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修行變成了休閑
密勒日巴大師在山洞裡修行,有小偷認為他肯定儲備了很多食物,趁他打坐時溜進了山洞,翻遍了每個角落,卻什麼也沒找到。密勒日巴大師繼續打坐,背對著小偷說,「你是要找吃的嗎?連我自己都找不到,你就更不可能找得到了。」
藏地有很多修行人,無論寒暑都在山中閉關修行。像密勒日巴大師,他住在山洞裡,衣食都比較少,即使再嚴酷的天氣,也不會中斷修行。現代人當然不可能都去模仿高僧大德們,但如果總是沉溺於各種娛樂,稍作聞思修行就感覺疲倦,這是很難得到成就的。
例如:有的人本來打算要趁假期修行,可是又覺得難得有空,不如逛逛商場吹空調舒服,就借故拖延了下來;還有的人對各種娛樂充滿興趣,樂此不疲,而對聞思修的事業興味索然、擱置不管,這就是耽溺劣事懶惰。
還有的人,在夏天的時候抱怨:「哎呀,這天真是太熱了,還是等涼快的時候再修吧。」等到了秋天、冬天,他們又有了借口:「這樣的天啊,不如看看電視、去喝喝茶,放鬆放鬆。」就這樣,修行變成了休閑,未做完的功課又推到明天,如此年復一年。
無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論》中說過:「住家之時致力嚴飾屋,寂靜山間尋求圓滿福,瑣事令自人生虛耗因,斷盡諸事即是吾忠告。」如果修行人不捨棄這些世間法,就會陷入耽溺劣事懶惰中而虛耗暇滿人身,就像用一顆500克拉的鑽石換取了一件破舊的衣物一樣不值。所以,真心欲求解脫的人,應斷盡瑣事而致力於聞思修持。
耽溺劣事懶惰的對治辦法是:多聽善知識開示,通過聞思佛法經論增上對正法的信心;同時多閱讀高僧大德的傳記,見賢思齊激勵自己,以此培養聞思修持的興趣。
大圓滿前行轉心向法四種思維,其實都是對治耽溺劣事的妙藥,依之觀修就能披上誓言的盔甲,堅定不移地行持善法。當佛法的修持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一種習慣,同時我們也能領略到佛法的美妙時,自然就能遠離惰性。


※《安心就不會痛》順的時候要更謹慎,也許這個福報用完就沒有了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研讀心所,對斷除貪、嗔、痴無益
※常隨佛學十大弟子——迦旃延尊者(四)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覺知者」只是客觀觀察生死的過程
※緊跟著導師釋迦牟尼佛
TAG:昌列寺 |
※你是在真修行嗎?還是把修行變成了逃避現實煩惱的港灣?
※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什麼變成了我們不變的價值觀?
※不要讓等待熬成遺憾,不要讓自己的孝心變成後悔
※讓修行變成默默的,甚至是偷偷的
※如何讀好牌陣?你需要把它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說好的不離不棄,現變成且行且珍惜
※為了,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因為你 想變成更好的自己
※極權統治把人要麼變成牲口,要麼變成野獸!
※如果你不主動出擊,要麼成為陌路,要麼變成備胎!
※你變了 我們離婚吧,結婚的人成了墳墓,那不結婚的人變成了什麼?看完心都涼了
※健身堅持不下去?進來看看!不要變成一事無成的廢物
※黑夜啊不要把我變成詩人
※練瑜伽,讓不能變成可能,你又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不要把盤玩變成「超度」
※把想要的生活變成一種習慣
※塑料瓶改變成的,可以變成你想要的工具,省事又省錢
※從金鎖變成范爺,你需要走這麼幾步
※你媽變成那樣不都是因為你那不成器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