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打造專門針對國產CPU的工藝線,看上海企業如何聯手

打造專門針對國產CPU的工藝線,看上海企業如何聯手

不久前,上海兆芯與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著手合作開發國內首個通用CPU的28納米專用製造工藝平台。上海華力微公司是國內僅次於中芯國際的晶圓代工廠,並在2015年年底與聯發科合作成功流片28nm手機SoC。上海兆芯是國內主要從事X86 CPU設計的IC設計公司。兩者的合作究竟目的何在?又有何意義呢?

IDM模式和Fabless模式

在半導體行業中,有三種運作模式:

一種是從事能獨立完成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的公司,被稱為IDM(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比如Intel、鎂光、三星、德州儀器、ST等公司,曾經沒有賣掉晶圓廠的IBM和AMD曾經也屬於IDM模式。

另一種是只從事IC設計,但沒有代工廠,這類公司被稱為Fabless,最典型的就是ARM陣營中一系列IC設計廠商,比如蘋果、高通、華為海思、展訊、聯發科等等。現在的AMD也屬於Fabless。

還有一種是只做代工,不做設計,這類公司被稱為Foundry,最典型的就是台積電、格羅方德、聯電、中芯國際、華力微等公司。

而CPU的設計和生產工藝的結合異常緊密,使得IDM廠商會佔有很大優勢——在IDM廠商中,生產工藝的研發和設計是同步走的,一旦出現短板,設計部門和製造部門就會協調溝通,把短板補全。在研發出新製程後,即便良率低、成本高,IDM廠商也可以通過內部計劃經濟的模式做好協調,使自己的產品在性能上處於領先地位。

相比之下,Fabless模式的IC設計公司必須和Foundry合作,而這種合作在一般情況下,無法達到IDM廠商那種內部整合效果。舉例來說,一旦CPU在流片中出現問題,Fabless IC設計公司和Foundry可能會把問題推給對方,出現推諉扯皮的情況。而且因為技術保密的因素,Fabless IC設計公司和Foundry之間未必能做到IDM模式下的那種毫無保留。因而IDM模式在高性能CPU設計和製造上具有先天優勢。

正是因為Intel具有IDM的先天優勢,Intel可以很好的把設計與工藝平台整合在一起,工藝平台幾乎就是為通用CPU的生產進行服務,可以及時調試工藝技術實現CPU效能的最大化。

舉例來說,Intel使用45nm製造工藝時,就可以把CPU的主頻做到2.5G以上,比如Intel的四核CPU Q8200採用的就是45nm製造工藝,主頻就達到2.5G。Intel X5270同樣使用45nm製造工藝,主頻則達到3.5G, 而且這並非P4那種擁有超高流水線級數的高頻低能CPU。採用32nm製造工藝時,Intel不僅實現了SNB在IPC上出類拔萃,在主頻方面很多型號的CPU都在3G以上,甚至有的CPU主頻都做到4.0G。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20多年時間裡,Intel能夠在高性能CPU上獨佔鰲頭的原因之一。

國內晶圓廠罕有專門針對國產CPU的工藝線

目前,國內晶圓廠在製造工藝上與境外工藝存在代差,以國內晶圓代工的老大哥中芯國際為例,在2017年,台積電已經開始10nm晶元的商業量產,而中芯國際能夠商業化量產的依舊是28nm晶元。在技術上差了2代有餘。

不僅如此,即便是同一代工藝,境內晶圓廠與境外台積電等晶圓廠也有著很大差距——境內的代工廠在同製程下只有台積電的60%。而且境內代工廠在不同批次的一致性,模擬模型和實際晶體管參數的一致性都和國外工藝有一定差距,這使得IC設計公司如果要在境內代工廠流片,在設計時要多留些餘量,蒙特卡羅模擬也要把參數波動範圍設大一些。

此外,在上海兆芯與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著手合作開發國內首個通用CPU的28納米專用製造工藝平台之前,國內罕有專門針對國產CPU的工藝線,加上境內晶圓廠的工藝本來就和境外大廠有差距,結果可想而知,某家IC設計公司曾經使用境內代工廠的40nm製造工藝流片,因該40nm工藝並非針對高性能桌面CPU的,直接導致該公司發現採用了境內的40nm製造工藝的晶元性能還不如境外的65nm製造工藝......兆芯的ZXB和與ZXA的設計是相同的,但因為採用了華力微的製造工藝,而兆芯ZXA CPU 使用的 40nm 工藝與華力微主攻量產的工藝方向存在一些差異,直接導致ZXB使用國內工藝流片頗為坎坷。

由於境內沒有專門針對國產CPU的先進工藝,致使中國大陸無法將設計與工藝平台整合在一起,實現類似於Intel的那種設計與工藝的磨合優化。在這種情形下,Intel可以通過45nm製造工藝就把CPU的主頻做到2.5G以上,而中國大陸IC設計公司採用境內的40nm工藝只能做到1—1.6G。國內某IC設計公司使用台積電16nm工藝做了一款伺服器CPU,主頻也只有2.3G。

開發國內首個通用CPU的28納米專用製造工藝平台具的積極意義

雖然AMD和IBM把晶圓廠賣了,目前屬於Fabless廠商,但很多技術資料格羅方德也都繼承過去了,而且AMD和IBM依舊和格羅方德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格羅方德更是被戲稱為AMD的「女朋友」。

正是依靠這種密切的合作關係,以及AMD和IBM強悍的CPU設計能力,AMD和IBM即便成為Fabless廠商,依舊能做高性能CPU。這正是中國大陸企業值得學習借鑒的。

如果中國大陸始終沒有專門針對國產CPU的工藝線,由於無法做到通過調試工藝技術實現CPU效能的最大化,導致在CPU性能上始終差Intel一截。

得益於Intel在IPC上撞牆,自SNB之後一直「擠牙膏」,使得中國大陸CPU公司有了在IPC上追趕Intel的可能性。然而,即使將來國產CPU在IPC上追平了Intel,也依舊會因為製造工藝的原因很難做到Intel CPU的主頻,使國產CPU在先天上就輸Intel一籌。

對於通用CPU設計企業來說,如果要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公開市場,就必須在掌握了CPU的設計技術的同時,還掌握設計平台與製造工藝平台優化的能力,這樣才能做出高性能的CPU。而上海兆芯與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著手合作開發國內首個通用CPU的28納米專用製造工藝平台,則有助於國內晶圓廠實現對通用CPU生產工藝的完全掌握。

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則可以使境內CPU設計公司擴寬流片渠道,徹底擺脫過分依賴台積電流片的掣肘,特別是在發生軍事衝突或者經濟制裁等特殊情況下,依舊能保障國產CPU的穩定和持續生產。此外,這也有助於提升本土晶圓廠的技術實力,並幫助提升本土CPU設計公司在使用境內晶圓廠製造工藝時,可以通過及時調試工藝技術實現CPU效能的最大化。

意義重大但任重道遠

之前介紹了,國內晶圓廠的技術實力和境外廠商有較大差距,而且華力微在28nm製造工藝上還可能存在良率問題。在2017年2月,根據媒體報道,上海華力微電子挖角聯電一組高達50人的28納米研發團隊,希望解決在28納米製程中的瓶頸問題,加速為聯發科代工晶元的量產進程。如果媒體的報道是真實的,那麼就意味著華力微的28nm製造工藝在成熟度上恐怕也存在一定瑕疵。

華力微電子與聯發科技合作的首顆28nm 通信晶元

上海兆芯與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著手合作開發國內首個通用CPU的28納米專用製造工藝平台這件事,如果能做成好處是很多的,但道路也是曲折的,國內企業想要實現設計與工藝平台整合,達到類似於Intel的效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兩大灣區蓄勢待發,和美國灣區差多少?
我知道你們喜歡唐國強版的毛澤東,但他真的老了
朱婷發威!中國大獎賽中國隊3-0巴西取得開門紅
怎樣預防猥褻兒童,讓《民警李建國》來教教你
天津全運會乒乓球參賽名單公布 李曉霞不復出比賽了

TAG:觀察者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聯手SAP,拓展AR技術的企業級應用場景
榮耀模式:看科技企業如何打造IP
CloudONE雲冠科技: 短鏈革命翻轉製造業,中國企業如何拓展跨境業務?
CES中國企業的冰火兩重天
?一帶一路新形勢下中國機械製造業出海企業如何垂直化掌控海外客服與售後
IBM推出新款混合雲產品,幫助企業應對新IT環境
CPTPP在越南正式生效,中國企業需要注意什麼?
環金科技:跨境電商企業應內外兼修,M2C是電子商務的終極模式
優勢與挑戰並存:企業CXO高管團如何看待人工智慧
如何測試用於企業部署的RFID物聯網設備?
拓展企業開源市場 SUSE與偉仕佳傑打造行業合作新標杆
科創板半導體企業搶風頭,然而國內IC專業教育卻跟不上
三星SDS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探索區塊鏈BPO業務
蘋果攜手IBM將機器學習引入企業iOS設備
PINTEC鄭毓棟金融城開講:創新的「企業級金融科技」出海
AI是FPGA企業苦等的殺手級應用嗎?|半導體行業觀察
和諧共存 看Power如何幫助企業打造雲架構之路
主導次世代監視器標準,鴻海、Sony 等企業組 NICE 聯盟
賽普拉斯和SK海力士新設合資企業:負責SLC NAND業務
向中美看齊,英國想打造出下一個大型跨國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