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越多,身體越虛?出汗部位看健康 這些部位出汗或是大病前兆
這個夏天高溫紅色預警是我們最熟悉的朋友
這已經是連續第幾個了?
真的記不清了!
點擊播放 GIF/1K
小易就想問一句
無錫人你現在處於第幾色號?
自從入伏開始
無錫的天氣就放飛自我了~
高溫+流汗模式無限循環
近兩天雖有降溫
還是止不住的流汗
小易(微信內搜索「易可」即可關注)邀請易可中醫醫院院長譚德福, 談談中醫上透過「流汗」(現象)看到疾病(本質)。
聊一聊-汗
夏日高溫,有的人不喜歡出汗的時候黏膩的感覺,所以盡量不要讓自己出汗。還有一部分人追求出汗的感覺,覺得出一身汗感覺人都輕鬆很多。其實這兩種極端的想法都是不對的,下面小易就和大家聊一聊我們人體的「汗」。
出汗部位不同說明什麼?
夏季出汗是一種排毒的好方法
除了正常出汗(運動、天氣炎熱等因素導致)外
點擊播放 GIF/1K
在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
出汗過多
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是要警惕的
不同部位出汗
預示不同的健康問題哦
人體為什麼要出汗?
出汗是一種生理現象,人的身體分布著300萬左右的汗腺。人體的體溫調節方式,天熱或運動的時候,機體通過汗液的蒸發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平,同時也排出部分代謝廢物,從而保持充沛精力和健康體魄的重要機能。
但是,我們現在經常在空調房中,長期遠離熱環境而少出汗,會導致人體對高溫的耐受力下降,影響身體的正常機能。
汗
出汗的四個異常情況
中醫談「汗」
正常的出汗,是健康的標誌。但是不該出汗的時候出汗或者出汗過多的時候。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血汗同源,因此出汗過多會耗氣,傷及津液而損心血。出現出汗異常的狀況,我們要引起重視。
1、手心腳心出汗多
手心和腳心愛出汗,說明濕熱重,其發生原因與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過高有關。濕熱重的人平時還會大便黏膩、嘴巴干苦愛喝水。這種情況既要去熱,又要除濕健脾。
措施
夏季應多吃些清熱解暑、消化健脾的東西,才能較好地抵制濕熱,減少手心的出汗次數和數量。如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還有黃瓜、西瓜、冬瓜等瓜類,薏米、山藥、香菇等健脾食物。
中醫調理祛濕-三伏灸貼
中醫認為三伏貼通過陽性的藥物貼敷在人體的相應穴位上,此時人體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從而將人體內的濕熱驅除,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2、背部多汗:陰陽兩虛
背上總是濕漉漉的人,可能是陰陽兩虛,他們既怕熱又怕冷。
陰陽學說認為人體背為陽腹為陰,背部多汗是氣虛陰津收攝失健的表現,冷為陽虛,易感冒為氣虛致衛外功能不強表現。這部分人要平衡陰陽。
措施
建議每天按摩位於腰兩側的腎俞穴有助於滋腎養陰,而溫陽講究溫補,常吃點紅棗、桂圓、黑木耳等食物。
也可以採用中醫針炙,炙一下「關元」「氣海」「腎俞」「肺俞」等穴位(用補法)。
3、頭臉出汗多
一般老人和身體虛的女性容易出現頭臉出汗過多的情況,這多屬於氣虛。
氣虛的人可以多吃補氣益氣、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大棗、山藥、龍眼肉、蓮子、薏苡仁、芡實、黃芪、党參、白扁豆、粳米等。
如果是頭頂出汗,宜滋腎清肺,可以用麥冬泡水喝。
也有人是因為濕氣太重,額頭部位容易出汗,可以多吃利水排濕的食物,例如薏米、冬瓜等。
4鼻子出汗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為這是人體肺經分布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5、胸口多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癥狀。
6、白天動一動就出汗
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
中醫認為是「肺氣不足、衛陽不固」所致,氣虛的表現。建議飲食上以「補肺 益氣、固表養陰」為原則。
7、半夜多出汗
這種情況多見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和65歲以上的老人。小孩也常發生。
入睡後,在半夜或黎明時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較多,睡著出汗,醒來汗就停止,中醫稱為「盜汗」。
這多為腎陰虛而肝火旺所致。建議少吃辛辣食物,不要喝酒,注意勞逸結合。
一天出汗多少算正常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是維持體溫恆定的一個重要環節。正常人24小時內不知不覺會蒸發約600~700毫升汗水。
汗液顏色異常
肝肺膽有問題
黃汗
汗液呈現黃色,多是由於血液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物質濃度過高所引起,主要見於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肝硬化等。此外,過多進食胡蘿蔔、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現暫時性的黃汗。
白汗
從中醫看,白色屬肺,肺色外露則現白汗,多為心肺陽虛所致,常與心肺功能虛弱有關。有時,疼痛劇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紅汗
汗液呈現紅色,多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也可能是身體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於面部和腋窩處產生色素的細菌所致,也可能是藥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鉀等化學製劑,可有紅汗出現。
綠汗
汗液變為青綠色,提示有膽汁外泄,如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汗液味異常
身體有病症
尿臭味
汗液散發出尿味,汗干後也會在皮膚上留下結晶物,常見於尿毒症病人。
腥臭味
汗液帶有特殊的腥味,可能和熱證或濕熱證有關,一般屬肝熱,或多見於肝硬化,可以用菊花泡水喝來緩解癥狀。
提醒:出汗後切忌喝冰鎮飲料,要適當補充常溫下的白開水或淡鹽水,少量多次攝入。
夏天到了
雖說「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
但是有的汗卻是疾病甚至是大病徵兆
看一下出汗健康對照表
所有的異常出汗都有解決招數
轉發到圈子裡收藏起來!
氣虛乏力、濕熱
感冒、鼻炎、亞健康等
貼三伏灸帖
防病治病


TAG:易可 |
※哪裡出汗,哪裡病!不同部位出汗,是身體在發出健康警告!
※夏天出汗多,相當於排毒了?這些部位出汗,暗示身體出了問題
※三伏天出汗多,什麼樣子才算是異常出汗?這些部位出汗多,要重視
※夏天出汗很正常,但這些部位出汗是在暗示你身體的出現了狀況
※由出汗看健康,這4個部位出汗,都是疾病的表現?看你佔了幾個
※夏天出汗越多越健康,但身體這6處出汗要注意了!
※出汗就是排毒?這5個部位出汗,暗示不同健康問題
※汗從哪裡出,病從哪裡來!這些部位出汗是大病徵兆!
※這些部位出汗多,別輕視,這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
※出汗越多身體越虛?
※出汗是排毒?身體5個部位大量出汗,可能暗示患上疾病,別忽視
※愛出汗是好事?未必,如果這4個部位容易出汗,或許是疾病導致
※額頭出汗?手出汗?這些部位易出汗可能是身體給你的信號彈
※夏天出汗越多越好嗎?醫生:別傻了,汗出太多身體會出現3個後果
※夏季出汗雖正常,但某些部位也出汗就要留意了,也許是身體出問題了!
※出汗是新陳代謝的過程,但是身體的這4個部位出汗,就要引起注意
※從身體部位愛出汗看出身體存在的問題
※身體出汗多,你以為在排毒?這4個部位多汗,是疾病發出的信號!
※這個部位易出汗,可能是疾病徵兆
※夏天出汗越多,對身體越好嗎?專家:未必!5種汗還是少出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