「新零售的目標是創造新機會,新崗位。」張勇將目標瞄準「新」。2016年,阿里直接和間接創造了三千多萬個就業崗位。

「誰把誰乾死的論調都比較荒謬」,顏喬強調新零售的「融」,「線上的商業形態面臨著和線下融合,線下的商業形態面臨著跟互聯網擁抱,融起來才叫新零售。」阿里正通過自己的基礎商業能力幫助品牌商解決線上線下連運的痛點。所有的品牌商,在天貓上面的,基本上除了淘品牌以外,都有線下店和線下銷售體系。原來的線上銷售體系和線下銷售體系是不打通的,各自營銷,然後各自打架。

天貓服飾小二金鑫2016年的時候整合男裝品牌銷售,「其實我們服飾商家整合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多倉打通。第二個階段是我們幫助商家把線下的門店和倉之間的庫存進行共享。第三個階段是線上線下的庫存共享之後,更多地幫助商家解決線下傳統行業的庫存痛點。第四個階段,也就是我們服飾會和商家一起來共建整個線上線下的很多的一些場景。」

優衣庫與其他品牌不同,它選擇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所有的技術支持都由阿里提供,包括分單系統、庫存系統。目前,優衣庫在新零售上與阿里合作,實現了門店自提、門店發貨。

它營造了這樣一個消費場景:如果這個客戶用了門店自提,不僅僅是他線上購買,還有可能會在線下產生新的消費。同時阿里還有個隨時購的場景,比如說女孩子去店裡買衣服,一定會有貨比三家,試了這件衣服之後還想試另外的衣服。但是試到最後,還會發現優衣庫最好,這個時候她要回去,就很累、很煩,就說算了,買這件吧。這個時候有一個場景,猶豫的時候可以掃碼加購,如果走到最後面發現還是喜歡優衣庫,不需要回去,在線上下單。

這個場景在優衣庫沒有做任何的推廣,「但是一上線就跑得最好。」這些場景對品牌都有很大的增量,「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第二個階段,一些國際品牌有非常強的意願。以前是需要我們去說服他們的,現在這些品牌會主動跟天貓來洽談,希望能夠應用這些場景。」

在淘寶造物節上驚艷亮相的無人零售店,第一次將零售店打造成有「大腦」的智慧門店

「場景」被張勇認為是阿里大數據重塑新零售的未來核心競爭力之一。到銷售末端,所有的品牌企業本身也會面臨線上銷售渠道和線下銷售渠道的平衡和融合問題。「場景」快速消解了界別和渠道差。

而張勇和阿里致力的正是為這種消解建立一個新世界。走出摩天崖,張勇在探照燈光影下停留了片刻。有人找他合影,他從容而淡定,臉上掛著微微的笑。無聲的力量似乎能穿透光,穿透牆,向新世界湧入。光影下的張勇正成為下一個製造光芒的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第524期

本刊記者 王燕青 實習記者 何鑽瑩 謝禕旻 發自北京、廣州、杭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人物周刊 的精彩文章:

扎西達娃 西藏的魔幻與現實
攪局者大衛 你恨我是因為我讓你見到了你
在他的畫里,我看到了愛情最初的樣子
來,一起搞一下
在貝爾格萊德,我沒找到德約科維奇

TAG:南方人物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馬雲「交棒」張勇,對阿里新零售的三個影響
張勇:新技術是阿里「五新戰略」的引擎
阿里CEO、菜鳥董事長張勇:菜鳥將加速開闢新零售物流賽道
張勇關於阿里新零售戰略布局的六句內部講話
馬雲傳火張勇接棒,阿里的目標和新製造的挑戰
阿里CEO張勇:新零售方向已定,未來屬於這群人
張勇:阿里會做一個讓新零售風刮起來的人
阿里CEO張勇股東信公開:首次披露「新零售」戰略布局3大標準
新中國培養的帥哥影星:達奇、張勇手、楊在葆、梁波羅、達式常
阿里財報亮眼發布,馬雲功成將身退,張勇接手新時代
阿里CEO張勇:新零售將賦能各行業,更多垂直領域「盒馬」將湧現
阿里CEO張勇新零售內部講話:「風口就是我們刮起來的」
馬雲和張勇,帶來的「五新」,「五新執行委員會」將改變世界
張勇詳解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零售業的革命和創造
進入分鐘級時代!阿里CEO張勇宣布菜鳥新零售物流戰略
阿里巴巴CEO張勇:進軍澳新市場 先聚焦服務120萬華人
2018 雲棲大會|張勇:新技術是阿里「五新戰略」的引擎
封面人物|張勇:接任馬雲掌舵阿里,高速路上為阿里換引擎
阿里巴巴CEO張勇最新分享:創造風口,而不是追逐
今天!馬雲與張勇,進行阿里火炬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