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不講理的熊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看了太多蠻不講理的熊孩子
該思考思考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了
點點,一歲一個月
案例一
昨天晚上開始,武漢正式進入初秋,涼風習習。晚飯過後,我像往常一樣抱著點點出門散步,看看小區廣場舞大媽跳舞,坐坐搖搖車,看看超市門口的人來人往。
我走到超市門口,一群大概7/8歲左右的小朋友在搖搖車附近瘋玩,他們的家長坐在超市門口的凳子上聊天,我把點點放到一個搖搖車上正準備投幣,旁邊一個小朋友就開始趕我們走:「不許你坐!你走開!這裡有人坐,那個人只是剛走開了,他馬上回來的,你走!」,我語氣很好的問:「你的小夥伴不是還沒回來么?我們投幣先坐一會兒,再讓給你們坐!」,那個小朋友立馬發火了,上手就趕人:「走開!他沒回來你們也不許坐,這是我們的!」,然而,這群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坐在椅子上,不以為然,一句話也沒說。
我把孩子抱到旁邊超市的搖搖車上了,這時,來了一個小女孩,拿著手機看視頻,坐在了我們旁邊,並且一直看著我說:好吵呀,你們就不能安靜點嗎?這時,來了一個大概4/5歲的小男孩,徑直走到這個女孩坐的搖搖車這裡,說要投幣坐這個搖搖車,小男孩的奶奶拿著錢在跟這個女孩好好說:「你不投幣坐車,你起來一下,我們投幣坐完了,讓給你好嗎?」,這個女孩白了一眼:「你們等著,我的視頻沒看完,看完我會讓開的!」
超市門口坐著的家長們,你們看到自己的孩子這樣,不管不問,真的好嗎?
案例二
帶著孩子去奧山世紀城玩,從-1樓上電梯,到一樓時,電梯上了很多人,有個5歲左右的男孩在電梯里大叫:「擠死啦!擠死啦!你們這群人,都擠到我啦!走開走開!」,孩子的爸媽在旁邊沒有跟孩子講道理,也沒有阻止孩子,而是不停的安慰孩子:「還有2層樓,我們就到了。」
案例三
小區里有孩子的人經常都在一起遛娃,誰家孩子碰了誰家孩子也是常事,家長都會說自家娃,然後給別人道歉。
有一天我帶著點點在下面玩,站在一個9個月的小孩推車旁邊,小孩爸爸媽媽都在旁邊,點點用手搭在推車上,這時,從遠方跑過來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上來就使勁推了點點一掌,我立馬將點點抱起來了,當時我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孩子,就問:你為什麼推我們呢?這個孩子立馬抱住了站在她旁邊的腿喊媽媽,然而這個家長並沒有說任何抱歉的話。
不久,在她旁邊玩的小孩子都離他們遠遠的。
其實,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惹人討厭,但大部分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行為並不敏感,我們往往會不自覺地,給自己的孩子過多的寬容。教育孩子需要家長保持自省,來看看,不經意間你是否已經做了這些?
當孩子有了自主意識,慢慢進入叛逆期,會開始任性耍賴、發脾氣、不聽話,甚至外出時給你造成種種困擾。你是不是也曾一時手足無措,感到難堪,頓時覺得平常熟讀的那些育兒方法全都用不上了?直到有一天,孩子闖了禍,出於保護本能,家長會急忙撇清:
這是環境的錯,教育不該束縛天性。
孩子在午間的樓道里大嚷大叫,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是牆壁的隔音不好才會吵到別人休息。難道為了這點小事,要去束縛一個活潑孩子的天性么?孩子長大自然會懂事的。
於是,多了一個不顧他人感受的孩子!
這是大人的錯,我的孩子平時教養很好。
帶孩子去朋友家,孩子打碎了朋友貴重的收藏品,卻躲到家長身後。算了算了,小孩子不是故意的,大人也不應太計較。不把東西收好,怎麼能怪不懂事的孩子呢?
於是,多了一個從不道歉的孩子!
這是老人的錯,隔代教育太寵溺。
老人帶孩子就是百般嬌慣,我說什麼他們也不聽。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一分鐘不給就坐地上哭,我早就說了老人帶孩子問題太多!可是我實在太忙了,沒時間自己帶。
於是,多了一個蠻不講理的孩子!
這是交友不慎的錯,他自己是不會這樣做的。
在幼兒園打別人?不可能,我們家的孩子特別善良。這一定是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慫恿,以後咱不跟他們玩了!
於是,多了一個做錯事會抵賴的孩子!
這是孩子自己的錯,我已經夠盡職的了!
跟孩子說了多少次不要無理取鬧,不要在外面給我們丟臉。可孩子就是不聽,我有什麼辦法?唉,也許這孩子天生就是一個磨娘精!
於是,多了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
如果你發現上述的說法很熟悉,自己說過,或是這麼想過,很可能你已經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行為了。從此刻開始重視還不晚!
親愛的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需要我們不斷地自省,才不會在愛與自由的路上走偏。成長路上,您對孩子來說,就是第一任老師。
從現在起,別再說:我只是給了孩子自由的成長空間;我只是太忙了,沒有時間管他;我只是將規矩的尺度放大了那麼一點點......
是啊,這也許並不是您的錯,但是:
那些在地鐵里不顧他人感受躺在座椅上的人,也覺得自己沒錯;
那些在廣場播放大音量樂曲跳舞的人,也覺得自己沒錯;
那些排隊插隊、開車亂竄、大鬧飛機的人,也覺得自己沒錯;
而養育了這類人的父母,更加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愛和保護,錯在哪裡?
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他不冒犯不妨礙別人;孩子需要被尊重,但同時他必須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地發展出同理心。
GIF/1K
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真正跟孩子站在一起,來一次高質量的對話:告訴孩子事情的整個過程,帶著孩子分析是非,給他們平等的表達權利。也許,你會發現孩子眼中的世界,令你吃驚。
做一個高情商的家長,重視對孩子情緒表達的引導,並不是要過早苛求他們善於交際,而是讓孩子從小學會識別並照顧別人的感受。培養講理的孩子,並不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事,而是生活中慢慢沉澱而成的。
有一句話我特別贊同,你在孩子身上種下的,就是未來生活中必將收穫的。
什麼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們可以不懂得教育,我們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就是你永遠不比孩子更知道什麼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了。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前提是父母先成為了領悟真相、具備智慧的父母,父母的內在是處在開放、接納、同在、感恩、欣賞、慷慨的狀態中,才能具備相應的愛和自由,才能給到孩子愛和自由。所以說:父母的成長和改變的速度決定了孩子的成長速度。


TAG:武漢樂個事 |
※如何追比較理性的女孩子?
※假如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我是如何讓孩子活的快樂且有尊嚴?
※孩子偏瘦,是不是就代表孩子營養不夠呢?
※婚姻里讓女人變老的不是生孩子、不是養孩子、而是……
※讓女人變老的不是生孩子,是這些!多互相支持和理解!
※不要讓「孩子還小呢」成為包庇「熊孩子」的借口!
※有人說她結婚三年沒孩子是因為婆家的墳不好,是否可以相信呢?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狂愛學習?這是我見過很好的做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些讓孩子變孝順的方法你中招了嗎?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有這樣的幾種做法,對孩子成長不好
※如何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更好的成長
※想培養孩子好習慣是媽媽,讓孩子養成壞習慣的也是你,只是你沒意識道
※婚姻中讓女人變老的不是生孩子,也不是養孩子,而是……
※皇太極為什麼沒有孩子?不是因為不待見他的妻妾們,而是因為太忙了嗎?
※抱養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讓不孕者懷孕?還真有這樣的事!
※不懂事的不是孩子,是你!
※這麼丑,給孩子看真的好嗎?
※這三種孩子真的很不討喜,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就要改正了
※是否應該跟自己不是很喜歡但不討厭的男孩子談戀愛呢?
※雞蛋的營養很好,但是雞蛋是不能這樣給孩子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