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賽特斯柔性網路產品總監李晏:SDN/NFV視角下的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

賽特斯柔性網路產品總監李晏:SDN/NFV視角下的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

至頂網網路頻道 08月03日 北京報道:由天地互連、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辦的「2017全球SDNFV技術大會」 (2017.chinasdn.org)於 2017年8月2-3日,在北京國賓酒店火熱開幕。在3日下午的大會中,賽特斯柔性網路產品總監李晏做了題為「SDN/NFV視角下的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的精彩演講。

賽特斯柔性網路產品總監李晏:SDN/NFV視角下的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

賽特斯柔性網路產品總監李晏

以下為現場演講實錄:

李晏:大家好。我們的客戶主要是電信運營商,包括廣電這樣的客戶。我們主要做的是基於SDN和NFV技術給我們的客戶提供一些解決方案。我今天的題目是SDN/NFV視角下的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邊緣計算大家知道是最近非常熱的一個話題,可能熟悉賽特斯的朋友們可能會知道,沒聽說過賽特斯在這方面有些動向,工作。我今天想要講的就是之前做城域網接入,我想講的邊緣網路跟邊緣計算這樣的一個領域是比較好的能夠融合賽特斯之前的產品,和融合我們的解決方案的這樣的比較好的角度。所以我想就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兩方面展開演講。這兩者之間我偏重邊緣網路,因為賽特斯是做網路解決方案的一家公司。我分三個階段講:首先,我會跟大家探討一下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的信息和內涵。之後,我會講一下怎麼講SDN跟NFV技術和邊緣網路的演進做一個融合。最後,我會分享一些賽特斯在邊緣網路和邊緣計算上的一些實踐。

從邊緣計算開始,我們知道隨著5G業務的展開,我這裡列舉了幾個大家熟知的業務,虛擬現實,高青視頻,對實時性要求很高的車聯網,智能家居,包括會帶來大連接,大流量的業務,大連接的智慧的工業,物聯網,還有大流量視頻,和雲計算和雲存儲各種各樣的業務。所有的業務都會對我們的網路架構和我們的服務架構產生新的要求。總結下來,我們需要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多的連接,更可定製化的平台,以及更加方便的部署這樣的要求。這必然會造成我們目前的服務框架和網路框架的一些演進。

這個隨著我們業務提出來的要求,我們在網路上需要有進一步的工作,什麼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大家都很清楚,把業務更多的沉到更靠近用戶的點上去來給用戶提供更可靠,更實時,更方便的業務應用服務。服務是需要網路提供底層支撐的,所以邊緣計算必然會需要邊緣網路的支撐,怎麼樣定義邊緣網路呢?首先我們看賽特斯這邊從接入之後到骨幹網之前都可以定義為邊緣網路。這張可以看到是骨幹網,右邊是接入。

對於邊緣網路我用箭頭梳理了一下它的幾個核心需求:首先,它要支持多類型的接入能力。因為它不止是通過左邊會對接用戶的接入來導入用戶流量來讓他服務,所以要有多類型的接入網。第二,支持動態配置,所以需要動態的遠程調整策略的東西。第三個,需要實時的能夠匯總網路用戶的各種狀態,像很多的用戶,很多的服務都會匯聚在這的網路上。第四個,因為它要給邊緣計算供流量調度或者流量的牽引,第四點提到的是流量牽引。不管怎麼樣,在二層或者更低的HUBS連接能力是不足的,所以不管在網路邊緣我們需要提供一定意義上的路由能力。這種是賽特斯理解中的邊緣網路的一些核心訴求。我們對邊緣網路的要求,就是我總結了四點:第一個業務感知。第二個,資源調度。第三個,質量保證。最後是能力的開放。

這是剛才的圖進一步把它細化了一下,做成技術框圖,左邊是接入,右邊是我們的骨幹網,邊緣的DC上面是我們邊緣的應用,下面是邊緣的網路,今天主要講邊緣網路,應用我簡單一帶而過。對於網路來說,目前很多網路在國內還是由運營商提供網路支撐。今天我的演講,這張是作為總的圖,我想就移動的網路,家庭寬頻的接入,以及企業的網路來展開說一下。當然我又列了一個廣電在這兒,因為目前來說國外的運營商有大量的接入方式,但是國內只有廣電運營商有類似的業務,所以我單獨列在這兒,它可能涉及到機頂盒的虛擬化,GPSV的接入方式。

我下面展開,就是有線的網路邊緣,無線的網路邊緣,政企的網路邊緣和廣電的網路邊緣做一個稍微細緻一點的分析。上午嘉賓也提到在做網路演進和網路重構過程中不能忘記我們目前的網路架構,我們肯定是基於現有的架構來做這種創新,演進和發展。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

所以我基本上就我所能的來接近目前的網路架構來定義我們的網路邊緣和邊緣網路分布。我習慣於將數據中心定義為第一,因為從上往下的順序可能比較符合我個人的邏輯,當然也有人是反過來的,越靠近接入層是第一層。我這裡把數據中心定義為第一層。對於網路邊緣來說,我覺得目前的網路連接可以分為四層:第一,在我們的核心數據中心,第二層在我們的區域邊緣,它很可能是地市的區域中心。第一層數據中心可能在遠端,全國可能也就是十幾個這樣的規模。第二層可能是按照地市規模來進行創建的。

在寬頻有線介入領域第三層是匯聚,也有人稱為城域網邊緣,它的特點是基於核心層,就是地市核心數據中心和接入邊緣之間,它的用戶規模,它的業務下沉的方式,我覺得目前是比較特殊的,所以需要把它單獨拿出來講一下。最後,接入邊緣,它可能在我們的寬頻,如果加寬的就是OLT底層的機房附近。在這四層的架構下,當然不排除之後網路扁平化或者其他演進,至少對目前固網寬頻的接入有這樣四個邊緣的定義。

第二,對無線邊緣的理解,這個本身在建設的過程中就相對的比較扁平化,我定義的有三個這樣的邊緣:第一層還是遠端部署大量節點的數據中心。第二,跟有線的類似,也是一個叫區域中心,就是區域邊緣,可能地市來建設,一個市的核心區域有這麼一個機房來部署這樣邊緣的計算資源和網路資源。但是中間它跟過往比起來,它事實上一般來說缺少了,或者說跳過了城域網邊緣或者匯聚控制邊緣,確實對無線網路架構來說沒有必要,通過PTN或者IP1技術,接入混和匯聚環,通過傳輸的方式將一些數據拉到足夠高的位置。其實這也造成我們考慮部署設備各個運營商不同的理解。

最後接入邊緣也是類似的,當然無線的接入邊緣更靠近基站,有可能就是基站來部署,或者在BBU拉遠的方式下會放在SRourd機房走。我插一個對廣電邊緣網路,廣電網路事實上可以理解成有線或者是固網接入的一種,當然廣電的網路框架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包括中國移動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但是在分層上其實可以按照相同的角度里理解,它的核心不變,區域也都在,只是沒有三大運營商那麼大。但是C前三層的分布基本上是類似的,在匯聚和控制除了傳統的Base之外還有其他的設備,對高背投的視頻做處理。在接入網略有不同,廣電現在很多,第一個會有一些CPS設備,對EUC接入會有EUC局端,和OLT局端,這兩個並不部署一起。相對來說接入的邊緣廣電的跨度會大一點,承載的業務特點可能也會造成一定的變化。

最後是政企邊緣,前三個網路的邊緣我都是就著運營商的網路架構來提的,政企邊緣可能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因為現在都提機遇SD-WAN做的分散式互聯,通過SD-WAN技術來調優或者優化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連接,節點上英特網的連接,以及把節點和遠端雲拉在一起,它和很多的業務都建立在傳統的VPN技術,隧道技術,專線技術之上。

在這個理解上我就簡單的把它拆分成四個:數據中心是不變的。虛擬邊緣和運營商領域固網,移動網區域邊緣略有不同,可能是二級運營商,甚至是企業自己來建設邊緣的數據中心一,它用里匯聚靠它比較近的企業局點接入的流量。第三個,因為最終的網路,在國內很多網路帶寬提供和管道提供都會走運營商,所以運營商領域也會存在運營商邊緣,它統一的特點,就是在運營商領域可以對企業的互聯進行優化和演進。最後企業本身的局點,它的局端和業務也是邊緣的一部分。整個政企網解決方案,最後也可以抽象為這些邊緣之間的連接如何來優化,如何來拉動,如何來把它們進行更好的形成一個互相之間的協同關係。

談完了網路的架構,我還想稍微的花一些時間來梳理一下對於邊緣上的業務,因為不管怎麼拉網路,最後都是為業務提供服務的。在有線寬頻,這裡列出的業務絕對不是可以做邊緣計算所有業務,我只是舉了一個例子。目前來看在有線寬頻可以做邊緣的存儲,做音視頻的優化,甚至將來可以做增強現實的工作,但是不能排除的一個問題,目前來說對邊緣計算概念,有線比無線略微的落後一點的原因,它能驅動自己的業務沒有無線那麼多,因為有線本身的延時,它的質量和帶寬保證目前都是優於手機上網和4G業務的。因為有線接入點是固定的,所以目前我個人認為有線寬頻接入還需要大家探索什麼樣的業務更加適合這樣的框架。

接下來是移動,移動網路大家都很熟悉了,物聯網的應用,增強現實位置的服務,甚至有很的企業在這個領域做了大量工作,並且開展了PUC試點,這個我就不多說了,總之移動業務是目前來看還是驅動邊緣計算最為有力的一個領域。

對於廣電來說,因為賽特斯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廣電,在這裡分享一下。廣電的領域往往是電視跟網路結合在一起里做,所以對於它的邊緣計算的業務,它會涉及到很多的視頻轉碼,視頻播次,同時廣電很多的VPN業務和寬頻業務並沒有分離,所以才會有企業和企業VPN業務會在這個過往寬頻接入領域,當然還有緩存的,更多的是廣電自身業務在邊緣節點和邊緣網路緩存。同時IP地址建設廣電也在投入,它會在邊緣網進行落地。最後,廣電有很多傳統的機頂盒和終端設備,需要用遠程桌面和新的技術來將一些新的業務迭代在老舊的設備上。

最後是企業專線的業務,IPS,ID業務,這個是大家很熟悉的了,安全的業務很重要的。DPN作為傳統的業務也是繞不過去,同時還有防病毒,存儲,也是比較重要的話題。

我們分享了邊緣網路定義和邊緣網路目前涉及的業務,對於SDN和NFV技術為什麼對邊緣網路那麼重要?可以看到邊緣網路理念是將業務和網路都歸併在一些集中的點上,它可能是一個數據中心,可能是一個一體機,可能是一個機櫃,但是總的來說它是一個雲一樣的東西,當把很多東西內聚到雲的時候,SDN是網路和雲解決方案的最佳選擇。同時當把很多東西聚在網路單個孤立節點之後,這些節點之間卻產生互聯互通的需要,所以SDN肯定是邊緣網路或者邊緣計算領域產生的主導作用的技術。同時對金融節點的框架,因為我們把業務,大家都說雲網協同,它都需要平台的支撐。NFV在平台支撐上有靈活性,和適配性,解耦性都會給邊緣計算提供幫助。這裡是分了幾層,首先多硬體的適配,第二,轉發層需要有通用架構的統一。第三,平台和服務也一定要到位。最後,整個應用的支撐。

這個是我們理解中的對SDN和NFV,可以說是對整個網路演進,邊緣網路是其中的一環。在這個方面賽特斯也是覺得開放和合作是不二選擇。賽特斯也是在第一批就加入了中國移動的ONAP雲平台合作夥伴,這個架構也是符合ONAP分層架構,當然沒有ONAP那麼大,這個架構目前來看比較容易實現的。北向提供統一的服務,將服務模型後,然後做服務的設計,最後做服務的部署,按照這樣的流程化,模型化的方式來靈活的編排我們整個的網路。

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整個在數據中心我們,大家都知道運營商的三朵雲,SDN和NFV起到彈性的協同作用。最後就是賽特斯會在網路服務上提供網路控制資源管理,利用協同服務編排,雲化服務和一些企業感知方面的技術。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對這個網路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對這個網路提供更好的重構能力,也同時這兩點可以加速或者說更好的推動網路的演進。這個架構圖可能有點老,這是最作的一個邊緣計算的框架,因為我們進入這樣一個領域肯定要說清楚自己做什麼,賽特斯進入的領域,我用綠色的框標了出來,部分是賽特斯擅長的應用,其次是數據轉方面,像賽特斯在X86等平台,除了NP平台,其他平台賽特斯都有優化方案,在數據轉方面肯定也是賽特斯要關心的一個點。下面是對於服務註冊的模塊,對於流量控制的模塊,賽特斯也是會聚焦在這個方面進行一定的工作。剩下的就是一些跟原有的賽特斯原來做的模塊,也是賽特斯所聚焦的點。

最後,分享幾個案例,或者在各個邊緣網路的賽特斯做的事情。針對剛才說的有線網路的四層架構,說有線網路繞不開Base這樣的產品,對於四層架構賽特斯有四種不同的Base產品形態:第一,數據中心集中化部署,支持公有運部署的一體的,一個鏡像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案,同時我們支持容器部署。第二,區域的數據中心地市的中心,我們提供平台解耦的,來提供Base功能的產品。同時對於城域網邊緣提供基於機架式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最後在更接近用戶的方面我們會用輕量級的盒子來提供用戶的認證、計費,網路接入能力的服務。

無線邊緣的實踐,目前賽特斯多聚焦在應用上。之前賽特斯在視頻上有很深的積累,所以我們做的事情更多的是視頻的識別。我們在移動邊緣進行分散式實施視頻的分析,同時快速檢測這樣的事件,比如說在交通領域,高速公路上什麼時候發生擁堵字了一個實時的判斷,並且給系統一個反饋。

廣電是把提高接入的擴展能力,同時在城域網提供解決方案,更好的為廣電的接入方式來提供服務。

政企邊緣也是賽特斯主要的一個發力點,我們在運營商的邊緣,在數據中心,在企業的總部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企業的邊緣,以及區域的邊緣,這可能是一個二級運營商的機房,也可能是互聯網公司的機房,來提供這樣的邊緣,在中間我們有一個專線來拉通它的互相之間的連接。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D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西麥科技產品解決方案中心總監林偉:SD-WAN實踐
NTT DOCOMO網路創新實驗室研究主管Kazuaki OBANA:5G時代核心網的需求和期待

TAG:ZD至頂網 |

您可能感興趣

VR遊戲《德軍總部:網路騎兵》將登陸PS VR平台
WiFi網路與RFID物聯網的融合(上)
針對複雜場景,「甲蟲網路」結合LoRa和NB-IoT特性,開發低功耗廣域物聯網組網傳輸技術
四女神ONLINE:網路次元海王星 圖文上手指南
ACA Network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的廣告網路系統
計算機視覺-基於RCNN神經網路的物體檢測與識別
從大學裡走出的VR/AR內容團隊:專訪鏡匙網路CEO王星傑
純B/S網路版檔案軟體和C/S網路版區別
Memo:建立在BCH上的區塊鏈社交網路
谷歌、HTC出席VR網路研討會
比特幣網路、量子鏈、POS共識機制是什麼?
《四女神ONLINE:網路次元海王星》繁體中文下載
何愷明團隊:從特徵金字塔網路、Mask R-CNN到學習分割一切
PDN網路雜訊測量
談SDN網路技術的大家族
生物神經網路與機器學習的碰撞,Nature論文DNA試管網路識別
新型循環神經網路IndRNN:可構建更長更深的RNN
在 KVM 中測試 IPv6 網路
甲骨文MICROS系統再曝漏洞 POS終端網路安全誰買單?
基於軟體定義網路的戰術移動Ad Hoc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