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詩歌走廊 落第落第落出個「網紅」
清明上河園虹橋渡口
清明上河園實景水上演出東京夢華《雨霖鈴》片段
□記者盛夏文李康洪波攝影
柳永素描:江湖浪子,另類文人
他是第一位對宋詞全面革新者,也是兩宋詞壇創詞調最多的詞人,換言之,他是自己作詞作曲的天才「唱作人」。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他的作品是「網紅爆款」,被狂熱追捧,有奇高的傳播率。
現實語境中,他以文致禍,得罪頂級大BOSS皇帝,「總理」晏殊也不給他好臉看。他因而數次落第。憤慨作《鶴衝天·黃金榜上》,挑戰科舉,「深具現代意義」。
24歲,「官宦之後」柳永進京,一直待到40歲。16年間,重複著「高考」——「落榜」——「復讀」——「高考」——「落榜」……
同時,過著被文化圈詬病的另類生活。
北宋東京,150萬人,十萬歌女,一個柳永。
脂香粉膩,偎紅倚翠,淺斟低唱。一般文人,玩玩就算了。柳永,認了真。一般文人會模仿市井俗曲,寫些有青樓色彩的詞或者以歌伎文化為題材來寫詞,之後詞作被歌女們傳唱。張先就是這樣搞創作的,蘇軾曾損他道:「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柳永不同。柳永若干詞作,專為歌伎所寫,當上屯田員外郎後,依然和歌伎混得很熟。他的創作,「文化性質和前者(張先)是有根本不同的」(學者李昌集評價)。
他離世,歌伎樂工「眾籌」葬了他。民間還演化出一種民俗「吊柳七」。在一個被侮辱和歧視的群體中,他備極哀榮。
感謝宋朝,柳永若活在明清,早被當權者「代表月亮消滅你」了。
感謝柳永,「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多麼了不起的結論,讓我們看到柳永對自己生命的自信。柳永,像蘇軾般,都做了與世俗不同的人。
柳七的「東京高考故事」
柳永(約984—約1053),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1008年,24歲的柳永進入京師汴京(今開封)。
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華極盛,柳永凌雲辭賦,將帝都「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他寫《看花回》:「玉墄金階舞舜干。朝野多歡。九衢三市風光麗,正萬家、急管繁弦。鳳樓臨綺陌,嘉氣非煙。雅俗熙熙物態妍。忍負芳年。笑筵歌席連昏晝,任旗亭、斗酒十千。賞心何處好,惟有尊前。」
這首詞,藝術價值並不高,卻具有特別意義。「它描寫了一座城市的風貌,展現了城市發展的新時代。」南開大學教授孫克強分析。
柳永站在都門前,說「東京,我來了」。他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不承想淹蹇16年,40歲才失意離開。
他來到開封,一邊求學應舉,一邊「多游狎邪」,醉心於創作新詞。
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大咖」柳永為詞,才能很流行。
他擅長的都市詞、歌伎詞,也是開封熏陶的結果。「柳永的詞史地位,是開封奠定的。」宋史專家程民生道。
情場、聲樂場中得意,科場屢屢失意。1009年,他應試,宋真宗有詔,「屬辭浮糜者」皆受到嚴厲譴責,柳永初試落第。憤慨之下作《鶴衝天·黃金榜上》。
「(這首詞中)他敢於挑戰科舉,也不覺得要以此定義生命全部意義。生命可能性那麼多,為何要限制在一種單向度選擇中?當下高考生,都該讀讀這首詞。」台灣美學家蔣勛評價。
就此而言,柳永想法,深具現代意義。1015年,柳永第二次參加禮部考試,落第。
1018年,柳永第三次落榜。
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憤而離開京師。
柳永的「東京高考故事」,很不美妙。1034年,仁宗親政,特開恩科,放寬了對歷屆落榜者錄取尺度,50歲的柳永這次「高考」成功,登上了進士榜,授睦州團練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悅不已。
之後輾轉各地做官,直至1053年辭世。
填詞失遇的三種版本
柳永因填詞而失遇,關於這個故事,宋代有三種講法。
第一種版本出現在柳永去世後約四五十年。
北宋進士張舜民講,柳永因詞得罪聖上,吏部不給他官做。柳永很憤怒,找到晏殊丞相。晏丞相說,你作曲子(即宋詞)嗎?柳永道,我知道您也做曲子。晏丞相高傲地說,我作曲子,但從來不寫「綵線慵拈伴伊坐」。柳永很慚愧。
這句話,出自柳永的《定風波》,原詞是「……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之後五十年,北宋吳曾又講了個版本。
他說,仁宗討厭「浮艷虛薄」文字。進士柳三變有《鶴衝天·黃金榜上》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臨軒放榜,聖上特意把他刷下來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更晚,北宋末有個嚴有翼,又講了個版本。大意是柳永名聲不好,有人推薦他,皇上說,是填詞的柳三變嗎?答,是。皇上說,且去填詞。
三個版本,表面上,都是柳永填詞倒霉的事兒。事實上,這是「宋代柳詞論案發端」。「八卦」背後,是嚴肅的文學課題。
「所謂柳詞論案,是時間跨度最長、最有意味的論案之一。宋代詞史上,第一個引起廣泛關注和評論的是柳永詞。從北宋到南宋,它作為詞體文學的是範式,既是詞壇學習的樣板,又是備受批評的對象。」學者李昌集道。
大BOSS宋仁宗整柳永,柳永去找晏殊討說法,晏殊一句文學評論,柳永落花流水。
晏殊的潛台詞是,我寫詞,敘述主體是我本人,雖有嬌娘在側,抒發的是士大夫思緒。柳永你寫的那叫個啥?鬚眉作閨音,純粹「代女子立言」。
晏殊對柳永文化人格發出質問:你還是個文人嗎?
柳永在「文化標尺」的權威面前,丟盔卸甲。
對柳永作品的音樂部分,眾人公認,好,「聲律諧美」。爭論大的,是作品文字,大多數人對他有各種批判,「淺近卑俗」算是輕的。
柳永被文化圈邊緣化了。他在文化圈好似沒朋友,更不用談知己。他的朋友,好似只有樂工和歌女。這是「世人皆欲殺」呀。
這樣背景下,柳永寫出了《鶴衝天·黃金榜上》。這需要何等的勇氣、何等的自信?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柳永從此自嘲「奉旨填詞柳三變」,有曠達也有悲壯。他從此長期流連於坊曲間,花柳叢中尋找生活方向、精神寄託。
這首詞,全篇直說,絕少用典,與民間曲子詞極接近,還保留了口語方言,如「如何向」「爭不」「且恁」等。這種「明白家常」「到口即消」的語言,北宋詞中十分少見,也正是詞中之本色。(下轉AI·17版)
上接AⅠ·16版
寫出「宋金十大流行歌曲」之一
「開封,孕育了慢詞,成就了柳永詞史上的地位。」宋史專家程民生先生分析。
慢詞,是宋詞主要體式之一,與小令一起成為宋人最常用曲調樣式。慢詞興起,是北宋前期百餘年詞史發展繁盛的里程碑。
慢詞興起於宋仁宗時期,開封繁盛,歌舞昇平,競相創製新聲。「柳永失意無悝,流連坊曲,盡收俚俗言語,編入詞中,以便伎人傳習,一時動聽,散播四方。」學者唐圭璋分析。
柳永之後,東坡、少游、山谷輩,相繼有作,慢詞大盛。
慢詞,是在開封這一特殊環境中興起的,開封的市民情調和俚俗語言,融入慢詞,變成慢詞的特點。
2017年初春,記者抵開封。這座堅硬寡淡的北方小城,與北宋東京風貌大異,我很難給柳永找到一個合適他出現的場景,想來想去,只有早已消失的汴河。
浪子心性,狂放不羈,他,最適合漂在水上。
24歲來東京,他順著汴河來的。40歲失意離開東京,也是在汴河邊和情人離別,並寫出千古絕唱《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中所寫,送別地點,在汴京都門外的汴河畔,執手相看淚眼的地兒,是在汴河上。
宋代汴河兩岸,多種楊柳,因此宋代詞人寫到長亭,往往和楊柳聯繫起來講說。
「柳永能夠確指的那些寫具體離別場景的詞作,寫的基本上都是開封汴河上的送別。」程民生分析。
這首詞,又美又流暢又好懂,不用我笨拙地二次詮釋了。
柳永這首詞,是「宋金十大麴」之一,歷來人們都愛賞它,認為是寫別情的典型之作。
「文藝男神」又頹廢又流浪
時下最火的「文藝男神」是誰?梁朝偉?秦昊?黃軒?看自己口味,選一款吧。
「文藝男神」是有要求的,要有顏有肉,還要又頹廢又流浪又悶騷。
講真,論起又頹廢又流浪,誰都比不上咱「柳七」(不知顏值身材怎樣,不敢妄加揣測)。
先講頹廢。《蝶戀花》是代表作。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倚闌、憑闌,都是宋詞里常有的,體現的是人與建築的空間關係,欄杆給了身體語言空間感,更重要的是,便於擺造型呀。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寫慵懶和頹廢,這是源於南朝五代詞的意緒。
「西方十九世紀有頹廢的美學,時常被討論。我們的南唐經驗卻常被迴避,我想這是出於政治考量。因為我們的文學和藝術史從來沒自主性。」蔣勛分析道。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話,從詞意來看,因為愛一個人,越來越瘦,但並不後悔,這變成了他自己生命形式的一種執著。
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這兩句話,被他借用形容「第二境」。大概柳永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
再講流浪,要數他的《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桿處,正恁凝愁!」
這首詞,不是寫開封,也不是在開封寫,原不符合我們這組稿件的篩選標準。
但作為柳永最重要慢詞作品之一,「從藝術價值上,美至極致」。
這是他48歲漫遊渭南時所做。以寫景為主,視角從高到低,由仰觀遠景到俯察近景,層層鋪敘。下片由寫景轉入抒情,想自己思鄉到設想親人念我,結尾再由對方回到自己,委婉深曲。上片染,景物渲染思歸之愁;下片點,直接點明思歸之情。
《八聲甘州》里,柳永詞里展示了驚人的「流浪意識」。
「流浪是五代詞到北宋詞傳統內容,柳永流浪,變成了更大生命形式的流浪。他真的是常年漂泊,在不同地方幫人填詞寫曲賺點錢,變成了大眾歌手。」蔣勛評價。
他是宋代「羅大佑」
柳永,在民間擁有狂熱粉絲群,他是自己作詞作曲的「唱作人」。他就是那個時代的羅大佑或李宗盛,最次最次,也是周杰倫或陶喆。
看數據,今存北宋詞調876個,柳詞用調149個,占整個北宋詞調總數的17%,大多數是「新聲」。這在宋代詞壇上是獨一無二的。
柳永詞本身,時人或有喜之者,更有鄙之者。「有士大夫不準自家孩子讀柳永詞的。」蔣勛道。
但其「聲律諧美」,卻是南宋以至後世詞壇一致公認的。
柳永,是宋代詞史上第一個精通和運用「以字聲行腔」的好手,是南宋建構「以字聲行腔」理論體系的一個歷史樣板。
文人參與詞體創作後,對民間曲子詞音樂、文學進行了雙重改造,柳永是其中最早、最傑出、貢獻最大的詞家。
學人皆知柳永創造了「慢詞」,具體是怎麼創造的?
他是以「攤破」「折腰」等音樂手段,把「令」衍為「慢」,由此派生出「慢詞」的文體,以及應之而生的「鋪敘」。
古代歌曲音樂創作,常見方法是「歌永言」——「以字聲行腔」,所以柳詞的樂與詞十分和諧。樂、詞和諧,內容又俗又討好,「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兩宋時期,大家追捧晏殊、歐陽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人作品,一是確有文學價值,還有個原因是他們全是高官,文人也會拍精巧的馬屁。
柳永,被文化圈邊緣化,他的作品,沒有推手、炒作,能做到「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真厲害呀。
蔣勛因此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是文學評論中了不起的一句話,比哪個高官名人誇他都好。」
柳永被稱為中國文化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一度靠「寫歌」養活了自己。
現實生活中,有可能嗎?
南開大學博導孫克強教授分析,「150萬人口的開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五代前詞曲僅流行在『西園英哲』式上層貴族中,北宋走向普通市民,迅速發展。」
詞曲的重要特點,是由歌伎現場演出實現商品營銷。歌伎繁盛,帶來詞曲數量的繁盛。開封城,相傳有十萬歌伎。
極度繁榮的市場,養活一個專業唱作人,小菜一碟。
用現在的話講,他開闢了嶄新的文學市場,獲得了文學新的盈利模式。


※中國古代哪個朝代的官員薪水最多? 連養豬飼料都朝廷報
※原創 開封的包公祠,為紀念包公而建,裡面的包公家訓現在仍然值得學習
TAG:宋朝 |
※曾經的香港「無線五虎」落第了幾個?
※歷史上最牛的4位落第才子:寫下這四篇詩文,一鳴驚人!
※詩風詞韻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一首空靈絕美的唐詩,其中7個字如神來之筆,落第才子一詩成名
※NBA西部季後賽排名預測:勇士第一火箭穩居第三雷霆掉落第八?
※西部最新排名:掘金穩固榜首,勇士跌落第3,火箭或劍指西部第一
※意甲最新積分榜:國米客場大敗跌落第4,亞特蘭大戰平升至第3
※華為跌落第四,蘋果僅是第二,第一反而是它
※聯盟6大傳統中鋒魔獸跌落第三,戈貝爾僅排第二,第一是兩雙機器
※海南最適合養老的四大城市,三亞位落第四,第一居然是實至名歸
※29日聯盟新排名:猛龍排第二,勇士滑落第三
※世界盃射手榜最新排行:哈里-凱恩五球領跑!C羅滑落第三!
※黑馬誕生!勇士奪冠概率首次跌落第一
※《眉間雪》:宛宛,待天空飄落第一朵雪花時,便是我歸來之際
※宋朝的西北邊事:三個文臣打不過一個落第舉子
※今年人氣最高的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位居第2,曾經的龍頭墜落第3,第一令人期待
※落第秀才為了一己之私而叛國,卻造出了第一座長江大橋
※港被美超越跌落第二 大陸再超台灣
※盛懷宣本來是個落第秀才,他最終為何能創建上海灘第一家族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