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懷疑的時代,我們缺乏信仰,更缺少包容

在懷疑的時代,我們缺乏信仰,更缺少包容

我們生活的當下,道路已然四通八達,碎紙屑似的信息如斜風細雨,物質的海洋足以容下每一葉自由的扁舟,然而我們似乎更容易把心靈擰成一根鋼筋——面對人潮,要麼讓他們順從,否則便直愣愣地捅入。彷彿每個個體都已經成為一支支掛滿倒刺的羽箭,開弓必定傷人。

《傲慢與偏見》劇照

近日,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某動物保護組織的成員圍住某家禽店,不許老闆殺雞,並闖進店內將籠子里的6隻母雞放生,繼而該組織的成員集體在店門口高歌抗議,甚至哭喊。對於引頸就戮的雞們而言,這些抗議和哭泣聲,簡直就是《馬太福音》。

繼愛狗人士、愛貓人士後,愛雞人士終於也登上了歷史舞台,為這些差點冒著熱氣出鍋的新朋友發出了吶喊。雞們撲通亂跳的心已經安然落地,怕只怕,豬兒們等待的淚水已經成了重洋。可預見的是,愛鼠人士很快將迎頭趕上。直到某天,這些極端的動物保護主義者修起高牆和電網,把人類圍在裡面,讓小動物瀟洒在外面。

對峙

愛狗就不準別人吃狗肉,愛雞就不準別人燉雞湯,想當聖母就要別人做她的信徒,自己的理念就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世上最粗暴愚蠢的邏輯莫過於此——自己不做的事別人也不準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所有人都要做。一言不合,便憤然怒目相對,大有「下課後操場等著」的幼稚和無理取鬧。在這個時代,你可以嘗試說服別人,但憑什麼以自己的行為為標準去要求別人?

盧新寧女士曾說「在懷疑的時代,我們需要信仰」。但似乎,在這個時代,我們缺的不僅是信仰,還缺心眼,缺少一種包容的心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足夠自信,不畏蒼天鬼神,只服自己的理念。於是開始把謙讓當成膽怯,把包容當成懦弱,把兼愛當成油滑。我們不再願意吃點小虧退讓一小步,不再嘗試去理解別人,不再去踐行與人為善,每個人都仿若一柄霸道的狼牙棒,虎視眈眈地望著理念不合者。

《傲慢與偏見》劇照

胡適先生曾寫到「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然而放在今天,似乎不給自己掛個「XXX主義」的名頭就不好意思見人了:女權主義,男權主義,素食主義,動物保護主義……這些理念一旦走極端,與其說是主義,倒不如說是充斥著狹隘、排他性的傲慢與偏見。這些人,固執於「挾己志以令他人」,最擅長的就是用餿主意去滅殺別人的主義。《鄉關何處》中有句話:最美的生活是善良、平等和文明。既然你不能滿懷善意、平等地傾聽別人的觀點,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別人服從你?

近來「撕逼」這個詞格外流行,仔細想想,這種行為和這個詞一樣,令人噁心反胃,看似快意恩仇,實則如潑婦罵街,又如陰影中的竊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應該是「雖然我們理念不合,但我尊重你的選擇」。縱觀歷史,人類文化的黃金時代,都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包容時代,而歷史上最出類拔萃的人,莫不是有一顆包容、兼愛之心。

佛教進入中國,為中國人提供了一個更為宏觀的文化思維,使華夏民族可以接納或容忍與傳統文化完全不同的聲音。中華文化的包容力表現在對佛教的接納和改造上,而佛教也給中華文化注入新的包容精神。從宏觀的文化的角度來看佛教文化,就會發現,佛教文化是中國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失去了這個重要角色,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將會有重大的缺失。中國文化與佛教文化的相互包容構成了中華文化的過去與現在,也影響著雙方共同的未來。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是世界公民。佛教是最具和平精神的宗教。佛教和平傳播的原因在於八種特性:兼容性、理智性、可行性、效益性、和平性、慈悲性、忍辱性、普遍性。佛教徒強調沒有遠近、敵我、叛教者或不可觸者之分,從而使和平傳播成為可能。

佛教是自信的,它敢於走一條看似充滿危險,實則充滿機遇的路。那就是矛盾、衝突、融合、發展之路。

佛教包容的根本思想,八個字就可以概括了:無緣同慈,同體大悲。

慈悲心是佛教包容的源頭,正如華嚴經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與儒家的和而不同,道家的天人合一,世俗價值觀的和平共處,既相同又不同,甚至更為深刻和根本。

歡迎結緣書籍支持我們

《與師父喝茶的時光》是一部有關茶文化與人生修為、處事態度等方面思考的隨筆集。本書的五十篇文字,都是當下喝茶時光的心境而記錄下來的,筆者本人當時只是將那一刻唯美的茶話時光記錄下來,以安靜的文章,分享給大眾讀者,希望能給大家心靈上帶來一絲滋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知乎 的精彩文章:

見到出家人應該如何稱呼?去寺院必須了解的事情
印祖開示修學佛法的首要是什麼?不可不知
我心中的佛——80歲老人懷念敏公恩師
做人有八種話不要亂講!

TAG:佛教知乎 |

您可能感興趣

很多時候,人之煩惱不是為物慾,信仰和責任,都會帶來困惑和憂患
不管你信仰什麼教,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罷,他們都是存在的。
《我不是葯神》:缺失信仰的時候,我們還能信些什麼?
這個時代,你還有信仰,我很吃驚!
懷疑的時代依舊需要信仰
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愛是我不變的信仰,是永遠把一個人放在心上
「她也有夢,她也有愛,她更有信仰。」
也許你什麼都不缺,除了敬畏和信仰
對於信仰,我想你有些誤會
「我絕不會為我的信仰而獻身,因為我可能是錯的」
真愛是一種信仰,我們有必要相信人世間有真愛
能夠買這輛思域,不僅僅是本田的信仰使然,還得非常有錢
愛可以是信仰,但不該是執念
也許,他會是我一輩子的信仰吧
紋身是信仰還是耍酷,看完這些你還在肆無忌憚的紋身嗎?
你不是偶像,你是信仰
你需要的是一種信仰,而不是西藏
我不聰明但我也沒有笨的理由,我的信仰就是抑鬱的進步之旅
「諷刺」的人性圖,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在現實和信仰你放棄那個?
人,真是信仰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