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家作品賞析(一)

名家作品賞析(一)

名家作品賞析(第一期)

本期共收錄名家作品五首

1

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唐 /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賞析】老師/靜坐的行者

這首詩是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作之一。??

首聯對仗,從地理空間著筆。【楚塞】指今天湖北襄陽一帶,在春秋戰國時期,湖南湖北一帶稱為楚國,而襄陽在湖北的北部。【三湘 】現代指整個湖南,古代指洞庭湖一帶。【荊門】其他的賞析里說指荊門山,在今天的宜昌市。不過個人認為這裡的荊門指的是荊江,也就是長江,漢江是長江的一條支流,所以才會有後面的【九派】。【九派】指長江的九條支流,相傳大禹治水,開鑿江流,使九派相通。這一聯起的氣勢很宏大,作者從空間和時間上將泛舟漢江上的感覺寫出來了。這首詩作者寫於知南選時期,當時作者的政治引路人張九齡被罷相貶到荊州做刺史,王維起初沒有受到這件事的影響,反而加官進爵做到監察御史到嶺南去選拔地方官員。這個時期正是王維特別想實現政治抱負的時期,所以與其他作品相比,這首詩比較高昂。??

頷聯承接【荊門】也就是承接「江」而寫,所以寫的是泛舟時的所見所感 。遠遠看去,滔滔江水好像流到了天地之外,江岸兩邊的青山也變得若有若無。從作畫的角度來說,這裡是大寫著筆,勾勒環境,寫意。這一聯與太白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相對來說,王維這聯更鮮艷一些,一個【色】字讓讀者充滿想像,當時作者看到的山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一聯著墨很淡,卻給人偉岸艷麗之感。??

頸聯作者將視線從【天地外】收歸於眼前,船在江上搖蕩,好像前方的襄陽城就在水面上上下起伏一樣,遠方的天空也隨著江上的波浪在隨風搖晃。從寫作上來說,頷聯是靜景,這一聯就是動景了。從作畫來說,這一聯就是細描。頷聯勾勒出一條大江和兩岸的青山,這一聯就畫上了波浪和城郭。這一聯的兩個動語【浮】和【動】用的很傳神。我沒有在江上坐過船,但是我在海上坐過船,在海上看山,山的周圍環繞著霧氣,就像浮在海上一樣。而且動的是水,作者卻不說水動,而是說城在動,天在動。這很形象,人坐在船里搖晃,看見的就是外物在動。??

尾聯引典直抒胸臆,【山翁】指作林七賢之山濤的兒子山簡。根據《晉書·山簡傳》記載,山簡曾經在襄陽擔任過征南將軍,山簡好飲酒,據說當地的習氏園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喝的大醉而歸。作者此用這個典故是表達他也像山簡一樣留戀襄陽的好風景。??

縱觀這首詩,與王維其他的代表作相比,這首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氣質。這與作者當時的政治處境分不開。詩寫的清新淡雅,寫景都是用的白描手法,給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在景色安排上也是遠近結合 ,動靜相宜。詩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2

題邸間壁?

宋 / 鄭會?

酴醾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賞析】老師/鑒吾居士

此詩乃宋人鄭會之作,其人有詩集《亦山集》。在品鑒此詩之前,我想大家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宋詩名氣極高者甚多,何以最先介紹此詩呢?我的回答是:首先,此詩的寫作手法很特殊,值得大家借鑒;其次,讓大家明白,即使不是出自名家之手的詩,也是可以細細品味的;最後,通過對此詩的鑒賞,於自己於大家都會有收穫。接下來開始品鑒此詩。??

要理解此詩的大旨,我們先要了解題目。「題邸間壁」,這是詩人們很常用的名詩方法。其中「邸」指的是旅社,由此可見詩人正在旅途中,這一首很可能是羈旅詩。我們再看起句:「酴醾香夢怯春寒。」這裡的「酴醾」可能大家對此不熟悉,按詞典上解釋,它可以是一種酒的名稱,也可以是花名,即「荼蘼」。在這裡我覺得兩種解釋都可以,對第一種解釋,我們可以理解為飲酒後做了香甜的夢;第二種呢,則是荼蘼散發著清香,香氣進入了夢裡,也解釋得通。百度上是第二種解釋,姑且按第二種解釋吧。然後我就要說到此詩的亮點了,它的寫作手法很特殊。縱觀此詩,寫的是作者思念家中的妻子,然而他不直接寫自己多麼思念,反而寫自己的妻子多麼思念自己。通過對妻子思念自己的想像,令人讀來感到情深而意切,而且此詩文脈順暢,毫不造作,確實是一首佳作。類似於此詩寫作手法的詩還有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等等。然而我覺得與這些名家之作相比,此詩顯得非常精緻,用詞清麗,如果將白、杜之詩比作大氣的拙政園,那麼此詩就是精緻的網師園,呈現出一派幽靜的詩韻,這種詩韻是為我所欣賞的。??

在理解了此詩的寫作手法後,我們對此詩也就不難品味了。「怯春寒」,一個「怯」突出妻子嬌怯的神態和對丈夫的思念,以及她的寂寞。「春寒」是環境描寫,進一步烘托幽寂的氛圍,反襯妻子的孤獨。其實說是「春寒」,何嘗不是妻子內心的寒冷呢!當妻子夢醒後卻不見了丈夫,這是何等地落寞。「翠掩重門燕子閑」,描繪出草木叢生的幽靜情態,一個「閑」字,不僅寫出了燕子安謐的習性,更表現了妻子夢醒後的閑愁。此句既承接了上文幽幽的氛圍,也為下文寫妻子「敲斷玉釵」做鋪墊,是很好的承句,值得大家學習。再說到這傳句,我想讀過紅樓夢的人應該有些印象的。紅樓夢在寫寶玉和寶釵玩射覆的時候,曾提及過「敲斷玉釵紅燭冷」。此句明顯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通過對妻子的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妻子對丈夫思念之深刻、綿長,再輔以「紅燭冷」的環境描寫,點出了時間,一下子令人想到妻子是從早上思念丈夫到深夜的,真可謂是一筆作千筆、情景交融,是不寫之寫。結句則是順著轉句寫,妻子整日思念丈夫什麼呢?可能是在回憶以往丈夫對她的恩愛,更可能是在擔憂丈夫在旅途上的安危。所以,她在「敲斷玉釵」的寂寞中,對著漸漸熄滅的紅燭,計算著丈夫的路程應是到了常山,無處不體現著對丈夫的深愛,更從反方面表現丈夫對妻子的思念與深情。整首詩渾然天成,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通過對此詩的鑒賞,我們在學習中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此詩的寫作手法與流暢的轉句,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3

夢遊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賞析】老師/長安舊人

長安舊人,胡豆,男,28歲,1989年10月10日生,陝西安康人,今生活在西安。古詩詞學者、詩人、紅學者、中國古代史學者、海棠詩社社長。善於七律、敘史長篇、敘事長篇、駢文、詞牌等。

【本詩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遊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採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其時李白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鬱結於懷,所以在詩的最後發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遊,也許並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遊就更適於超脫現實,更便於發揮他的想像和誇張的才能了。?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浮雲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嚮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台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嚮往的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這裡的山水不但非常熱愛,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可是李白卻在詩中誇說它「勢拔五嶽掩赤城」,比五嶽還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雲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應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歷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誇大了的影子。?

接著展現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於雲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彷彿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製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的石徑──青去梯。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慄,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慄、驚動,煙、水、青雲都滿含陰鬱,與詩人的情感,協成一體,形成統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這裡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的境界,已經使人夠驚駭的了,但詩人並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於此出現。「雲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於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這是多麼盛大而熱烈的場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金台、銀台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這裡除了有他長期漫遊經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通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像凝聚在一起,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寫夢遊奇境,不同於一般遊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並非真正依託於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於現實。神遊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終於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夢境破滅後,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最後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鬱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於名山仙境的嚮往,是出之於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間」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詞出之於東晉的陶淵明,他由於不願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寵,也不過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約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在這裡所表示的決絕態度,是向封建統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於這樣想、敢於這樣說的人並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乎常人的偉大之處。?

這首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於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洒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並無消沉之感。

4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賞析】老師/紫風鈴

在賞析之前,我想說的是對於古詩的鑒賞,尤其是名家名篇,肯定是不勝枚舉,也不厭其詳的,在這裡,我僅以一個詩詞初學者的個人角度來進行解讀,評得不好之處還請多多見諒!?

對於古詩詞的鑒賞,我們常常結合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或個人境況進行解讀,這些對詩人的創作也會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和體現,今天我要賞析的是《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詩人王維精通詩、畫、音樂和佛理等,在其詩作中多融入這些元素,晚年隱居終南山三十餘年,因此其山水田園詩又別具恬淡閑逸的特色。本詩是王維隱居終南山時寫給好友裴迪的一首詩。輞川位於終南山下,也是王維隱居之處,詩人與其好友裴迪在此閑居並唱和作詩二十首,被收入其山水田園代表詩集《輞川集》中,由此也可見二人之間友情的深厚。?

本詩首聯入景,寒山和秋水點明為深秋,而「轉蒼翠」尤其體現了隨著季節變化,樹木顏色的漸次改變,「潺湲」則更進一步,寫出了水流潺潺有聲的動態,首聯寥寥數言,卻勾勒出一幅有山有水,有聲有色的畫面,且動靜結合,虛實相應,意境開闊而形象生動。頷聯寫景轉而抒情,「倚仗柴門」、「臨風聽蟬」,抒發了詩人隱居之樂,自由閑暇,令人無限神往。頸聯繼續寫景,採用白描的手法,看來雖是平凡之景,在詩人筆下卻別有趣味,此聯也是王維的傳世名句,「渡頭余落日」形象地剪輯出落日漸近水面的動態過程,而「墟里上孤煙」也生動地描繪出炊煙冉冉上升的過程,「余」和「上」二字看似突兀,但借用《紅樓夢》中香菱學詩的一句點評:合上詩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也就是我對這二字的體會。至此,寒山、秋水、落日、孤煙,意象簡潔而畫面感生動,且具有時間特徵和視角效果、聽覺感受,以及詩人靜謐安閑的感情色彩。尾聯抒情,以化用典故做結,寓意深遠,把自己比作五柳先生,而對友裴迪則盛讚為「鳳歌笑孔丘」的「接輿」,」復」字說明二人已經是多次見面,也與題目贈詩相呼應,詩人既有佳景相賞,又遇好友共醉,濃厚的情懷至此托盤而盡出,全詩在描繪幽居山林之景的同時,體現了與友人志趣相投的深厚情誼。??

5

大家對於「春風十里不如你」(馮唐)這句一定耳熟能詳吧。其實這句是化用的。原詩如下:??

贈別.其一

唐/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賞析】老師/Julia

【寫作背景】?

杜牧在揚州任官三年,馬上要離任了。作詩贈與與自己相好的某歌妓。?

【賞析】?

首先說題目:「贈別」。一般的贈別詩要寫離情愁緒的,獨立地看待這首,感覺貌似跑題了。所以我們不獨立地看待它,它後面還有「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今天我們不討論「其二」)?

起句開始稱讚,並且贊得很直接:姿態美好,青蔥年少;承句,感覺首句的稱頌不夠味道,繼續稱頌,這次用比擬了,把此女比作二月梢頭的豆蔻,美。(豆蔻年華這四個字和此詩誰是雞誰是蛋呢?我迷惑~)轉句,春風十里:風華得意,既指當時的揚州盛世,也指盛世中的美女如雲,此處稍有誇張。結句:眼中所見的「卷上珠簾」,沒有一個比得上此女的,結句有力,獨特。也可見此女在詩人眼底心頭無與倫比。?

【寫作特點】?

虛實結合,以虛為主,含而不露。除了第一句寫實,其他三句全體寫花、寫繁華、寫別人,但又處處在寫女子。寫女子不提「美」,處處以他人他物來襯托出美;寫離別不提「傷」,處處以美好即逝來反襯著傷。不著一字,盡顯風情,文字高手所為。?

巧用「尊題格」。(強此弱彼,為尊題。)此詩,用「春風十里揚州路「,和」「卷上珠簾總不如」來烘托出此女的美好,起到了眾星拱月的效果。?

【小貼士】尊題格?

《升菴詩話》卷十四又說:「書生作文,務強此弱彼,謂之尊題(格)。」不言而喻,所謂「尊題格」,就是為了使主題更加的鮮明、突出「強此弱彼」。例詩:?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抑菊花揚桃花。突出我做青帝的願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海棠 的精彩文章:

TAG:詩詞海棠 |

您可能感興趣

著名油畫家蔣昌一作品賞析
賞析名家書法作品
畫鶴名家馬濤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劉建偉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袁大儀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郭雅玉——作品賞析
明代名家王紱國畫作品賞析
美髮作品賞析
畫家陳茂蓀作品賞析
著名畫家賀偉國作品賞析
十六位作家的簽名賞析
著名畫家王蓓國畫作品賞析
名家姜昆經典的書法作品賞析
何家英作品賞析
著名書法家王春新作品賞析
油畫名家林劍平部分作品賞析
81幅著名書畫家作品賞析
當代名家·王建輝作品賞析
戲曲名家五十年代書畫作品冊葉賞析
青年畫家劉耿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