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長的畫有多長十米長卷《雜花圖》首次全景亮相
「青藤居士」徐渭(字文長),在藝術上獨樹一幟,然而一生不得志,在窮困潦倒中去世。他與解縉、楊慎被後世並稱為「明代三大才子」,如今人們常將他與梵高相比。「白陽山人」陳淳,才華甚高,師從文徵明等大師,當年畫個小扇面都會引發朋友圈「瘋狂點贊」。
8月29日,由南京博物院主辦,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協辦的「青藤白陽——陳淳、徐渭書畫藝術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正式開展。這是陳淳和徐渭首次同台展出,南博捧出了鎮院之寶《雜花圖》,天津博物館奉上陳淳「絕筆」《罨畫山圖》……展覽共展出73件套作品,展期3個月,票價100元。感興趣的公眾可前往觀展。
見習記者 韓雨霽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胡玉梅/文 顧煒/攝
南博唯一書畫類鎮院之寶,《雜花圖》首次全景亮相
鄭板橋曾刻過一個自用刻章,「青藤門下牛馬走」。青藤,也就是青藤居士。
走進南博特展館二樓八號展廳,地上的投影正在播放《國寶檔案》,專門介紹徐渭的《雜花圖》。前方超長玻璃展櫃里的,正是《雜花圖》。這件縱37厘米,橫1049厘米的長軸畫卷,畫了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葡萄、芭蕉、梅、竹、水仙等諸多花果。
南京博物院有44萬件藏品18件鎮院之寶。《雜花圖》是館藏中唯一一件書畫類鎮院之寶。「它太長,太珍貴了,這是南京博物院成立以來第一次全景式地展出,展櫃都是特製的。」南博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本次展覽策展人龐鷗介紹。
「徐渭喜歡用花草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我們印象中的牡丹花應該是色彩鮮艷的,象徵富貴,但徐渭筆下的牡丹花就是灰白的,他要把富貴的牡丹花拖向他本人生活著的、一個文人的生活中。」龐鷗說,「《雜花圖》中,徐渭覺得自己就是梅和竹。」
「這幅畫沒有看到技法,其實是徐渭自己內心的宣洩。徐渭作畫不是愉人只為愉己。」龐鷗說。
寫意花鳥泰山北斗,400多年後南博「論劍」
「青藤居士」徐渭和「白陽山人」陳淳,被認為是中國寫意花鳥畫史上的泰山北斗,他們的畫風影響了揚州八怪、海上畫派,以及齊白石、潘天壽等畫壇大咖。
展廳中,和《雜花圖》緊挨著的,就是特地從天津博物館借展的陳淳《罨(yǎn)畫山圖》。畫面上,雲遮霧繞,如仙境一般。「這是陳淳在人生最後階段的作品。那一年,陳淳61歲,當年9月,陳淳在宜興法藏寺畫下了這幅畫。儘管陳淳的每幅作品在他的朋友圈都被津津樂道,但這幅作品是他的巔峰之作。」龐鷗說,當他在天津博物館的庫房看到《罨畫山圖》,就被深深震撼了,於是促成這次展覽。
「這也是《雜花圖》和《罨畫山圖》首次合璧展出。展覽結束後,它們又要被送進庫房保養。」龐鷗說。
這些作品,在蘇富比、佳士得等超級拍賣行內都鮮少看到,「因為徐渭、陳淳的作品存世量太少,太珍貴了!」龐鷗說。
走進特展館大門,一千平方米的空間中,73件套作品按「活水來」「浩湯湯」「天際流」三部分,有序地排放著。「活水來」展示的對徐渭和陳淳有所影響的名家作品,其中,沈周的《花鳥圖》從蘇州博物館借展,9月18日將提前離場。「浩湯湯」則展現了徐渭、陳淳自己的書畫作品,陳淳的《松石萱花圖》、徐渭的《牡丹竹石圖》,還有徐渭的巨幅書法作品《詠劍》《詠墨》,這也是從蘇博借展的,首次對公眾亮相。
「對愛看畫的人來說,逛上兩小時都不夠。」龐鷗說。
陳淳生前就是寵兒,徐渭辭世百年後才「火」
看過展覽,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陳淳與徐渭的作品,在風格上有很大差異。
「陳淳的作品是自由流淌式的,徐渭的藝術風格屬於噴涌迸髮式。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與兩人不同的生活狀態有關。」龐鷗說,他們一個是天生的寵兒,一個是深受精神折磨的落魄文人。
陳淳出生於官僚世家,衣食無憂,是文徵明的嫡傳學生,後又師從文徵明的老師沈周,最後在兩位大師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書畫藝術風格。早在他開始畫畫留下只花片葉時,就已經被吳門文化圈簇擁,用現在的流行語可以「翻譯」為:陳淳的朋友圈非常大,他只要有一張作品出現,就會有很多人為他點贊。龐鷗說,以如今被保存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一把海棠花扇子為例,上面就有包括文徵明、唐寅在內的大家寫題跋讚揚他。
相比之下,徐渭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他生前始終不受重視,晚年靠賣書畫為生,去世時周圍沒有親人朋友,唯有一床席子和一隻狗陪伴。一直到明代末年,徐渭的詩文才被袁宗道發掘出來,繼而他的書法、繪畫才為人稱道。而真正被整個文化界接受並推至神壇則是清康熙年間的事了,那時候距他辭世已經過了百年。隨之,清代中期「青藤白陽」的說法出現。
「在明代的文化審美圈子裡,唯有溫文爾雅的吳門和繪畫技法極其嫻熟的浙派比較容易被接受。」龐鷗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而像徐渭的這種繪畫,更多的是給自己看的,來排遣心中的鬱鬱不平之氣,所以說他的繪畫在當時註定是不被公眾所接受的。
點擊展開全文


※七旬老人兩年畫了100座橋
※一畝地一年多收幾千元稻田養蝦蟹讓他樂開了花
※聯手京東,洪澤湖大閘蟹走向全國
※「雙子星」GS7、GS3上市將引發傳祺蝶變
※開學第一課大學裡那些關於錢的事
TAG:娛樂早早早 |
※世界上最長長長長長長長長長的貓:「全景貓」!
※中國首套人文地理畫卷系列《長江》《黃河》全景手繪,專為孩子打造的地理長卷
※新兵成長全景紀錄片《初訓》
※樂山畫家繪製16米《峨眉山全景圖》 展現「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超長全景看北京
※內丹修鍊全景圖《呂祖百字碑》新注
※新兵成長全景紀錄片《行進》
※新兵成長全景記錄片《磨礪》預告片
※謝娜無意間曝光卧室全景,桌子上亂糟糟,床上一樣長長的東西驚呆眾人
※新兵成長全景紀錄片《「雙實」》預告片
※醉游三界《王者修仙》首曝3D全景地圖原畫
※老照片:北京第一張全景長圖,帶您瞬間穿越150年
※哈勃望遠鏡再出史詩級照片,揭開110億年前紫外光波段的宇宙全景圖
※《千與千尋》官方公布動畫全景原畫,每一張都值得收藏!
※全景垣曲美麗嶺回 多彩桃花香飄舜鄉
※神隱世界的奇妙景色《千與千尋》發布「湯屋」全景圖
※漢橋話畫:全景式山水畫荊浩《匡廬圖》
※華為P30系列秀雙景錄像:廣角長焦合璧 全景特寫全都要
※哈勃望遠鏡再出史詩級照片 揭110億年前宇宙全景圖
※在長眠之前,機遇號傳來火星全景圖,這次的畫面極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