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小議中醫「問診如析獄」,非常精闢!

小議中醫「問診如析獄」,非常精闢!

小議中醫「問診如析獄」,非常精闢!

問診,是醫生通過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有目的地詢問,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在《難經·六十一難》中說:「問而知之謂之工。」工者,專精之謂也。清代葉霖曾說:「夫工於問者,非徒問其證,殆欲即其證以求其病因耳。」說明了問診在臨床辨證論治、審症求因中的重要作用。《冷廬醫話·診法》云:「《傷寒論》六經提綱,大半是憑乎問者。至於少陽病,口苦咽干目眩,及小柴胡湯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則皆因問而知,此孫真人所以未診先問也。」說明在臨床中問診往往是獲取病者信息資料的首始環節,是醫者「臨證之首務」。

小議中醫「問診如析獄」,非常精闢!

臨床上,中醫問診歸納為十問,內容很多。而醫者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把握患者的病情資料,找出對辨證求因最具指導意義的信息,這是對醫者察細觀微、整體把握能力的真實考量,而這一過程與法官析獄斷案頗有相類之處,即必須找出足夠的證據方可斷下結論,謂之曰「問診如析獄」。

臨床上,雖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傳忠錄·十問篇》中歸納出了便於實際操作的「十問歌」,但是醫者在去偽存真、層層剖析的問診過程中,由於易受患者主觀感覺和個人臆斷的影響,往往會偏離實際情況,形成「誘供」,造成誤診誤斷。如若醫者臨證之際,問診稍有紕漏疏忽,輕者貽誤患者病情,重者發生壞病變證,甚則危及生命。

小議中醫「問診如析獄」,非常精闢!

問診對於診斷,看似簡單易為,但是實際操作中往往有諸般難處。一曰患者癥狀描述主觀性太強,而其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往往造成陳述病情或回答醫者提問失真,不能反映實際病情;二曰患者癥狀繁多,喋口不停,從頭至足,千症一身,醫者所需詢問內容龐雜,而有無從問起之感,欲抓其主要癥狀,而難於遽斷;三曰患者癥狀單一,反覆詢問,而無他明顯不適,從而使得辨證求因陷入僵局,欲尋蛛絲馬跡,而無徑莫適;四曰患者訴說幾個癥狀之後,醫者抓其一條而摒棄其餘,以主觀臆斷誘導患者,通過自己的片面想像和理論推導來代替患者的實際情況;五曰醫者查詢病情,過於簡單,欠於細化具體,「相對斯須,便處湯藥」,導致對於辨證求因缺乏實際的指導,仍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相關信息。

為了避免問診過程中的這些偏移和難處,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小議中醫「問診如析獄」,非常精闢!

1.醫者改變詢問方式及語氣,注意結合實景,防止出現「假陽性」,減少主觀片面的錯誤辨證,並注意培養自己科學的邏輯推理、綜合判斷的能力,注意細節之處的辨證區別。如在《格致餘論·治病必求其本論》中記有兩則「積食」病案,朱丹溪通過詢問其飲食嗜好,知一人「喜食鯉魚,三年無一日缺」,另一人「每日必早飲點剁酒」,丹溪據問而分治,顯示了其高超的問診技術。

2.患者就診之際,建議其提前將就診情況進行梳理,將個人資料系統化,並由一人為主進行陳述,陪同者略盡補充,以免眾說紛紜,毫無頭緒。對於醫者提問,要所答即所問,不要一味盲目描述主觀癥狀,給醫生造成如墜雲霧、不知所云的感覺。

3.對於問診內容,建議要在「十問歌」等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對問診內容進行系統化的補充,建立一套完備而詳盡的問診次序,使辨證有堅實的落腳點,並增加一些客觀化的指標,如說「口苦」,可建議其將生活之物比擬,如「苦瓜之苦」「黃連之苦」等,以便對其病情程度進行量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發現血精怎麼辦 ?
血精不要怕,中醫辯證求因治血精效果極好
中醫「五川靈仙湯」 熏洗治療足跟痛
古典「抗生素」,傳世第一方——瀉心湯

TAG:神黃中醫智庫 |

您可能感興趣

死刑問題小議
小議韓非之前的諸子
小議「飲子」
小議「挖孔屏」:它真的更先進么?
「敬與誠」小議
「處世之要」小議
辯字小議——丑與醜
同事不同論——小議三姓家奴與梟雄
小議乾薑附子湯
夔牛小議封神|此神法力超強,雷震子聽他號令?十二金仙卻沒他!
花韻:小議蘭花精神
讀史以明智——小議縱囚
小議肺與修行的關係
小議「土郁奪之」
小議唐朝宦官專權,這位明君要負很大的責任
小議《張三丰承留》傳抄中的辭句問題
小議秦篆得與失
關友惠:敦煌壁畫內容圖示手法小議
《人間詞話》小議二則
小議賴思齊攝影的手法與思想