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喪喪,這電影能在國內上映,太意外
《海邊的曼徹斯特》,奧斯卡新科影帝卡西·阿弗萊克的獲獎之作,近期已經在大陸院線上映。我得說,這讓我十分意外,畢竟這電影雖然口碑很好,可實在太太太小眾了。今天重新分享之前的推送,希望會有更多人去影院觀看。
在這部影片中,男主始終無法戰勝生活,戰勝過去,但當他坐在船側,露出一絲似有若無的微笑時,令人不禁想起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一句話:
「
我不喜歡主人公克服弱點、守護家人並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更想描述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
」有些過去無法和解,但這個片段,卻應該就是「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吧。
花邊君
海邊的曼徹斯特: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作者 / 小日耳耳
Tips:本文有部分劇透
就像有學者說「不到一定年齡很難讀懂魯迅」一樣,《海邊的曼徹斯特》也被不少人歸類為「未遭遇過極端苦痛很難理解男主角的一部電影」。
然而,電影想要傳遞的核心思想,也許並不僅僅是感同身受男主角的痛苦,還包括了面對他人的苦痛及人性的釋放時,如何正確的接納和應對。
簡而言之,就是如何對待一個心靈破碎之人?
影片中,男主角李·錢德勒的人生翻篇緣自他的一念之差,本是為家人燃起壁爐取暖卻忘記掛上防護網,結果引發一場大火,導致他的三個孩子葬身其中,人生的所有希望也隨之覆滅。
他試圖自殺;
他找了一份又苦又累的活並甘願接受極度低廉的工資;
作為單身異性戀者,他拒絕接受任何女人的示好、挑逗;
甚至故意醉酒挑釁,找盡一切機會打架、挨打;
……在生無可戀的餘生里,他自暴自棄,醉生夢死。
而他的哥哥則自始至終沒有放棄他。
有一個細節,哥哥帶著兒子去看李,當看到李居住的地下室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傢具時,他在李的再三拒絕下還是堅持買回傢具。
他不願看到弟弟用一切除了「死」之外的方式自我懲罰。
他想要弟弟知道
就算一切都失去了,至少還有「家」,還應該像一個「人」一樣活著。
因病去世前,這位親愛的老哥更是先斬後奏,通過律師公證將未成年的兒子「悄悄」託付給李。
出乎意料的安排讓李一時難以接受。
怎麼能不商不量,連個招呼也沒打就讓自己成為侄子的監護人?而自己,一個間接殺死兒女,不合格的家長又怎能成為監護人?
李完全不理解哥哥的「神決定」。
但,從劇情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決定其實飽含著哥哥的良苦用心,他為弟弟埋下了「一線生機」。
如同買傢具,哥哥借託孤再次提醒弟弟,
你還有一個家
。他再一次給弟弟送去「生的希望」,讓他能帶著責任活,給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而不是「生無可戀」、「生不如死」。
電影里唯一明快、歡樂的調調也因這「一線生機」而起。
為了完成侄子的心愿,李用賣槍的錢為船更換了馬達。看著侄子帶著女朋友駛著船快意的乘風破浪時,李的臉上展露出全劇唯一一次笑容。
雖然,最終他還是無法打敗過去,無法與過去和解,並作出了離開曼徹斯特的決定。但在這看似什麼都沒有改變的結局裡,卻已悄然生起了一絲暖意。
帕特里克孩童的天真和無辜,一點點地拆除了李心中的藩籬,這是非常美的一件事。(李的扮演者,奧斯克新科影帝卡西·阿弗萊克接受採訪時曾說)
哥哥的安慰很間接,也慢慢產生了無法言傳的效果,來自前妻的安慰則很直接,讓李無可適從。
全片的高潮大概就是他倆在街頭那三分鐘的偶遇。
前妻蘭迪一直悔恨自己對李曾經放下狠話,也擔心李一直萎靡不振。她竭盡所能想要表達抱歉、擔心、痛苦、同情甚至是她依然愛著他的種種複雜情緒。
「我坐在自己曾擁有的美好生活的廢墟上,幾乎被痛苦摧垮。我因恐懼而不知所措,因痛苦而茫然,但我不會恨你。每天我都對自己說:『今天我必須把愛留在心裡,否則我怎麼活過這一天?』」
前妻的心境大概正如曾深陷情海的王爾德所描繪的這樣。
可是,對待一個傷痛極深的人,試圖去諒解、安慰可能會適得其反。
短短的對話過程中,李無時無刻想逃跑。前妻的溫情,對他是更加致命的一擊。
他們痛苦源頭的確一致,但層次完全不同,一個失去親人,一個卻不但失去親人,還帶著終身無法消除的自責與愧疚。
畢竟,導致火災的人是他啊。
《海邊的曼徹斯特》想講述的其實不是救贖自我和救贖他人的故事,影片無意於將生活完美化、理想化。它將生活的無助與絕望平實化,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人無法面對世界,甚至無法面對自我的現實,在一場悲劇中,像洋蔥一樣被層層剝開。
如果我們是悲劇的旁觀者時,面對一顆破碎之心,是保持一份疏離感暗自關心,還是無言陪伴給予最大的幫助?
如果不幸成了悲劇的主角,是放棄所有的光亮,把自己埋入無底的深海,還是朝著有光的方向努力前行?
每個人的心底都會有不同的答案,而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沒有對錯,都是人類面臨苦痛時最真實的反應。
在是枝裕和導演,同樣描寫Loser人生的電影《比海還深》里。一個刮颱風的深夜,母親在促成廢柴兒子與前妻複合未果後,一邊聽著鄧麗君日文歌《別れの予感》(
別離的預感。片名《比海還深》來自其中一句歌詞
),一邊跟兒子嘮著家常:為什麼不珍惜當下,總是在追求失去的東西,想著無法實現的夢想?被這些東西困住,每天還怎麼快樂?
可是,有些人,和男主角一樣就是無法放開,無法開心快樂。
和《海邊曼徹斯特》一樣,《比海還深》也沒有明示男主角是否走出了人生困境。
只是影片尾段,在當鋪,這位兒子得知以前一直反對自己成為小說家的父親,當初原來到處誇耀自己的小說,「是父親的驕傲」時,一切變得不同,他的生活突然有了重心。
這,不就是一個「家」嗎?
李無法解脫,
他挺不住,也無力氣去打敗什麼,可至少已經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哥哥如果泉下有知,至此也該含笑瞑目了。想起一位摯友。
五年前,她與丈夫的一次爭吵導致他深夜負氣離家出走,不幸遇車禍身亡。她活在悔恨當中,終日自暴自棄以淚洗面,幾度自殺好在被及時發現、救援。
最近,她發來一張照片,在西藏的一座寺廟,她俯身為旁邊的喇嘛倒「土巴粥」。側影的面頰紅紅的,嘴角有淺淺的微笑。
大概,她也已能活下去了吧,就如加繆說:「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那些很喪,卻仍然活著的人們,就像大海中航行的小船,不管是迷途還是停滯,只要還在航行只要沒有沉沒,茫茫大海上就總會有燈塔,在努力地向他們投射光亮。
那些光亮來自他們的至愛,來自他們的親朋,但最終能否駛向彼岸,終究還是要靠他們自己。
就像電影里的曼徹斯特,冬季的泥土硬到鏟子都挖不下去,可只要熬過了漫長的冬季,泥土自然就會解凍變軟。
然而,鏟子在你自己手裡,要不要挖下去,最終,也只能由你自己決定。
圖 / 《海邊的曼徹斯特》
花邊閱讀
一個人的文藝生活,一群人的閱讀陪伴
有溫度,不撕


※你過得不好,可能不是缺錢,而是缺聊
※沈從文:人不能活得太閑
※我喜歡不完美的你。
※愛貓的人,也會好好愛人(高萌慎入)
※別再抱怨原生家庭,你應該放下
TAG:花邊閱讀 |
※在忍飢挨餓的人面前拍電影,有一種荒誕的感覺
※又黃又喪,卻是最好的台灣電影
※為什麼現在的中國電影一去外國拍攝,票房就會不錯?
※他是一個落魄乞丐,曾爆紅國內外,還和林志穎拍過電影!
※韓國美國電影都敢拍,但只有他們能拍這麼好
※你們老婆的電影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
※你們老婆的電影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
※聽從內心,無問西東,不錯的電影
※從沒有哪部電影在中國上映會像《戀愛迴旋》那麼火爆,只因主演是世界的老婆
※突然發現,有些電影只有中國人能拍好看
※為拍電影意外死亡的明星,最後一位讓人憤怒!
※欺負國內觀眾不上網?印度又一部老電影即將國內上映,圈錢無極限
※新垣結衣首奪影后的乒乓電影,居然喪得這麼燃!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即將上映
※跟隨「嚴肅放映」,看到國產電影的更多可能性
※印度因為這部電影準備上映,全國都亂了,還有上千人威脅自殺
※影帝息影之作,沒有一場床戲,卻是最好的虐戀電影!
※中國很多部電影,少有電影能夠稱為偉大,但這部電影做到了
※除了星爺的電影,國產喜劇還有一些可以讓你從頭笑到尾的電影
※這是他,他們最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