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會成為頂尖律師嗎?——「法律 科技」引「法律人」熱議

人工智慧會成為頂尖律師嗎?——「法律 科技」引「法律人」熱議

AlphaGo能成為頂尖律師嗎?工業4.0如何改變法律的決策方式?虛擬法庭將會取代現有的糾紛化解模式嗎?7月28-29日,由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杭州錢塘智慧城管委會主辦「2017『法律+科技』領軍者國際峰會」上,這些話題引發了「法律人」熱議。

早在1986年,《明日世界的律師》作者理查德·薩斯金就預言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將徹底改變法律服務模式。

對「法律人」來說,他們期待技術帶來什麼呢?法官期待能從大量重複費力的基礎性文件和工作中解放出來;律師、法務也期望從千篇一律的合同和海量交流、檢索中解放出來。目前,國外各類解決方案提供商包括湯森路透、百事通等都在貢獻解決方案。

據介紹,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的美國第一律師機器人ROSS,可以查詢所有的法律條文,並通過引用相關的立法文獻、判例法或其他文獻來幫助查詢者了解最新情況。此外,ROSS還可以記錄法律系統的變化,如果對於某一案例法院有新的判決,ROSS也會進行提醒。

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化,人工智慧會否取代律師和法官呢?

在此次論壇中,薩斯金認為,技術將對法律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拆」,形成行業性的深度分工合作。資深律師將花時間在法律服務中更加高階的部分,其他將交由第三方提供的各種法律解決方案、各種非法律運營人員,甚至是技術進行,真正實現法律服務效率與質量的雙重提高。

「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計算機專家也將成為律師事務所的重要組成成員。」薩斯金說,隨著技術尤其是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多以往被認為只能由律師來做的事情,將可以用強大的系統來完成。

最高法司改辦規劃處處長何帆認為,人工智慧如果真取代律師、法官,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在他看來,律師、法官將和人工智慧精誠合作。人工智慧在法院的應用,將改變訴訟程序,庭前驗證身份、核實文書等程序有望依靠技術在庭前完成,而法官的決策模式、說理模式將可能發生變化。

而賽尼爾法務智庫總裁葉小忠則認為,以為人工智慧替代的只是法律領域裡輔助性的、事務性的工作是短視的,人類依靠邏輯、理性進行分析、推理、決策的工作都將被人工智慧替代,未來失業不僅是律師助理,很多專家型的律師也很危險。

方廣資本管理合伙人及CEO,華為前副董事長、首席法務官洪天峰認為,隨著「法律+科技」的推動,法律服務也將如「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更加便民,並有助於提高群眾的法律素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旗瀚科技 的精彩文章:

看這些機器人產業發展區域 洞悉各區域競爭力
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初露端倪 未來市場巨大
美國矽谷預測10年後的世界,信息量很大!
7項機器人團體標準發布

TAG:旗瀚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人工智慧技術無法迴避的法律挑戰
如何建立法律領域的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法律:法律人該何去何從?
人工智慧打造「未來律所」 法律責任尚存爭議
「法律人」屈原
法律人工智慧應用實踐
人工智慧的倫理審視與法律邊界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擬更名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避免人工智慧因缺少規矩成為脫韁野馬 專家建議讓法律跟上人工智慧發展步伐
人工智慧與法律發展簡史
顛覆全球法律市場:移民律師利用人工智慧提供公道的法律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明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法律邊界
法國律師和法官示威 抗議政府法律草案
法律該賦予人工智慧什麼地位?實現與人的智能疊拼
法里科技:打造智慧又貼心的AI法律顧問
無人駕駛:技術與法律的博弈戰
設立憲法與法律委員會的意義
關曉彤表演千手觀音涉嫌侵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將追究法律責任
人工智慧應用越來越廣 法律面對人工智慧應該做什麼?
法律科技行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