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粟裕為何無法挂帥出兵朝鮮

粟裕為何無法挂帥出兵朝鮮

提醒:

點擊上面

 

即可免費訂閱!






為避免再次失聯,請熱愛歷史的朋友們長按下方二維碼三秒,識別後可加歷史君為微信好友,朋友圈文章更有種、有趣、有料。







作者:張雄文


來源:粟裕百度貼吧





粟裕因為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扣上的「極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裡通外國」等罪名,長達36年未能平反,當年的戰功遭到淡化、轉移乃至磨滅(注釋),一些與他有關的大事成為鮮為人知的忌諱,並進而以訛傳訛,多年後成為需要考證、研究的問題。




抗美援朝毛澤東原本首選粟裕,粟裕因病不能挂帥,後來卻被有意無意間淡化、轉移乃至醜化,真實的一面只能隱藏在塵封的檔案里便是典型的一例。

一、毛澤東「欽點」粟裕挂帥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突然爆發。短短兩天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出兵朝鮮,並命令其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協防台灣。隨後,他又迅速與蔣介石簽訂了台灣「保衛協定」。

毛澤東與中共中央被迫推遲正緊鑼密鼓準備的攻台戰役。6月30日,他命周恩來約見協助粟裕攻打台灣的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轉達中共中央與中央軍委的指令:「推遲解放台灣的時間」。

與此同時,毛澤東又決定將一直準備攻台事宜的攻台總指揮、第三野戰軍前委書記、三野暨華東軍區主持實際工作的副司令員粟裕調往東北,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準備出兵援助朝鮮,抗擊美軍。

7月6日深夜,毛澤東親筆擬寫一份給粟裕並告知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華東局書記兼華軍去政委饒漱石的電報,召粟裕前來北京接受新的重要任務:



粟裕同志並告陳(毅)饒(漱石):
現有重要任務委託粟裕同志執行,請粟於七月十六日前將三野事務處理完畢,於七月十八日來到北京接受任務,粟來時可隨帶秘書及參謀人員數人。


毛澤東
七月六日二十三時(注釋)




這一深夜下達的緊急「重要任務」,指的便是讓粟裕出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準備挂帥出兵援助朝鮮。他給粟裕處理、移交手中的三野總部事務時間僅有兩個星期。

第二天,也就是7月7日,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周恩來受毛澤東的委託,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國防會議,討論朝鮮局勢和國防問題。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總後勤部部長楊立三等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周恩來傳達了毛澤東對形勢的估計和成立東北邊防軍加強邊防,必要時出國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的決定。他特別說明:一旦邊防軍參戰,「改穿志願軍服裝,使用志願軍旗幟(注釋)」。

這也是關於東北邊防軍與志願軍名稱各異,實則相同的最早文獻。後來出國作戰確定的「志願軍服裝」, 是僅僅摘除了帽徽、領章的解放軍軍裝。

隨後,周恩來提出了東北邊防軍所轄部隊、人數、指揮機構等方面的安排,宣布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

毛澤東當天便對會議形成的初步決議批示:「本日會議決議事項同意,請即按此執行(注釋)。」中共中央軍委隨即開始著手實施各事項,包括通知粟裕準備就任新職與調動部隊。

粟裕於7月6日深夜便接到毛澤東的急電,隨後又接到了中央軍委的任命通知。但這時他身體狀況很不好,高血壓、腸胃病、美呂爾氏綜合症等病症複發,時時折磨著他,每天頭痛頭暈難忍。

粟裕曾先後6次負傷,最嚴重的一次是紅軍時期的水南戰役中頭部中彈,三塊殘碎彈片一直留在頭顱內,直到辭世火化時才被他的家人從骨灰中發現。

因而,戰傷的後遺症和過度的勞累使剛到中年的粟裕就患有高血壓、腸胃病和美尼爾氏綜合症,經常頭暈頭痛,靠戴著健腦器工作。

半年前的淮海戰役中,戰況緊急時,他曾連續七天七夜沒有睡覺,高血壓、美尼爾氏綜合症發作,血壓高達180至200毫米水銀柱,戴上健腦器也不起作用。警衛員只得反覆給他摁頭,或用涼水沖頭以分散疼痛。實在支撐不住時,粟裕還不得不躺在擔架上指揮作戰。

即便如此,僅在渡江戰役前返回濟南休養一個月,其餘從未遠離前線的粟裕,1950年上半年依舊恪盡職守,緊張地進行攻台戰役準備。

突然得知毛澤東親自致電點將,交給他趕赴東北準備抗美援朝的新任務後,他深感這是中共中央、毛澤東對自己的信任,理應勇挑重擔。但又考慮到身體狀況,恐怕頂不下來,下面就難以指揮了,會耽誤大事。

因此,他慎重回電毛澤東,說明了身體狀況,提出是不是可以考慮另外的同志(注釋)。他說:接受了這個任務,如果指揮不當,下面就難以指揮了,是要誤事的。

粟裕是國內戰爭中統率大兵團作戰,以弱勝強與美械裝備的蔣介石精銳嫡系部隊作戰,戰績與表現均為最好的野戰軍統帥,因而毛澤東仍然堅持要粟裕去,但給他規定的到京時間推遲到了8月上旬。

7月10日,收到粟裕電報的毛澤東再次親筆擬稿回復說:


粟裕同志並告陳(毅)饒(漱石):
來電悉。有病應當休養可以緩來,但仍希望你於八月上旬能來京,那時如身體已好,則擔任工作,如身體不好則繼續休養。




毛澤東
七月十日(注釋)




毛澤東根據粟裕的病情,將他到京接受新任務的時間推遲了20天左右,期待他的病情迅速好起來。不久,毛澤東還指令陳毅向粟裕當面傳達,明確要他擔負抗美援朝作戰指揮任務(注釋)。

也就在7月10日這天,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安排,再次召開保衛國防問題會議。會上周恩來宣布了以粟裕為司令員兼政委外,又增設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注釋)

蕭勁光和蕭華是毛澤東給粟裕精心挑選的兩名軍政副手,一個曾是東北民主聯軍(後更名為東北野戰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林彪的副手;一個是現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總政部主任羅榮桓的副手。

他們兩人都曾長期在靠近朝鮮邊境的南滿作戰,熟悉東北和朝鮮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蕭勁光還有一個適合作粟裕副手的優點,紅軍時期便多次與粟裕搭檔,個人關係極好。

這一人事安排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粟裕此時的地位與林彪、羅榮桓相當,都是野戰軍軍政一把手級別的人物。



二、東北邊防軍3個兵團與粟裕的淵源




召開第二次國防會議的同一天,周恩來又致電東北軍區司令員高崗,通報了會議關於東北邊防軍首批部隊組成的內容,讓他這一「東道主」做好大批部隊進入東北的心理準備。

電報說:「為加強東北邊防準備,軍委已決定13兵團及42軍與炮兵第1、2、8三個師等調至東北本溪至安東、通化至輯安線集結待命(注釋。)。」

7月13日,經毛澤東批示後,周恩來以中央軍委名義公開頒布了《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確定:



「(一)抽調第13兵團(第38軍、39軍、40軍),第42軍,炮兵第1師、2師、8師和一定數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戰車部隊組成東北邊防軍。這些部隊最遲於8月5日前抵達指定地點,完成集結。

「(二)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後勤司令員。

「(三)以15兵團領導機關為基礎組成13兵團領導機關,以鄧華為司令員,賴傳珠為政治委員,解沛然(解方)為參謀長,杜平為政治部主任(注釋)。」




這一形諸文字的正式決定,明確規定了東北邊防軍司令部機關和13兵團兵團機關是兩級不同的機構,一為野戰軍級,一為兵團級,而且都有詳實的軍政人選安排。

因而,與一般性質的邊防部隊截然不同的是,東北邊防軍是應朝鮮戰爭而預先籌劃組建的戰略方面軍,其部隊的組成是從全國其他野戰軍中抽調而來。13兵團抵達東北後,編入東北邊防軍序列,僅是其所屬的一部。與其同時第一批編入邊防軍序列的其他部隊還有:第四野戰軍42軍,炮兵第1師、2師、8師和一定數量的高射炮兵、工兵、戰車部隊。

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後來指出:「軍委建立東北邊防軍的設想,是建立一個直屬軍委的、由多個兵團組成的野戰軍級單位。13兵團只是其中之一部。」「第9、19兵團已內定為後續部隊(注釋)」。

幾個月後的事實也清楚地表明,在東北邊防軍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出國之前,第四野戰軍13兵團、第四野戰軍42軍及50軍、第三野戰軍9兵團、第一野戰軍19兵團等部即相繼被劃歸東北邊防軍建制。

同時這也表明,毛澤東將一旦開戰後的抗美援朝戰爭立足於大打。如果僅為一般邊防性質的小打,調四野的部分部隊或者僅僅13兵團就足夠了。粟裕作為統率三野全軍以及其他野戰軍四個軍,共65萬人馬的攻台戰役總指揮,也就是華東戰略方面軍的主帥,便沒有必要「大材小用」,被調往東北「屈就」了。

毛澤東從一野、二野、三野和四野等幾個野戰軍主帥中圈定「欽點」粟裕,是因為他國內戰爭指揮華東野戰軍戰績輝煌,殲滅了蔣介石800萬軍隊中的245萬,不僅孟良崮戰役首先打掉蔣介石最精銳的王牌軍整編74師,淮海戰役中還一口氣吃掉了蔣介石三個美械裝備的嫡系兵團。

那麼,東北邊防軍為何又由四野13兵團、三野9兵團與一野19兵團等三個兵團組成呢?

這也和粟裕有關。

早在準備攻台作戰時的1950年5月,因舟山、海南島兩地的國民黨軍主力撤往台灣,增加了台灣的防守力量,粟裕向毛澤東提出「如能從其他野戰軍抽出三至四個軍作為第二梯隊或預備隊則更好(注釋)」。

毛澤東很快同意了他的請求,決定調其他野戰軍四個軍參戰,同時在大陸內地,以四野13兵團作為全軍的戰略預備隊,並從一野抽出19兵團,作為中央軍委可以隨時調動的機動力量。

如果粟裕負責的攻台作戰按原計劃實現,並且出現美軍干涉,幫助蔣介石等意外情況,13兵團與19兵團作為預備隊和機動力量,都有可能在粟裕的指揮下作戰。也就是說,這兩個後來成為東北邊防軍組成部分的兵團,毛澤東原本就有調撥粟裕指揮的意圖。

因而,當後來毛澤東被迫放棄攻台,將粟裕從東南調往東北,指揮13兵團,隨後加上19兵團以及粟裕用於攻台的三野主力9兵團組建的東北邊防軍,也就順理成章了。

三、粟裕慨然受命後,因病重不得不休養治療




粟裕接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多次電令後,不顧病體慨然受領了任務。他說:「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了,我還是要去(注釋)。」

他一面養病,一面立即著手進行擔負新任務的準備。根據毛澤東「可隨帶秘書及參謀人員數人」的命令,他要求華東軍區暨三野司令部選配東北邊防軍指揮部的參謀、通信班子,指令華東空軍調查研究侵朝美軍空軍的飛機數量和作戰能力,並向中央軍委建議,增調原準備用於攻台作戰的三野主力9兵團參戰。

然而粟裕的病情日益加重,不僅無法繼續堅持工作,甚至左右環視都困難,吃飯時要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他不得不向軍委和毛澤東請假治療,力求儘快康復。

7月14日,經中央軍委、華東局批准,粟裕到青島療養。

臨行前,粟裕帶病主持召開了三野會議,研究了朝鮮戰爭問題,並對其餘各項大事作了必要的部署。三野參謀長張震後來回憶說:「粟裕在去青島休息前,主持召開了三野會議,研究了朝鮮戰爭問題(注釋)。」

粟裕前往青島三天後,毛澤東依然念念不忘。7月17日,毛澤東又親筆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電華東局以及粟裕離開後負責華東軍區暨三野總部日常事務的政治部主任唐亮、參謀長張震、副參謀長周駿鳴並轉告粟裕,要求粟裕8月上旬報告身體狀況,叮囑他如果痊癒,必須迅速前往北京接受新任務。電報說:



華東局,唐張周轉粟裕同志:

毛主席前電粟要他於八月上旬來京,依情況或留京休養或擔任工作。現粟已去青島休養,甚好。請粟於八月上旬來電報告身體情況。如病重則繼續在青島休養,不要來京,如病已愈,則盼來京。




軍委
七月十七日(注釋)




因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去青島治病,毛澤東專為他配備的兩個合適副手也就可以不急於到職了。周恩來於7月22日報請毛澤東決定:「(東北)邊防軍目前先歸東北軍區高崗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並統一一切供應,將來粟(裕)、蕭(勁光)、蕭(華)去後,再成立新的邊防軍司令部(注釋)。」

此後,東北邊防軍暫歸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指揮,並由東北軍區負責後勤,邊防軍後勤司令員李聚奎改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長。邊防軍的日常訓練工作暫則由13兵團統一組織,並先後任命洪學智、韓先楚為13兵團副司令員,賴傳珠因離職養病,由鄧華兼任兵團政委。

但是粟裕休養半個月後,病情仍未見好,他心急如焚。8月1日,粟裕遵照毛澤東7月10日與7月17日兩次要求他「於八月上旬來電報告身體情況」的電令,特地托到青島探望的公安部長羅瑞卿帶信給毛澤東。

他首先報告了自己的病情依然嚴重:「在此休息期間除兩手已不如在寧(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總部駐地南京)時之顫抖外,頭暈頭痛症並未見好轉,文件書籍均不能閱讀,每日只能看看報紙,且每次不能超過二十分鐘,出外遊覽超過一小時,亦即頭暈目眩不能支持。」

隨後他也談到了自己焦慮的心情:「因新任務在即,而自己病症未見轉好,心中甚是焦慮,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

他根據醫生「此種病非短期所能治癒,愈重則治療愈費時日」的診斷,又判斷朝鮮戰場「依目前局勢發展似有一時期之間隙」,因而向毛澤東「請求能批准職給予較長的休息時間,以便於專心休息以期早日恢復工作(注釋。)。」

粟裕所說的「能早日恢復工作」,即履行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的職責。

8月上旬,東北邊防軍第一批部隊已全部到達指定位置。毛澤東隨即作了兩件事:

一是於8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談朝鮮戰爭形勢時,進一步指出:「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助,用志願軍形式,時機當然還要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注釋)。」

他強調了出兵朝鮮的必要,再次明確指出東北邊防軍出動時「用志願軍形式」。

二是於8月5日致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要求東北邊防軍9月上旬能出國作戰:「邊防軍各部現已集中,8月內可能沒有作戰任務,但應準備於9月上旬能作戰。(注釋。)」

8月8日,毛澤東收到了粟裕托羅瑞卿轉交的信,對粟裕的病情十分關切,當即複信:


粟裕同志:




羅瑞卿同志帶來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為繫念。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癒。休養地點,如青島合適則在青島,如青島不甚合適,可來北京,望酌定之。
問好!




毛澤東
八月八日



粟裕將這封毛澤東的親筆信保存了多年,在1983年4月才贈給中央文獻研究室,同時親筆作了如下說明:「這是1950年我在青島休養時向主席寫信報告我的病情後主席給我的回信。信中所指新任務是參加抗美援朝作戰,因我的病經久未愈,後來改由彭德懷去擔任了(注釋。)。」

當時美軍還沒有越過「三八線」,朝鮮局勢不很明朗,毛澤東預計東北邊防軍「8月內可能沒有作戰任務」,9月上旬才有可能作戰,還沒有到主帥必須立即出馬的地步,所以說「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延長了他原來「只同意他(粟裕)休息到8月中旬」的時間,要粟裕安心養病,以便儘快康復上任。

因為粟裕在青島養病,一時半會好不了,既不能前往東北就職,也無法負責原來擔負的主持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總部工作,而且攻打台灣的時間又延期,毛澤東便只好指令長期在上海就任市長等地方工作,並不實際負責華東軍區暨三野的司令員陳毅重新回到軍隊,擔負粟裕留下的空缺。

陳毅向毛澤東提出,因他本人在上海當市長,要求原駐南京的華東軍區暨三野總部搬往上海,以便能夠就近主持。

8月11日,毛澤東回電陳毅,認為華東軍區暨三野總部不搬也可以,陳毅可以每月去南京一次,或者由政治部主任唐亮、參謀長張震每個月去上海彙報一次(注釋。)。」

四、毛澤東繼續等待粟裕,同時將林彪作為候補




8月中旬,兩個內定編入東北邊防軍建制的兵團開始行動:三野主力9兵團奉中央軍委命令開至津浦鐵路線,一野主力19兵團也奉命開至隴海線,均處於機動位置上待命。

8 月底到9月初,毛澤東著手充實東北邊防軍的力量。他考慮在第一批部隊四個軍的基礎上,再增加8個軍(注釋。),也就是各有4個軍的9兵團和19兵團。

遵照毛澤東的要求,周恩來於8月31日主持召開東北邊防軍建設計劃會議,將三野9兵團與一野19兵團正式納入東北邊防軍編製,決定以三個兵團11個軍(36個師)60萬人作三線配置:四野13兵團(含42軍)為第一線,三野9兵團為第二線,一野19兵團為第三線。

也就在這一天,代替粟裕負責暫時指揮邊防軍的高崗因為東北邊防軍邊防軍統帥至今未到職,使各項準備工作很不充分,影響即將到來的作戰,而他本人不懂軍事,也沒有指揮過大規模戰役的經歷,因而焦急地致電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建議指揮部隊的統帥與專門人材早日來東北,以便作充分準備。」

直到此時,粟裕的病情依然沒有好轉。8月下旬,按照毛澤東「休養地點,如青島合適則在青島,如青島不甚合適,可來北京,望酌定之」的指示,粟裕離開了青島,但沒有去北京,而是轉往無錫療養。9月初,他又經上海回南京家中繼續療養。

儘管病情依然嚴重,9月5日,粟裕還是抱病在華東軍區參謀部送呈的《關於第九兵團參加東北邊防軍的行動方案》上籤署了名字,以實際行動表示對抗美援朝行動的支持。

粟裕的病情還不能擔負劇烈的戰爭指揮重任,毛澤東不能不做第二手準備,開始考慮讓中南軍區暨四野司令員林彪率軍出征。

然而林彪此時也有病在休養,自1950年上半年解放海南島以後,擔任中南軍區司令員的他基本上不管中南軍區的事情了,下半年還到了北京。

毛澤東給林彪帶去了幾次口信,以徵詢的方式表明中央要求其出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準備出國作戰的意圖。

9月初,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政務參贊柴成文從朝鮮回國,寫了一個《彙報提綱》給周恩來,周恩來讓他去向林彪彙報。柴成文猜測毛澤東那時可能是想讓林彪率兵出征的,所以周恩來才讓他去給林彪彙報(注釋。)。林彪則將自己每晚失眠,怕風、怕光、怕聲音,身體虛弱多病等情況上報毛澤東。

毛澤東知道林彪有病也是實情,當時,美軍還沒有越過「三八」線,主帥到位的情況依局勢來看還可以再等幾個月。因此,他於9月3日復高崗8月31日電,指出:「林、粟均病,兩蕭此間有工作,暫時均不能來,幾個月後則有可能,估計時間是有的(注釋)。」

從這封電報可以看出兩點:

一是即使這時候林彪不病能夠成行,擔任的也只是東北邊防軍司令員一職而不是後來的志願軍司令員,儘管實際上是一回事;

二是毛澤東開始將粟裕、林彪兩人一起作為抗美援朝的最高指揮員人選考慮了。他在等待粟裕和林彪病情好轉,幾個月後,無論是粟裕與林彪誰的病好一點,再決定由誰出馬不遲。

因為最高指揮員人選始終未定,相應東北邊防軍指揮機構的人選也未確定,致使後來局勢突然惡化時,不得不臨時匆匆指派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在來不及組織指揮機構的情況下,彭德懷只好利用13兵團的司令部作為志願軍的指揮部了。

在同一份電報中,毛澤東還告誡高崗:「對省級主要同志只講邊防,不講其他」。這再次表明毛澤東要求講究策略,對省級幹部以外的人只能宣傳是東北邊防,而不是抗美援朝,以免過早暴露中國政府的目的。

五、朝鮮局勢惡化,毛澤東倉促改派彭德懷挂帥




9月15日,朝鮮局勢惡化,美軍從朝鮮中部的西海岸仁川港登陸,全線進抵「三八線」,朝鮮人民軍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情況萬分危急。

經朝鮮首相金日成、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與毛澤東反覆磋商, 10月1日夜,毛澤東等領導人開會,研究援朝問題。會議按照東北邊防軍成立之初的設想,初步議定按預定計劃令邊防軍以志願軍的名義出國援助朝鮮。

就在當夜,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命令南朝鮮軍隊首先越過了「三八線」向北進攻。毛澤東於10月2日凌晨2時緊急致電指揮東北邊防軍的高崗、13兵團司令員兼政委鄧華,指令「請鄧華將準備情況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動即行電告(注釋。)。」

毛澤東已經準備讓東北邊防軍出動正式抗美援朝了,但入朝部隊最高指揮員人選還未確定。毛澤東原來還期望等一等粟裕、林彪兩人的病情變化,現在出兵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經過兩晝夜的思考後,毛澤東想到了西北軍區司令員彭德懷。10月4日,正在辦公室里審閱開發和建設大西北的計劃的彭德懷,被中央辦公廳派專人從西安接來北京。因事前一無所知,他不僅未向部屬交代一下工作,也萬萬沒有想到此行是去朝鮮指揮一場惡仗。

10月8日,毛澤東頒發命令,正式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因為東北邊防軍指揮機構一直沒有建立起來,彭德懷已無時間來重新組織,毛澤東決定以東北邊防軍所屬13兵團指揮機構升格為志願軍總部。10月19日,東北邊防軍改稱志願軍,正式跨過鴨綠江出戰。

在任命彭德懷為挂帥出征朝鮮的同時,毛澤東為了早日恢復粟裕的健康,與蘇聯協商後,決定粟裕去蘇聯繼續治療。

1950年12月,粟裕到達蘇聯莫斯科。經過1個月的初步檢查,診斷為長期過度疲勞及受傷次數較多,且有2次傷及腦神經,需較長時間治療休養。

而後,粟裕又被檢查出整個腸子錯位,互相扭結。醫生判斷為戰爭中翻滾、摔打、跌撞過重、過頻造成的嚴重內傷。

粟裕堅持戰爭第一線長達23年,但無情的傷病最終讓他失去挂帥出征朝鮮的機遇。軍人生來為戰勝,作為一名國內戰爭表現一流的統帥,這不僅是他個人的遺憾,也是東北邊防軍和志願軍的遺憾。

附錄

粟裕錯失出征朝鮮的機遇




在任命彭德懷挂帥出征朝鮮的同時,毛澤東為了讓粟裕早日恢復健康,與蘇聯協商後,決定粟裕去蘇聯繼續治療。

1950年l2月,粟裕到達蘇聯莫斯科。經過一個月的初步檢查,診斷為長期過度疲勞及受傷次數較多,且有兩次傷及腦神經,需較長時間治療休養。

而後,粟裕又被檢查出整個腸子錯位,互相扭結。醫生判斷為戰爭中翻滾、摔打、跌撞過重、過頻造成的嚴重內傷。

粟裕堅持戰爭第一線長達23年,但無情的傷病最終讓他錯失了挂帥出征朝鮮的機遇。



尊敬的讀者,

《歷史屋》

中國高端精英讀物,讀史論道,真實客觀

,提供頂尖閱讀

。更多精彩,歡迎免費關注。




長按二維碼,識別後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奇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史上三大神秘預言,有兩個都實現了,還有一個無法解釋
古代女性為何寧守寡也不再嫁,原因有二,最後一個很嚇人
揭秘:唐朝到底有多強大,打得阿拉伯毫無脾氣
李定國臨死前說了七個字,將士聽後嚎啕大哭,退守果敢,至今未降
九十七年前的老北京,美得簡直不像話

TAG:歷史奇聞趣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在朝鮮戰場美軍為何無法破解我軍戰術?
鼎盛清朝為何無法用武力征服緬甸
梅西為何無法率領阿根廷奪冠?一人道出真相,潘帕斯雄鷹何去何從
此人深諳兵法,在龍山奇襲戰一劍封喉,就連戚繼光也無法爭其光輝
張嘉倪老公「抱怨」兒子比自己帥,老婆已無法正常欣賞他
敘利亞步兵毫無凝聚力,根本無法戰鬥,俄羅斯這張王牌無法奏效
二郎神那麼仗義,哮天犬為何一直無法出頭?
法律無法制裁,兇手永遠清白
諸葛亮明知國力無法抗衡曹魏,為何還執意北伐?
這樣出其不意的表白方式,女神根本無法拒絕!
宋代為何在軍事上一直都無法強盛起來呢
為什麼華為無法超越蘋果?
中國三棱軍刺為何讓人如此恐懼?老兵:一旦使用根本無法止血
為何前秦、北魏無法統一南方,而隋朝卻做到了?
泰國楊貴妃無法抗拒的水果——龍宮果
曾志偉遭實錘,無法洗白,網友:娛樂圈臟到你無法想像
劉德華被打,向華強無法伸出援手,只能請他幫忙
抗戰老兵說出日本士兵到底是如何作戰?令人無法入耳!
明末這四支軍隊讓八旗軍和起義軍膽顫,卻依舊無法拯救衰落的明朝
西方膽寒!中國一武器為何讓人恐懼,老兵:一旦使用根本無法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