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下班後不想看書學習的廢人該如何自救

下班後不想看書學習的廢人該如何自救

總有讀者在後台問我:「Rosy,你平時上班忙到飛起,怎麼還有精力下班後寫作學習啊?」

講真,我對這個問題一點都不意外,畢竟現代節奏這麼快,「上班困如泥,下班喪如狗」,算是工薪族的通病了吧。

很多人雖有上進之心,做好了計劃,要讀書,要寫作,要健身,嗯,勵志的簡直讓我想送他一朵小紅花,但每天下班後,拖著滿滿的疲憊回家,感覺身心被掏空,忍不住腳下一滑,癱軟在地,對自己說:太累了,我已經是個「廢人」了,明天再做吧...

於是,我們就在這樣的模式支配下,任時間成了手裡握不住的沙,一點一點散去,日復一日,變成一隻只平庸的沙發土豆。

我曾經也有這樣的煩惱,空有一顆不甘平凡的野心,卻苦於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撲騰。

直到讀了許多關於自我管理的書才明白:為何我們不能做更多去超越寡淡的生活,追本溯源來於:對本就稀缺的時間和精力缺乏有效的管理。

時間管理自不必說了,一些牛人故事:比如帶3個娃還能考上哈佛MBA之類的已多到看的反胃,這裡,我更想說的,也是絕大部分人會忽視的一點是——比時間管理更重要的,其實是精力管理。

仔細想一想,哪怕學會用各種天花亂墜的工具,把時間如海綿里的水擠出來了,但是感覺身心被掏空,提不起一點精神去行動,最終結果不還是一個尷尬的0嗎?

美國作家洛爾在其著作 《精力管理》一書中也提到:與其管理時間,不如管理精力。時間管理只是告訴你怎樣去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而精力管理則告訴你如何在有限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使用時間更加有效率。

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習一些如何進行精力管理的知識,並且根據自己的精力情況做好工作分配,真的是我們漫長的一生里必須學會的一門功課——越早明白越好。

那麼,如何讓自己遠離困、倦、疲、乏,避免下班後成為「廢人」,活的元氣滿滿呢?

我的觀察是:可以藉助物理學家托馬斯·楊提出的「能量守恆定律」對精力來源予以分解,用數學公式表達,即:精力值=輸入-輸出。

打個比方,就好像你為自己的精力值辦理了一張儲蓄卡,如何使自己精力充足,稍微懂一點常識的姑娘其實蠻容易就能get到,無非是分成兩步走:一是減少輸出和消耗(少花費),二是增加輸入和供給(多存儲,做到就是賺到!

屏蔽干擾,減少輸出

先說說第一步「如何減少輸出」吧。

一個必須承認的客觀事實是,我們每個人的精力和體力都如水缸里的水,是有限的,盛一勺少一勺。所有外界的干擾都會吸取一部分的能量,讓我們變得睏乏。

我們小時候都看過《聊齋志異》的故事,裡面不乏涉及一些詭異的邂逅,細思極恐。

其中一個故事說的是書生劉某,某日某夜挑燈夜讀時,偶遇一位撩人的妹紙,臉如皎月,膚若凝脂,倆人相談甚歡,於是便約定了每晚三更定時現身約會。

然而,這樣的好景持續不過月半,劉生便感覺到四肢漸乏,便上街去尋葯想調理一番,結果遇上一茅山道士,道士見其印堂發紫,恐被妖氣所纏,便贈與法寶,暗中囑咐其試探下妹紙的真身。果不其然,妹紙乃妖孽化身,欲吸其元氣以修鍊,劉生恐嚇之下,大病一場。

現代社會如科技叢林,倒不必擔心遇到蒲松齡筆下善誘人心的妖狐鬼怪,但是吸收人體精氣神的工具,卻更加多元和智能,魅惑指數一點都沒有減少。

昨天可能是「快樂女生」,今天可能是「王者榮耀」,後天呢?別擔心,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總有一款產品能讓你沉醉不知歸路。

馬歇爾·麥克盧漢曾說過:「我們創造了工具,然後,工具又改變了我們。」

是的,電視機,電腦,手機,遊戲,娛樂節目,八卦,小說,大IP,這些由人類一手締造的器物,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精彩異常,但同時又毫不留情的把我們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一一榨乾。娛樂至死!

多少人沉浸在與自己沒有一毛錢關係的信息里自high,為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和網路另一端的推手撕逼。

還有一些上班族,不僅各種社交工具玩的666,工作時間還三心二意,一邊處理案頭工作,一邊惦念著自己心裡那堆破事,時不時刷刷淘寶網頁,看見茶水間人頭攢動,就立馬一個箭頭衝過去開啟話嘮模式,下班不累才怪。

儘管「存在即合理」一直是我的信條,但是每次看到這些發生在身邊真實的故事,我還是有點愕然。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把自己眼下的日子過得有生充實精彩嗎,若實在閑的發慌,與其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主動去做一些提升自己的活兒不是更好嗎?

當然,人各有志,無法強行干涉,但就像哲學家尼采說的,我為什麼這麼聰明,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在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上浪費過精力。

於我而言,想變得優秀,就要學會把自己從盲流中區隔開,屏蔽掉無用的信息,少受點無謂的干擾。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自己有限的注意力資源集中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卓而不群。

睡覺、運動、讀書、放空,增強輸入

懂理財的人都會玩一個概念,叫:「開源節流」,同理,精力管理,除了要儘可能的降低沒必要的損耗之外,增強輸入才是王道。

《精力管理》 一書里提到:「 從生理的角度看,精力來源於氧氣和血糖的化學反應。從實際生活來看,精力儲備取決於我們的呼吸、進食的內容與時間,睡眠的長短與質量、白天間歇恢復的程度以及身體的健康程度。」

內化到日常生活中來,最好是從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這四個層面進行鍛煉,全方位做好吃、穿、住、行、思。

可能有一部分吃瓜群眾以為,這些事情我們每天都在做,切,有什麼好提的。

但別忘了,大道至簡,越簡單的事情往往越難做完美。喬幫主所說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也是這個奧義。

那麼,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這裡是我踩過的坑和一點想法:

1.關於睡覺

作家蕭紅(對 ,就是你們看過的電影《黃金時代》的女主角)曾說過:生前何必久睡,死後必定長眠。

年輕時,聽到這句話,也許我還會熱血一把,不要睡、起來high,沒毛病啊,畢竟那時候熬夜趕個論文或通宵刷個劇,玩個狼人殺,第二天照樣倍兒精神去上課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但是等過了25歲以後,夜晚就顯得太長,怎麼熬也熬不到頭,何況第二天的黑眼圈和黃皮膚再也藏不住歲月是如何像一把殺豬刀一樣催的人心慌...

所以,除非是創業需要,霸道總裁止不住工作狂的步伐,普通人,我的建議是不管你累還是不累,生物鐘到了,就麻溜點乖乖回床上去睡覺。

GIF/831K

PS:夜裡11點-凌晨2點,是肝膽排毒的最佳時間,這個時段人體最好處於休息階段。千萬不要錯過。

另外,工作中短暫的小憩對一部分精力不夠充足的人來說也很重要,短短的那1個小時的時間除了上網和加會班,其實也做不了什麼,倒不如讓自己的大腦和身體稍微放鬆一下。

所謂「磨刀不負砍柴功」,只有當我們得到了足夠而且高質量的睡眠,身體機能和思維才能高效的運轉,事半功倍。

2、關於飲食

好生活是吃出來的,健康的飲食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精力層次。

但是越是年輕人,尤其是單身狗,越不注意飲食結構,容易被美味、但低營養、高熱量的垃圾食品所吸引,越吃越胖,越吃越困。

之前我朋友的爺爺因為痔瘡去醫院看病,一進候診室,嘿,你猜他看到了什麼?

滿滿一屋子的病人,18-28的年輕人佔了一多半,都是喝大酒、抽紙煙、愛擼串、不忌嘴埋下的禍。

正如麻辣主持人小S所說的,管不住自己的嘴的人,談什麼控制人生。要保持精力,我們不能不對自己的飲食有所約束。

比如少吃甜食、油膩、腥辣或帶有刺激性的食物;忌貪多,一次吃8分飽剛剛好。相信我,自律帶來自由。

3、放空&冥想

我認識一個朋友,為人很平和,很少見到情緒波動,除了天生的性子使然,我覺得和她長期保持冥想的習慣也有很大關係。

常常做瑜伽的人會知道,在動作開始之前,瑜伽老師都會放一段舒緩的音樂,讓大家呼--吸--呼--吸,然後在平靜、柔軟的環境里,召喚身體漸漸釋放出能量,輔以動作,放鬆身心。

GIF/969K

日常生活里,即使你沒有常做瑜伽或冥想的習慣,我都建議你每天抽一點時間,什麼也不做,只是簡簡單單的發個呆,偶爾給生活來一段「留白」,也是極好的一种放松。

推薦一個App:潮汐,自帶治癒系音樂。每次發獃前我都是靠它來平復心緒,效果棒棒噠。

4、運動

我認識的厲害的人沒有一個是不運動的。

譬如,中午公司里的那些年輕人習慣性的一窩蜂去點外賣,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往往是公司vp級別的老大。

累嗎?當然。

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說,欲成大事者,必「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現代社會所有的工作其實拼到最後都是靠體力。

只是運動的一開始必定是不愉快的,因為它需要和人自身的的惰性做鬥爭,我周圍很多朋友辦健身卡的時候老積極了,結果交了錢後,一年去的次數少的可憐。

而對於一個過去一直在和「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作鬥爭的我來說,其實,這種對運動的恐懼和抗拒,我比誰都明白。所以,我的建議就是從輕量級做起,然後逐步遞進。

正如《精力管理》中說的那樣,生活是一系列短跑衝刺而不是馬拉松,在某些時段要全力衝刺,在某些時段又要休閑放鬆。不要讓自己過得苦哈哈的,只知道消耗而不知道恢復。

那些一上來就給自己定個「每天健走1萬步,卷腹運動500個」、恨不得一口吃成個胖子的人,我沒見過1個能堅持到最後。

5、遠離負能量,把時間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吳曉波說:「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

的確,對於我們這種每天緊繃著一根弦,時刻準備去fighting的人來說,沒有什麼能比接觸美好的事物更能放鬆自己的心情。

它可以是一場精彩的演出,可以是一副精美的畫卷,也可以是一次動人的交談,總之,做那些讓你覺得自在、沒有束縛、徹底放下焦慮的事情吧,它會讓你的思維模式從當前的工作和家庭瑣事中暫時的跳脫開來,那裡,沒有別人,只有一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你。

GIF/826K

最後,可能需要提醒一下,所有的事項都需要在你個人完全放鬆的情況下進行,不要以為,如果疲憊,那麼就去洗個澡,睡個覺,或者看個搞笑的娛樂節目,就好了。

我的親身感受,正確的休息並不是如此簡單,甚至有時下班後在家躺著什麼都不做,不知道為什麼,也會覺得無聊和疲憊。究其原因,無非是我們未能正確的意識到自己的身心還系掛在別處,仍處在緊繃狀態,這邊又接受新的訓練,一根蠟燭兩頭燒,自然不能恢復活力。

Anyway,人生如白駒過隙、短短几十年,多麼希望我們每一天都能精力充沛的追隨夢想的風箏,即使如滄海一粟般渺小,但是能把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到極致,不負如來不負卿,這一生,便也就值回票價了。

GIF/293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分答時刻 的精彩文章:

職場飯局如何點菜:「食商」太低你可能會丟了人脈和工作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被指抄襲,唐七否認抄襲!網友:長見識了
忙得像狗一樣?那就別忙了
我們該如何拯救自己,解決反覆拖延的問題?
勞動合同里竟暗藏這10種「貓膩」!快自查!

TAG:分答時刻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要說自己是廢人呢?我覺得你還是有用的,比如……
大學為什麼能讓自己成為廢人,不要怪自己的大學不好!
再不戒掉這些壞習慣,你可能要成為「廢人」了
「他是不是沒錢,要你一個孕婦出來工作」「我不想做廢人」
孫銘徽被墊腳,小丁多次被下黑手,王猛看不下去直言:對手想廢人
「積極廢人」說的就是你吧!
老闆:不到8點就下班?不想干直說,公司不養廢人!網友評論炸了
皇帝去看望病重的太后,太后說了一句話,她兒子從此成「廢人」
你能堅持這樣的練習,廢人也變高手!
王近山哭道:「鄧政委,我是個廢人了,再也不能打仗了吧?」
家有孩子,不想把他養成廢人,家長要謹記「兩不管」原則
又要廢人了?心疼庫里,貝弗利放狠話:我才不管對手是誰,就是干
就在剛才,帕楚里亞又要廢人?對威少的這個動作看著都讓人揪心
什麼是「積極廢人」?如何應對?看完這個你就知道
積極廢人?不是我,還能是誰?
水不動就是死水,人不動就是廢人,致自己!
水不動就是死水,人不動就是廢人,致自己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積極廢人」嗎?
「我是殘疾人,並不是廢人」,他用另一種方式「站」了起來!
抑鬱症患者:我幾乎是一個廢人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