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部讓比爾·蓋茨流淚的電影成就了影史最「喪」奧斯卡影帝

這部讓比爾·蓋茨流淚的電影成就了影史最「喪」奧斯卡影帝

《海邊的曼徹斯特》講的並不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是一種真正悲傷的生活

影片中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地面覆蓋著皚皚白雪,人與人之間的對白平淡簡潔,舒緩的配樂中透露出一絲傷感,故事中沒有救贖,也沒有解脫

但就是憑著這份細膩的表演和情感共鳴,它在這個過於政治化的電影評選時代,以不圓滿的結局詮釋了人性的糾結和生活的遺憾一舉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主和最佳原創劇本兩枚小金人。

用喪到極致的人講一個救贖的故事

表現災難悲劇的方式很多,導演卻用了剋制平靜的手法,在無聲無息中將虐心過往一點點抖落。

李是一個普通中年男子,一次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他的三個年幼的孩子不幸葬身火海。

面對警察的問詢時,李只是平靜地講述火災的始末,在他臉上,似乎連自責都看不出來,僅是有那麼一口氣在那頂著,不上不下。

警察對這樣的狀況都欲言又止,生怕會觸碰到傷痛的臨界點。可就在轉身離開警局的一剎那,失魂落魄的李冷不丁地搶下警察的配槍,準備飲彈自殺。

前後的舉動形成鮮明對比,李內心的掙扎在此處全抖落出來。李的舉動,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觀眾,他在警察局拔槍時,就已經死了,而且是死得透透的

雖然最後被攔了下來,可他依然選擇格式化了所有的幸福記憶,一點點封閉自我。

掃雪,清理垃圾,修水管,通馬桶,他每天的工作枯燥又單調,沒有任何悲喜。有人愛上他,也有人投訴他,但他似乎都不在意,他只是孤獨地活著李的扮演者卡西·阿弗萊克用出色的表演詮釋了什麼叫活得如行屍走肉。

當全片的人都在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向前看——侄子在失去了父親後仍然過著精彩放浪的美式青少年生活;曾有酗酒情緒問題的嫂子和一位基督徒結婚,開始信教變得平和;甚至連前妻也從喪子之痛中走出,和另一個男人組建家庭生了孩子......只有他,依然在與過去較真

《海邊的曼徹斯特》想講述的其實不是救贖自我和救贖他人的故事,影片無意於將生活完美化和理想化。

它將生活的無助與絕望平實化,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人無法面對世界,甚至無法面對自我的現實,在一場悲劇中,層層剝開。

「閃回」敘事令情感呈撕裂式侵入人心

作為一部極為寫實的劇情片,《海邊的曼徹斯特》顯得有些平淡甚至乏味,但究竟是什麼讓它贏得奧斯卡兩項大獎呢?

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雙線敘事構建出的豐富內核,使之具有了打動人心的情感力量。

故事如果是以單向結構的方式展開,因果之間的呼應就沒法那麼強烈。尤其當主人公將所有的情感都深深壓進心底的時候,觀眾是很難感同身受的。

於果·明斯特伯格曾對閃回有過論述,他認為任何對以前情景的追溯都叫做「閃回」。《海邊的曼徹斯特》中有大量的閃回鏡頭,且全部都是採用直接切換,將過去與現實幹脆利落地聯繫在一起。

當過去的錐心之痛與現在的沉默壓抑碰撞到一起,「閃回」起到的恰恰是一種反向烘托的作用,李越是壓抑,傳遞出的悲傷就越強烈,觀眾就越是心疼他。

法國新浪潮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的早期影片《槍擊鋼琴師》也講述了一個沉默寡言,無法擺脫痛苦過去的男主角的故事。

影片同樣採用了閃回的敘事手法,輝煌的過去與黯淡的現在兩相對比,更加凸顯出人物在面臨命運時的無奈。

對於災難給一個人造成的創傷有很多種寫法,《海邊的曼徹斯特》恰巧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它把最煽情的部分小心翼翼地摺疊、隱藏,近乎捨棄,不得已時才泄露一點點。

它只交代了前因,再交代了後果,中途那些痛徹心扉的過程藉助於回憶,人物的內心被更具體地展現出來,也使得影片的敘事更加細膩。

導演總是在「死亡」面前當個旁觀者

肯尼斯·羅納根是一個紐約猶太家庭中長大的的劇作家,父母都是心理諮詢行業人士,家庭條件優渥。這讓他描寫人物心理的同時,也有著不可避免的中產知識分子視角——「人的生存狀態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而在這之中,「死亡」是他最熱衷的呈現方式。在17年的導演生涯中,羅納根只拍過三部電影,但每一部都以死亡開場。

處女作《請再靠近我》里,一對年幼的姐弟因為父母的殞命成了孤兒;

上一部《瑪格麗特》里,女高中生的無心之舉導致了一場車禍的發生,隨即親眼目睹了一個生命的消逝;

新作《海邊的曼徹斯特》里,哥哥的猝死讓主人公不得不再度直面人生的慘禍。

我們常常能在文藝作品中看到的主人公從親友的死亡帶來的心理創痛中恢復的過程,但到了羅納根的作品裡,則成了一個偽命題:死亡以偶然事件的面目出現,帶來的傷痛是永遠無可消弭的。

羅納根沒有對任何人的選擇進行道德或倫理上的拷問。帶來最大衝擊力的是李在工作中偶遇的那個老人,他的出現提醒著我們:對當事人來說是永遠失去親人的徹骨傷痛,但是到了一個陌生人口中卻僅僅是幾句輕描淡寫的問候:「他已經死了嗎?」「他的一個孩子也在最近過世了嗎?」「他人不錯啊。」

對於生者而言,這種重與輕的失衡恐怕才是讓人最難以接受卻又必須面對的現實。

所以,羅納根借李最後寧可放棄侄子的撫養權,也不願回到故鄉定居的決定,告訴我們不論是否出於主動的選擇,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此停滯在失去的那一刻,一邊讓傷口流血,一邊就這麼放逐下去也無妨。

喪式表達能讓自己找到一個宣洩口

這一兩年,「喪」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大行其道。

簡單地說,「喪」指的是這樣一種心態和生活方式:不想工作,漫無目的,情緒低迷,慾望低下,只想行屍走肉、麻木不仁地活下去。

美劇《馬男波傑克》以及日本的一系列「喪劇」中有他們推崇的人生觀……

比如去年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亮相的《瀨戶內海》,這部電影圍繞兩名高中生放學後悠閑吐槽聊天的日常展開,六個章節基本都是同一場景,導演拍的就是兩個人呆坐河邊東拉西扯地聊天。

高中生瀨戶有句內心獨白,擊中了許多觀眾的心:「青春為什麼一定要跑步流汗,為什麼不能就在河邊虛度呢?」是的,「虛度」,為什麼生命一定要耗費在加班、學習、上進、追求成功上面,為什麼就不能虛度?

「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過去和解」的《海邊的曼徹斯特》,也理所應當被看作喪片大軍中的一員。

人生的確充滿了「喪」,就像伍迪·艾倫在《安妮霍爾》開頭講的那個笑話:「生活充滿了悲慘、孤獨和苦難,而且這一切都結束得太快了。」

但,活著永遠是一種本能,生活就是充滿了遺憾和悔恨的歷程,正面面對殘缺的過往,會痛,卻也還會向前走——這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給我們的雖然喪但卻踏實的答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銳影Vanguard 的精彩文章:

人生已經很喪,要是再不為自己而活,還不如做瘋子
SDCC 2017:美國影視公司的超級英雄大戰
唐僧扮第一扮演者汪粵為什麼沒有繼續演
其實我們都錯了,《綉春刀》並不是一部武俠片

TAG:銳影Vanguard |

您可能感興趣

三屆奧斯卡影帝的最後一部電影,不看怎麼行
這些盛產奧斯卡影帝影后的電影,你一定要看!
丹尼爾作為奧斯卡影帝息影備受關注 將會宣傳完最後一部電影
三屆奧斯卡影帝息影之作,依舊是部不平凡的電影!
這部很酷的電影,恐怕是奧斯卡最大遺珠
一部老少皆宜的尼古拉斯凱奇動作解謎片,最普通的電影就是好電影
《神奇女俠》無緣奧斯卡,蓋爾·加朵:拍這部電影不是為了奧斯卡
科比拿奧斯卡,詹姆斯也有可能,他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電影
奧斯卡:背後的故事比電影更精彩
奧斯卡,不只是電影
一口氣刷完7部「狗爹」電影,奧斯卡影帝厲害了
奧斯卡結果挺好:水形物語最佳電影 吉爾默最佳導演 科比是亮點
十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哪一部是你心中的經典?
下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一部悲慘的喜劇電影
不管怎樣,這部電影都是我的奧斯卡最佳
你喜歡傑拉爾·皮雷扮演哪部電影里的角色?
奧斯卡影后獎盃被盜,小偷猖狂炫耀,這遭遇都能拍奧斯卡電影了
哪種電影會比較受奧斯卡青睞?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又會花落誰家?
這部電影,就是一場影帝和影帝的較量
我敢打賭,這部電影將成奧斯卡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