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澳大利亞為何發展反導系統,其實只不過是納投名狀

澳大利亞為何發展反導系統,其實只不過是納投名狀

美澳之間的戰略性軍備合作,往往為人忽視。早在1997年,「金達萊」系統的原型機就據稱有能力探測到5500千米之外的中國潛射導彈發射。2012年,美國以監控太空碎片,保護太空資產為名,將其原部署在中美洲安提瓜島上的C波段雷達遷至澳大利亞的哈羅德·伊霍爾特海軍通信站,該C波段雷達可以鑒別衛星及衛星軌道,最多可以追蹤200個目標,此部雷達成為南半球部署的第一個低軌空間監視網路感測器。2017年3月,C波段空間監視雷達系統達到完全作戰能力。

2013年,在C波段雷達之後,美國宣布在澳大利亞部署DAPRA研發的光學深空望遠鏡(SST),SST是首個採用曲面CCD焦平面陣列的望遠鏡,可以快速搜查大面積範圍,並探測、跟蹤深空內的小尺寸晦暗物體。2013年11月20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和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大衛·約翰斯頓在華盛頓簽署了SST安置諒解備忘錄。哈格爾表示:「這架望遠鏡將對深空目標提供高度精確的探測、跟蹤與識別。」在澳大利亞正式運行後,SST在南半球執行太空態勢感知任務,對地球靜止軌道內的目標進行跟蹤,並向美國空間監視網提供信息。

亞洲沒有幾個國家能夠發射衛星併產生衛星碎片對美國太空資產產生威脅。C波段雷達用於低軌探測,SST用於深空探測,不僅可以觀測中國的神舟飛船飛行軌跡,還能觀測中國的導彈、衛星發射。美國在澳部署感測器的目的昭然若揭。

美國同其盟國進行兩年一度的「靈活泰坦」的多邊計算機模擬演習,研究導彈防禦在不同地區衝突中可以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澳大利亞長期參與模擬演習。2017年5月30日,美國眾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提交2018年亞太國防開支法案,撥款安排2018年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進行針對朝鮮的真正意義上的實彈聯合反導演習,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屆時能派出去的可能僅有「霍巴特」號一艘「宙斯盾」艦,但除了部署導彈防禦資產之外,強化盟友聯合作戰和互操作能力則成為此類演習的最大意義。

亞太地區沒有如北約式的一體化軍事組織,但隨著美軍的亞太區域內的相關感測器配置、指揮和控制中心、彈道導彈防禦資產的加速轉移,以及條約盟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貢獻的逐步增強,以美國為主軸,以雙邊聯盟的軸輻射形成一體化的地區導彈防禦合作、互操作網路正在形成。對澳大利亞來說,澳大利亞不太可能成朝鮮導彈目標,卻將受益於針對東亞地區的反導系統的更前沿攔截點、感測器系統建設,而導彈防禦資產的針對對象顯然不僅僅是朝鮮。

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反導部署有著清晰連貫的技術路徑,或是提高感測器網路和火力資源效能,或是部署更多的感測器平台、將雷達儘可能前置,或是形成協同交戰能力、整合盟友資源,這些是理解美軍近期的一系列部署行為的關鍵。雖然澳大利亞的反導能力薄弱,但美日韓在亞太地區已經擁有了大量防空反導資產,美日韓都分別裝備了大量「愛國者」-2/3攔截彈,且各國都也有本國的戰略預警雷達系統(韓國的「綠松」雷達,日本的FPS-3/5雷達),隨著「宙斯盾」反導系統的持續升級(NIFC-CA)、更廣泛部署,以及如AN/TPY-2這樣的高性能目標識別雷達(韓國和日本)、「薩德」攔截彈的不斷前置(韓國、關島、夏威夷),日美聯合研發的「標準」-3 BlockIIA的服役和部署,伯克III和功率驚人AMDR的未來的服役,亞太地區陸上「宙斯盾」的配備,2020年阿拉斯加的新的L波段路基遠程識別雷達(LRDR)部署等,亞太版的反導適應性分階段部署(APPAA)計劃正在不斷浮出水面。

如果以日本準備配備陸上「宙斯盾」為標誌,比對歐洲分階段適應性計劃(EPAA),APPAA實際上已經進入第一(2011)到第二階段(2015)之間,而海基水平更是達到二三(2018)階段之間。如果日本裝備有標準-3Block IIA的陸上「宙斯盾」投入運轉,則APPAA則會一步到位,直接達到現有EPAA計劃的最終水平(2018)。顯然,在美軍兵力部署轉向亞太的今天,亞太地區的宙斯盾艦更多,感測器和BMD節點部署更密集,一個沒有「在計劃中」的APPAA屆時很可能在EPAA完成時,擁有較EPAA更強的反導效能。

鑒於中俄壓力,美國很可能不會以朝鮮為名義,直接宣布一個清晰的、正式的APPAA方案,而會借朝鮮不斷的核導能力的發展,在小步快走的進程性部署中,取得反導組網、並不斷提升效能之實。針對亞太地區的一體化防空反導(IAMD)能力,一定程度上正在彌補美國本土陸基中段反導在數量上和防禦方向的缺陷,又因其陸基快速部署雷達+海基宙斯盾艦的靈活部署方式,TPY-2雷達的末端工作模式/前沿工作模式的自如轉換,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掩飾其真正的戰略意圖。

導彈防禦是個框,什麼都能往裡裝:在一體化防空反導的大趨勢面前,美國的所有盟友都會以導彈防禦名義尋求更強的常規軍備優勢,併購買導彈防禦資產作為節點「貢獻」到美國主導的一體化-盟友反導網路中。這本質是技術進步帶來的作戰方式和盟友體系的變化,是技術進步帶來的美國保護費通貨膨脹,美國盟友得花錢買一張更貴的投名狀。

全文完,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的精彩文章:

退役典禮結束後,加拿大驅逐艦被挖掘機拆成廢鐵狀態
美國戰略核潛艇下水荒誕一幕,居然戴著綠色大草帽
美國第一代「宙斯盾」艦的計算機,現在看如同出土文物
精銳特種部隊願為韓國而死,最後自己人卻用槍對準他們
中國演練導彈大規模飽和攻擊,模擬目標究竟在哪裡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為何沒有洲際導彈發射車,是技術不夠嗎?不,是與發展不符
航空母艦發展中的尖角再也沒有出現過,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中國的海軍發展有多快 美還不相信 英國就說出了大實話
韓庚選擇回國發展,是為了不讓公司掌控自己的形象,最重要是這點
為何本山傳媒能夠發展得如此順利,其實背後離不開他們!
為何科技越發展,步槍口徑越小?真實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國王領導無方,兒子發動政變篡位奪權,經過十年發展富得流油
發展過快被責怪,產品衝擊只允許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就是不行
中國空軍實力還在迅速發展,各國紛紛緊追其後,實力不容小覷
一眼瞬間,細數我國已經發展出龐大無人機家族,性能非常先進
俄羅斯不認可中國發展勢頭,認為不可能被超越,美方揭露真相
他們是治國奇才,促進國家快速發展,成果尤其顯著
過度驚嚇,不僅會影響寶寶智力發展,還可能會誘發這個病
踏踏實實去努力才是大多數人最現實和最依賴的生存發展之道
不過度使用資源,目前做不到!《自然》稱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仍有巨大挑戰
西醫查不出來治不好這些病,很多人也不重視,卻是癌症發展的助推器
此國是世界大國,為何不想發展軍事?事實真相不說你可能不知道!
很多人都有的小癥狀,不注意就會發展成肝炎哦
日本不允許發展進攻性武器,為何敢自毀條約?都是因為此國的支持
建造性能先進的核潛艇已不是難題,為何中國還在大力發展常規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