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工業分布的變化

日本工業分布的變化

1. 太平洋沿岸工業帶的形成

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這一狹長地帶成為著名的太平洋帶狀工業區。這種布局的特點,與日本地理條件、自然資源情況以及對外貿易在經濟中的地位有關。

太平洋沿岸工業帶曾使日本大大節省了能源資源的運輸費用,收到明顯的經濟效益。

2. 工業向南、北分散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原有工業帶已經發展到飽和狀態,供水、用地緊張,提出了工業再配置問題,出現了分散的趨向。新工業革命的浪潮也引起日本工業地理分布的變遷,在省能源、省資源的新工業時代,減輕運輸負擔的考慮已變得不那麼重要,而工業化落後地區卻由於勞動力豐富、地價便宜、自然環境好,對於新工業建設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日本工業布局出現了工業分散的傾向。例如,九州島已成為日本新興的電子工業基地,被稱為「硅島」,就是這種傾向的反映。

3. 產業向國外轉移

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提出調整產業結構的設想,從勞動、資源密集型逐步轉為知識、技術密集型。進入80年代,加快了以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工業逐漸向東亞其他國家和東南亞國家轉移。

目前京濱、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瀨戶內海沿岸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業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老師聊地理 的精彩文章:

中東地區氣候乾熱的主要原因
非洲的氣候特徵及成因
幾處特殊氣候類型分布與形成原因
氣溫日變化規律及其成因
板塊漂移的動力之源

TAG:譚老師聊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教育│分層中的變化
光伏業的本質:變化著的成長性周期行業
工業4.0進行時:這三大變化將重塑製造業的未來
【日誌】銀川的變化
重塑中的海外電影業 第五期·行業新變化
這個營養飲料品牌廣告語的變化,見證了日本經濟社會 30 年的變遷
李迅雷:關注人口流向變化背後的產業集聚和分化
日本太空能力在防衛領域的應用分析——頒布《宇宙基本法》前後的延續和變化
人體變化隨天地變化而變化
內分泌領域期刊 5 年影響因子變化
新興技術與產業發展變化
中國正在發生的商業變化
三年內事業婚姻將有「大變化」的生肖
互聯網研分職位的變化趨勢
內容行業的兩個變化:國進民退和庸俗化
一個素食主義者在日本的變化
每日話題:大版本更新 你的裝備/職業有變化嗎?
大數據下數字營銷的變化和廣告投放的變化
從食物質量的變化研究農業起源
世行數據分享:最近十年全球GDP及中國、美國、日本佔全球比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