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塊起家,靠8分錢利潤年入16億,老乾媽甘拜下風!
他僅靠100塊發家,硬將3塊錢的調味料做成年入16億的大產業。
32年不上市不融資,靠著8分錢的利潤造就年利潤達上億的神話。
他就是王守義,十三香的創始人!
1
起源於北宋開封,曾是宮廷御膳調料
王守義製作調味料的手藝源自北宋年間的開封興隆堂,因其研製出一種秘制調料而被收入皇室御膳中,普通百姓根本不敢使用。
明末時期,王守義祖上因為厭惡官場混亂和動蕩辭官還鄉,由於精通藥性,這種秘制調料的配方便被王守義祖上帶出了宮廷。
到了清末戰亂四起,王家人被迫流離失所,但好在秘方得以保存了下來,而王守義製作調味料的手藝,便是年幼時從父親王文學口中得知的。
2
維持生計,從駐馬店賣到石家莊
1959年,王守義老人迫於維持生計,根據祖傳秘方,採用20多種純天然中藥材香料,始創了十三香調味品。
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南到駐馬店北到石家莊,都遍布王守義的足跡。
為了贏得信譽,王守義特意在每包調料上都蓋了「十三香」的印章,蓋上印章就有了字型大小,可以包退包換,通過這種方式,十三香很快受到老百姓的歡迎,逢年過節大傢伙也都願意多買點。
後來,由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農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割資本主義尾巴」運動,從此沒人再敢經商做買賣,王守義也被迫停止了十三香的售賣。
3
100塊創立十三香如今紅遍大江南北
1984年,跑到駐馬店定居的王守義在兒子王銀良軟磨硬泡之下開價家作坊式的調味廠,取名「興隆堂十三香調味廠」,雖然起始資金只有100塊錢,但好歹是把家業撿起來了。
無論嚴寒或酷暑,王守義每天早晨4時許起床,從不間斷出攤。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讓他的生意越來越火。他不會想到,眼前的「十三香」,竟開創了未來調味品的新潮流。
1999年9月,王守義十三香集團公司申請註冊了「十三香」商標。
此後,暢銷於中原地區的「十三香」逐漸在全國各地打開了銷路——在30多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銷售點,建立起了覆蓋全國各地的銷售網路。
從豫南的街道小巷到紅遍大江南北,探索「十三香」的成功軌跡,可歸納為三點:
▌一、定義並開闢了一個新的產品領域
王守義父子申請註冊了「十三香」和「王守義十三香」商標之後,又先後申請了46項外觀專利,大力向市場推廣,完全成了一類產品領域的代名詞。這種做法不僅讓讓王守義十三香將市場上形形色色的「五香粉」、「八大味」等產品驅除,還形成了純天然調味品的發展潮流,其他產品難以與之抗衡。
▌二、抓住電視廣告黃金期
在渠道為王的年代,王守義十三香以電視廣告的形式在消費者面前呈現,除了在央視經濟頻道大打廣告外,還在經濟品牌的每天美食5分鐘前滾動播出,以此普及十三香的產品領域及特點,讓觀眾對其熟知。
▌三、穆斯林教徒式的產品運作
王守義是位虔誠的穆斯林,極為看重產品品質和誠信。這些年,他一直堅持改進產品,融合國內各民族、各區域飲食的風味特色,使「十三香」的配方完成了專業調味的最終定型。在「十三香」的原料里,其中花椒來自四川,白芷來自浙江,胡椒來自海南,草果來自雲南,大茴、桂皮來自廣西,砂仁、山奈來自廣東,小茴來自甘肅,山楂產於河南……
4
心系員工「進門都是一家人」
苦了一輩子的王守義苦怕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再受苦,每到冬天,王守義總愛去宿舍里轉一轉,問問員工們的棉鞋發沒發,宿舍的門窗是否遮風擋寒,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能凍著。
到了夏天,王守義也不閑著,他總會去生產現場看一看,親自送去解暑的西瓜和綠豆茶,叮囑孩子們把驅蚊避蠅的葯都打了,免得晚上睡覺被蚊蟲叮擾。
不僅如此,每天飯點前王守義必定要去餐廳看一看,再三叮囑廚師要變著花樣做飯,一定要讓孩子們吃飽吃好,兒子們看不下去,就勸王守義在家安養晚年,企業由他們頂著,出不了什麼岔子,可王守義老是不放心,告訴兒子們絕對不能虧了員工,企業是他們用汗水換來的,錢不花在他們身上,花哪去呀。
時至今日,王守義十三香的員工多的是建廠時期的元老,許許多多人從愣頭小子干到了不惑之年,一些員工至今仍記得當年的情形,背有些微駝的王守義用河南話跟他們說:「進了十三香的門,都是一家人。」
2003年,王守義老人去世了。他把企業交給了三個兒子:二兒子王銀良控股,三兒子王銅良和四兒子王鐵良也是股東。如今,十三香調味品集團已傳至長孫王太白一代。王太白表示,他會繼續努力,要將家族事業傳承下去!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網路,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職場飯局如何點菜:「食商」太低你可能會丟了人脈和工作
※下班後不想看書學習的廢人該如何自救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被指抄襲,唐七否認抄襲!網友:長見識了
TAG:分答時刻 |
※從8分錢到920萬,48年,漲了1.2億倍!
※4500萬美元啊!一份工作三分錢,一直還到2020年
※靠8分錢利潤年賺2.6億、靠1包榨菜市值180億:你看不起的行業,往往最賺錢!
※靠8分錢利潤年賺2.6億!靠1包榨菜市值180億!你看不起的行業,往往最賺錢!
※老乾媽敗了,32年只做一味調料,8分錢利潤年入3億
※一個粉絲3分錢?15秒成名的時代,教你從0到月入3萬
※這種2分錢,懂行的人能賣230元,都漲了1.2萬倍!
※80後懷舊老照片:冰棍5分錢,汽水9分錢!90後羨慕,00後真的看不懂
※國家繼續下調2019年小麥最低保護價3分錢,種莊稼更難了!
※以前才值8分錢,現在價值12000元,找到一張就夠了!
※這張2分錢幣可賣2500元?
※7旬老人320斤梨只賣出10元,每斤僅3分錢!人民日報轉發請求援助!
※老乾媽敗了,32年只做一味調料,8分錢利潤年入3億,他才是國民男神!
※以前才值5分錢,現在一刀能賣150000元,知道的人並不多!
※90後網文大神月入60萬:千字5分錢,寫小說頭髮白了一半
※一包調料利潤8分錢,他堅持了30多年,如今公司年入十幾億
※每天5分錢,有機肥用10年
※因財失義!中獎3050萬後馬上搬家,情侶為分錢對簿公堂
※這個年份的2分錢你還能找到嗎?現如今一枚價值5000元錢一枚
※欠兩分錢要還2800元!仁煥法師親見:活人的靈魂在地獄裡已經呆了1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