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19款火鍋底料,我覺得這款最OK
聽說最近《中國有嘻哈》挺火的,於是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情點開了這個綜藝,結果……看餓了。為什麼?
因為作為吃貨的我,成功的被一首《火鍋底料》吸引去了注意力。是的,我就是那個連火鍋底料都不放過的吃貨!
GIF/515K
那麼問題來了,哪種火鍋底料最好吃?有了問題就得解決嘛四不四,不如就來一場極具freestyle的火鍋底料評測!
在評測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都有哪些火鍋底料吧!
GIF/909K
看了圖你可能發現,這一次火鍋底料的標準是——川味火鍋底料。
既然是川味,最常見的自然是牛油火鍋和清油火鍋,可是這兩種火鍋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是傻傻分不清楚,那今天就在評測之前科普一下。
用料不同
牛油主要靠油料取勝,選用牛油或者其他動物油作為原料,提香加味,保持火鍋辣而不燥,以重慶為主;清油呢,主要選擇純菜籽油作為原料,油脂攝入量相對較少,屬於四川的傳統火鍋。
GIF/1.5M
體驗不同
首先,牛油鍋底能夠迅速在冷空氣環境下凝固在餐具上,清油凝固的沒有那麼快。
其次,牛油底料味道比較厚重濃郁,香氣四溢,不過有一個bug就是就是吃完之後身上容易殘留火鍋的氣味,走在路上彷彿是一袋行走的火鍋底料;清油則比較清爽不糊口,充斥著一股自然樸實的氣息。
蘸碟不同
牛油鍋底因為口感厚重層次分明,所以一般都配個油碟,也是為了解膩解辣;而清油一般都會在自己調好的蘸碟基礎上加上原湯汁,免得菜品不入味。
好啦,初步了解了牛油底料和清油底料的差別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準備工作了~
第一步,打開手機點開BGM,跟著節奏搖擺起來。
第一步,上菜。
GIF/649K
在此之前,我們強烈制止了一位企圖直接用筷子蘸火鍋底料吃的同事,選擇了這七種菜。
第二步,火鍋底料應該怎麼吃?這個問題提的好,其實很簡單。
點燃固體酒精,放上鍋加點水,蓋上鍋蓋等水煮沸。加入底料,等底料充分融化。
GIF/791K
這個時候就可以放菜了!
GIF/1.5M
第三步,評測正式開始。
GIF/862K
雖然嘴上說著freestyle,但是也不能完完全全的放飛自我,還是需要點規則的,所以……
我們規定:為了保證火鍋底料本身的味道,除了加水之外不添加任何其他液體;所有涮好的菜品都不沾油碟不沾調料。
經過一下午的準備和一晚上的評測,結果如下:
首先是噼里啪啦牛油組,一共是11種。
GIF/417K
依照國際慣例,當然還是先掃雷。
GIF/56K
價格:15.8RMB(220g)
外觀:外包裝可以說是十分喜慶了,幾個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著火鍋,氛圍很好;內包裝的「山裡屯」相當齣戲
底料是掰都掰不動的固體狀
麻辣程度:雖然看起來很紅,但是味道卻很淡,有一種清水麻辣燙的感覺,沒有火鍋感,如果10分滿分的話,在這一項上我最多給個3分。
菜品入味程度:不是很入味,而且味道怪怪的,不是正常的麻辣,吃過之後嘴裡的回味莫名有點酸,沒有牛油應該有的開門見山的濃厚味道。
實驗員吐槽:「這款火鍋底料沒有任何粗彩的地方,我覺得很普通。」
敲黑板,注意了啊,下面就是好吃榜了!
GIF/83K
參考價:8.8RMB(300g)
淘口令:¥ytCg0dTt88A¥
外觀:看起來很普通的一個外包裝,其實你仔細看一看就會發現背景裡面吃火鍋的場景圖;內包裝還兩幅面孔呢,正反顏色不一樣
摸著稍微有一點點油,底料是固體狀。
麻辣程度:不經常吃辣的人表示略麻略辣,能吃辣的人則表示辣度剛好,總體來說給個8分吧。
菜品入味程度:雖然最開始會有一股撲鼻而來的速食麵調料的味道,但是吃起來口感比較厚重,能很好的吸收其他調料的味道,並且能很好的黏附在食材上面,無論是青菜還是肉類都十分入味,並且煮的時間越長越好吃,回味也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香氣。
實驗員評價:「想不到平凡的外表之下還隱藏著一顆火辣的內心,這款火鍋底料,我覺得還可以。」
GIF/56K
參考價:26.8RMB(350g)
淘口令:¥dfr00d60J25¥
外觀:很有質感的黃黃的外包裝,看起來乾淨整潔;本來以為裡面和其他牛油火鍋底料一樣硬邦邦的樣子,結果打開之後發現並不是,摸起來是比較粘稠的半固體狀。
麻辣程度:稍微有點麻有點辣,然鵝對於我來說麻辣剛好,不過於辛辣,吃起來比較過癮,辣的有滋有味,比較容易接受。
菜品入味程度:很入味,能夠吃出來裡面的用料比較全,初嘗會覺得有點咸,不過整體味道還行,越煮越入味。濃香熱辣,牛油味道合適,再加上因為是用純食材調味的,所以吃起來比較自然,吃完之後衣服上還不太會粘上火鍋味道。
實驗員評價:「總結一下,麻辣鮮香,就是我想像中的火鍋味道,我覺得很OK。」
牛油組推薦完畢,下面就是滋啦滋啦清油組,一共8種。
GIF/242K
依舊先掃雷。
GIF/66K
價格:15.9RMB(260g)
外觀:一開始看到這個外包裝我還以為我買錯了,把自己的大品牌隱藏的非常好;裡面還是有點驚喜的,畢竟它有兩個包包,湯料包和調料包,都是液體狀。
麻辣程度:淡!淡!!淡!!!第二個清水煮辣椒的口感,勉強給個3分。
菜品入味程度:菜品是不怎麼入味的,第一口還可以,至少表面還有一層有點麻辣的味道,細細品嘗之後就會覺得沒什麼鹹味,除此之外,還能嘗出比較重的味精味道,有點工業感,不夠自然。
實驗員吐槽:「這個不是我渴望的味道,我覺得完全不行。」
下面開始萬眾期待的清油組好吃榜!
GIF/69K
參考價:11.8RMB(300g)
淘口令:¥s2VK0d6L84q¥
外觀:外包裝顏值比較高,我是說上面的老奶奶,開玩笑的,其實整體看起來都比較討喜;裡面的半固體倒出來能看到肥厚的辣椒皮和豆瓣。
麻辣程度:辣椒味道很濃,辣度適中,偏麻,類似於香辣醬的味道,香辣都有了。
菜品入味程度:很容易入味,尤其是金針菇,一口咬下去,咸鮮的湯汁給你十分的滿足感;湯色香濃,色味俱全,吃起來香味更重一些,據說裡面加了中草藥,所以吃起來不會覺得口乾舌燥,甚至還能嘗出一絲絲甜。
實驗員評價:「這是我一個四川朋友推薦的,滿滿的一層紅油,看著就很爽,我覺得這個很棒。」
GIF/383K
參考價:6.8RMB(150g)
淘口令:¥xCBs0d6yRm1¥
外觀:大紅色的外包裝十分普通,清油寫得很清楚,不容易弄混,這一點給好評;裡面是很多紅油的半固體狀,不足之處就是外包裝開袋之後超級油!放到水裡之後,一開始並不好看,但是熟了之後賣相還是很可以的,花椒粒清晰可見。
麻辣程度:味道不是很重,比較清淡,但是偏麻,麻辣程度可以給個6分。
菜品入味程度:是不是會以為這樣的火鍋底料不入味,事實上會出人意料,菜品本身的鮮,配合著火鍋底料本身的微辣偏麻,味道很香;口感上不膩口,屬於比較清爽的底料,綿長回味型,但是吃多了會有點咸,建議搭配蘸料一起吃。
實驗員評價:「香辣可口,吃完沒有嘴唇乾渴的情況,我覺得味道糙極贊誒~」
到這裡,我們的火鍋底料的評測結果公布完了,你可能問我為什麼蜀九香,德庄,海底撈和橋頭沒有上榜。
先別急,除了橋頭的火鍋底料到貨速度太慢沒趕上這次評測之外,其他款的簡評送給你們。
(後台回復你想要的火鍋底料品牌的排名,即可獲得那款底料的淘口令)
如果你不止想吃川味火鍋底料,還想順便了解一下其他種類火鍋的特點,你可以看看這篇重慶火鍋說自己是天下第一?老北京火鍋就不服了!
GIF/255K
你以為我們的火鍋底料評測就這樣平淡無奇的結束了?那你可就天真了,來跟我一起大聲唱:「老子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嗨起來~
雞爪:完美


※宿舍必囤零食大推薦!宿舍的和平就靠它們了
※這個食物是天然的減肥神器,很多人卻不知道
※百年前水果蛋糕保存至今沒有腐爛,背後的奧秘竟然是
※日本13億噸爛蔬菜一天內全部搶空,真相令國人深思
※31款高顏值網紅冷泡茶評測,滿足你關於喝水的美好設想
TAG:吃喝實驗室 |
※2018年MTK尚可一戰?這四款手機你覺得哪款可以買
※公司年底聚餐,這一隻烤全羊花費了1800塊,你們覺得值這錢嗎
※和朋友去吃日式牛排,這一頓花了我400多塊,你們覺得值得嗎
※周末兩人去吃飯就點了這幾道菜,一下花了500塊,瞬間覺得被坑
※就這麼個小東西,買它竟然花了1600,我覺得有點買貴了
※這段時間發布了很多新機,但是最值得購買的只有這4款,你覺得呢
※看看這幾款合資車子才買10萬,要是不買都覺得有點虧了!
※這或許是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5款手機了,你覺得呢?
※這四款手機都在3000元以下,你們覺得哪款手機最值得入手?
※這才是真正的烤牛排,切開的瞬間我就餓了,一份50塊錢我覺得值
※南方小年這麼過,我花了2個小時做了20多道,一家11人吃,你覺得少還是多了
※日本街頭很火的蛋包飯,這吃法比蛋炒飯更美味,我覺得一份50塊值了
※換了32次情侶頭像,我覺得這些最好看!
※和老公兩人一起去吃自助餐,花了106塊錢,覺得這次賺大了
※花了650元一天請親戚做柜子,一點都不虧,我們家人還覺得賺了呢!
※這隻超火的手袋只要16美元,但我覺得我們可以找到更便宜的
※我覺得這幾個設計師都應該拖出去斃了!赤峰小硬嗑NO.976
※工廠工作餐,10塊錢一份還被人嫌貴,這伙食我覺得收30都不算多吧
※老公請吃飯,點了一桌子菜全吃光了,才花了108元,你們覺得值嗎
※這是我見過最貴的銀鐲子,5000多塊錢,你覺得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