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賣過芝麻糊,銷售冰淇淋,10年搞出45億的大買賣,他的秘訣竟是……
解決銷售難題,傳播管理智慧快來關注我吧!
銷售
觀點
案例
職場
洞察
來源:本文獲授權轉自碩士博士圈(phdmaster)
做過公務員,賣過芝麻糊,銷售冰淇淋讓他意外進入速凍行業,此後虎口奪食、10年做到45億,此人便是思念食品的創始人李偉。
1990年,正是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關鍵時期,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的營業。也是這一年,22歲的李偉從河南大學新聞系畢業。
此後的6年中,李偉先後做過公務員,干過記者,賣過芝麻糊,做過蘋果牛仔褲的代理,甚至還開過電子遊戲廳,前前後後換了五六份工作,但是全都是「打醬油」,沒有太多的感覺。
直到1996年春天。這一年,聯合利華的冰淇淋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異常暢銷,可愛多、夢龍等牌子的冰淇淋竟然賣到4塊錢一個,「對半的利潤」。
李偉心動了,最後削尖腦袋,通過東拐西拐的關係拿到了河南總經銷的代理權。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市場,聯合利華可謂是一枝獨秀,拿到了總經銷,那就等於拿到了一台印鈔機,「總部直接配送5輛冷凍車,並建造1000多方米的冷庫。」
果然,生意好得一塌糊塗,很多小年輕排隊瘋搶,李偉3個月就賺到了第一個100萬。
不過,冰激凌的旺季也就3個月,等到10月份一過,銷售額就開始直線下滑,偌大的倉庫也成擺設。這個時候,湯圓進入李偉的視野,「冷庫是現成的,夏天賣冰淇淋,冬天賣湯圓,兩全其美。」
李偉把新公司取名思念,「寓意團團圓圓。」新廠房就建在三全食品的斜對過。不過,當時三全的產值已經過億,當家人陳澤民可是個技術大牛,而李偉一無技術、二無渠道,三無資金,憑什麼跟人家競爭?
果然,即便1998年臨近元宵節的那幾天,庫房裡依然堆積了幾百噸。再看馬路對面的三全食品廠,車水馬龍,貨車排起2公里的長龍,「不僅要等,還要求現款提貨。」
李偉只能撿漏,靠給的政策靈活,「賒賬3個月,賣出去再給錢」。有個別經銷商等不及,就前來思念拉貨。不過,李偉有自知之明,思念湯圓與三全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怎麼辦?自己不會,那就必須請高人。1998年5月,李偉就在河南最權威的媒體《大河報》刊登了一條啟事,「招聘總經理,年薪50萬起。」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鄭州一家知名速凍食品廠的廠長李晉洲聞風而來,他一來不要緊,呼啦啦帶來20多個,「全是業界精英。」
李晉洲沒讓李偉失望,很快,一款用溶質餡料代替傳統沙質餡料的湯圓問世,「綿白糖、黑芝麻、花生等和優質豬板油製成餡,」咬開麵皮,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
針對市場上流行的30克大湯圓,李偉的策略是改走小路線,「推出10克玉珍珠、3.5克黑珍珠等系列小湯圓」。
別說,就這麼簡單的兩個動作,「由粗變細」,「由大變小」,消費者卻相當買賬。很快,思念湯圓在鄭州市場立住了腳,春節最多一個月銷售流水達到60萬。
這個時候,李偉決定走向全國。並針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配方,如西南地區的用紅糖、薑糖替換綿白糖,北京市場主打巧克力餡。到了1997年,公司全年營業額突破1000萬。
但是,湯圓究竟還是小眾食品,更何況季節性也非常強。有沒有一款沒有季節限制,又能讓自己的冷凍庫派上用場的產品呢?很快,李偉瞄上了速凍水餃。
不過,當時的速凍水餃基本就是灣仔碼頭的天下,要想打出品牌,首先就要在餃子餡上下功夫。
這個時候,開封的灌湯包讓李偉找到了靈感。開封灌湯包起源於宋代,以五花肉、蟹肉等原料為食材,「要是能用灌湯包的餡料做成灌湯水餃,絕對是一大創新。」
於是,李偉買來了灌湯包的秘方,用做灌湯包的方式做水餃。很快,皮薄餡多,灌湯流油的思念水餃贏得了一干長途貨車司機的青睞。此後,新聞出身的李偉長果斷砸上100萬製作了一個廣告片,並掏出300萬在央視一套播出。這回,廠房門前終於排起了長隊。
但是,南方的顧客反映餃子餡太油膩,「夏天本來就熱,哪裡吃得下這麼油膩的食物。」李偉聽進去了,他改用青菜+瘦肉的餡料,研發出口味清淡、低脂的夏季水餃,「韭菜雞蛋,豬肉薺菜,通通都有。」
結果就憑這款夏季水餃,李偉賺到了第一個5000萬。
2000年,李偉挺進上海,不過上海人見的世面多,一款來自中原的小食品怎麼可能打動他們?這個時候,李偉想起了三全食品的陳澤民,「相互補台,好戲連台,聯手合作如何?」沒有想到陳總正有此意。
於是當年10月,兩位河南老鄉一笑泯恩仇,從競爭走向合作。針對龍鳳、海霸王的大包裝,三全、思念眾志成城,一改品牌產品的傳統套路,賣起了散裝食品。
兩個名牌產品放在超市一起賣,價格還便宜,當然是1+1大於2,半年後,龍鳳、海霸王陣地被攻陷。
然而,僅僅2年後,進超市就成了雞肋,因為賣場進場費足足漲了2倍。不撤櫃?只能賺個流水。撤櫃?就要重新開闢終端,「將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加大了鋪貨的成本。」
怎麼辦?李偉的新招就是開快餐店,「回款要比商超快得多,現金流更加充沛。」在快餐店的選址上,李偉堅持的是金角銀邊,「儘管地方寸土寸金,但都是成熟的商圈,客流量大。」
2004年11月,李偉在上海徐家溝開了第一家快餐店「一江兩岸」。2個月後,武漢漢江路出現了第2家,半年後,南京總統府出現了第三家......
一家快餐店難道就賣水餃?當然不是,北京炸醬麵、四川擔擔麵,各地好吃的快餐紛紛湧進了一江兩岸的後廚。此後,不僅僅是快餐,航空用餐,醫院用餐也成了思念的利潤增長點。
2006年8月,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市值一度飆升45億。當年9月,思念更是成為北京奧運會的獨家供應商。
2008年,一群膚色各異的運動員圍著幾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笨拙地拿著筷子,吃得十分熱鬧。思念就此走向了洋人的餐桌。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2011年,廣州工商局對速凍食品進行了抽檢,在100 批次的樣品中,整體達標率只有38.0%,史稱「病菌門」。
「寧願原料斷檔,停產停工,也要做到產品全部合格,」李偉怒了,一口氣推出了四重安全手段。
第一、堅決不收「含菌豬」,對每批入廠豬肉進行檢驗,含菌豬肉一律退貨。
第二、出廠產品由按比例抽檢改為批批檢測,保證速凍水餃不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
第三、引進4家第三方檢測,對流通環節的思念食品,進行定期檢驗。
第四、公開招聘首席質量官,賦予其產品生殺的獨立權力。
四步走嚴把關過後,思念的52款水餃全部合格。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2012年10月,上市6年的思念卻踏上了退市之路。
不過,用20億的價錢賣出,用6億的價錢贖回,李偉的私有化方案,被專業人士稱為高手中的高手。
有如此高人坐鎮,想必未來的思念依舊值得期待。
銷售與管理
商業洞察(ID:biz-insight)
聚合全球一流商業趨勢觀察家,以犀利的商業嗅覺,與您一起把脈商業未來趨勢,洞見企業未來成功之道。


※100塊起家,靠8分錢利潤年入16億,老乾媽甘拜下風!
※前阿里人創業,他憑藉這一招打造了一個超30億估值的AI理想國
※職場飯局如何點菜:「食商」太低你可能會丟了人脈和工作
※下班後不想看書學習的廢人該如何自救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被指抄襲,唐七否認抄襲!網友:長見識了
TAG:分答時刻 |
※為完成兩億銷售,余承東也是拼了,麒麟970遭賤賣!
※女銷售出差3周,簽下80萬大訂單,回公司時,老闆卻把她開除了!
※倆月銷售3萬斤,他賣的不是柿餅!是!品!質!
※不輸兩樂,一年銷售額破100億的本土飲料品牌有8個,你喝過哪幾款
※曾2個月賣出78億銷售額!這款華為旗艦,如今竟成了千元機?
※22年來,他只賣一樣產品,去年銷售額67.5億,每個人家裡都有
※他們出產的筆記本銷售已突破28億冊,開了個店倒不完全是為了賣東西?
※一年銷售額破百億,這個零售價不到20元的酒,讓茅台五糧液汗顏
※女銷售用了200天,開單400萬,老闆給她發了個大紅包,隔天她就離職了
※一年銷售超300萬!這種讓你瘋狂買買買的小東西,可能就來自溧水和鳳
※2000塊和上萬塊皮草,有啥不同?離職銷售:這3處一看便知!
※從銷售菜鳥,到創造50億年銷售奇蹟、千萬身家CEO,他說「我只對了這件事!」
※去看奧迪A8L,和銷售處了3月對象,再買車的時候省了差不多8萬
※好產品真的不愁賣?一加6首銷50秒銷售額破億,劉作虎說下午繼續
※馬云:年薪十萬和百萬的銷售,到底差別在哪裡?
※只賣打折品,做到連續21年銷售增長,這家店是怎樣締造奇蹟的?
※彩虹-4無人機對外銷售五年,一共賣出去多少架?賺了多少錢?
※中國版「銷售之神」,20年前就年薪百萬,他說:想賺高薪,就干銷售!
※中國最狠女銷售,一年穩賺2000億:「馬雲離開我,活不了!」
※2018上半年全球銷售第一,卻不是你想的豐田或是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