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再不聽點黑膠,你就沒法當潮人了

再不聽點黑膠,你就沒法當潮人了

原標題:再不聽點黑膠,你就沒法當潮人了



復古一點的事往往是最時髦的,比如聽音樂這種行為藝術,如果還只局限在掛著大耳機接上iPhone在街上和中學生們平起平坐招搖過市,那未免太有失潮男的身份。

最酷的人們早就「倒行逆施」回到客廳里,吹吹盤面上的土,然後充滿儀式感地把黑膠唱片放上唱盤,提出唱臂,當唱針落在唱片上那一刻,旋律油然而起。這不僅僅是塑料片上的紋路傳喚為電信號輸出到喇叭的物理過程,更是一個人音樂審美充滿深度的告白,好像就算聽鳳皇傳奇也顯得高貴了許多。



那麼閑話少說,我們為什麼選擇回潮去聽黑膠?


首先是音質,有關MP3的音質討論已經太多太多,雖然節約了音頻體積,但卻丟失了太多細節。聲音這個東西很神奇,從專業的角度上來說,「聽不見」並不等於「感受不到」,超低和超高頻段雖然人耳很難識別,聽感上卻能感受得到,簡而言之,聲音的質感會因為這些細節發生變化,而這也是任何發燒耳機都無法彌補的東西。

而這些聲音更重要的作用則是提升聽者的興奮度,就像上萬塊和幾千塊的西裝之間的區別,看著差不多,穿上之後,面料的高級之處只有自己能體會到。而儘管CD也原封不動地保留著這些「聲音」,但這就牽扯到了下一個問題:數字與模擬。



自從計算機高速發展,錄音後期流程大量地被電腦軟體運算所取代,CD作為這一過程中比較早的數字化革命,在當年,就像MP3一樣,因為體積的縮小而大大提高了音樂的傳播效率以及改變了聆聽方式,人們可以帶著CD隨身體隨時隨地在散步或者開車的時候享受音樂。


然而數字最大的缺陷還是質感,模擬設備製作出的音樂中那些溫暖、「人性化」的東西被CD的乾淨與冰冷所替代,到了MP3時代,聲音變得進一步「機械」,這讓很多音樂愛好者回過頭去尋找早年間的好聲音。


這也是黑膠唱片最大的優勢所在,更高的解析度,更親切的聲音。要知道即便在這個數字時代,從業者在製作流程里依舊保持著極高的標準,最好的錄音棚很少完全用數字方式處理後期,而是儘可能地用模擬設備處理聲音。也只有在黑膠唱片里,混音師和母帶工程師的心血才能被你百分之百地接收到。


還有視覺。數字音樂的時代人們幾乎忘了一張完美的唱片封面意味著什麼,以及設計師在封套之外的奇思妙想。黑膠的體積很大,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從外到內,無論是照片還是插畫,你都能比面對手機屏幕上的像素更直接地和設計師交流。至少,能在高速運轉的生活中面對著大幅的封套作品愣神上幾分鐘也是短暫的寧靜。


當然你並不需要放棄手機和MP3,這依舊是現在獲取音樂的最佳途徑,但黑膠唱片會讓你重新愛上音樂,因為它畢竟絕非隨便聽聽那麼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張天愛越來越沒審美了,黑膠袋當鞋子穿,不是凡夫俗子能看懂的!
活了這麼久,還沒聽過一張黑膠
他扔了個黑膠袋就走,猴子們好奇地圍了上去,下一秒意外發生了
塗了那麼多防晒霜,沒有黑膠傘也是功虧一簣!
滿滿情懷!這些愛豆的黑膠唱片不是飯都想要收藏 哪張最讓你心動?
他們探索並推廣關於黑膠的一切,想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別人的日常 | 了不起的小工作室
我從來分不清YSL方管圓管黑膠鏡面,就像她永遠不理解有了黑紅為什麼還要大魔王
他們探索並推廣關於黑膠的一切,想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別人的日常
閆妮為了讓裙子更牢固,竟在上面貼了13圈「黑膠布」,意外好看
「小蜘蛛」荷蘭弟被貼黑膠帶封嘴:求求你,不要再劇透了!
婁藝瀟也是拼了,竟在腰上纏2圈「黑膠帶」,勒這麼緊喘得過氣?
為了設計一個能旋轉數字的鬧鐘,他竟然設計出了一台迷你黑膠唱機
黑膠也要有些追求!
唐嫣為收腰也是拼了,直接把黑膠帶往腰上綁?逼瘋強迫症患者!
印象中的黑膠唱片機,現在竟變得這般可愛!
能帶著走的DUO黑膠音樂:把黑膠唱片機做成這樣,也是人才!
黑膠碟唱片新功能,原來還能當「畫紙」
丁當為提氣,竟在腰間系塊「黑膠布」,網友:真唱假唱一目了然!
黑膠,讓生活慢一點
新買的房子,樓板居然有裂縫,開發商只用黑膠帶粘一粘!太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