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9歲小孩書法勝過王羲之!」
相信各位都曾見過這樣的文章:「9歲兒童10分鐘狂飆30米狂草!簡直王羲之再生!」「8歲兒童開書法個展,中書協主席說:『比我寫得好多了!』」拋卻標題黨的嫌疑,如若孩子真的這樣過於早熟,對於他的後續發展,是否真有好處?
1.學齡前兒童學書法就是個興趣,寫得不好,家長也別著急上火。7、8歲之後再樹立規矩也不晚。
2.「天才」只是悟性稍好而已,別把這個當一勞永逸的砝碼。曾經有過的書法兒童天才,長大後都不知蹤影。童星長大成才的不多,「仲永」可不少!
3.書法是門「藝進於道」的學問,不僅要技巧好,還得有「學問氣」,所以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因為孩子書法水平的「反覆」而患得患失。
4.父母的導向效果,往往比老師更重要。父母對於某種學問或者藝術的排斥,孩子也會從心底里排斥;或者老師布置的作業因為家長覺得沒必要,孩子往往覺得如臨大赦,成為不用功的借口。
5.家長「曬娃」是本能,但不能讓孩子的心態起變化;孩子因為父母的「曬」或者羞於「曬」而導致心態上的驕傲或沮喪,則得不償失。
6.學習書法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跟我們自己學習是一個道理,「一曝十寒」成不了氣候。
7.「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書法怎麼趣味化?
談到這個問題,就書法而言,可以用磨墨塊代替用墨汁,在瓷器上寫字作畫,自己疊格寫字,讓孩子教比自己小的孩子寫字。總而言之,就是豐富書法學習的形式多樣性。
8.要跟著古人的碑帖練字,不要只練老師的字。老師在跟前,方便指導,但因為老師也是跟著古人的碑帖學的(當然,也有些老師也是跟著其他今人學習書法的),我們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古人碑帖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自有道理,即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
9.有條件的,帶孩子去制筆製紙的作坊參觀吧,讓孩子「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而且「多走」「多看」更有利於孩子了解傳統的手工技藝,利於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10.可以讓孩子多看一些關於書法的書籍及影像資料。比如書法家的趣味故事,書體的演變歷史,敘事性講解孩子會更愛聽,同時更利於鞏固記憶。同時,出門旅遊多關注歷代書家題寫的牌匾名錄,讓孩子形成一種「書法思維」。
11.千萬別相信書法有速成之徑,那樣一定會害了他。「驚!9歲的小孩書法竟勝過王羲之!」「5歲兒童書法讓書寫主席自愧不如!」這樣的新聞笑笑得了,別當真。
點擊展開全文


※誰說楷書是橫平豎直,有一種楷書結構稱作平四角
※中書協楷書委員會主任旭宇,楷書陶淵明詩文書法欣賞!
※于右任題牌匾,深情款款落落大方
TAG:書法網 |
※趙孟頫女兒的書法,你見過嗎!?
※趙孟頫57歲行楷書法,老辣漂亮!
※明朝書法家邢侗,七歲能書大字,十三歲掌握了王雅宜楷法!
※7歲起學習書法,濟南13歲女孩為壹點寫詩!
※李亞鵬女兒李嫣錄《魯豫有約》大秀書法,曾4個字拍出26萬!
※王羲之書法的毛孔,尖叫吧!
※王羲之攝人魂魄的絕妙書法!驚艷
※80後女書法家,師從胡秋萍,書作遵顏公之法度循二王之靈毓!
※孩子練書法,幾歲最好?
※王菲女兒李嫣大秀書法,幾個細節看出李亞鵬真是個「女兒奴」!
※永和七年正月,王羲之寫下了這篇絕世書法!
※80後女書法家,胡秋萍弟子,小楷有二王之風,行書有蘇軾之韻
※拼爹!王羲之七個兒子,書法各有一套!
※「遇見書法是我最幸運的事兒」,周慧珺捐2500萬打造「書法諾獎」!
※年銷3000萬的崖柏木雕大王,竟然是個愛好書法的小美女……
※10歲的王紫嫣書法太棒了,果然沒辜負劉濤的悉心栽培
※薛岳書法欣賞,筆鋒閑適飄逸,102歲還每天堅持練字!
※王獻之與王獻之書法的7個不點——唐太宗揚大王抑小王,但書法面目卻更像小王
※杜月笙只讀過5個月私塾,書法為何如此驚艷?背後高人原來是他!
※堪稱「王羲之再世」的小野道風書法到底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