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TVB金庸劇啟示錄:這裡有李若彤古天樂的盛世美顏,也有俠骨仙風江湖煙火氣氣

TVB金庸劇啟示錄:這裡有李若彤古天樂的盛世美顏,也有俠骨仙風江湖煙火氣氣

【微信號ilovemisse】謝絕任何微信號和媒體未經許可轉載!轉載請後台聯繫,但歡迎各位轉發到朋友圈

大家好,這裡是E姐「日落TVB」系列回歸的第六篇,歡迎大家關注。

GIF/741K

前段時間,E姐寫了TVB九十年代的職業劇女性:

TVB職場女子圖鑑:每一個都比你想像的生猛

還有能讓你笑成大孩子的搞笑劇:

TVB搞笑劇啟示錄:多窮多苦多悲慘,都能笑得像個二百斤的孩子

而在TVB里,還有一種老少皆宜,深受大眾歡迎的電視劇類型——武俠劇。這其中,金庸劇尤為經典。

GIF/1.0M

今天,E姐來和大家聊一聊TVB的金庸武俠劇,以及TVB的金庸情懷。

1 凡井水飲處皆金庸

每一代美國人都覺得塞林格屬於自己,而在中國,每個人心中有屬於自己的金庸情結。

而TVB更是將這種金庸情結發揮到淋漓盡致。

TVB大概是最愛翻拍金庸作品的電視台了,這裡E姐做了一個純手工統計,1976年以來,TVB拍了這麼多金庸劇:

一共是21部,接近年均一部的速度。

導致想上BBS討論一下誰的小龍女演得最好,直接會被一圖砸暈:

我是誰?我在哪?這些是誰?當然裡面有部分和TVB沒啥關係,列上去是為了排場~

這也得益於觀眾的熱情。因為無論怎麼翻拍,只要這個色彩絢爛、充滿傳奇的武俠世界出現在小熒幕,就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GIF/821K

為什麼是香港人成就了我們的金庸回憶呢?

首先,香港通俗淺近的市井文化,是金庸小說生長的土壤

想當年,金大俠創辦《明報》的支柱,不正是他自己的連載武俠么?

《明報》連載的金庸小說

另外,也正是香港市民對於金庸武俠的熱捧,才推動了武俠文化的蓬勃。

文字來源:HK01

當金庸成為橫跨代際的精神坐標之後,」新武俠」遍地開花。

於是,德雲社的相聲說「東方不敗」,文學院的教授做金庸研究,無數年輕人的英雄夢從金庸的武俠世界中汲取,少男在寒暑假一遍遍回味金龍飛舞的降龍十八掌和激光六脈神劍……

男人希望仗劍江湖,女人憧憬刻骨之愛。

所以,人人都愛金庸,讀過小說的愛他的骨相,看過影視劇的愛他的風神。

說起激光都想到陳浩民?邵氏1977版的才是真·鐳射

只不過當金庸這棵參天巨樹真正長成以後,香港市井的土地終歸太過貧瘠,無法供給足夠的營養,當然這是後話了。

除了觀眾以外,影視製作人員也是值得一提。他們當中有成熟的市場獵手,也有純粹的金庸迷;他們中有的愛黃蓉,也有的愛小龍女,各有自己的情懷和認知。

GIF/414K

比如被稱為「金庸御用監製」的李添勝,自稱「每一部金庸小說都讀過幾遍」。

然鵝,添哥雖然這麼說,他的一些金庸劇也改編了不少

多年以後網路上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無數原著黨、TVB黨和內地版擁躉因為一句「TVB武俠最經典而不是最優秀」,戰得頭破血流,甚是壯觀。

實際這也是TVB金庸情結的一部分,他們擅長用自己成熟的影視製作體系和敘事方式來表達「TVB式的金庸」

這種表達有時候效果極佳,在迅速傳播時足以讓觀眾無視它的不精緻;有時候則讓人覺得過於庸俗小氣,無法承托起金庸的大敘事和大寫意。

2 朱雀橋邊野草花:TVB金庸劇的人設與情結

TVB金庸劇在細節上的一些焦點問題,如今已是各個BBS的「月經」爭論,比如83版射鵰黃蓉的人設,究竟是精華還是敗筆。

我說蓉兒啊……七公內力掙開這點麻繩還不是分分鐘

翁美玲的蓉兒初見洪七公,因為意氣之爭在妓院戲耍洪七公,還把老幫主捆在海里。這樣加劇情讓許多原著黨表示不能忍,破壞了蓉兒在心目中的形象。

這個心情很好理解,翁美玲的黃蓉整體風格多少有點小太妹的味道,接地氣、俏皮、活潑,古靈精怪,但她毫無疑問是由電視劇再創造的形象。

GIF/417K

這個笑顏和粉藍帶花的衣衫,從一開始就是朝著活潑刁蠻的形象走的。

可金庸作為一個眾所周知的白衣控,他筆下的黃蓉、小龍女、王語嫣、水笙……深魂里都是白衣飄飄。比如黃蓉女裝初登場這樣寫:

「船尾一個女子持槳蕩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髮上束了條金色細帶,白雪映照下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盪近,只見那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笑面迎人,容色絕麗。郭靖只覺耀眼生花,不敢再看,轉開了頭,緩緩退開幾步。」

畫師青塵據此畫過一張想像圖,黃蓉白衣束髮,有很多人喜歡,覺得蓉兒當是如此……

反倒是李一桐版的黃蓉出場,很符合原著黨的想像。

感受一下動圖效果:

GIF/939K

李一桐版的蓉兒時而笑眼彎眉,時而含情凝睇的樣子,也離原著更近。

尤其是完顏洪烈府與歐陽克一干人的打鬥,圈粉無數,一夜之間斬獲無數老公。

同樣是自83射鵰開始,黃蓉的熒幕形象趨於模式化,表現「古靈精怪」的方式是不停地使小性子,面對別的女性喜歡吃飛醋。

GIF/1.6M

比如原著粉一直詬病的,黃蓉初見穆念慈,就說穆姐姐一副淫賤相。

可是黃蓉畢竟是黃藥師的女兒,那個隨時準備碧海潮生時,孤舟一葉吹簫殉情的洒脫男子,怕是教不出這樣小肚雞腸的女兒罷?

況且原著的黃蓉單純至極,在柯鎮惡痛罵她妖女的時候,金庸是這樣寫的:

黃蓉自幼獨居,哪裡聽到過這些污言穢語。饒是她聰明絕頂,柯鎮惡每罵一句,她都得一怔之後放明白言中之意。到後來越聽越不成話,越聽越不明白,啐了一口說道『虧你還做人家師傅,也不怕說髒了嘴!』」

這樣的黃蓉又怎麼會對穆姐姐口出惡言呢?甚至在知道郭靖的金刀駙馬身份時,她也顯得寬容大度:

這才是金庸心中,白衣飄飄的黃蓉的樣子。

所以83版《射鵰英雄傳》其實摻入了很多市井言情的成分,黃蓉被塑造成一個街坊喝茶打牌的時候能聊得起來的妹子,她美麗驕傲,聰慧狡黠,有自己的小情緒和壞脾氣,但心底卻有著單純善良,敢愛敢恨的一面。

GIF/102K

那或許是一個時代港人心中的理想型,這種style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內地也頗為流行。

周海媚也把周芷若演成觀眾心目中的理想型,但佘詩曼的「腹黑心機女」版本其實更貼近原著些

當然,不是說不按原著就是什麼罪過。

李安也說過,影視劇和小說根本就不是一個事物。完全按照小說拍且不說節奏拖得受不了(金庸武俠可是在連載的……想想《海賊王》吧),許多情節也會淡而無味。

而且TVB式的「都市武俠」在情節上也絕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同樣是83射鵰,在黃蓉身中裘千仞鐵掌,自以為命不久矣的時候,對郭靖有3個遺願:

第一,我允許你為我難過一陣子,但不允許你永遠為我難過。

第二,我允許你再找一個妻子,但她必須是華箏,因為她真心愛你。

第三,我允許你來拜祭我,但不能帶著華箏來,因為我畢竟還很小氣。

宛如前些年流行的「三行情詩」,寫的或者不是金庸心裡的黃蓉,但這個小氣、吃醋、心思玲瓏、真心愛著靖哥哥的蓉兒,同樣栩栩如生。

GIF/1.0M

這也談不上是「不金庸」,而是有些野氣,有些街頭巷邊的濕氣。

3 野情喜不擇粗疏:TVB式金庸的花式BUG

TVB為人詬病的除了人設和情結,還有一些「沒文化」的台詞和手繪風的布景等細節,其中有一部分確實值得吐槽。

這是命運石之門,「多重世界的時空基點」——TVB公雞碗。不過它沒在金庸劇里出現過

金庸劇bug,鐵木真的望遠鏡:

實際上第一台望遠鏡出現是十七世紀初的事了

而01版倚天屠龍記中的屠龍刀,原著的描述是「一把四尺單刀」,非金非石,外表平凡無奇。

原著的描述是這樣的:

「群豪久聞屠龍寶刀之名,但見這刀黑黝黝的毫不起眼,心下都存了一個疑團:「怎知此刀是真是假?」只見常金鵬緩緩的將刀交給左首舵主,說道:『試鐵鎚!』」

可見這柄單刀的外表確實也沒什麼特異之處,可到了TVB手裡造型就有點浮誇了……

道具兄弟是對劇組有什麼意見么?這麼大一顆珠子演《神龍鬥士》都夠了,能叫平平無奇?

是對「平平無奇」是有什麼誤解么…

這也就算了,原著里明明有一段燒刀的描寫:

俞岱岩站立之處和那爐子相距數丈,已然熱得厲害,爐中之熱。可想而知,但見火焰由紅轉青,由青轉白,那柄單刀卻始終黑黝黝地,竟沒起半點暗紅之色……

而道具兄的想法是……

說好的沒有半點暗紅之色呢?不科學啊大胸弟!

台詞上,譬如洪七公替文丞相說出「人生自古誰無死」,也是個不大能接受的疏忽。

小糯米的爺爺

客觀地說,任何一部涉及歷史背景的電視劇,這樣的錯漏都難免會有。

現代影視作品必須考慮傳播和接受的問題,不然先漢先秦題材還拍什麼勁,直接要放棄治療了……

比如誰要是用歷史知識吐槽《羋月傳》,那就真的很無聊了,按歷史怎麼拍?

但事情分輕重緩急,宋與遼/金/蒙古的矛盾可以說是神鵰三部曲的歷史主線了,洪七公客串文天祥這種幺蛾子,怎麼也不應該。

另一個值得吐槽的細節是楊過的手,《神鵰俠侶》的三聯版里,楊過被郭芙砍斷的是右手。

「小龍女道:『我要你抱著我,用兩隻手。』一轉眼間,突見他右手的袖子空空蕩蕩,情狀有異,驚呼:『過兒,你的右臂呢?』楊過搖頭苦笑,低聲道:『這時候別關心我,你快閉著眼睛,一點兒也不要用力,我給你運氣鎮傷。』小龍女道:『不!你的右臂呢?怎麼沒了?怎麼沒了?』」

可是這樣一個神鵰的核心細節,幾乎所有版本的過兒都是斷的左臂——這也就算了,畢竟演員練習左手舞劍有點拖進度嘛。

關鍵是一部分劇迷還強力推出了一個觀點:連載版的楊過斷的是左臂

白古的楊過就是右手揮劍

這就不應該了啊……正因為楊過斷的是右臂,玉女劍法、全真劍法、打狗棒法都不能用了,楊過才覺得自己廢了。這是他練玄鐵重劍,「破而後立」的伏筆。

本著眼見為實的原則,E姐還真找到了他們說的「左手右手都斷過」:

可同在連載版里,陸無雙、程英、小龍女都說楊過斷的是右臂,答案顯而易見——連載的時候金庸筆誤嘛。

給wuli黃教主贊一個,說斷右手就斷右手,不怕麻煩。

4 野蔬充膳甘長藿: TVB式金庸的「神來之筆」:

但TVB的武俠劇也通過一系列的原創細節和劇情,快速推進劇情,使得劇集張力合宜,矛盾衝突充分。

GIF/1.6M

比如快速出場的任盈盈……

比如我們小仙女就愛看顏,被何寶生的林公子迷壞了……

01版《倚天屠龍記》(黎姿吳啟華版)的開頭,海沙派衝出來搶屠龍刀——幾位海沙派的小哥吊著威亞在空中撒毒鹽。

原著謝遜在島上逼著海沙幫的人吃了一碗毒鹽,自己也陪了一碗,以示豪氣。

可見毒鹽是靠吃發生作用的,但是電視劇里用來扔,尤其扔眼睛……其實也很符合邏輯不是嗎?

《倚天屠龍記》中,殷素素初見張翠山的原創劇情也很不錯。

殷素素設計用一張字畫把「鐵畫銀鉤」張翠山引到後院,張翠山於是在大雨中見到了欣賞字畫的殷素素。

雨中美人捧卷,相比蘇有朋版顏值開掛的殷素素,01版素素算不上什麼美女。但是這個雨中的樣子卻拍得極美。

因為電視劇版開頭大改的緣故,整個倚天的起始結構實際已經不存在了,這個細節的設計使劇情得以平滑推進。

郭妃麗的殷素素,顏值跟上高圓圓和賈靜雯不掉隊,去虎撲女神進個16強是有實力的吧?

殷素素和張翠山後來的故事,則包括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為什麼療傷要脫光衣服」和「江湖兒女不拘小節」~

但如今古裝劇的亮點大概是「美男泡澡」了

同樣在01版倚天中,這個咬破嘴唇接吻也被稱為神細節。

三生三世OS:真不是故意的……

還有神鵰俠侶中的雕兄,楊過亦師亦友的「魔寵」——為什麼說是魔寵?因為描述是這樣的:

「那雕身形甚巨,比人還高,形貌醜陋之極,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黃黑,顯得甚是骯髒,模樣與桃花島上的雙鵰倒也有五分相似,丑俊卻是天差地遠」。

所以除了沒有大肉瘤之外,最還原的雕兄應該是上圖這樣的……是不是覺得小時候吐槽古天樂版的雕兄一看就是人扮的其實沒那麼有道理?

又或者,雕兄其實是始祖鴕鳥的樣子?

也對,所謂洪荒異種嘛,白堊紀來的也很合理啊。

總之,雕兄是不會飛的。後來去黑龍潭抓瑛姑的靈狐時小郭襄問楊過,為什麼不坐著雕飛進去,楊過親自解密說雕兄不能飛。

雕兄還有點醋兮兮的超萌

因此,各版本中坐著雕兄飛起來的過兒和小龍女或郭襄,按原著都不科學——可是這個細節符合觀眾的想像呀。

大雕帶著人飛不但看起來很美,還能把前後的原創劇情無縫銜接起來,導演們都愛它。

知乎er張公子說得對,畢竟金庸武俠劇的讀者,大部分是沒看過原著的

也正是這些原創的「精修」細節,保證了TVB金庸劇在推進劇情時平順流暢不斷檔,細膩紅潤有光澤。

《碧血劍》里也對金蛇郎君進行了相當多的「再創作」,看了江華的美貌我們是同意給他加戲的

5 由人而鑄魂:千姿百態的演員們

除了帶有流行元素的劇情體系化推進和BGM的高水準以外,TVB搞金庸武俠還有一大殺著——選人

雖然無線的藝人大都是培訓班出身,但也不見得演技比同期科班出身的大陸演員精湛許多。但不知為何,他們的金庸扮相和神韻總給人一種有靈氣的感覺,有時更是和金庸原著神契合。

記憶中最經典的金庸人物形象,TVB的演員絕對是佔了半壁江山。

像李若彤的王語嫣,陳浩民的段譽,都是所有版本中「最佳」呼聲頗高的。

這倆……幾乎到了不解釋的地步,李若彤的小龍女雖有過於清冷木訥的批評,但絕對是現象級的角色。

演技顏值雙在線的白古,也能打十個普通楊過

GIF/1.4M

另有劉德華和陳玉蓮的版本也相當經典

還有,樊少皇並不醜,可是原著說虛竹「相貌醜陋、濃眉大眼、鼻孔上翻,雙耳招風、嘴唇甚厚」,這個妝後的樊少皇莫名契合原著的虛竹形象。而他對打戲的良好感覺,也保證了靈鷲宮主的表現力。

黎姿的敏敏郡主也常是人們口中的最佳。

趙敏就像是夕陽,艷麗不可方物,也是金庸首肯的擁有複合性格的人物形象。賈靜雯重其嬌俏,而黎姿的趙敏更顯得有層次和有深度。

GIF/421K

李綺紅演出了少年郭襄的玲瓏機敏,有人說這一版郭襄「純萌太過」,那或許是因為郭襄這個人物也是有多重性的。

其實這二者並不矛盾,未來郭襄女俠騎著毛驢一步一步滴答滴答,帶著倚天暗啞的時候,十六歲的那年看過的煙花會替山和海說話。

而雪梨飾演的康敏,甚是抓心。

原著中蕭大王聽到段正淳和馬夫人說話,康敏的聲音「膩中帶澀,軟洋洋的,說不盡的婉轉纏綿,令人神為之奪,魂為之銷」。二破「色戒」的鐘麗緹在表現康敏的媚骨天成上,卻遜色雪梨一籌。

有的時候TVB選人也會有一些迷之定式……但誤打誤撞中,也頗有驚艷之處。

比如程靈素這個角色,原著明明是個黃毛丫頭,容貌平平:

「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髮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

可是到了電視劇里,一個賽一個漂亮。我們先看別家的選人,91龔慈恩,畫里美人。

93版嘉禾用李嘉欣……導演老師,你這是犯規和犯罪,喪心病狂你知不知道?

TVB一開始隨大流走,程靈素美得不遑多讓,景黛音大美女一枚。

可到了1999年,TVB突然轉性了,袁紫衣程靈素合成了一個叫幺一一的角色,扮演者是劉曉彤。這個突然就……很還原了呀。

不過他們這麼干是有原因的,因為那一版只有雪山飛狐的版權,沒有飛狐外傳的。所以苗人鳳、胡一刀的名字可以用,程靈素就不行。

果然神還原是撞出來的嗎?

又比如劉丹老師的洪七公,原著明明是個中年乞丐,年紀看著比丘處機還小。這是誰弄成鬚髮皆白的?

但是這一版的洪七公頗得觀眾讚許,甚至有人在將來看到孫海英的洪七公覺得不倫不類。

這恐怕也不僅僅是先入為主的問題。而是這些角色的塑造本身充滿了親和力,讓人討厭不起來。

E姐結語:

金庸和TVB,一庄一俗,但卻像命中注定,產生了這般深刻的交集。

他們沒有共同的美學傾向,卻合力在熒幕上書寫了不止一代人的情懷,是毋庸置疑的經典。

一切風神來自骨相,TVB之所以能捕捉金庸的部分「骨相」,是金庸武俠本身與香港這座城市的土壤一脈相通,金庸的「流行因素」與TVB的節奏分外合拍。

所以TVB在時代的律動中,總能更容易捕捉到金庸的賣點,把它和自身的製作優勢結合起來。

但TVB的精神氣質與與金庸畢竟又是不同的,商業因素和製作本身的問題,使得金庸劇多有亮點,也多有問題。

也正因為如此,TVB的金庸劇比原著多了幾分煙火氣,贏得了觀眾的心。

GIF/1.2M

一如好萊塢在改編時候的「慣病」——承托起一部分思想時,必將埋葬另一部分內涵。

TVB武俠與金庸之間的相互成就,也正是相伴著必然的「制約」。承托起一部分俠客風神,也必將葬送部分畫外之音。

但無論如何,他們之間的「愛恨交纏」都已化作不朽的光影記憶,留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裡。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高能E姐 的精彩文章:

這位快男在選手中年紀最大,但羅志祥說他清爽,李健說他勇敢,你喜歡嗎
細思極恐!楊坤遭女子蹲家門騷擾長達三個月,這是私生飯還是另有隱情?
馬思純周冬雨竇靖童:「祖孫三代」都這麼少女,十萬種美法都在這了!
第一部很經典,續集卻拍成了大爛片的六大電影!
從影視劇到女童猥褻事件,為什麼我們要警惕越來越泛濫的「聖母病」?

TAG:超高能E姐 |

您可能感興趣

趙薇的煙火氣和江湖氣,說白了也是她的底氣
上海還有煙火氣這麼重的古鎮?
禪意古寺,煙火氣的市集,文藝街巷,清邁有剛剛好的美食和柔情
《芳華》:劉峰的「煙火氣」
唯美風·情侶壁紙:反正溫吞世俗人間煙火,只有你是我的江河湖泊
漫步西華路,凝聚時光的街坊煙火氣
尋味安昌,江南古鎮樸實無華的煙火氣!
趙薇的煙火氣
嚮往的生活第三季,黃磊何炅彭昱暢去湘西,這個蘑菇屋好有煙火氣
TVB港劇為何這麼有人間煙火味?因為都是在香港街頭實景拍攝!
喜歡郭碧婷仙氣飄飄的裝扮,不食人間煙火的純凈美好
張德芬:四合院里的煙火氣,才是北京的味道
煙火氣里的小美好
一座擁有熱乾麵和煙火氣息的城市——四日武漢遊記
韓版《小森林》:清新與煙火氣,如何抉擇
春風吹柳絮,清明煙火新
溫馨北歐風,愛上這個充滿煙火氣兒的二人世界!
北宋林逋行書《三君帖》,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
電影音樂|鬼才華晨宇:並不是煙火里的塵埃
在南京熱河路,我惦念起汾陽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