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安國:新中式紅木傢具創新要潛心研究明式傢具
全聯藝術紅木傢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國明式傢具研究所原所長濮安國
在當代,紅木行業應該如何詮釋以及重新定義新中式?全聯藝術紅木傢具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國明式傢具研究所原所長濮安國怎麼看新中式,以下為濮安國老師觀點集思錄。
怎麼注釋新中式這個概念?每個人職位、角度不同,他們的認識其實是都不一樣,但都能得到認同。我感覺這個匯聚領導、專家、企業家的新中式專題研討會在中山召開,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
中國的傢具創新是在廣東地區。在中式古典傢具三大流派中,廣式傢具就是中西結合的傢具,也是那個時代的「新中式」。注釋新中式概念的意義,是要引導紅木行業的方向。怎麼引導方向?這就要研究紅木傢具的歷史,研究傢具文化,研究傢具創新的主要思想,否則就得不出一個準確的、可以指導紅木行業發展的理論基礎。沒有理論的設計、沒有設計的理論,都是不經談的。
新中式傢具設計已經走過15年,在我看來不是15年,而是100多年,甚至是已經走過了200多年傳統傢具的時間。這裡面有很多已經存在的所謂的「新中式」元素、新中式的創新方法以及代表作品,但是沒有人研究。明式傢具不是創新嗎?明式傢具是傳統傢具的一次大革命,所以它能轟動世界,成為世界中國文化的典範。明式傢具的典範意義在哪裡?它的創新在哪裡?現代人很多都不懂。別人說我只懂明式傢具,但實際上我還沒有完全懂。明式傢具是中國傢具歷史的一場革命,在應用了軟木傢具以後,才是中國傢具走上明式風格的道路,它把幾千年的漆傢具全部改革掉。現在有人說明式傢具過時了,那是不懂明式傢具,所以我還要大力提倡中國的明式傢具。明式傢具研究透了,新中式傢具才能大步向前走。
明式傢具是優秀的文化資源,包含著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做現代工業設計的人不太看重這些。我們的先人一樣在追求創新,對抄襲是嗤之以鼻的。紅木行業企業也在創新,而政府不是要指導企業創新,是要總結他們的創新。哪種是好的?哪種是不好的?應該朝哪個方向走?不是空喊口號。
我大學畢業以後到紅木傢具廠做了8年設計室主任,設計了不少「新中式」傢具,那時的傢具也符合時代精神,不是抄襲明式傢具。因此創新是一直存在的,紅木行業一直在創新。我們不能坐在明代(中國)的椅子上講當代的文明,明式傢具是中國的歷史,是最精華、最高級、最有文化的傢具,紅木行業還要靜下心來,花大量時間好好研究。要做出有文化的傢具,先要做傢具的文化人。中山地區的紅木企業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潛力,不僅僅是紅木行業所說的新中式這15年,中山已經有很深的產業基礎和實力,借著這次的機會也應該好好總結。
微信編輯∕楊銀竹
責任編輯∕陶秋芳
文章來源∕第四十二期《品牌紅木》雜誌


TAG:品牌紅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