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齊白石、啟功先生的老師,字寫得就是不一般
張伯英(1871-1949),勺圃、一字少溥,譜名啟讓、別署雲龍山民、榆庄老農,晚號東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遠山樓,小來禽館。書法家、金石鑒賞家、詩人、學者。出身於徐州望族,明代遷居徐州東南張集,出生於徐州銅山區三堡榆庄,兄弟四人(分別是張伯英、張仲警、張叔庚、張季遵),徐州市銅山人。光緒壬寅年補行庚子辛丑恩正併科順天榜舉人。少負異才。
蕭一山所著《清代通史》就是孫中山、蔡元培和張伯英題署書名的。張伯英以行楷最有成就,亦擅篆隸。
楷書結構緊斂而不拘謹,字體規整端莊、方圓兼備,既寬博雄放又緊湊嚴密,內多勁力。行楷樸實秀逸,古拙自然。張伯英用筆萬毫齊力,圓滿峻發,點畫所到之處,極具朝揖相讓之法。筆筆中實,字字氣滿,凝重含蓄,不泥於古,不媚於今,富於創新精神。用筆能任情揮灑,意度自為高遠。張伯英極擅書寫碑誌,數百字大楷不用劃線,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而分行
布白、範圍大小莫不恰到好處。
張伯英不僅是近代書法大家,書法自成一體,世稱「彭城書體」,其所著法帖提要等對歷代碑帖品評入微,對文物鑒賞亦極精審,也為世所譽。
張伯英一生酷愛書法,早年從顏體入手,再學魏碑,卓然成家。明清以來徐州書法界人才輩出,形成彭城書派。彭城書派素來以北碑為宗,方勁古拙,蔚為風尚。張伯英秉承彭城書派傳統,又植根漢魂而化以蘇、黃,筆力凝重,楷書結構緊斂而不拘謹,字體規整端正而有洒脫之致,用筆方圓兼備,寬博雄放,緊湊嚴密。行書樸質秀逸,古拙自然,有奪人之效應。行草書亦能見其剛勁風骨。深厚功力出之於傳統,行之於獨創。遂以彭城書體名於當世,為彭城書派接武前賢之盟主。後又受康有為、包世臣等金石學派的影響,精習《張玄墓誌》等
北碑,骨格自然超凡拔群,「筆陣曾教淮海驚」。
其又精於碑帖評鑒,曾仿《四庫提要》體例著有《法帖提要》七卷。其中列舉了自宋至清帖刻512種,詳細分析論及了各家書法流派的優點與不足,為我國書法碑帖學界權威名著。自謂「平生無他技,惟承家訓,辨書帖真偽無所失。」性耿介,重操守,對弘揚祖國傳統文化貢獻頗多,為時人所敬重。一時,從窮鄉僻壤到通都大邑,伯英書法矯然突出,引人注目,為世人稱讚。清末民初,張伯英與趙聲伯並稱南北二家,又與傅增湘、華世奎、鄭孝胥並稱書法四大家。至今,北京前門大柵欄「億兆棉織百貨店」、琉璃廠西大街「觀復齋」、東大街「墨緣閣」的牌匾,皆為伯英所書,依然高懸門前。
先生一生正直,頗有節行。他不屑於和封建軍閥同流合污,拋棄官位,賣字賣文為生。北平淪陷後,他隱居不出。並屢次致書當時任徐州偽市長的叔父張雲生莫做偽事。先生與清末遺老康有為、梁啟超、羅振玉、鄭孝胥等過從甚密,但卻力主共和,反對復辟。他晚年懷著改良主義的理想而不得伸展。此外,他還與于右任先生、張學良將軍及齊白石等私交深厚。張伯英尤為獎掖後學,書畫界人不少都曾受其教益。


※唐伯虎少見的花鳥畫,不愧是一代風流才子
※國畫 松鶴畫法集錦
※國畫菊花技巧解析
※螃蟹的畫法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家狗見了貓就是一頓跪舔,貓:掏泥老師,我要的髮型不是這樣的
※家狗見了貓就是一頓跪舔,貓:掏泥老師,我要的髮型不是這樣
※教好你的孩子,光靠老師是不夠的
※這麼多一線明星都是黃磊老師的學生,真是沒想到!
※用舊的地板別再拿去丟了,聰明人都這樣做,連老師傅都讚嘆不已
※歷史上培養奇才最多的老師,不是孔子,而是他!
※她是文章和白百何的老師,沒有她,張藝謀都不行!
※她是文章和白百何的老師,沒有她,張藝謀都不行
※爆笑GIF圖:嚇得我都不敢梳頭了,老師,這是不是你頭髮稀少的原因?
※老師眼睛太毒了,孩子一上幼兒園,就能看出是不是奶奶帶的!
※老師寫得一手好粉筆字,學生是什麼體驗?網友:有這樣的老師是福氣
※他是鄭成功的老師,面對生死,卻還不如一個歌姬
※現在的老師真是,動不動就踢孩子,不會教書了嗎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這句話是誰先提出來的?
※東霖老師護膚課堂:長得美的女生不一定白,但是皮膚白的女生都不會丑!
※老師,你看我這個推導是不是還挺牛逼的?
※如今的學生真是太有才了,請假條也能寫出花樣來,老師不淡定了!
※黃磊這個黃老師可不是浪得虛名,這麼多大咖都是他的學生!
※他是啟功先生的老師,他的山水畫堪稱一流
※老師最喜歡的家長,一般都是這樣的,看你是否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