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如果有機會到黑龍江的綏芬河市,你會看到一座高聳的紀念碑。在基座的最底端用中、俄文鐫刻著一段話:俄中友誼就是相互理解、信任,為了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們必將銘記過去,展望未來。」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紀念碑即將落成之時的親筆題詞。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而紀念碑的「主人」是一個17歲的中俄混血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走上炮火紛飛的戰場勸降日軍而犧牲的花季少女。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嘎麗婭,一個塵封60多年的名字,也許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她的名字。她沒有豐功偉績,沒有被授過勛,甚至沒有自己的墳墓,可她卻永遠長存在中俄兩國人民的心中。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1928年嘎麗婭出生在綏芬河市,她的父親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母親菲涅是烏克蘭人。相對於舊社會的小孩,嘎麗婭的童年要幸福很多,她接受過正規教育,而且會中、日、俄三國語言。在旁人的眼裡嘎麗婭很出眾,眉清目秀、端莊漂亮,還有一副好嗓子。然而造化弄人,17歲的她卻在一場戰爭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1945年8月9日的凌晨,蘇聯150萬遠征軍越過中蒙、中蘇邊境,對盤踞在東北三省的日本關東軍發動總攻。結局大家都知道,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可在這個日軍「苦心經營」長達14年的東北,日軍修築了很多地上地下工事,就是為了日後與蘇軍一戰。當蘇軍攻下綏芬河的主城區時,450名殘餘日軍協同150名日本平民撤至天長山陣地。由於日軍在此之前就有所準備,要塞內的生活設施齊全,短時間內想餓死日軍是不可行的。可當蘇軍幾次攻擊之下,非但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己方有不小的傷亡。他們殊不知,從1934年開始,日軍就將綏芬河劃分為軍事禁區,修築了號稱「東方馬奇諾防線」的天長山陣地。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蘇軍本想集中炮火轟炸日軍要塞,但這樣一來,裡面躲藏的老幼婦孺必然難逃一死。為了人道主義,蘇軍指揮官希望對日軍進行勸降。當時一會蘇軍負責人向當地人詢問誰會日俄兩種語言。不知道誰答了一句「嘎麗婭?杜別耶娃會日語。」當時的綏芬河只是一個幾千人口的小村莊,很多人都認識嘎麗婭。很快,在別人的指引下,這位負責人找到了嘎麗婭的家。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在簡短的溝通後,嘎麗婭平靜的走到母親菲涅身旁:「媽媽,他們希望我去當翻譯,勸降日本人。」菲涅一聽就哭了,她深知日軍的殘忍,女兒這一去必定凶多吉少,她希望嘎麗婭放棄這個念頭。然而,天真無邪的嘎麗婭卻勸說母親:「沒關係的,媽媽,裡面(日軍要塞)還有我的日本同學呢。」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就這樣,嘎麗婭隨同蘇軍負責人一同來到了對陣前線。12日清晨,蘇軍指揮官菲多爾琴科上尉本想指派一支由四人組成的特別小分隊護送嘎麗婭前去日軍陣地談判。然而卻遭到了日軍的拒絕,他們通過嘎麗婭告知菲多爾琴科,只准許嘎麗婭一人進入要塞談判。這讓菲多爾琴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嘎麗婭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哭著說道:「我可能再也見不到媽媽了…」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菲多爾琴科抱住嘎麗婭安慰道:「別害怕,你是善良的,相信他們能理解我們的好意。」也許她相信了菲多爾琴科的話亦或許是想起了裡面的日本同學。嘎麗婭擦乾眼淚緩緩的走向日軍陣地。然而,歷經三個多小時的談判,在一聲刺耳的槍聲后里面的爭吵聲戛然而止,嘎麗婭再也沒能走出來…

憤怒的蘇軍調集所有重炮對準日軍陣地展開4天4夜的地毯式轟炸,8月15日下午,蘇軍成功佔據天長山陣地,日軍僅剩下26人在苟延殘喘。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可在這樣的炮火下,嘎麗婭的屍體也已無法找到。蘇軍唯一能找到的就是那個臨別時母親送給她的紅頭巾。二戰後,26名日軍被遣送回國,蘇軍也撤離東北,沒有人知道嘎麗婭的故事,也沒有人出來為嘎麗婭正名。

450名日本兵藏身地下要塞,17歲少女勸降反被殺,蘇軍的做法值得稱讚

直到那位蘇聯軍官菲多爾琴科在沉默了三十多年後,才道出了嘎麗婭的事迹,這才有了片頭修築雕像、普京題詞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前線 的精彩文章:

為防日本間諜,美軍分辨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方法讓人叫絕
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後代今在何方?違背遺言,一生都在為東條「洗白」
200餘名女學生被徵用照顧日本兵,面對美軍她們一心求死
眼睛周邊上長這東西,不痛不癢,卻是大病徵兆!快看看
飲酒後雙硫侖反應的病人,如何急救?

TAG:二戰前線 |

您可能感興趣

日軍躲進要塞不投降,蘇軍想出兇狠方法,14000名日軍僅存活100人
二戰德軍超級要塞,外壁厚2.5米,400個爆破孔才勉強炸倒,73年了還在使用
2.56平方公里小島被打造成要塞,美軍還是付出3000傷亡拿下
日軍建造要塞,聲稱最少可以守6個月,蘇軍:17天就打下來了
二戰德軍超級要塞 400個爆破孔才勉強炸倒 73年了還在使用
九千蘇軍堅守百年要塞,抵抗兩萬德軍進攻,2010年被拍成電影
二戰1944年10月3日英軍解放克里特島戰役德國第133要塞師的死守
1949年哪位國軍將領誇海口他的城市要塞可抵擋150萬解放軍的進攻
現代火炮的先驅:139年前的法國220毫米重型要塞迫擊炮
1941年6月22日德軍第45步兵師進攻蘇聯布列斯特要塞血與火的洗禮
龜速自行的600毫米巨炮 4000米的可憐射程 所有要塞瑟瑟發抖
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軍事要塞,城牆厚達11米,有2600年歷史
貴陽第一個5A景區,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軍事要塞之地
清末民初老照片:1907-1914年千年要塞敦煌玉門關景色
村民撿破爛,意外發現日軍隱藏要塞,裡面2000多鬼子下場凄慘
東歸1945:要塞(1)
新加坡要塞固若金湯,13萬英軍為何向4萬日軍投降
東歸1945:要塞(3)
東歸1945:要塞(4)
84人打650人,二戰德國傘兵一鳴驚人,僅用一天奪取戰略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