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地水患泛濫,百姓紛紛給河神娶妻,被一官員知道後,百姓都哭了

一地水患泛濫,百姓紛紛給河神娶妻,被一官員知道後,百姓都哭了

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工作方式,大家都有自己的習慣,自成一套,特別的「管理之道」。像古代官員處理政務的手段就各有千秋,其影響和效果也不同。要說典例,可以在司馬貞對《史記》中所描寫的人物解讀中找到,其中有三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子產,宓子賤,和西門豹。他們都得到百姓的尊崇,在百姓中都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他們對百姓的管理方式卻截然不同。

如果百姓用「不欺」來表示對他們的服從的話,那麼,中間就要加上「不能夠」、「不忍心」和「不敢」這些詞了。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三人如何讓百姓心服口服的吧!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更是獨樹一幟,而子產則在當時的另一大思想學派--法家,並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他還有卓越的政治見解,在政治界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孔子對他很是欣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稱他為「古之遺愛也」。

細數一下,子產能力超群的地方有很多,也無愧於孔子對他的高度讚揚,比如說,子產在鄭國做相國時不但寬厚待人,而且洞察秋毫,明查是非。人們在他面前不敢什麼玩花樣,如果硬要在他面前賣弄小聰明的話,就相當於關公面前耍大刀了。此外,他在鄭國時也為推動社會發展做了不少貢獻,就如「鑄刑鼎」,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鑄刑鼎」的發布,使當時的經濟按規律發展有法可依,並使當時的生產力邁進了一大步。

再說起他執政時的模樣,可謂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為百姓的事情不辭辛苦,勞心勞力。百姓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為了肯定他的執政能力,將他執政的時期稱為「至世之治」,子產是法家的實踐者,時常在制度上改革,而指導思想上卻又明顯地傾向儒家,這樣結合兩家之長,創新性的執政方式讓百姓「不能夠」欺他。

宓子賤是孔子眾多弟子中的一個,在執政時自然也帶有儒家的思想觀念,儒家講究「仁」與「德」,所以他在治理民眾時,事事親為,老實誠信,處理百姓之事也是親近民眾,以百姓為主,崇尚篤實,尊重百姓,對民眾施之以仁德,用誠懇的態度來讓民眾忠實,信任他。

而他也深知人才和團隊的重要性,所以禮賢下士,非常重視和選用當地的賢能之人。他有一顆不忍心讓百姓受苦的心,所以,其實施的政策也是完全以民為先,這樣治理方法,與儒家思想完全一致,也得到了百姓的認可。百姓們覺得他賢能清廉,為國為民,所以「不忍心」欺他,從而,可以用宓子賤可以悠閑自在河邊彈琴而不用管百姓之事來形容他治理之下的安居樂業的盛景。

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法學家,軍事家西門豹,有一次他去鄴地調查,發現當地水患泛濫,而基層官員趁機和巫婆神漢勾結,編出河伯發怒,需要貢獻年輕貌美的女子做河伯的妻子,才能平息河伯的怒氣的謊話,以此欺騙靠天吃飯的百姓,而後,從中獲利。西門豹在了解事情原委以後,感覺此事非常荒唐,於是,在所謂的「河伯娶親」的現場,他將計就計。

他說:巫女比新娘更漂亮,要給河伯換個新娘子,就直接把巫女扔進河裡,百姓們也都逐漸明白這是一個騙取錢財的圈套,西門豹就勢將另外兩個官吏也扔進河中,並且以此揭露了他們的醜惡嘴臉,維護了百姓的利益。由於西門豹手段非常的威嚴猛烈,在百姓的心中樹立了權威,使當地官吏害怕,讓百姓敬畏,從而順利地推行興修水利等等工程建設,有良好的政績,也達到了民「不敢欺」的效果。

可以說,管理百姓之道與職位的高低並沒有什麼聯繫,不管是朝堂之上的高官,還是身處朝野之外的地方官,只要方法得當,順民意,得民心,都會得到百姓的稱讚和支持。

這樣的「三不欺」其實主要是表現官吏如何處理好與百姓的關係,即使是行使權利,也要有良好的社會效應才行。官吏以自己已經具有的價值觀和政治觀念來治理百姓,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特徵。就像飽腹的糧食,無論是粗糧還是大魚大肉,能填飽肚子就是王道。所以,為了讓百姓心服口服,官吏的治理方式也是花樣繁多,層出不窮,使權利的實行方法多彩多樣 。

像宓子賤那樣注重誠意,感化民眾,或像子產那樣看重攬權,不苟執政,抑或像西門豹那樣以手段凌厲去懾服民眾,都是治理百姓的有效手段。

其實歷史從來就不乏操縱權勢,玩弄權術的官吏,所以,也少不了有這一方面的事例和理論。現代法治社會中,職權法定是行使權力的前提,履行具體職責時,必須以法律為客觀依據,應重視因職權而發生的人與事之間的關係,這與古人更看重人與人之間關係有根本不同。因此,也就不必一味把追求服從看做權力的本質。封建時代官吏們為實現「不欺」,大行陰狠詭異的陰謀、權術觀點應該被摒棄。

當然,有「三不欺」,就有「三不貪」,那麼,這三不貪又指的是什麼呢?

「不想貪」,就是要加強教育和警示,使官員們從內心、從源頭上打消貪占的念頭。

「不能貪」,就是要健全規章制度,強化監督制約,使官員想貪而無可乘之機。

「不敢貪」,就是要嚴刑峻典,時刻保持打擊的高壓態勢,露頭必被打,打擊必重拳,使官員聞貪膽戰心驚、不敢言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亡國後,殘餘的小國竟成世界強國,中國受害
武則天死後,李顯為何沒在她墓碑上題字?一個原因,他不能寫
這個人是普京的政敵,70歲時,普京親自為其頒發獎章,雖敗猶榮
俄羅斯權利最高的女人,曾是普京忠實盟友,擁有的獎章都讓人嘆服
本是薩達姆的死對頭,老薩下台後他直接上位,但拒絕為美國做一事

TAG:江山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一小官,得罪和珅後被罷官,幾千個老百姓求情,不肯讓他離開
他一生為官清廉,卻因一嗜好深受百姓痛恨,被槍決時百姓含淚相送
此人一生不貪不腐,為了百姓連皇帝都敢罵,死後送葬百姓綿延千米
三國女子殺了人,為什麼縣官不治她的罪,百姓還紛紛誇讚她
史上為百姓著想的皇帝,竟被百姓逼得無路可走,看過遺言的人都哭
一清官不貪不腐,卻有一嗜好,後來百姓一邊槍決他,一邊流淚送行
大明第一忠臣被冤殺,劊子手都含淚自刎,百姓們跪地痛哭!
一代賢良「宦官」,竟然為了百姓而頂撞皇帝,死後享受百姓供奉
大臣以權謀私,皇帝卻笑著讓他去向百姓謝罪,後因一句話又下了牢
崇禎干一事大快人心,朝廷官員都笑了,老百姓卻被逼得要造反
身上挨了一刀,他進宮瘋狂斂財,死後還被割三千多刀,百姓食其肉
百姓丟了一頭豬卻向皇帝告御狀,皇帝非但沒懲罰他,還賜給他千錢
大明公主被迫嫁給快病死的百姓,一年後便成寡婦,皇帝卻無可奈何
官員因奉旨貪污被抓,臨死前大呼冤枉,老百姓:連皇帝一塊殺了吧
和珅在賑災時往粥里扔沙子,百官嚴厲斥責,老百姓卻拍手叫好
明朝一個忠臣被殺頭,死後卻被老百姓餵了狗,一首童謠說破原因
唐朝最心狠皇帝,他下了一道命令,令百官和百姓都為之驚嘆
劉邦的一項政策,害苦了百姓們,使他們往坑裡跳
清朝鬧災荒,和珅給災民的米里撒了一把沙子,百姓為何拍手叫好?
這才是一員虎將,家鄉的老百姓都餓死了,就他敢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