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昨夜今晨全球大公司動態:黑石洽談徠卡股權,小米成全球最大可穿戴裝置生產商

昨夜今晨全球大公司動態:黑石洽談徠卡股權,小米成全球最大可穿戴裝置生產商

美國私人直接投資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正在與潛在買家洽談,出售黑石在知名高端相機及運動光學大廠徠卡(Leica)持有的45%股權。任何買家都將必須通過大股東奧地利考夫曼家族這關;考夫曼旗下投資公司ACM在徠卡持有55%股權,考夫曼在2011年時引入黑石,作為聯合投資方。徠卡的競爭對手包括德國的蔡司可能對徠卡相機有興趣,但只願意在獲得多數股權的情況下達成交易。中國華為在部分智能手機搭載使用徠卡鏡頭,不過華為不太可能有興趣收購黑石持有的股權。

中國的騰訊(Tencent)正在剝離其商業帝國的一部分,此舉將有助於激勵這些業務的管理層。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騰訊提交計劃,擬分拆互聯網出版商閱文集團(China Literature),將其在港交所上市,另外將分拆其與搜狐(Sohu)共同持有的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搜狗(Sogou),將其在美國上市。銀行家們預計,騰訊將接著進行全球第三大音樂訂閱業務中國音樂集團(China Music Corporation)的上市。

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公布最新數據,全球第二季可穿戴裝置出貨量按年增長8%至2200萬件,主要因中國對廉價運動可穿戴手帶及美國高端智能手錶的需求增長,當中小米市佔率達17%,成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裝置生產商。第二季小米出貨量為370萬件,按年大增23%,因旗下運動手環價格具競爭性兼功能豐富,於中國市場大受歡迎。而Fitbit的市佔率則為16%,近乎是去年同期29%的一半,蘋果期內出貨量大增56%,市佔率升至13%。

日本東芝公司(Toshiba)決定單獨對正在三重縣四日市市半導體工廠內建設的第6棟生產設施進行投資。雖然此前該廠的所有設施都由東芝和美國西部數據公司(WD)共同投資,但雙方在半導體子公司「東芝存儲器」出售事宜上對立,磋商未能達成共識。東芝將投資約1950億日元引進生產設備並建造廠房。東芝如果單獨投資,WD將無法銷售在第6棟生產的最先進存儲器。

電子支付處理公司Global Payments Inc周四表示,公司協議從私人股權投資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手中收購雲計算企業軟體提供商Active Network旗下的社群和體育業務,交易對價為6.00億美元的Global Payment股票以及6.00億美元的現金。

在線點餐公司GrubHub Inc周四宣布達成一項新的合作夥伴協議,其中GrubHub將收購Yelp旗下的Eat24送餐業務。交易對價為2.875億美元,並且Yelp將把GrubHub旗下的餐廳點餐平台整合進Yelp的應用和服務。Yelp 2015年以1.3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Eat24。

ofo小黃車宣布進入馬來西亞,首批將進駐旅遊城市馬六甲,預計本月底前將投放2000輛。這是繼新加坡、美國、英國、哈薩克、泰國之後的第六個海外國家。

日本NEC公司將退出鋰離子電池業務。目前已就把生產電極的子公司出售給中國的投資基金GSR集團一事,進入最終磋商階段。車載鋰電池領域的全球首位松下擁有美國特斯拉和豐田汽車等客戶,持續進行巨額投資。NEC的電池供貨對象基本上只有日產汽車,而日產則決定擴大電池的採購對象。NEC判斷,為了繼續開展業務而產生的投資負擔失去意義。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決定擴大允許員工採取自由工作方式的的適用範圍。豐田的適用範圍將包括事務崗位和技術崗位的股長級別人員。在新制度下,不論加班時間多少,豐田均支付相當於45小時的加班費。此外,超出45小時部分還額外支付。在自動駕駛等領域,汽車行業與美國谷歌等其他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豐田認為有必要通過工作上的張弛有度來提高創造性和生產效率。此外,在專業性強的技術人員中也出現了認為一刀切的時間管理存在弊端的聲音。

本田7月在華新車銷量(零售量)同比增長11.6%,增至11. 3803萬輛。豐田銷量也增長11.4%,增至10.89萬輛。本田1~7月的累計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7.6%,增至75.797萬輛。

今年1-7月份,沃爾沃汽車(Volvo Cars)全球銷量為32.2萬輛,較去年同期的29.8萬輛同比上漲7.9%。就7月單月來看,沃爾沃全球零售銷量為4.4萬輛,較去年同期上漲6.2%,其中新款XC60的銷量為2427輛。今年上半年,該車型的累計訂單已超2.5萬個。但第一代XC60仍然是沃爾沃7月最暢銷車型,銷量達1.4萬輛。作為沃爾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市場7月單月銷量較去年同期大增50.2%至9267輛。截至7月底,沃爾沃2017年在華累計銷量為6.2萬輛,同比增幅高達30.5%。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已經收購了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mco)的100億美元IPO(首次公開招股)信貸安排中的一小部分,原因是其尋求在這家石油巨頭歷史性的掛牌上市交易中佔據一席之地。首先在資本市場上通過貸款交易來建立銀行關係,隨後再進行其他交易,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

瑞典家居零售商宜家(IKEA)宣布,將與太陽能公司Solarcentury合作,出售太陽能電池板,以幫助英國房主節省電費,這表明電力存儲系統正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得,而宜家也正進入太陽能儲存市場。此舉將與特斯拉競爭,特斯拉銷售的是Powerwall,一款用來存儲家用太陽能電池板所產生的能量的電池。

德國工業集團西門子(Siemens)周四表示,期待已久的醫療保健業務Healthineers上市只能在明年進行。Healthineers預計估值達400億歐元。西門子稱,上市將在2018年上半年,以首次公開發行(IPO)的形式進行。西門子希望該業務擁有自己的收購和投資資金。目前全球醫療保健市場的重點已經從西門子核心的醫療影像向分子診斷和病人自我管理轉移。

美國穀物交易商邦吉(Bunge Ltd)不排除出售公司的可能性。邦吉5月時回絕了嘉能可(Glencore)的接洽。地區性合作及合資企業仍是邦吉可能的選擇,因其希望提高投資資本的回報。邦吉執行長Soren Schroder表示,美國穀物加工、南美和亞洲油籽壓榨業進行整合的時機已成熟。

資生堂(Shiseido )將向中國市場投放高檔彩妝品牌「納斯(NARS)」。自8月起開始在網上銷售,9月進駐店鋪。納斯是美國著名彩妝大師弗朗索瓦·納斯(Franxois Nars)創建的高檔彩妝品牌,資生堂2000年將其收入旗下。目前納斯在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約30個國家和地區以百貨店為中心拓展業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 的精彩文章:

華為有沒有可能收購小米?這5個事實告訴你答案!
小米如果進軍房地產,房價會大幅度下跌嗎?
Q2大數據解讀,唯小米沒有硬體背景
一路荊棘而來,平價的小米傷害了誰
魅族、樂視、小米, 你們覺得哪家會先出自己的處理器?

TAG:小米 |

您可能感興趣

全球大公司最新動態:亞馬遜超越微軟成為美國股票市值第三大公司
全球大公司動態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大洗牌:蘋果力壓三星,小米逆勢成為全球第四
全球最奢華的十大酒店,有一處要比北京奧運會「大七倍」
阿里雲用AI幫人養豬;亞馬遜成全球第五大商業軟體公司
全球大公司最新動態:美國大型零售商塔吉特和克羅格協商合併,玩具反斗城創始人去世
瘦死駱駝比馬大!蘋果成為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華為小米仍需努力
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廠商開始「霸屏」
全球最大星巴克旗艦店登陸上海灘
大屏趨勢不可逆轉,海信成全球大屏電視最大贏家
國產車企大手筆收購驚動全球 吉利成戴姆勒最大股東
亞馬遜旗下AWS已成全球第五大服務商
大大小小被雲霧繚繞若隱若現的山峰成就全球最美小鎮
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廠商「霸屏
蘋果已成全球最大手錶廠商
全球十大自動駕駛公司近期大動作盤點
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聞:史上最大規模軟飲料公司合併誕生
全球大公司最新動態:小米考慮在內地和香港雙重上市,百思買計劃關閉美國手機專賣店
中國人工智慧走向全球,馬來西亞宣布引入阿里雲ET城市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