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一場關於「高鐵與城市共生髮展」的思考

一場關於「高鐵與城市共生髮展」的思考


從建築走向城市,讓建築思考並回應城市的問題,帶來有積極意義的改變,並實現由節點激活網路的有機統一,是當代建築師們持續探索與實踐的主要目標。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程泰寧院士和築境團隊,正構建起院士研究平台,從「如何築(建築與城市共生髮展之).境」的視角出發,

召集行業內專家、建築師、設計師、跨領域專家、實施主體、政府部門、以及普通個體等,對於諸多議題進行深入的對話與探討,交織出建築這一具有創造力的行動之於城市空間事件上的活力與多重維度,凝聚合作夥伴們共同面向未來的潛能,用設計的力量積極對話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城市、人與社會,通過不懈且反覆的實踐,創造建築境界的新高度。








這既是一次持續性的文化事件


亦是一個院士級的跨學科研究平台






「如何築.境」這一跨學科的研究平台從實際項目出發,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更聚合與之相關的多元學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協調,以此觸發外延和透過專業先進性的互補,帶來更為合理、優化、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面對高鐵迅速發展的當下,以高鐵為代表的樞紐勢必將為城市發展注入高能動力。圍繞這一主題,

「如何築.境」之「如何築交通綜合樞紐下城市之境」對話系列及論壇

,正從不同維度、專業且跨領域地探討高鐵站對於城市空間及區域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以及兩者之間整體聯動的策略、路徑、研究方法和創新模式等。


 


 

「如何築.境」之「築交通綜合樞紐下城市之境」對話系列相繼走進10+位意見領袖的思想深處,傾聽他們的觀點和心聲,思考每一種聲音所帶來的啟示,關注每一種行動背後的動因和訴求。對話通過影像得以記錄、保存和再現,形成有跡可循的圖文、影像、聲音、想像力和未來性的構建。








 意見領袖說 




王昊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專業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軌道周邊的空間提升,以人為本的業態設計和城市設計,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觀念的轉變非常重要,只有這樣,軌道才能真正使生活更美好。








潘紹宇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所,所長、高級工程師



國內交通樞紐與周邊用地各自孤立,周邊用地的價值是得不到體現,而且交通樞紐本身好的空間質量、景觀質量等都沒有利用發揮起來。

國內如果能學習英國國王十字車站,將樞紐與周邊用地一體化整合起來,讓公共空間的利用與商業體驗相互帶動,那麼周邊的地塊價值一定能提升。






金旭煒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綜合交通樞紐」的概念不僅僅在規劃設計層面,更逐漸成為在建設管理和政策引導的重要概念。過去建設管理有很多政策上的限制,導致了條塊分割之類的現象比較嚴重,現在從政府到規劃部門建設觀念已經完全轉變。







毛保華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軌道交通系主任



交通綜合樞紐一體化的未來發展是希望不同城市之間可以像市內一樣地換乘,以一個中心為輻射點來形成一個都市圈。







吳建平

 

智慧交通頂尖學者,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未來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作為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交通模擬是計算機技術在交通工程領域的一個重要應用。 對於未來交通的發展趨勢,共享經濟、無人駕駛、綠色能源等會影響未來交通的發展。







宋剛

 

北京大學移動政務實驗室主任


整合交通信息平台,推進交通樞紐的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人本化,把握面向創新2.0的新網路、新數據環境,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數字化交通管理平台功能,將交通各方參與的整個交通運行空間作為城域開放眾創空間,加速交通樞紐的智慧化升級對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劉岱宗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EMBARQ中國主任、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國有廳級單位)外部董事


一個理想的城市樞紐,要與公共交通系統、地鐵,長途交通系統等形成緊密的關係,打造一個全面聯繫的運輸網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

這樣的理念對城市規劃者、鐵路建設者和運營方來說可謂思維理念上的顛覆。因為不再只為了建設高鐵而建設高鐵,必須具備更大的格局,還需要擁有城市開發者和管理者等綜合視角。









 築境說 




交通綜合樞紐除了出行和換乘功能外,

還可以成為享受生活的好去處。




於晨

 

築境設計設計總監、交通專項研創總監









 不止於線上對話 








青島「如何築.境」



啟程—「築」交通綜合樞紐下的城市之「境」


2017年09月01日 13:00~20:00 / 主題論壇暨酒會


推薦:「如何築.境」誠邀各界代表共赴一場


關於「高鐵與城市共生髮展」的思想盛宴






 演講嘉賓 




潘昭宇

|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所所長、高級工程師


主題:城市引擎,高鐵樞紐與城市空間一體化整合




程泰寧

|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築境設計主持人、東南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聯合工程公司總建築師




劉岱宗

|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EMBARQ中國主任、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國有廳級單位)外部董事


主題:高鐵站周邊的城市設計如何成功塑造高品質的城市公共空間




謝曉東

| 中國國家鐵路局規劃與標準研究院副院長


主題:高鐵助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馬清

| 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山東省城市規劃大師


主題:青島鐵路樞紐規劃探索




吳建平

| 智慧交通頂尖學者,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未來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主題:大數據時代下的智慧交通




於晨

| 築境設計設計總監、交通專項研創總監


主題:城站一體,交通綜合樞紐與城市共生共存




傅強

| 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博士、築境研究員


主題:濟青高鐵及其影響的初步思考




圓桌對話:


於    晨

| 築境設計設計總監、交通專項研創總監


毛保華

|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軌道交通系主任


金旭煒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公工程師


王    昊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專業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馬    清

| 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山東省城市規劃大師




(排名不分前後)






 聯絡諮詢人




城市復興2050


趙雙雙:微信&電話 18842641498


梁笑然:微信&電話 18017300555


 


築境設計


仲夢麗:微信&電話 13116760035


劉艷麗:微信&電話 18669812199




青島規劃院


吳澤華:微信&電話 17706396099




以上內容經主辦方授權發布,不代表AssBook設計食堂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沒有電腦的年代,設計師是怎樣熬過來的?
荷蘭叫停共享單車,商家的反應居然是這樣
把園林塞進35平的破房子,設計師唱的是哪齣戲?
北上廣租房負擔地圖:原來我只是在假裝生活?

TAG:AssBook設計食堂 |

您可能感興趣

多款「復興號」新車亮相 智能京張高鐵實車展出
高鐵超載「無力運行」背後的技術經濟學
會稽山:高鐵定價不合理,一地兩檢恐失效
Hyperloop將在華盛頓破土動工 美國「超級高鐵」進入新階段
高鐵——像風一樣發展,我們現在要出口
高鐵全靠系統護航?這群「腦科醫生」才是幕後功臣
新時代高鐵背後的中國力量是什麼?
維珍老闆布蘭森辭去超級高鐵公司董事長 自稱沒空
悲報!美國最大的高鐵項目,完了
15年風雨兼程,中國高鐵領跑世界
加速度感測器:高鐵敏感元器件國貨難覓
近半數國外受訪者認同中國高鐵等科技產品領先
中國高鐵為何沒有選擇磁懸浮?
HyperloopTT擬在德國建100米長超級高鐵測試軌道
中國專家:美國超級高鐵可行性報告有「硬傷」
高鐵上乘客突發腹痛 美女醫生緊急扎針施救
有他把關,你才能安穩搭乘今天呼嘯來去的高鐵
女攝影師拍鐵路5年,記錄零下40度運行的高寒高鐵罕見美景
高鐵將接入地震信息 可及時接收預警後減速或停車
行政院院長被問到「高鐵南延屏東?」 他竟反問:要不要再加一座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