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寧死不攻趙國

揭秘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寧死不攻趙國

約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以來,國勢較盛,軍力增長,對外戰爭勝多負少。趙武靈王更親自喬裝使者入秦,考察秦國地形,意圖於九原出擊繞開函谷關攻滅秦國。由此,在齊國和楚國相繼衰落的背景下,趙國不僅是東方六國抵抗秦國的中堅,更對秦國的戰略安全帶來威脅。之後,秦國和趙國果然爆發了一場關乎各自國運的世紀大戰——長平大戰。

一、對於長平大戰來說,前後持續將近三年的時間。趙國因為經濟實力上不如秦國,加上齊國等不願意支援糧草,只能用主戰的趙括替換堅守不出的廉頗。但是,最終的結果是趙括陣亡,趙國四十多萬士卒被白起坑殺。經此一役,趙國國力大衰,對於白起來說,本應該是趁勢消滅趙國的最好機會。但是,在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攻打趙國?

二、首先,在長平之戰剛剛取得勝利時,白起已經做好了趁勢消滅趙國的準備。但是,在秦國丞相范雎被韓趙兩國的使臣遊說後,加上范雎妒忌白起的功勞,所以勸說秦王命令白起班師回國。由此,君命難違,秦國和白起錯過了消滅趙國的最佳時機。過了一段時間後,秦國再次攻打趙國,不過,此時的趙國已經從長平之戰的失敗中稍微恢復了過來,再加上周邊國家深感唇亡齒寒,對趙國施以援手。就這樣,圍繞著趙國都城邯鄲,秦國久攻不下。

三、在這樣的背景下,白起明白趙國已經恢復過來,六國更是到了抱團取暖的生死存亡之時,強攻邯鄲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於是就拒絕前往戰場攻打趙國。當然,白起這麼拒絕的原因,也是考慮到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的重大傷亡。儘管白起坑殺了四十多萬趙國士兵,但是,秦國也因此損失了三十多萬精銳之師。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換而言之,這個時候秦軍已是強弩之末。另外,長平在山西西南部,離秦國較近,邯鄲是趙國都城,秦軍打邯鄲補給線也相對增長。

四、最後,白起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頂尖軍事家,不打無把握的仗,就像當年帶幾萬人攻打楚國一樣,有必勝把握才肯出山。長平之戰秦軍消耗嚴重,白起意識到攻打邯鄲不利。不過,軍事才華卓越的白起,卻在政治上稍遜一籌,對於功高蓋主的白起,不僅得罪了丞相范雎,還在明知秦王滅趙之決心的前提下,直接或間接違抗君命。最終,白起被秦王賜死,而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只能延遲到秦始皇來完成。

喜歡看歷史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丸子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修長城打匈奴,他比秦始皇和漢武帝更強!
戰國四大名將李牧,攻必取守必物阜民安
36個漢人歷時20年 打下160萬平方公里土地
唐宋之間最小的國家,地處大國之間自保手段天下第一

TAG:小丸子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長平之戰獲勝後,為何白起寧可死也不攻打趙國?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攻打趙國呢?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帶兵攻打趙國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寧死也不肯出征趙國?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帶兵打趙國?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反對滅掉趙國
秦國名將白起是怎麼死的?長平之戰後,秦國為何遲遲攻不下邯鄲?
長平之戰大勝後,白起為何寧死不願再帶兵攻趙?
長平之戰後,秦王數次讓白起率軍進攻趙國,為何白起都不答應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帶兵去打趙國呢?
長平之戰對峙時白起在做什麼——揭秘秦國為何不一開始就派戰神白起指揮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後,秦國為何遲遲攻不下邯鄲?
長平之戰後,白起至死也沒攻打趙國,原因讓人嘆服!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什麼寧死也不攻打趙國?答案讓人驚掉下巴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立下大功後,為何反被秦王賜死?
白起打贏長平之戰後,秦國為什麼遲遲攻不下邯鄲?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白起為什麼不趁機消滅趙國呢?
長平之戰諸侯為何沒有救趙國,背後捅秦國一刀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立下大功後, 為何反被秦王賜死?
長平之戰已經勝利,為何秦國遲遲攻不下趙國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