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欣賞:清 王鐸 書帖兩幀
清 王鐸 行書《米芾跋歐陽詢〈度尚帖〉》
紐約蘇富比2014 成交價50.9萬美元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孟津人。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賞識,累擢禮部尚書。入清後歷任大學士,禮部尚書。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擅書法。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鍾繇。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書法尤其獨具特色。
他自己曾言:「余於書、於詩、於文、於字,沉心驅智,割情斷欲,直思跤彼室奧,恨古人不見我,故飲食夢寐以之。」可見其刻苦痴迷的程度。他勤於臨古,自十三歲始專攻王羲之《聖教序》,自言「臨之三年,字字逼肖」。十五歲時精研《蘭亭》,從「二王」法書的神韻和創造精神中獲得了極大的啟悟。
釋文
弘文館學士兼太子率更令、銀青光祿大夫、渤海縣開國男歐陽,字信長,度尚帖。元度冬蕭閑外舍贊曰:「渤海兒怪字復險絕,真到內史。行自為法,庄若對越,俊如跳擲。後學莫窺遂趨尫劣」。嗇庵老道丈,辛巳(1641)王鐸。
清 王鐸 行書五律惜別舊作
此作乃王鐸於順治八年(1651)罷官歸里時所作,行書惜別詩最見時代風痕。其書之字形清晰可辨識,用筆落墨張弛有度之中,處處見出規入矩,布局勻稱,線條每一筆都能看見自然舒展之勢,參差起伏跌宕自如之間,越發見其純熟的行筆技巧。行筆依然是勁健洒脫,一氣呵成。
該作寫於王鐸的晚年,他也已經看透了世事了,書風便如其心情,看世間萬變,而流轉自如起了。王鐸實是明清兩朝的官員,但無論是野史,抑或清朝編撰的《二臣傳》,都沒有真當他是一位政治人物,官僚階層反而認為,王鐸的書法家光芒已蓋過其官員身份。也正是因為如此,走進了清朝的王鐸,其書風更是呈現出更多獨特的歷史感味。
釋文
長安才幾日,臨別少從容。我弄他鄉月,君聞何寺鐘?
南山飢季女,北渚緝芙蓉。深愧未能薦,雲雷想欲龍。
惜別舊作辛卯秋夜書冊 孟津王鐸
每天更新的「書畫藝術收藏清風堂」,微信公眾號zhouzzq6373


※看完這些日本繪畫 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80幅朝鮮繪畫 幫你了解這個國家
※真美 你是否認識他們是誰?
※秘魯繪畫:芳香的女性 生動的場景
※精彩100張——誰也美不過仙境里的姑娘
TAG:書畫藝術清風堂 |
※碑帖欣賞:清 王鐸 書帖三幀
※碑帖欣賞:清 趙之謙 書帖四幀
※碑帖欣賞:宋 蘇軾 書帖兩幀
※碑帖欣賞:宋 米芾 書帖五幀
※碑帖欣賞:米芾 蔡襄 王鐸 書帖各一幀
※碑帖欣賞:宋 米芾 書帖六幀
※碑帖欣賞:蘇軾 張駿 書帖各一幀
※碑帖欣賞:元 趙雍 書帖二幀
※碑帖欣賞:元 趙孟頫 書帖五幀
※碑帖欣賞:元 趙孟頫 書帖一幀
※碑帖欣賞:唐 虞世南 書帖三幀
※碑帖欣賞:明 文徵明 書帖兩幀
※碑帖欣賞:歷代書帖十五幀
※碑帖欣賞:趙孟頫 張即之 傅山 書帖各一幀
※碑帖欣賞:元 趙孟頫 好帖兩幀
※碑帖欣賞:王羲之 章草書《豹奴帖》
※碑帖欣賞:唐 張旭 草書《李清蓮序》
※碑帖欣賞:宋 司馬光 米友仁 吳琚 書帖各一幀
※碑帖欣賞:宋 范仲淹 行書《邊事帖》
※碑帖欣賞:宋 米芾 《三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