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孩子感染!經常肚子疼,長期缺鐵性貧血,吃啥補啥都沒用!可能是這個病菌搗的鬼!
▲
點擊「爸媽營」關注
Health
【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健康教育專題】的一篇好文
孩子肚子疼非常常見
無論是吃壞東西了
還是孩子搞不清楚情況
都有可能說「肚子疼」
但是
很多大人都沒想過
孩子肚子疼的背後
還有如此可能多的原因
好好學習一下吧
關注「爸媽營」,在主菜單回復「
健康
」
可查看188篇【健康
教育專題
】好文
很多孩子都經常會鬧肚子疼,年齡太小的說不清位置,大一點就會給大人指是肚臍上面,還是肚臍下面。但多數揉一揉過一會兒就好了,可過一陣子又疼。很多家長也搞不清楚為什麼,經常以「小孩胃腸功能弱」這個說法一帶而過。
前些時日,諾如病毒鬧得凶的時候,同事6歲的孩子睡前因為胃疼進了兒科急診,做了常規檢查,排除了諾如病毒感染,孩子的胃也莫名其妙不疼了。醫生問:
孩子是不是經常性胃疼?是否有缺鐵性貧血?
如果是,建議做個幽門螺旋桿菌
的檢測。過了幾天,同事去做常規體檢,體檢機構的人建議她再自費做個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查,說現在的年輕人經常在外面吃飯,衛生得不到保證身體很容易積累這種病菌,而且因為這個病菌導致胃癌的幾率很大,所以很有必要做個篩查。
不到一個星期,「幽門螺旋桿菌」這個詞頻繁出現,讓我頗為好奇,真的有那麼多「深受其害」的大人小孩嗎?如果真有感染,又該怎麼辦呢?
於是我約訪了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的蘇珮琪醫生,請她來跟我們聊聊。同時,也安排了同事的孩子在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做了一次幽門螺桿菌的檢測,讓大家可以更直觀地了解一下這個檢測的流程。
孩子經常胃疼、長期缺鐵性貧血,
千萬別掉以輕心!
Q1
:
肚子疼
(這裡特指上腹疼,就是平時說的胃疼)是小朋友經常會出現的狀況,但疼一會兒揉一揉可能就好了,過幾天又疼一下,有的家長會認為這是小孩子腸胃弱,沒什麼大不了的。
A1:
孩子從出生到慢慢成長,他的消化器官發育是需要一個時間去完善的,同時他的胃腸道的微生態生物群也是需要一個時間去建立的。如果飲食上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除了疼,孩子還可能出現吃完飯以後覺得脹氣、不舒服;或者是沒什麼食慾,沒吃多少就覺得飽了;又或是噁心想吐。
但是,其實有很多病,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以後造成的
胃炎甚至潰瘍,在這個時候也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
這就需要家長朋友留意觀察,不要以為小朋友就是單純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Q2:
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會造成什麼危害?
A2:
幽門螺旋桿菌,也稱HP,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是微需氧菌。目前我們能發現的幽門螺旋桿菌往往存在於
胃和十二指腸
這兩個地方,繼而引發這兩個地方出現問題。
(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幽門螺旋桿菌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會分泌脲酶,這個東西會幫助它穿透胃壁,穿透了的話胃酸就會刺激到胃壁,慢慢就會引起炎症,造成胃炎,炎症再進一步發展,會出現潰瘍了。但是,這個過程不是必然的。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潰瘍的比例是在10-20%,導致胃癌的比例是1-2%,所以還是需要重視的。
Q3:
我同事的孩子因為胃痛去醫院,為什麼醫生還會問她,是不是有長期缺鐵性貧血?貧血跟這些有什麼關係呢?
A3:
因為有的不明原因的長期缺鐵性貧血也可能是因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有的孩子查出血色素偏低,且長期偏低,可能會同時伴隨肚子疼、沒有食慾、表現很累,甚至噁心、嘔吐,如果觀察大便,有的孩子的便色很深,甚至出現黑便,那他就有隱性失血的可能,就要檢測幽門螺旋桿菌,查一下是不是因為這個病菌而導致了潰瘍出血,從而出現長期缺鐵性貧血。
我:是的,很多家長會認為貧血就要食補藥補,卻不知道可能是其他嚴重的病症導致的。
感染率高達50%!
餵奶喂飯都可能會把病菌傳染給孩子
Q4
:
孩子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幾率高嗎?
A4:
發展中國家,大多數孩子在10歲以前已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不同區域的臨床研究提示感染率達40-50%。成人感染率最高可超過80%。在發達國家,兒童的感染率少,成人感染率逐步增加,由10%(18-30歲)至50%(60歲以後)。
我:這個感染率很驚人啊!
A4(2):
是的,因為我們國家的非分餐制的就餐習慣、飲食習慣、衛生習慣等等,造成了感染高發。很多人都有這個病菌,但是很多人沒有癥狀,甚至相當一部分人攜帶終身也不會有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會有癥狀,有些人沒有癥狀?這個現在還在研究階段,沒有明確。Q5
:
這個病菌是自發的,還是被傳染的?傳染的途徑是什麼?
A5:
它不是自發的,具體的傳播方式還在研究進行中,但就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是
唾液的傳播
,比如孩子要喝奶粉,大人需要試一試奶溫,或者是喂飯的時候需要試一下溫度,有些家長可能就會用嘴試,如果家長是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就有可能傳給孩子了。還有糞-口途徑,所以讓孩子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習慣
非常重要。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病菌檢測?
Q6
:
既然感染率這麼高,孩子如果胃部不適,是不是需要去做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
A6:
要不要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這個問題是這樣的,現在在成人體檢里,很多機構都會把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準確的是叫做尿素呼氣實驗,作為篩查項目放在體檢套餐里。因為現在很多人知道,幽門螺旋桿菌跟胃癌發生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大家都重視,去做篩查,如果呈現陽性可能考慮要去治療。
但是,根據2015年國內兒童消化科專家共識:
對於14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把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作為常規檢查項目來做。
小兒消化內科的指南,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是有指標的,對小孩來說,它的指征是——
1)
慢性胃炎
2)消化道(胃、十二指腸)潰瘍
3)家族裡有胃癌病史的患兒
4)不明原因難治性的長期缺鐵貧血
5)因為自身免疫系統問題需要長期吃非甾體消炎藥的
6)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有以上這幾種情況之一的人群我們是建議測的,目的是看是不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而造成的上述情況,否則,不建議去做這個檢測,其實包括大人也是一樣。
Q7
:
為什麼不建議作為常規檢查來做呢?
A7:
一開始我講了,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很高,但是不一定都會發展成胃炎或者潰瘍,而且單純的感染而未引發炎症的是不會有癥狀的。沒有癥狀,就沒必要去做。如果孩子胃部不適,癥狀已經持續兩個月以上,而且頻率每周都有一次,建議先做一些基本常規檢查,比如血常規、便潛血,必要時還要做胃鏡。通過上面的檢查確診孩子患了胃炎或者潰瘍,或者是不明原因難治性長期缺鐵性貧血,才要考慮做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如果孩子只是功能性腹痛,沒有被確診胃炎或者潰瘍,就不必要做。
因為對於沒有被確診是胃炎或者潰瘍,僅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你就要考慮治療還是不治療?在臨床中,我們除了需要去評估幽門螺旋桿菌存在的風險高低,同時,也要評估因為治療服用的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因為治療方案常涉及多種抗生素的聯合應用,那你給孩子吃還是不吃?所以,這樣的檢測結果,反而會給人壓力和焦慮。但如果有確診或者有之前我所說的6種情況,檢查是必要的。總之,這是個辯證的關係。
檢查過程是怎樣的?
Q8
:
那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的流程是什麼?多大孩子可以做?
A8:
早晨空腹到醫院,先對著袋子用力吹一口氣,然後服用尿素膠囊,分別有碳13和碳14標記的尿素,碳14是有放射性的,所以一般不建議給孩子和孕婦做。而碳13是安全的。然後等待30分鐘,這個過程禁食禁水,最好也不要開口說話,以防含碳13標記的二氧化碳被呼出,影響第2次吹氣結果。時間到了再對著袋子用力吹氣。把兩個袋子都送到化驗室,等待檢測報告。孩子沒有年齡段的限制,前提是他可以配合做這個吹氣實驗,就可以檢查。同時,檢查前一定要確保一個月之內沒有吃任何的抗生素、鉍製劑(一種胃黏膜保護葯),還有兩周之內不能吃質子泵抑製劑(一種胃藥)。
(空腹,第一次吹氣)
(服用碳13)
(休息,禁言30分鐘)
(第二次吹氣)
(檢查結束,吃早餐)
如何治療和預防?
Q9
:具體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A9:
當然前提是在明確有胃炎或者是潰瘍的基礎上,這個治療對於小孩來說,首選葯是三聯療法。這裡所指的三聯是什麼呢?就是由一種質子泵抑製劑,這個主要是要抑制胃酸的,同時還包括兩種抗生素,所以它叫三聯。這個服藥的時間是在10到14天。
(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Q10
:
這麼大劑量、這麼長時間服用抗生素還是挺可怕的。如果家長不接受,還有沒有其他可緩解或者治療的方式?
A10:
目前恐怕沒有其他的方法。Q11
: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在小孩里多見嗎?都是因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嗎?
A11:
根據臨床研究數據,60—90%慢性胃炎患者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中10—20%可並發消化道潰瘍。可以引起胃炎或者是潰瘍的原因有很多,幽門螺旋桿菌是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因素。Q12
:
怎麼樣避免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給孩子?
A12:
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餐具的定期消毒,這個是在食物備制過程中是需要注意的,尤其竹木筷子,一兩個月最好替換。
2)建議分餐制,如果不能做到的話,就建議用公筷或者公勺。
3)孩子有獨立的餐具,在外就餐的時候孩子的餐具盡量自備。
4)在給孩子餵奶或者喂飯的過程中,家長們需要注意,不要經過自己的口再餵給孩子。
5)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
6)毛巾和牙刷要獨立使用。
7)進餐完之後漱口也會減少一部分細菌進入。
總結一下
1)幽門螺旋桿菌是全球高發感染的病菌,且是引發消化道炎症和潰瘍較為常見的原因之一,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分餐制和飲食習慣與衛生。
2)孩子腹部不適達2個月以上,需要先做常規血常規、便潛血等檢查,排除器質性消化疾病的可能性。
如確診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或不明原因難治性長期缺鐵性貧血,則需進一步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3)如果單純功能性腹痛,則需注意孩子日常飲食,注意觀察,隨診。
4)如無癥狀,則無需將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作為常規篩查項目,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和焦慮。
作者:
蘇珮琪,
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全科醫生,
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通過英國皇家醫學院內科資格認證。
公眾號:常青藤爸爸(ivydad_ivydad)
爸媽營還有3
款
好物
推薦
點擊
?
哇!全智賢在《來自星星的你》中的銀色夢幻高跟鞋,竟然有了舒適版!
點擊
?
開學特惠!20套 2-10歲最好的童書!識字、數學、英語!Usborne、DK、迪士尼、Discovery、美國國家地理全來了!
點擊
?
兒童護眼燈,多少人被廣告忽悠花錢毀眼睛!(2017版)
關注爸媽營,打開首頁輸入框,
回復
媽媽
,看【媽媽教育專題】
200+
篇好文
回復
爸爸
,看【爸爸教育專題】148篇好文回復
心理
,看【心理教育專題】124篇好文回復
繪本
,看【史上最強繪本資料庫】回復
下載
,看【61個頂級下載資源】回復
安全
,看【安全教育專題】200+
篇好文回復
明星
,看【明星教育專題】200+篇好文回復
隔代
,看【隔代教育專題】94篇好文回復
健康
,看【健康教育專題】186篇好文回復
購物
,看【海淘購物專題】155篇好文回復
早餐
,看【親子早餐專題】48篇好文回復
二胎
,看【二胎教育專題】108篇好文回復
英語
,看【英語教育專題】94篇好文回復
樂高
,看【樂高教育專題】37篇好文回復
看片
,看【電影動畫專題】57篇好文回復
手工
,看【創意手工專題】70篇好文回復
興趣
,看【早教興趣專題】28篇好文回復
親子游
,看【親子游攻略】200+篇好文回復
兒童房
,看【親子家居專題】140篇好文爸媽營,www.bamaying.com
由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白領媽媽創立。長期與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專業人員合作。
只研究:精英爸媽們的學、玩、買!
微信: 爸媽營
微博: 爸媽營
商務合作: bd@bamaying.com
投稿郵箱: tg@bamaying.com
▼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爸媽營開學季】


※害慘了!7歲女孩一時愛美塗上這個後被送去急救,父母遺憾終身!你可能也玩過。。。
※【收納】2億人都在用的收納神器,台灣豪氏雙重靜電壓縮袋!可手工操作、省70%空間!防塵、防水、防霉、防蛀!
※【七夕】從未見過!如此美、如此好的便當盒!法國monbento,紅點設計大獎!每一餐,都如此幸福!
※因為我是媽媽,所以我認慫
※看哭!單親媽媽帶著3歲女兒跑夜班的士: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TAG:爸媽營 |
※血糖一高人變傻?胖子飽了還想吃?這些可能都是真的…
※孩子老是哭,還不愛吃飯,可能是這個原因!
※肚子這裡經常痛,很可能是肝癌前兆,萬不可當胃病治療!
※是不是又感嘆歲月無情,皺紋深重?還可能是這3種食物,你吃太多了!
※又有房顫,又有血栓,等待你的可能是這個病!小心了!
※孩子感冒咳嗽時,這幾種食物千萬別給他吃,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嘶,疼!你以為只是口腔潰瘍?其實很可能是這種病……
※肚子這樣痛,不是腸胃不好,很可能是肝癌的前兆!
※肚子這樣痛,並非腸胃不好,有可能是肝癌前兆!
※女性肚子疼,以為是要來大姨媽了……小心你可能患上了這些病!
※經常吃「殭屍肉」,不僅傷害腸胃還致癌,你家的冰箱就可能有!
※警惕!孩子出現這些癥狀,很可能是肚子里有蛔蟲了!
※乳腺癌多可怕,女性都知道!這3個習慣養成好,它可能會放過你!
※停止吃這3種食物,每一口可能會吃壞身子,很多人不知道還在吃!
※痒痒癢,真受不了!皮膚瘙癢可能是這種因子缺乏
※很不幸:得了這2種腎病,你可能躲不過尿毒症!
※經常落枕,可能導致頸椎病,這幾個原因,不可小視!
※孩子免疫力低經常生病?不是防護沒做好,可能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脖子疼痛不一定是頸椎病,還可能是這些原因!
※瘦子拚命擼鐵都練不出肌肉?可能你一直吃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